Skip to main content
深耕廣播道

深耕廣播道

By 深耕廣播道 by 誌HK FEATURE

深耕廣播道 由 誌 HK FEATURE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製播。深耕廣播道目前節目由香港獨立記者關震海、小琳、李雨夢、湯珮然各別主持,節目內容由社區動向到香港政經,不定時更新與讀者聽眾分享書評、世界各地新聞等。

歡迎訂閱收聽深耕廣播道
支持獨立媒體 歡迎訂閱 誌 HK FEATURE 會員訂閱制 每月$135 集齊 誌 誌本印刷報刊
Available on
Google Podcasts Logo
Pocket Casts Logo
RadioPublic Logo
Spotify Logo
Currently playing episode

「離港前一個月我中咗Omicron」

深耕廣播道Mar 10, 2022

00:00
08:58
「離港前一個月我中咗Omicron」

「離港前一個月我中咗Omicron」

此文章是根據受訪者訪問內容,以第一身撰寫

我是一個90後,媽媽半年前已經離開香港,而我則原本打算3月中移民。農曆年期間(2月限聚令頒布之前)

我係一個90後,媽媽喺半年前已經離開香港,而我本身都打算喺三月中移民。所以新年期間、二人限聚令實施前,我就爭取時間同三個朋友在家聚會,傾下移民前嘅準備同將來嘅打算。其中一位朋友當晚有流鼻水,不過佢一直也有鼻敏感,當時都無其他病徵,所以大家就如常食飯。

「喂喂?你有冇病?我好似中咗。」

第二日朝早,我就被朋友嘅電話嘈醒,一接聽電話,朋友就問我有無出現omicron嘅病徵,而佢尋晚返到屋企,都開始發燒、肌肉無力同骨痛,而我亦開始出現發燒嘅徵狀。

後生仔懷疑自己確診,第一時間好自然喺Google Search「懷疑確診的做法」,但今次完全無用。因為政府嘅防疫措施改完又改,網上資訊超級混亂,根本就無渠道令懷疑確診嘅人可以跟從。我用咗好多時間去查衛生署資料,先發現官方嘅指引每天都變緊,而且要仔細睇PDF檔案,碌到最後一頁,先見到俾呈陽性人士嘅建議,我已經忍唔住鬧爆「超唔organised!」,最重要嘅資訊竟然唔係放喺最前俾人睇,可以想像到,老人家又點會花時間去研究呢?

新年個陣,每天確診人數介乎200至300人。政府當時咬牙切齒話要「清零」。估唔到,事實反映區區300宗個案就可以「打爆」防疫系統。一開始我都試過聯絡衛生署,打過好多次都無人聽,就唯有去藥房買快速測試棒。

————————————-

我好怕搭車會傳染到人,所以我自己行去附近嘅萬寧。到埗時先發現所有快測棒都被人買晒。售貨員幫手睇埋附近分店,都完全無貨。

而家嘅困局係,你要知道自己有無染疫,就只可以拎「樽仔」做深喉唾液檢測。去到診所之後,醫生好似一早就知衛生署嘅安排混亂,他索性唔派樽仔俾我,反而叫我在家休養,勸我先休息一下,再睇下個病點。

佢仲語重深長問我:「你真係要知道結果?真係要知嘅你先再去政府檢測中心喇。」

我其實都想知自己究竟有冇中招,所以就走去檢測中心。一去到,員工就話,「樽仔」派晒,當我同員工說明自己已開始發燒,他就好激動話「發燒你就返屋企喇,仲周街走?我唔知你點喎,你走喇」,就咁打發咗呢個懷疑確診人仕。

喺無可奈何嘅情況下,我就只能返到屋企,打俾上司「備案」,話自己會留喺屋企隔離14日。好彩佢都好諒解,覆咗句「你搞掂自己先返工喇,唔好擔心」。

因之前已經有同事嘅家人確診,他都有分享返當時嘅經歷,當時佢地一家人係密切接觸者,就畀人帶晒去竹篙灣隔離營。期間所有家庭成員都係呈陰性,但就無故被「囚禁」咗10多日,而同事嘅親戚每日都打電話去衛生署鬧,問佢哋「點解冇病都要去竹篙灣隔離」?最後因社區嘅陽性個案係咁升,同事一家人未住滿14天,就被趕出竹篙灣,大家聽完都唔知好嬲定好笑。朋友同事都認為,如打唔通衛生署熱線,病徵又唔重,咁不如自己買成藥,在家休養。

————————————-

媽媽已離開香港,我同老豆一齊住,我最擔憂老豆。佢反而好放心,可能佢太相信政府,覺得有一日點都會清到零。不過返工係佢首要嘅事,我相信即使佢呈陽性,佢同佢嘅同事都會繼續返工,其實都有唔少日薪工唔返工就「手停全家口停」。老豆嘅公司每天都會要求員工做快測,他一直都係除性,所以我喺第三日便幫他訂了附近一間酒店房,等我可以自己留喺屋企隔離。

第一天懷疑自己染疫嘅狀況下,我竟然能夠同人交代同處理咁多「行政」程序,覺得自己真係唔簡單。返到屋企坐在電腦前面,「荒謬」、「混亂」呢兩組詞語開始喺腦海中不斷浮現。愈睇資料,心情愈差。你會發現,政府連delta同omicron嘅病患都無分開紀錄,萬一我入住隔離營嗰陣,同其他患者交叉感染,病情係咪會更糟糕呢?

所以,我內心其實一直都想避免入住竹篙灣,都係心存僥倖,希望衛生署爆煲就仲好。當官方都處理唔到,咁我自己居家隔離,存在嘅變數就更少,反而更安全。

當晚聚會中,其中一個朋友同我地背道而馳,佢堅信要跟住所有官方嘅防疫指令,所以堅持向政府如實申報佢確診嘅事,否則就是「講大話」同「不科學」。所以佢早已向衛生署申報自己確診,同時「企硬」,話如衛生署搵他,他就一定會公開我地嘅資料俾衛生署。

相比起病,呢件事反而令我更頭痛,結果我地就開咗個group,同當晚會面過嘅朋友討論之後嘅應對方法。同佢們傾咗一陣之後,便會明白點解佢要咁「聽話」,即使喺政府咁混亂嘅狀態下,佢都要如實申報,係因為公司唔會無端端俾你放14日假期,佢一定會要求你證明自己「病」咗,呢個都係點解社區檢測中心會大排長龍嘅原因。

————————————-

留喺屋企第四日,都退晒燒喇,純粹有兩聲咳。第八日開始已經感覺身體完全恢復了,我亦托親戚買咗快速測試棒,掛哋我屋企門口。到第十二日,我就開始做快速測試,連續兩天都呈陰性,第十四日我就自行放監了。

而最「聽話」的朋友,喺申報咗陽性結果嘅第五日,衛生署先聯絡他,要他兩天內執好行李,準備入住竹篙灣。弔詭嘅係,衛生署之後一直無派人嚟接走佢。再過兩天,他先收到消防處打嚟,要他入住亞博接受隔離。不過,當時他已經轉陽為陰,又因為知道亞博嘅衛生情況特別惡劣,他就一口拒絕咗。

今日諗返起離港前嘅一個月,竟經歷了如此荒謬嘅景況。這個「自把自為」嘅處理方法,放在二月中呢個時空算係「犯晒法」,但係事隔一個月,每日確診個案已經去到五萬單咁多,而政府嘅指引同我當時自我隔離方法都差無幾喇。

我同班朋友每日都嘗試努力咁如常生活,政府就以科學為名,為清零而清零,將病患者搬離社區就等同清零?結果呢,就係要病咗嘅長者瞓喺醫院出面,變相謀害市民性命。

Mar 10, 202208:58
【誌 HK FEATURE】重慶大慶變死城 「疫苗通行證」玩殘小店主

【誌 HK FEATURE】重慶大慶變死城 「疫苗通行證」玩殘小店主

主持/關震海
受訪者/ 重慶大廈小食店業主 SHAH 

相關報道:
抗疫基金不支援 「疫苗通行證」訊息混亂 重慶大廈15年小食店撐唔住或回鄉求生  |  獨立記者 黃雅文 報道

第五波疫情由1月開始肆虐,確診數字過萬,在「清零」與「與病毒共存」的抗疫政策之間,政府選了前者。防疫措施一再收緊,禁晚市至4月20日,未來兩個月看不到將來,食肆苦不堪言,小食店更在結業邊緣。本月(2月)24日實施「疫苗通行證」,無打針者在商場門前止步,令平日車水馬龍,人流如鯽的重慶大慶變成一座「死城」。兩間小食店向《誌》透露札根香港多年,政府防疫政策朝令夕改、資訊混亂,今日的生意已直插谷底,撐無可撐,正計劃結束多年的心血,更有東主不排除攜幼舉家告別香港回鄉求生。

香港不少飲品店、小食店以「食物製造廠牌照」經營,在第一輪防疫抗疫基金得到支援後,「食物製造廠牌照」在第二至第六輪防疫基金下一直被剔除在外,未能得到政府支助以解燃眉之急。分別在重慶大廈營運15年及3年的小食店東主Mr Shah及Tess指,如仍未能獲得援助,將會在兩個月內結業。

Feb 27, 202204:20
【誌 HK FEATURE】說書,說《壹街一個故事》

【誌 HK FEATURE】說書,說《壹街一個故事》

被遺忘的新東血淚史《壹街一個故事 新東篇

好多人講本土歷史,忽略了新界這片大草原。新界以前有耕田有牛,亦有它濃厚的本土歷史。1898年,英國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99年。英政府決定於1899年在大埔升英國旗,惹來原居民以竹枝反抗,新墟青年展開一場反英戰,令英兵且戰且退,舊墟中年卻不動聲色,靜觀其變。新界抗英第一戰,還觸發了一場世代之爭。

余震宇老師繼港島、九龍,今次新作《壹街一個故事 新東篇》記錄了新界東的歷史面貌,書中很多未曾被討論的珍貴歷史,一 收藏在此書中。

嘉賓介紹丨余震宇

香港舊照片創辦人
中學教師
業餘歷史研究者、專欄作家

著有「消失中的風景」及「壹街一個故事」系列


書介

如果街道有記憶,《壹街一個故事》是一本橫跨世紀的日記。作者在書中帶讀者遊走新界東的街道,重訪歷史上的大小場景,讓繁華都市的小故事得以重現。將軍澳/調景嶺/馬鞍山/西貢/沙田/大埔/沙頭角、落馬洲/上水/粉嶺;走進新界東角落,尋找新市鎮發展前的原貌。

壹街一個故事 新界東篇 / 作者: 余震宇

出版: 日閱堂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7
頁數: 224
ISBN: 978-988-8687-83-1

壹街一個故事 九龍篇II:九龍街道與社會大事  / 作者: 余震宇

出版: 日閱堂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9
頁數: 256
ISBN: 978-988-852-6871

丨書介丨

如果街道有記憶,《壹街一個故事》是一本橫跨世紀的日記。

作者在書中帶讀者遊走九龍區的街道,重訪歷史上的大小場景,讓繁華都市的小故事得以重現。

尖沙咀/油麻地/大角咀/紅磡/馬頭涌、馬頭角/九龍城/九龍寨城/大坑東、大坑西/九龍塘、九龍仔/深水埗、長沙灣/油麻地避風塘

記錄香港幾件重要社會大事的始末,新與舊之間的影子重疊,距離漸漸模糊。


Oct 18, 202122:23
【誌 HK FEATURE】《無權勢者的力量》發問是極權下最基本的防禦

【誌 HK FEATURE】《無權勢者的力量》發問是極權下最基本的防禦

#哈維爾《無權勢者的力量》,一讀再讀,讓我們重拾方向。哈維爾經常用蔬果舖老闆作例,他貼、或不貼政府遞來的「全世界工人階級 團結起來」文宣海報,背後隱藏着他有沒有意識脫離意識形態的軌跡。

2019年前或今天,香港百姓有沒有遇到捷克生果佬的遭遇?政黨要求排檔貼選舉海報時,他們的反應如何?我現在鑽研哈維爾一字一句,是否代表香港之前沒有意識形態決定我們的一言一 行。

主編今次以自己採訪故事,分析意識形態就像空氣決定了香港人的行動、思想,我們如何在不自覺地進入這「規則」。活在我們發問也未必有結果的年代,我們還需要問一條問題,保留一點真?

Sep 23, 202126:48
【誌 HK FEATURE】《目露凶光》林嶺東遇上劉青雲 閱《嶺上起風雲》

【誌 HK FEATURE】《目露凶光》林嶺東遇上劉青雲 閱《嶺上起風雲》

主持/關震海


林嶺東較為觸目的電影,他在音樂、氣氛、角色、情節、結尾,都是統一安排,往往去到結尾,就會來個來個大爆發。《嶺上起風雲》一書中,劉青雲將林嶺東和其他合作的導演如杜琪峯作比較,林嶺東不會中途改劇本,而杜琪峯那類型的導演不會放過任何的可以創作的機會。

曾任林嶺東副導演鄭保瑞,他這樣形容林導:「我們在現場未必看到東San的魔法,然而當他一剪完片再看,那個魔法就會出來」。

這個魔法,《嶺上起風雲》為我們揭開林嶺東創作的面紗。

Sep 14, 202114:08
【誌 HK FEATURE】區議員辭職了 社區怎麼辦?

【誌 HK FEATURE】區議員辭職了 社區怎麼辦?

主持/關震海
嘉賓/郭文浩

流傳會DQ區議員的日子越來越近,踏入7月,我們已經歷了幾個區議員嘅大辭職日,現在合計辭職的區議員人數已超過200人。

區議員辭職後,社區如何建立社區關係,今次我哋請來第一次當選嘅年輕區議員 郭文浩 (阿YO),他在天水圍天晴邨做出不少突破,街坊在區議員辦事處搞交換二手書,一齊商討建設社區,他們替清潔工爭取取消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阿YO辭職之後,天晴邨可唔可以Be Water,邨民當家,自己組織起來?

Jul 16, 202133:41
【阿夢的耍廢週記】我在蘋果的日子

【阿夢的耍廢週記】我在蘋果的日子

加入蘋果日報港聞組3年的李雨夢,現為獨立記者。蘋果日報的消逝的對她而言造成相當大的衝擊。李雨夢直言在蘋果的消逝之後,突如其來的衝擊讓她陷入悲慟情緒久久不能自已。


阿夢快問快答

Q:請問你在蘋果工作多久?
A:3年

Q:在蘋果主要負責什麼?
A:港聞採訪

Q:簡述在蘋果工作期間遇到最衝擊/最挫敗的事
A:2019年反修例運動採訪

Q:蘋果的消失有沒有給你帶來什麼領悟?
A:新聞自由並非必然,如果沒有真正的民主作為基礎,所謂新聞自由都是脆弱甚至不堪一擊。


Jul 06, 202133:39
【誌 HK FEATURE】填高山建高樓 剷走青衣綠化帶

【誌 HK FEATURE】填高山建高樓 剷走青衣綠化帶

主持 / 關震海、劉曉靖
嘉賓 / 青衣島民成員王必敏及媚姨

5月11日,規劃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房屋署向葵青區議會提出「青衣西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將曉峰園東南處、與長康邨只相隔了一條青衣西路的「綠化地帶」改劃為住宅用地,並初步計劃興建3座220米高的大樓,提供約3800個公營房屋單位,預計容納人口為10300人。

然而,計劃一出,不少居民在網上反映該區交通設備不勝負荷;葵青區議會亦在會上一致反對,並要求暫緩計劃。在該處興建房屋,實際上會對附近已有屋邨居民會造成甚麼影響?該綠化地帶又有何生態價值?

今集請來王必敏和青衣島民媚姨,從當區居民的口中,更實在地了解一下計劃中的「青衣西路以西地帶」是怎樣的地方?

Jun 17, 202134:31
【誌 HK FEATURE】推倒工廈——犧牲2208商戶換取4200伙公屋單位

【誌 HK FEATURE】推倒工廈——犧牲2208商戶換取4200伙公屋單位


每次特首選戰前後,也是政府交出土地成績表的重要時刻,今次首次覓地搵到房屋署的工廠大廈。

2019年施政報告建議將工廈改建成公屋,增加房屋供應。討論沈寂一時,5月24日突然出手,政府宣布四幢工廈,火炭的穗輝、九龍灣的業安、葵興的葵安、以及長沙灣的宏昌工業大廈改建成公屋。

當中要求2208戶商戶在18個月搬走,用一次本土工業的大遷徒,去換取4200伙公屋單位?究竟值得嗎?拆卸工廈之後本土的工業又何去何從?今日請來沙田區議員麥梓健(阿Ken)、穗輝工業大廈的關注組發起之一Fanny,業安的發起之一Steven 講現時的情況。

嘉賓: 區議員麥梓健、穗輝代表Fanny,業安代表Steven
主持: 劉曉靖、關震海

Jun 12, 202143:52
【誌 HK FEATURE】港澳「事前維穩」滅六四燭光。今日澳門 明白香港

【誌 HK FEATURE】港澳「事前維穩」滅六四燭光。今日澳門 明白香港

主持 / 關震海
嘉賓/ 澳門議員蘇嘉豪

今年悼念六四活動,香港、澳門都出現或多或少的「事前維穩」。澳門政府首次用法例禁止六四集會,政府批評民聯會的口號如「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在回信中措辭嚴厲,指明集會有「煽動顛覆政權」和「挑戰中央政府權威」的意圖。

以法取締,但今次澳門政府未有動用涉及《廿三條》,而是用《刑法典》,如果大會堅持舉辦六四晚會,便會觸犯「公開及詆譭罪」。
去年六月四日,政府以疫情為由拒絕集會,澳門警察在議事亭前地及大三巴一帶屯重兵,至少5名年輕人被捕,蘇嘉豪議員曾在立法會追問被捕的青年犯了什麼罪,有多少人捕,警方一律答覆是「案情不便透露」。

今集請來蘇嘉豪,了解澳門今年用法例取締集會的情況,今年香港跟上年澳門有何相似之處?


Jun 05, 202132:34
【湯珮然/芳齡312】台灣確診個案 2533!!萬華有愛

【湯珮然/芳齡312】台灣確診個案 2533!!萬華有愛

台灣宣布進入三級警戒,當中萬華區疫情升溫,被喻「三流之地」,流鶯、流氓、流浪者聚居之所,傳媒合力炮製萬華疫下「聯合國佳麗」繼續營業,在茶館之地鑽情色角度。台灣人對萬華區避之則吉,將之污名化。

這次的受訪者涼粉,是當地扎根十幾年,同時為這場防疫戰中,負責物資後援的店主之一。

今天她為我們現身說法,談談萬華疫情下的眾生相,當地NGO與社區工作者,如何迅速以民間力量與網絡,支援當中的居民?當地媒體如何帶風向,令萬華在這波疫情中被污名化?另外,過去一直參與社區營造的她,也為我們談談,萬華作為台北文化底藴的另一面向。

採訪 / 湯珮然 @ 芳齡312

May 20, 202127:54
【湯珮然/芳齡312】台灣本土案例首次單日破百 獨立記者台北現場報道:要返工的始終要返工

【湯珮然/芳齡312】台灣本土案例首次單日破百 獨立記者台北現場報道:要返工的始終要返工

主持/湯珮然 @ 芳齡312

May 16, 202114:30
【關震海/日本風情畫】 不要當無事發生

【關震海/日本風情畫】 不要當無事發生

「なかったことにしないで」

May 10, 202112:42
【關震海/日本風情畫】EP02 本格香港料理

【關震海/日本風情畫】EP02 本格香港料理

菠蘿包?係台灣人發明㗎嘛~

真係多...謝曬

May 10, 202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