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妮說BOOK,我說可

妮說BOOK,我說可

By 蔣亞妮 @i聽聽

【i聽聽原創節目】
作家對談,現代文學為主。 深度訪談作者創作靈感,從為誰而寫到為何而寫。 文學不是成功學,但它卻是所有人的人生風景。

想收聽最新、最完整的《妮說Book,我說可》的節目,
歡迎下載《i聽聽》訂閱收聽:
ilisten.page.link/8dCe
Available on
Apple Podcasts Logo
Google Podcasts Logo
Pocket Casts Logo
RadioPublic Logo
Spotify Logo
Currently playing episode

輕珠寶的貴與重:栩栩談散文集《肉與灰》

妮說BOOK,我說可Apr 10, 2024

00:00
48:48
輕珠寶的貴與重:栩栩談散文集《肉與灰》

輕珠寶的貴與重:栩栩談散文集《肉與灰》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這本散文集《肉與灰》是詩人栩栩的第一本文集。自2021年的詩集《忐忑》之後,她以詩一般、鉑金一般的質地,將世間人事,分輯而論。

她以書中的「琉璃脆」、「人間事」、「金身常壞」與「大流行」各輯,將她觀事物、鑑器物的雙眼,如棋盤詩狀的灑落成一本散文集。

小至旅行時穿上的絲襪、大至將她身為呼吸治療師在疫情期間看盡生死與隔離的經驗,掌中乾坤,化作微型來觀。

書名:肉與灰

Apr 10, 202448:48
「冒犯到底」:陳思宏談小說創作與《第六十七隻穿山甲》

「冒犯到底」:陳思宏談小說創作與《第六十七隻穿山甲》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自《鬼地方》出發,陳思宏於2022年完成了他的夏日三部曲:《鬼地方》(2019年,鏡文學)、《佛羅里達變形記》(2020年,鏡文學)、《樓上的好人》(2022年,鏡文學),在2023年底推出了新作《第六十七隻穿山甲》,告別了夏天,轉變了時序與目光,來到了新的季節,新的數字密碼也跟著啟動。

這回,他將自己擅長的空間書寫拉得更遠,來到法國的巴黎與南特。然而陳思宏的魔力就在無論哪裡都是他的亡靈之地,他的小說魔力讓無處不是畸零人的空間,能為筆下角色打造一座即使四散天涯依然可供躲藏的流浪者家屋,我們所有人都在其中不斷與記憶裡、童年裡的創傷進行協商。可是這一次,《第六十七隻穿山甲》決定開啟更勇敢的對談,不再逃亡躲藏,而是以話語攻向失語、以現身質問缺席、以更多的生育,向死亡發動攻擊。

陳思宏藉由真實與魔幻邊界的事物,比如穿山甲、比如電影與記憶,當然還有青春與遺憾,讓故事回到另一種最好的位置。有些事物的價值不過是——存在與被書寫出來,並不一定總為了改變或重寫。許多時候,單單只要走下去、說出來,與故事見上一面,如同《第六十七隻穿山甲》一般,說故事的人與聽故事的人,就能因此幸福到好好入睡。

Mar 27, 202401:06:05
打開封存故事的箱子:李時雍談《永久散步》的書裡書外

打開封存故事的箱子:李時雍談《永久散步》的書裡書外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閱讀李時雍的最新散文集《永久散步》,像是踩著他的足跡,穿行過薩默維爾的街道,來到一處夜間的學校圖書館,又或是穿過燈塔街,漫步往查爾斯河畔;也像跟隨著他的記憶踏過嘉南平原、台北街頭,美國西岸的海岸沙灘……能一直散步,其實是一種幸福,李時雍在文字裡散步,就這樣走過青春。

《永久散步》的路徑,將這本書只分作了兩部長文:〈燈塔街〉與〈紀念碑〉, 所有的街道都相通,保羅・克利(Paul Klee)的畫作《新天使》到坂本龍一的演奏,杉本博司的攝影到陳映真的〈山路〉,透過散步、透過書寫,李時雍將所有風景連成了一片自己的風景線。

彩🥚→李時雍所編的《永久散步 OST》
https://bit.ly/3GFS55E

Mar 12, 202451:17
我的故事、自然的故事、相對小的敘事: 李若韻走過的《水滴之河》

我的故事、自然的故事、相對小的敘事: 李若韻走過的《水滴之河》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水滴之河》是李若韻的第一本書,是一部紀錄她在歐洲三年跑了十個生態影展的旅程,但書的主題卻不是影展,也不只是生態,更是一趟人尋找自我的旅程。和許多壯遊與流浪的故事不同,《水滴之河》總聚焦在大敘事與成功學之外,面對自我微小失敗的「小敘事」。它不是一部簡單的逐夢之書,而是以無數生活與工作中的挫敗,拼湊出來的一條長河,透過李若韻的書寫,我們看見大的生態敘事與私我的生命故事,都是一種「自然」;就像成功與失敗、抵達與在路上,當然也是一種自然。

Feb 27, 202458:04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周紘立的《夢時年》與一個寫作者的十年之夢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周紘立的《夢時年》與一個寫作者的十年之夢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這本散文集《夢時年》,是周紘立的第四本書,卻與前書相隔了七年。從《壞狗命》、《甜美與暴烈》到《後(來)事》,早早就寫過的關於家族人事、關於童年的情感匱乏,青春的追逐與燦爛……那些關係緊密的女性親族,媽媽、姨媽、外婆,與從來只有疏遠,最後更先所有人一步離開,只留下後事供他書寫的父親。這本《夢時年》,就建構於這些已寫過,卻怎麼都寫不完的廢墟中再出發。除了交待七年時光,更是補上與接上了前三本書的自己,對寫作者周紘立來說,夢與現實相比,說不定前者更是他書寫的世界。於是,他在清醒與夢之間,以書寫告白:「你永遠不知道哪一邊更好,或者更真實。」父後十年,周紘立終於在這本散文中,將種種後事,寫成了後來。

Feb 14, 202401:03:37
「是記得,還是沒有過去?」: 陳慧從《拾香紀》到《焚香紀》的香港書寫

「是記得,還是沒有過去?」: 陳慧從《拾香紀》到《焚香紀》的香港書寫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1998年,陳慧以《拾香紀》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她曾在訪問裡說道:「書中排行家族第十的主角,也就是小女兒十香的一生,1974到1996年,是香港最好的二十二年。」自1998召喚出的最好時光至今,陳慧始終創作不斷,家鄉香港的土地與人始終是她書寫裡最重要的存在,她的創作更從小說文本到影視劇本,2022年底出版的長篇小說《弟弟》更獲獎無數。 面對過往與香港的記憶,陳慧始終也和讀者們一樣依依不捨,因此她藉由在網路傳媒的專欄「異鄉人」,繼續啟動了十香一家的敘事、後來香港的故事,完成了這本新作《焚香紀》。由金鐘廣場的遊行開始,切入當下,人事已非,事事俱休。現在的模樣是父親已老,母親亡故,等待著情人的兄妹們依然未等到,甚至四散天涯。三代人的故事,不只是十香的故事,其實更是香港的故事,記憶是裡頭的通關密碼。 所有的記憶與現場,透過不同時間的書寫被重疊、被覆寫,從過往到如今,每一個人與地的名字原來都仍在持續被書寫,不曾真正過去。

Jan 31, 202401:01:26
從說謊到虛構,說故事的欲望: 小說家王仁劭的《而獨角獸倒立在歧路》

從說謊到虛構,說故事的欲望: 小說家王仁劭的《而獨角獸倒立在歧路》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王仁劭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而獨角獸倒立在歧路》,以八則短篇組裝了一個寫作者的機關與用心。

從描寫賽鴿與人、關係與放生,獲得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的〈三合一〉出發,王仁劭並不以某種「特定的書寫」、「特定的類型」或者技巧滿足。你無法很以一個主題橫貫八篇故事,人稱、角度與背景皆不斷轉換,從悼亡青春的同名篇章,一路走到作為全書最末講述著某種微妙信任關係的〈那麼多牽掛〉,小說家不斷切換著自己說故事的方式。當謊言變成虛構,虛構成為故事,他唯一重複,或者說,唯一遵循的書寫意志,只是說故事的欲望。

Jan 17, 202448:08
記憶永遠算數: 郝譽翔談《城北舊事》

記憶永遠算數: 郝譽翔談《城北舊事》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郝譽翔最新散文力作《城北舊事》中的城北,是石牌、北投到士林一帶的水岸山畔,也是她許多年後,終於繼續以散文書寫記憶,從現在看向過去的新作。書的開頭沒多久,她這樣寫道:「就在這種時刻,一座早已消失了的水城。於是又將如鬼魂一般復活。它將穿越時光隧道而來,再度溢出地表,乃至化為滾滾洪流,只是這一回它是以惡水的姿態朝向我們席捲。」她的散文總以水的召喚,將所有人事匯集,惡水也是溫泉,溫泉也可能成為黑水,在來自城北的記憶潮水底下,她細細回顧了啟蒙、青春、移動,在北投、公館、美西到花蓮間,引我們一起回到最初故事正待發生處。

Jan 03, 202446:34
從「YOLO」到「YOLOOO」、從「我」到「自我」:許瞳的第三本文集《明天還能見到你嗎?》

從「YOLO」到「YOLOOO」、從「我」到「自我」:許瞳的第三本文集《明天還能見到你嗎?》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自2017年《裙長未及膝》、2019年的《刺蝟登門拜訪》之後,

身為千禧世代的作家許瞳自英國讀完研究所,帶回了第三本文集,也是她所稱的「 現在進行式青春三部曲」 最終章 《明天還能見到你嗎?》。

這是一本跨越之書,跨越青春、也跨越疫情,甚至跨越了台北倫敦兩座城市的作品。如同我所熱愛在散文中讀見的一個作者私我的審美,許瞳談音樂、談電影、談咖啡店、談藝術文學,也談戀愛。每一篇與每一篇之間、每個主題與美個主題間,都以一種超乎固有對年輕作者的想像外的流暢,幾近絲滑地完成與呼應。這本《明天還能見到你嗎?》,與其說許瞳完成了青春的三部曲,更像是完成與歷經了三種不同時光的啟蒙,並如同解壓縮般將所有她成長中所汲取的養分,一次綻放、以筆回顧。

Dec 20, 202343:51
寫作有時是開啟自動書寫的「歪念」: 謝凱特與《我在等你的時候讀了這東西》

寫作有時是開啟自動書寫的「歪念」: 謝凱特與《我在等你的時候讀了這東西》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謝凱特的散文,能把自我故事與人生軌跡的同與異,寫出了他的味道,一種從不大喊與痛哭的況味,是枝裕合的電影故事一般。而他的小說,在經歷了三本散文集的出版後,終於出版。一個寫作者在寫小說與寫散文時,經常使用不同的人格,散文給了抒情與自傷自愛、他傷他愛,小說可能變成一種惡作劇與惡趣味。當然,也有可能兩者作用交換,這便是創作的無窮妙處。在謝凱特的散文與小說集《我在等你的時候讀了這東西》中,分辨哪個輕、哪個重,更是一種閱讀趣味。你總能從小說歪斜的人物中,輕巧的惡、輕易的愛中,察覺或許有些輕巧,更接近卡爾維諾說的輕逸,如此顯出了後面的重。

Dec 06, 202301:01:31
「歷史」總能作為一切架空的來處: 言情小說家黑潔明與她的創作觀

「歷史」總能作為一切架空的來處: 言情小說家黑潔明與她的創作觀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黑潔明作為臺灣言情小說作者群中,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她更是很難以一本書、一部作品代表的作家。黑潔明的作品特色其實就是不同故事中的主角,都可以彼此連結,互相作為彼此的配角,鑲嵌串接。她對開創各個「系列」的嫻熟,正是她的小說特色。比如,知名的系列就有:「妖惑」、「魔影魅靈」、「紅眼意外調查公司」等等。 本集中,可以一聽黑潔明老師談剛完結長達二十年的系列「魔影魅靈」,寫作言情小說的興衰與辛酸,從言小到IP寫作、從租書店到自己出版個人志……黑潔明老師一一細說言情小說的發展,以及她作為言情小說家至今仍耕耘不綴的歷程。

Nov 24, 202347:44
小說家磨的劍,是一個「我」: 吳曉樂談《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小說家磨的劍,是一個「我」: 吳曉樂談《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是吳曉樂的第六本書。以書寫練功、以小說磨劍,十年寫作她交出了這本同樣由「我心」出發的作品;她選擇回到教育現場,重寫與複寫那一道她心裡最柔軟與疼痛的習題。如她所說,是以「考了四次台大」之力完成的小說,更是一個小說家十年里程碑的作品。每個人都能在這故事中的老師吳依光、女學生們與不同角色中,讀到關於青春、校園與家庭裡的「似曾相識」,從「我」及「你」,吳曉樂在這部作品中的作家之劍,更加精練與精準了。

Nov 13, 202301:01:25
世間萬物的文學性,與數學性: 陳曉唯《只說給你聽》

世間萬物的文學性,與數學性: 陳曉唯《只說給你聽》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陳曉唯至今已出版了散文集《我們回家吧》(2019)與小說集《只說給你聽》(2023),然而他的名字更早便在其他人的作品與推薦中現身,有詩人陳繁齊、陳冠良、宋尚緯,作家蘇乙笙與心理學家周慕姿……從第一本書《我們回家吧》裡書寫自我與成長,陳曉唯今年出版的《只說給你聽》,風格轉變非常巨大,不僅僅只是形式不同,裡頭滿是關係的各種樣態,無數畸戀、傷害疊加上了犯罪與傷害,滿是失倫與失常的故事,與書名、書封透著的溫情唯美,並不在一個世界。然而這些多角戀、畸戀與同性雙性無性的各種連線,還是沒讓它變成一本傷害之書,它如何以傷害破題、以疼痛柔情,請聽陳曉唯細細地說給你聽。

Oct 30, 202301:04:19
不要溫馴走入那良夜,啟蒙的祝福: 馬欣談《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不要溫馴走入那良夜,啟蒙的祝福: 馬欣談《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馬欣走過寫影的《反派的力量》與寫人的《階級病院》、《邊緣人手記》等等作品,在這本新作《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之中,不管她寫影、寫人、或寫影人,無處不純熟,更能意隨筆走。 由馬欣招牌的冷眼看世情,與對人性針刺般的書寫中,再更揭露出滿是畫面感的記憶,與對階級的思考。也不總是批判美或醜、定義美或醜,而是更深刻的,如同書名一般,可以一再反轉的,如果有些東西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那麼換句話說,反轉術式,有些東西看似壞掉了,卻其實很美。

Oct 16, 202301:00:08
散文的勇敢虛線: 黃庭鈺的《隱身術》

散文的勇敢虛線: 黃庭鈺的《隱身術》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在黃庭鈺的第二本文集《隱身術》中,總能感覺散文如衣,有百百種模樣,並不總得赤手空拳比劃傷心,也可用靈光與情緻抒情,這更是「抒」,最原始的意涵。讀《隱身術》,得讀她的藏、品她的不在,再藉由種種折射,還原那個影中人,更進一步地讓寫作的自由與散文的界線,拉出一條開闊的虛線。

Sep 25, 202345:34
揭開傷口,為了更好的癒合:林黛嫚與她的《彼身》

揭開傷口,為了更好的癒合:林黛嫚與她的《彼身》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

《彼身》從病出發,卻不限於一本病之書與後病書,更像是一次探討、回溯「自身」同時為子女、為父母、為創作者與病者⋯⋯各種集合於一身的艱難位置,並一路持續書寫的過程。以書寫思考疾病、思考來處,更思考寫作,並在這之中,試圖對病與生揭開創傷再行縫補。每一步的故事,都像有光指引,文字就是她為讀者盡力撿拾被時間月光,洗得特別亮潔的幾顆鵝卵石……以此將自我的故事、將生命的滋味,這一路的風景與收獲,都化作指路引蹤。


Sep 11, 202350:08
「虛構不是脫逃,是導航。」 阮慶岳談《銀波之舟》

「虛構不是脫逃,是導航。」 阮慶岳談《銀波之舟》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阮慶岳的新書《銀波之舟》將夢與記憶,深切細微地剖開來談,藉由一個童年後便不再見過的小舅,現身於夢裡,代作者說出自己對兩者的觀察:「小舅說,畢竟記憶和夢常常就長得很像。而且,他們本來就各有各的生命,也不是我可以決定誰來誰去的,甚至經常到最後的時候,才會發覺那許多看似來來去去的不同面孔,竟然都是疊在同一個故事裡。」 於是,小說乘載著許多其他寫作者與自己的童年與記憶,划過時間之銀河。正如書中所引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第四卷中,所講的時間概念: 「對沉睡者而言,睡眠所流逝的時間,絕對不等同於清醒時,所完成的生命經驗。」

《銀波之舟》也屬於那般睡眠中夢的語言。 航向時間的黑洞與亂數,他帶著讀者一起走向童年。

Aug 28, 202353:59
樹既如此,人猶如此:梁莉姿與她的《樹的憂鬱》

樹既如此,人猶如此:梁莉姿與她的《樹的憂鬱》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樹的憂鬱》是以 《日常運動》入圍國際書展大獎、OB好書的香港作家梁莉姿的最新作品,也是第二十三屆臺北文學獎「年金類」的三部入圍作品之一。講述著香港與臺灣兩地人因社會局勢所展開的移動經驗,更是一部談論文學也談論政治的小說;更是一部關於憂鬱、關於惘惘的威脅,怎麼呈現在生活中的故事。一如書介所寫:「這一代的憂鬱,是樹的憂鬱;上一代的憂鬱,是鹿的憂鬱。一隻動物上路,四蹄一躍,光溜溜,幾近無法回頭,無太多行裝,因而遷居至此,忍痛割捨。」書名也是一場隱喻,樹如何被移植?樹既如此,人猶如此。

Aug 14, 202358:26
有不同聲音,才有治癒的可能:蔡欣純談《細語》

有不同聲音,才有治癒的可能:蔡欣純談《細語》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蔡欣純的第二本小說《細語》,藉由一段師生戀與死亡/分手開始倒敘。當中的角色與故事,也開始有了自己的聲音,《細語》就像是一個小小的、不確定的「她」;她有過秘密、她做過壞人,她選擇妥協與閉眼,但她還是會張開她的眼睛,反悔、噁心、討厭⋯⋯這些與當初的接受,永遠都不衝突,因為這是一個人換骨的歷程。「她」也是他、她們與他們,小說是深海之光更是文學的手電筒,以它探照進深海,補上了記憶的色彩,才發現那裡是血紅一片。

Jul 31, 202349:45
寫作的手感,是如何煉成的?馮國瑄談《黑霧微光》

寫作的手感,是如何煉成的?馮國瑄談《黑霧微光》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馮國瑄的第一本散文集《黑霧微光》,是臺灣家族散文中,近年讀來最平實卻也深刻的作品。將自己作為一個西螺囝仔的北漂心事,叛逃少年的回家之路,書寫得細緻而不濫情,深刻卻不糾結。 種種過往因為受傷逃開的人與事,果然藉由散文重回現場,最後再經由書寫得以釋懷。「記得」,往往並不是最難的,難處是怎麼呈現與再現自己的記憶,不帶刀,最好也不帶淚,而馮國瑄都做到了。

Jul 17, 202347:15
俗世的幸福與文學,你怎麼選?崔舜華與《你道是浮花浪蕊》

俗世的幸福與文學,你怎麼選?崔舜華與《你道是浮花浪蕊》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詩人崔舜華也擅寫散文,自2019《神在》、2021《貓在之地》後,到她的第三本散文集《你道是浮花浪蕊》,

似一條由從內在深掘的回家路程,如果天地毀棄、愛恨雙絕,神不在的地方,至少還有貓在。如此行走到這本《你道是浮花浪蕊》,更像是一次催眠的回溯,找尋遺留在童年中,如同希臘神話般的「亞麗安德妮之線」,循線回到家屋、回到返鄉的車上、回到最初的搬家起點,回答一個寫作者為何寫作。

Jun 26, 202349:23
打開禮物盒、打開文學予世界的第一個禮物:宋文郁談《禮物》

打開禮物盒、打開文學予世界的第一個禮物:宋文郁談《禮物》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宋文郁的第一本散文集《禮物》,也像是她的成年禮,作者卻不是收禮人,而是送禮給世界的人。

文郁如此年輕,她所書寫的許多當下,是剛離開不遠的高中時期與有著簇新氣味的大學場景,而她的字已很難用早慧來形容;果子提前開始成熟,是早熟,人提前開始知曉自己歲數不易知曉的世情,才叫早慧。

可文郁卻有著在一整株未開果樹上,好好地、已完整熟成的果子樣態,情緒收斂得清清爽爽,用字節制到一片潔淨。

而種種她擁有的告別,或許才是整段記憶、故事與故事中,真正過早降臨的,即使如此,它們依然是生命的禮物、對世界的回禮。

Jun 19, 202338:06
在來日方長裡化開方糖的時間魔法師: 夏夏與她的《來日方糖》

在來日方長裡化開方糖的時間魔法師: 夏夏與她的《來日方糖》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走過《傍晚五點十五分》,三年時間,也像是走過深夜。這漫漫長夜發生許多事,比如疫情、比如離別,當我再翻開夏夏的最新文集《來日方糖》時,像是清晨微光洩進屋裡,於是看清在文學的家屋、在自己的生命小屋裡,發生的易動與改變。這是一本夏夏的時間之書,

看似講起了許多日常疫中的事與心情,卻是在講舉重若輕的生命體悟。

許多篇章,讀到了她對時間帶來與帶走的一切,是什麼感受。

她的時間,是縐摺之時間,在老與年輕之間,在新生與死亡中間的中陰之地,夏夏的中陰模樣,不是灰撲撲的,而是如她文字般,如方糖一般細細融化,有一絲甜味被擴散而出的。

Jun 12, 202349:56
寫作不是靈感,是手感: 騷夏談《瀕危動物》經典重版

寫作不是靈感,是手感: 騷夏談《瀕危動物》經典重版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台灣性別書寫代表詩人騷夏,在2009年出版的詩集《瀕危動物》,和她的其他詩集相同,也成為了經典。

更曾經被稱為華語現代詩史上第一本女同詩集,相隔近十五年時光,在同婚通過,物種保存進度良好(?)的前提下,今年重版出來。

隔著時間再讀,《瀕危動物》這本詩集裡頭的身體、家族故事與情意深重,依然好看與驚心到令人冒汗。




Jun 05, 202354:11
科學家與作家的領域展開: 陳柏煜從《科學家》談與寫作的關係

科學家與作家的領域展開: 陳柏煜從《科學家》談與寫作的關係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陳柏煜是詩人,是散文寫作者,也是以文學作為實驗的科學家。

2022年出版了文輯《科學家》,上輯「蓋玻片」中,將童年、成長與家庭的經驗,抒情成文;下卷「載玻片」,則是他的評論文集,也是對文類的界線進行的一次次實驗。

這集裡頭,陳柏煜將談詩、談文,更談與寫作經驗極為相關的文學獎經歷,是他的作者自述,更是每個寫作者獨有的一套寫作心法。


【2023桃園鍾肇政文學獎】

2023桃園鍾肇政文學獎已經開放接受投稿了!徵件只到今年8月10日為止,有興趣的朋友要加緊腳步喔!類別總共六類,分別是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導文學、散文、新詩、童話,其中要注意的是長篇小說今年只取一名首獎,但同時獎金也高達到100萬元!希望能夠鼓勵所有好手都拿出自己的壓箱寶!其他組別也有最高也有25萬元的獎金,期待文學新星們從這個舞台誕生~

此外也有推出系列推廣活動,從五月起跑:

包含陳雨航、鍾文音、楊佳嫻以散文、小說、新詩為主題的講座,七月也有柏煜登場的「歷屆得主對談」,將由柏煜、夏琳、白樵在大河壩小說店對談一場,還有詩人夏夏、游書珣、賴文誠在瑯嬛書屋談論詩與寫作。七月底也有每年都爆滿的文學營活動,本次邀請到陳栢青擔任導師,並由平路、張亦絢、伊格言、盧郁佳指導寫作核心!八月起也邀請在德國的作家陳思宏線上分享,同時又腳踏土地,跟著林央敏走讀龜山!朱宥勳、郝妮爾、徐珮芬、曹馭博、唐福睿與馬欣也將兩兩對談,希望能夠擦撞出更多對談火花!活動一路持續到九月,帶給你滿滿的桃園文學能量。請有興趣的朋友們都多加留意報名時間,手刀搶先登錄!


*活動詳情請上「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的官網或臉書查詢。

https://literature.typl.gov.tw/

May 29, 202339:07
當無知,永遠比已知多,就去你媽的世界看看: 郝妮爾談《去你媽的世界》

當無知,永遠比已知多,就去你媽的世界看看: 郝妮爾談《去你媽的世界》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去你媽的世界》是郝妮爾的第三本書,第二本散文集。

書名其實也是一句祈使、一句有方向性的話,像是對自己的女兒說、對也同是母親女兒的自己說,藉由這本書,我們一起「去」你媽的世界看看,「去」看看你媽的世界。

郝妮爾將自己懷孕到生產的經驗,獻給這本書,這同時也是一本值得用來探討各種困難與痛苦的作品,從女性經驗觸及寫作與創傷經驗。

May 22, 202358:54
直男與小說,誰比較荒謬? 林韋地談《直男癌病史》

直男與小說,誰比較荒謬? 林韋地談《直男癌病史》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作家林韋地以自身經驗入菜小說,用從醫的角度自剖、旁觀、診治、寫病,既然要寫,就從自己的性別身分一併開刀。

在《直男癌病史》中,收錄了社會上所稱的直男癌代表們,他們白目、好色、自我中心與不解風情,在不乾脆與逃避中,卻又同時追逐著外在的身份認同與成就,近乎執念。

這本小說以第一人稱主觀視角,由各種不同的直男「我」所揭開的不只是為人的弱點,更帶出小說中真正的核心,談移民的流動、談新馬兩地的近代史,小說家在暗處笑談馬來西亞與華人社會裡頭的曖昧民族性。

May 15, 202351:30
散文的美味,是人情與記憶:劉書甫談《喫心地》

散文的美味,是人情與記憶:劉書甫談《喫心地》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在作家劉書甫的書寫中,故鄉與不同土地上,種種透過記憶傳來美好滋味的所在,就是他的「喫心地」。

從他的新書《喫心地》中,也令人理解到散文的書寫之美,不限任何種類,它永遠是相通的;

優秀的作品總能將私我的時間與空間,再現重現與具象,造屋建城,說自己的故事。


May 08, 202348:07
當怪物來敲門:蕭瑋萱談《成為怪物以前》

當怪物來敲門:蕭瑋萱談《成為怪物以前》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特輯,作家蔣亞妮與年度話題新人蕭瑋萱對談。在《成為怪物以前》以前、成書以前、出版以前,作家怎麼開始書寫與發動?為了所愛,人能走得多遠?蕭瑋萱談她與「怪物」的那些事。

Apr 24, 202352:47
小說書寫中的各種累積:林楷倫談短篇小說集《雪卡毒》

小說書寫中的各種累積:林楷倫談短篇小說集《雪卡毒》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林楷倫的「雪卡毒」一詞,除了是一篇小說,一種生物學專有名詞,

更是這本集結許多來自過往積累出的作品,誕生的第一本小說集《雪卡毒》。

「雪卡毒」似乎也是林楷倫的宣言與自我解讀,以書寫魚販生活而廣為人知的第一本散文集外,他的許多得獎小說,也來自人與海洋之間、人與魚和海洋生物之間的事。

「魚」是他最明確的一次喻依,種種魚事與魚市裡的事,都是他對社會的觀察與解剖。透過大量的書寫同樣背景與相近主題,就像是一次又一次的吞噬,成為小說的積累。

Apr 17, 202358:33
藏不住的意圖:鄧九雲談《女二》與創作

藏不住的意圖:鄧九雲談《女二》與創作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女二》是鄧九雲得到台北文學獎年金的作品。是一部關於演藝圈、關於女演員、關於不得志與想得到的故事,當然也不只是女演員,更是所有女性、所有有想望與意圖的人,都熟悉的故事,一個我們的故事。

雖然是鄧九雲的第一本長篇,卻力量均衡,沒有冷場,每一段經歷與過場,都精巧得像是日本歌舞伎劇場般,有能量、有儀式感,有乾淨與快狠準確的大段與小段對白,更有著某種創作狀態下,才能梳理出的自我深情與複雜性。

Apr 10, 202359:17
時間,書寫者的手術刀—談安妮艾諾

時間,書寫者的手術刀—談安妮艾諾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特輯。

蔣亞妮以艾諾的寫作風格與技藝為題,向讀者引介她的書寫如何圍繞家庭、階級和情慾經驗,如何橫跨不同生命階段反芻與思量。

Mar 27, 202350:47
散文家的詞性練習: 林薇晨與她的《金魚夜夢》

散文家的詞性練習: 林薇晨與她的《金魚夜夢》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從第一本散文集《青檸色時代》發散的檸香青春往前,散文家林薇晨將她下一階段、不同視角與色階的世界更新完成,推向讀者眼前的便是這一本新散文集《金魚夜夢》。 

由她深愛的寵物蘭壽金魚為主題發散,不同於上一本書談的餐廳打工現場,如今她已是文字工作者,除了寫作、也與字相伴、校字維生。林薇晨的散文總是很新,卻不是指新的書寫主題或者技巧,而是像翻開一本新書、打開一件新裙那般,有新生的氣味。就像她的文字質地,總能在各種詞性間細細跳躍,有散文家擅長意象、也有人能抒情自傷,而林薇晨卻是如同雕刻一般,在詞與詞間細細打磨與玩耍。

Mar 20, 202342:59
當胡迪尼遇到柯南道爾: 陳浩基談《魔蟲人間》一、二與創作小說的核心

當胡迪尼遇到柯南道爾: 陳浩基談《魔蟲人間》一、二與創作小說的核心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陳浩基在2010年出版的《魔蟲人間1》與2022新完成的《魔蟲人間2》, 

作為同時重版與新出版的套書,這部作品與陳浩基的許多作品有些不同,那不同帶著趣味與故事性。 

《魔蟲人間1》與他得到島田莊司獎的作品《遺忘刑警》差不多同時寫成,但這本約五萬字的書成為了經常在便利店見到的架上小書,一本不到百元,另一本則走向了推理界。兩本不同的書,卻反映了他當時的創作觀,如他所說,如果說遺忘刑警是「偽裝成冷硬派的本格推理小說」,那魔蟲人間則是「偽裝成推理小說的恐怖小說」。 

《魔蟲人間2》的寫成與出版,與前作相隔超過十年,十年間,陳浩基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原素間玩得更嫻熟、更自在,也完成了他經典的長篇小說《網內人》與《13.67》。 

如今重寫與重讀《魔蟲人間》,從一到二,不只是字數上的升級,更是玩法、寫法與對讀者想像的考驗升級。

Mar 13, 202355:35
認識安然與實恩、認識非典型愛情、認識小說家葉揚: 葉揚談《安然與實恩》

認識安然與實恩、認識非典型愛情、認識小說家葉揚: 葉揚談《安然與實恩》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我與許多讀者相同,在不同地方聽過葉揚的名字,她總是我們身邊某個朋友最喜歡的作家、是那個你會定期看他臉書發布新貼文的幽默奇女子,她的家人在她筆下,總能成為最魔幻與溫暖的存在,透過她的名字,我也跟許多人一樣,經常感受到滿滿的能量。  

葉揚與她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安然與實恩》,不能簡單地說它是一本愛情故事。 

就像葉揚所說:「與其說它是愛情故事,它更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在社會上的遭遇,影響了他如何去看待愛情的故事。」若更貼近作者期望地說,葉揚也不只是想寫一個愛情故事,而是想寫兩個人如何面對人生各種課題,間中故事,可能讓人感覺到原來「這就是愛情」。  

從《安然與實恩》我們似乎理解了人為何成為自己、理解愛情的各種可能,也更理解一路寫作至今的寫作者葉揚,與她的各種構成。

Mar 06, 202349:05
記憶是小說家的清醒夢: 金翠談《搖籃曲》/《Ru》的故事

記憶是小說家的清醒夢: 金翠談《搖籃曲》/《Ru》的故事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2009年,加拿大籍越南裔作家金翠出版了《Ru》(在不同的華語地區也曾被翻譯作《漂),這本書得到無數國內外大獎,被翻譯作三十幾種語言,開始她的寫作之路,也讓她成為當代越南裔寫作者中的重要代表。直到今年,繁體中文版《搖籃曲》終於出版。 

金翠的《搖籃曲》,以一種斷簡殘篇的方式書許,每一段內容都是某個時間記憶的截錄、選取。然而這使得她的書寫像是詩歌、回憶錄,更是一種照片集般的小說創作。 

小說中寫及的人物繁多,有四十多個出場及擁有自己故事的角色,她們是金翠的家人、朋友、一面之交,然而他們也幾乎都是在當時歷史下,一起漂流向遠方的國人、族民。面對離散與流亡,《搖籃曲》不帶批判指責,反而溫柔,卻也因那溫柔,更顯得過往殘忍。

Feb 27, 202301:00:13
像他這樣的教授-李瑞騰從《像我這樣的教授》談自我的懸車五書

像他這樣的教授-李瑞騰從《像我這樣的教授》談自我的懸車五書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說起「李瑞騰」一名,有過許多的稱謂跟隨。

他是大學教授、作育英才無數,在教職生涯中,也曾借調擔任台灣文學館的第二任館長。教學四十年的歲月,行至2023年初,即將迎來專任教職生涯的退休。

 就在2022年,李瑞騰教授七十歲這年,一口氣推出五本著作,他稱這一系列為「懸車五書」。

 「懸車」,在古代也用來形容退休一事,多半也可以代指七十歲左右之齡;也因古時退休,有將馬車懸起的習俗,將奔波的馬車懸起,很接近一種安定下來,不用再奔波工作。

 從《像我這樣的教授》出發,也是回望,「像我這樣的教授」這句話說來非常近人也動人,帶著一種自我介紹的語氣,卻是溫和與謙虛的,不誇大、不虛華,也很像我一直以來聽說的李瑞騰教授。

寫作與學術之路,即使走到出版,有如煙火集結盛放,卻也都得先經過長長的積蓄。就如同煙火是門大工程,是危險而又謹慎的事業與漫長的準備;寫作與讀書,當然也是像煙火一般的手藝,長長的道路盡頭,或許才會有一次、只一次的,煙火綻放。身為讀者、身為學生,看這樣一本書,如同抬頭看遠空煙火展演,有人前行,為你開路。

Feb 20, 202357:07
詩是什麼?曹馭博談詩集《夜與大赦》和創作

詩是什麼?曹馭博談詩集《夜與大赦》和創作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曹馭博以第二本詩集《夜的大赦》入圍了2022年的金典獎,並獲得Openbook年度好書大獎,評審評語裡說道:「夜的大赦,不用擔心讀不懂詩,不用急著找到詩,我深信會找到彼此指認的,無法言說卻可以辨識的,在容納一切的漆黑裡。」 

曹馭博現身說詩,在得獎之外、在詩人之外,他的創作指向與走向哪裡。更談現今臺灣現代詩的分類,與他心中的分類。最好的詩能以詩句包含所有意識,就像可以容納任何立場、卻同時不具任何立場;詩應該不預設任何讀法,都能被感動與讀懂。從《我害怕屋瓦》到《夜的大赦》,曹馭博的寫作風格與方向有所轉變,但不管如何轉變,卻都是他每一個對得起詩的當下。

Jan 30, 202351:24
香港文學雜誌《字花》100期的旅程: 編輯也是一種「準創作」的狀態

香港文學雜誌《字花》100期的旅程: 編輯也是一種「準創作」的狀態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字花」是名詞,也似以字化身的各種可能,它更是一本香港的文學雜誌之名。《字花》創刊於2006年,每逢單月發行,在文學誌裡風格鮮異。自創刊始,便是許多當代香港名家的出沒地,從謝曉虹、鄧小樺、韓麗珠、袁兆昌、羅樂敏,到如今的關天林與黃怡,都是歷代重要的編輯群。  

《字花》相較當代的臺灣文學雜誌,在美學、印刷與排版上,都非常精致與別有新意,也正像是香港的寫作者,由著某種廣東話的音韻性與詩歌性,對於字的選用,經常呈現一種介於古典與魔幻間的字詞色彩。這一集適逢《字花》100期,也請到了總編輯關天林,他右手寫詩,左手編文,與我們一起從昨日《字花》談至今日香港。

Jan 16, 202351:35
記憶的版本學: 陳雪的自傳散文《少女的祈禱》

記憶的版本學: 陳雪的自傳散文《少女的祈禱》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少女的祈禱》是作家陳雪版本終於親寫的書寫原點,更是陳雪作為小說家創作者的寫作緣起,它是一本如今才能被完成的創作,當一個作家真實的擁有了無數代表作、真實地跨越了悲傷降臨的過往,才能稍稍回頭,請求時間暫停,細數紀念碑之後的墓碑。 

因此,這本書除了作為一本獨立的文集,更適合與一系列陳雪作品串連、作為接續閱讀後抵達的一個所在。 

讀者終於知曉她早期小說中的那些酒店房門、迷宮與尋找,全是她的抵達之謎、她的出發之憂,首尾相連,已是職業小說家的陳雪,帶領讀者一起回望那個最初的故事。

Oct 03, 202247:41
「口口口口的誕生」: 從演員石知田到作家石知田的時光書寫

「口口口口的誕生」: 從演員石知田到作家石知田的時光書寫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石光乍現》是一場辨識名字的人生練習,如作者石知田所寫:「人終究會分離至名為「自己」的各端」。

於是他在各端以眼神攝影、與記憶對話,他所擁有過與相遇的每一種稱呼⋯⋯即使短暫,都似碎石流金。 

藉由這本書的過程,他將曾經羨慕別人名字的自己、將仰望兄長因而將暱稱寫作「小石頭」的自己,或是面對母喪後那個學著將時間變作三維空間、不再線性如此軟化了死亡與分離的自己,各種自己匯集一處,他們全都是石知田。藉由23篇文章,像一個時間的魔法師一般,打磨各角。 

「田」字是四個口,也是他自述自己名字中最喜歡的一字,「口口口口的誕生」也曾是他心中的理想書名。 

不管是哪個名字,最後找尋出如日本神話中的那個「真名」,如今「石知田」三個字的每一筆畫,不再像童年一樣只能被寫得四角皆圓,在他的散文裡,每一個彎折與角度,都隨著時間分化成細緻深邃的孔隙,收藏每一次寫下的自己。

Sep 26, 202235:41
「三十歲前誰都會飛」,唐諾對年紀的思索 :談新作《求劍:年紀.閱讀.書寫》

「三十歲前誰都會飛」,唐諾對年紀的思索 :談新作《求劍:年紀.閱讀.書寫》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如同書名《求劍:年紀.閱讀.書寫》所指,求劍卻不是武林高手求一神劍,

唐諾透過書的三個子題、三輯,也就是「年紀」、「閱讀」、「書寫」所求的劍,是刻舟求劍的感悟,愚人的劍。

尤其是從自身出發,關於年紀的許多體悟,如同他談到職業籃球運動員所評:「三十歲前誰都會飛。」

中年、老年與不同時光階段的個別可能,也不會相同。 

因此在新書裡,你也不斷讀到他重讀許多經典,如同過往,摘引了許多小說與作家們的語錄與精彩段落在閱讀中,

種種如螢火蟲般的光、也有如珍珠母貝、珊瑚、鑽石或只是星沙一般地各種光亮,

都被唐諾以寫作者、閱讀者的身分、在不同年紀階段地一再重讀,保存了下來。

Sep 19, 202201:00:36
時間與故事的鎮守者「海姆達爾」: 駱以軍談《大疫》

時間與故事的鎮守者「海姆達爾」: 駱以軍談《大疫》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大疫》,並不是藉人情說病毒與疫情的故事 ,而是藉病毒指出駱以軍近年來的對文學對文明的深切思考,

間接地呼應了小說中所寫所問的:「會否這一代人被他們所摯愛現代的文學與藝術欺騙了?」 

自《明朝》走向《大疫》,讀者依然能在小說中重逢許多過去曾書寫過的人物,可能雷同、可能變型,

但你知道是他們,那時重複這件事,就變成了重逢。

因此,不斷重複、重寫、重提的家人與記憶,其實每一次都是重啟,都是複寫、都是往前。

駱以軍對故事深懷愛戀,從記憶看見新的與舊的事物、從記憶裡對自己展開分析,更從記憶裡開始展開虛構,

因此,駱以軍一直都是記憶與時間的鎮守者。

Sep 12, 202257:36
《風葛雪羅》: 錄鬼簿還是成妖錄,散文的書寫可能

《風葛雪羅》: 錄鬼簿還是成妖錄,散文的書寫可能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白樵的散文集《風葛雪羅》,不僅寫下兒時母親開的骨董店與自身記憶,更將記憶擬為「灰琥珀」,說來珍寶,卻不過是抹香鯨科動物腸道分泌物。

記憶也是如此存在的東西,白樵的散文不在為過往加冠與赦免,更是指出那些龍涎香般的物事,不過穢物。

正是這些他書寫與散文文字裡的古怪與冶豔,讓他的身世與家族書寫,妖化同時神化著,如同與在另一個時空的自己對話。

因此,《風葛雪羅》是一本家族史散文、也是自我的成長與啟蒙史,

同時更是一個作家的成妖錄、化鬼簿,寫出了自己聲道的散文風格。

Sep 05, 202251:07
另一種價值的認識論: 楊佳嫻談《刺與浪: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

另一種價值的認識論: 楊佳嫻談《刺與浪: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刺與浪: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在台灣同志書寫中,非常具有開創性。 

它當然不是第一部系統性整理同志文學、作家或作品的書,在此之前有紀大偉寫同志文學史,點名般介紹各自出場與年代,而後也有各種同志詩選、小說選。 

然而這本書的獨特之處,來自它是第一本散文選。 

散文相較其他,被要求具備絕對的自傳性與相當程度的真實,在過往年代裡,寫同志散文就等於出櫃宣言,因此有它在時代面及個人生活上的困難。

以此觀察這本跨時代讀本,雖然其中不以時代編排,但最後附上每篇作品的年表,由最早行至現代,比對跳躍,改變尤其鮮明。

Aug 29, 202245:26
經驗的異質與移植: 劉梓潔談散文新作《化城》

經驗的異質與移植: 劉梓潔談散文新作《化城》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劉梓潔的散文,從不偏向情感的黑夜或白天,因為它是生活的本身。於是你讀不到賣慘、當然也讀不到濫情,

甚至不提供心靈雞湯,她給你的是絕對真心,百分之百濃度的劉梓潔。

如她總說著的,即便是她心中更接近「雜文」的散文書寫、所有的書寫都得一本一本「寫上去」,她的抵達總得往上,而不是向下。 

《化城》也不過她旅程的一半,往前寫搞不定的過往、往後還有來日更多的旅行與故事,將行將寫;

搞不定、搞得定,都是一種化城、都成就她的書寫。

Aug 22, 202253:08
鬼故事與愛情故事其實是同一個光譜: 姜泰宇與他的《鬼拍手》

鬼故事與愛情故事其實是同一個光譜: 姜泰宇與他的《鬼拍手》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鬼故事都是人的故事,如同姜泰宇的第一部驚悚靈異長篇小說《鬼拍手》,它充滿了隱喻。 

書名就是第一次隱喻,臺灣社會有稱楊樹為「鬼拍手」,其實就是那句俗語:「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當院不栽鬼拍手。」楊樹,也是主角姓名。由這個名字起頭,小說裡也運用了許多習俗信仰,從主角也作為一個凶宅買賣的房仲開啟串連各個副本,談風水、談科儀。在《鬼拍手》的一個個副本間,你會看到人死為情所困成惡鬼、或甚至是人為了私情養鬼,鬼在其中,幾乎個個都滿溢著悲傷與多情,甚至比許多人更純粹、更恩仇分明。  

鬼故事更教會了我一件至關重要的事,那就是鬼比人更有情,人比鬼更可怕。如同姜泰宇在小說的後記寫著:「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而關於鬼的故事,更是關於人的故事。 《鬼拍手》表面說鬼,底子裡談人。人說,人比鬼恐怖、我想說的是有時候貧窮比鬼更恐怖、而有時候失去希望,才真正是最恐怖。人心有溫暖必有冰冷;有光明勢必有黑暗,就如同講鬼的存在勢必要回歸到人性身上。」藉鬼看人說人,姜泰宇開啟了他的的「鬼拍手」宇宙。

Aug 15, 202244:53
以閱讀逃脫危險的世界: 盧建彰談小說《替補的王牌》

以閱讀逃脫危險的世界: 盧建彰談小說《替補的王牌》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導演盧建彰,更是詩人與小說家,他最新的長篇小說《替補的王牌》,以開頭的一樁命案,讓讀者隨著主角一起,看見臺灣的司法與社會現象。 

你以為的兇手不一定就是兇手,就像人的價值該怎麼決定,總會被時間顛覆。 

階級之間該如何實踐正義,如此豐富與聽來沉重的議題,在小說的文字節奏、幽默與自嘲的種種對話間,被洗得很淡。 

很淡卻依然存在,或許也很像我們日常裡看新聞讀到的事件一樣。

至關重大卻不痛不癢,或是藉由這本小說,反向思考,那些跑過去人生與視線的新聞標題底下,也可能豐厚如一本長篇小說。

裡頭有各種眼淚與笑聲,那些事物對於我們,確實有點遠有點輕,但透過推理推開其中大門,竟然也都可能是每個人人生裡某些沉重與重要的事情。

Aug 08, 202247:17
散文的邊界,當下怎麼書寫? 李欣倫談新作《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散文的邊界,當下怎麼書寫? 李欣倫談新作《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學散文讀散文的人,或許都聽說過:「有些書寫得在之後。」 在風暴之後、在傷害之後、在離開之後,在沉澱與結痂以後 你才能寫它、碰觸它與回頭看它。 可是李欣倫這本《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是當下之書。 因為你沒有看到之後,沒有看到婚姻故事與摩擦傷害的之後, 不只是沒寫出來與沒打算寫,更是因為你知道還在之中。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處理當下情緒,細密深刻、步步驚險卻穩穩踏出。 因此幾乎成為了新的一種散文可能、甚至是一種示範,為從前所讀所信仰的某種「之後書寫」,畫上一個反覆記號。

Aug 01, 202248:21
小說裡的權力遊戲: 陳育萱《那些狂烈的安靜》

小說裡的權力遊戲: 陳育萱《那些狂烈的安靜》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陳育萱的《那些狂烈的安靜》,是她離開獨立出版社的新作,也是她小說生涯的第二部短篇。 

她的小說向來不急不徐、自有聲腔。 

從南方二部曲的《不測之人》與《南方從來不下雪》走出,

她離開明顯可識別的台南高雄地景,南方異境變成了這本小說的虛構空間,

可以是家鄉、可以是任何地方,由各種不明確表示的地方、空間、學校與時代,

陳育萱試圖書寫的是教育系統,或是「學校」作為小說中銀河系的太陽位置,

所有主角或遠或近地倚它而生,去探討在學的、轉學的、教學的與輟學的,甚至當中的權力關係。 

而那些暴烈、狂烈的故事,在她的筆下卻是相對安靜的,因為安靜更能顯出陰影的巨大。

Jul 25, 2022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