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有事嗎?

民主有事嗎?

By 羅苑韶 盧倩儀

現行民主運作的方式,你覺得你的聲音有被聽到嗎?一起來建構共好的新世界!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
IG: demintrouble
Youtube: 民主有事嗎?
Available on
Apple Podcasts Logo
Pocket Casts Logo
RadioPublic Logo
Spotify Logo
Currently playing episode

#38 氣候訴訟 台灣正在創造歷史 (PART I)

民主有事嗎?Jul 20, 2021
00:00
23:13
#137 勞工薪資不是老闆說了算 勞工團結才能讓企業獲利合理分配

#137 勞工薪資不是老闆說了算 勞工團結才能讓企業獲利合理分配

#137 勞工薪資不是老闆說了算 勞工團結才能讓企業獲利合理分配


《澳洲青年企業家的一段話,點出了勞資階級對立的全球現象》


上周一段在全球瘋狂轉傳的影片,內容是澳洲青年企業家葛納(Tim Gurner)說,現在勞工變得刁鑽,雇主應該挫挫他們的銳氣。

他說,有必要改變勞工的態度,所以應該讓澳洲失業率從3.7%升高到40%、50%,讓勞工受苦。

葛納透露的是資方不可說的祕密,雇主處心積慮馴服勞工,壓抑勞工,讓不聽話的勞工失業,讓他們痛苦。

大老闆刻意忽視勞工才是生產力的核心,勞工是實現價值的執行者。



《分享利潤,profit sharing》
此時,美國汽車工人聯合工會罕見的發起罷工,爭取加薪和工作保障,勞資談判中有亮點:
分享利潤」,勞工要求企業依一定的計算方法,將獲利分享給勞工。


《增肌減脂,增加勞工的中間力量、減少資本的向下剝削》

世界的頂端對社會的宰制與管控能力已經大到不可想像,「透明度」的是非黑白已經被上下顛倒,應該透明的是企業與勞工的獲利分配是否能夠讓勞工、社會與環境永續發展。應該透明的是政府、大企業而不是人民。


在台灣,低薪成為常態,人們在職場上經常連抱怨的力氣都沒有了。周圍很少人提醒我們,勞工團結起來可形成很大的力量。勞工是社會運作的根基,勞工團結力量大,不能指望某一次的罷工會翻轉局面,但透過一次次的堆疊,才能對抗新自由主義的向上集中。

不論是要求資方分享利潤,或督促資方推動管理透明化,帶入民主治理。我們勞工要先集結集體的力量,聯手啟動變革。


💡本集摘要💡

📌過去幾十年來台灣經濟成長的幅度很大,但薪資卻躺平平的,大家的努力去哪裡了?

📌三大巨頭車廠總獲利2014是160億美金,2022是370億美金,三大巨頭的執行長的底薪都超過6億台幣,卻喊沒錢給勞工加薪。

📌「分享利潤profit-sharing」,具啟發性的新罷工概念,勞工要求企業依一定的計算方法,將獲利分享給勞工。

📌美國55%的人同情電應產業的勞工和演員,民意明明白白地反應民眾知道誰在壓榨誰。

📌法國蘋果門市趁著iphone15上市罷工

📌加薪不應被視為資方的恩惠,勞方要相信團結還是有力量的。勞工是有力量的,有資格爭取合理的profit-sharing的!

📌「比亞迪(中國電動車)美州負責人說汽車工會的罷工嚇走了所有人,對汽車產業造成損害」

📌碳紅利就應該針對最肥厚的脂肪(碳排大戶、逃稅大戶)去減肥,然而政策卻往往針對肌肉社會中流砥柱的勞工)去瘦身。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你沒有做錯事就不該害怕所有隱私被科技公司看光光。」「透明度」的是非黑白已經被上下顛倒

📌壓榨、剝削、罷工、童工、工廠爆炸,新自由主義的世界,勞工生存條件越來越嚴苛。

📌新自由主義最該被改革的不是勞工、中小企業,而是頂層的財團與政治團體。應該被心疼的是勞方而不是資方





🗯參考連結:

澳洲富豪Tim Gurner說勞工太囂張,應讓他們痛、讓失業率升到40-50%: Wealthy Elites Believe Capitalism Should Hurt Workers More

極度貧富差距正導致頂端富豪對我們極度的操控宰制:世界經濟論壇主席Klaus Schwab:「你沒有做錯事就不該害怕所有隱私被科技公司看光光。」



🗯Podcast連結:

Spotifyhttps://reurl.cc/2ELjxr

Apple https://reurl.cc/Ojv57D

SoundOnhttps://reurl.cc/A0A613

Googlehttps://reurl.cc/edDVvL




#低薪 #最低工資法 #UAW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工會 #timgurner #一例一休 #賴佩霞 #罷工 #加州 #罷工工人失業保險 #好萊塢罷工 #福特 #通用 #克萊斯勒 #Stellantis #CIO薪資 #車廠獲利 #法國蘋果門市罷工 #哀鳳 #新自由主義 #資本主義 #壓榨 #剝削 #薛富盛 #碳費 #物價指數 #工作貧窮 #體感貧窮 #貧富差距 #工會


Sep 24, 202334:16
#136 拜登和普丁:誰破壞和平? 台灣身為美國盟友要看清事實脈絡

#136 拜登和普丁:誰破壞和平? 台灣身為美國盟友要看清事實脈絡

拜登、普丁,誰該為破壞和平負最大責任?

恐怕近100%的人會說是拜登。

不屈從政治正確的得獎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ery Sachs)清清楚楚指出,拜登該為破壞和平負最大責任。

薩克斯上月在中研院歐美所一場演講(附加中文字幕現已上線)分析2022年烏俄戰爭前因後果,他告訴我們,從戈巴契夫到普丁,俄羅斯一再向美國重申,「北約東擴到我邊境絕對是紅線;那代表戰爭。我們不要戰爭,我們要跟美國好好相處。」悲劇是:美國聽不見別人的紅線;只認識拳頭的美國早已經失去外交能力。普丁試圖與北約協議草案,希望維持和平,換來美國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甚至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開戰初期很快表示願意和談,2022年3月即接近達成和平協議。結果烏克蘭接收來自美國的訊息,要求澤倫斯基別和談!「繼續打!!我們會不斷提供你們武器!!!」

你願意聽聽在主流媒體看不到的這樣的故事嗎?

另外,武裝台灣提高嚇阻力,這個過程本身足以置台灣於險境。一旦爆發戰爭,別妄想國際社會民間的意見能為台灣帶來活路、恢復和平。對我們而言,聰明的方法絕對是:避免戰爭發生。台灣變成刺蝟島,將害死台灣,就跟烏克蘭一樣。

而環觀東亞,台灣與鄰國日本、韓國都是美國的堅實盟友,依賴美國的結果,使我們與中國的關係遭分化、彼此無法團結。讓我們大膽想像一個不同於現況的亞洲局勢,台、日、中、韓等擁有厚實經濟實力、科技力強大的國家,如能和平相處,將集結形成多大的力量!


薩克斯在歐美所演講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6t07ZW71gI⁠


#薩克斯 #JeffreySachs #海利#NikkiHaley #烏克蘭 #普丁#俄羅斯 #澤倫斯基 #拜登 #俄烏戰爭 #北約 #外交 #談判 #中立 #政治正確 #戰爭 #和平 #東亞 #中國 #台灣 #日本 #韓國 #反戰 #公視 #主題之夜 #如何跟獨裁者談判 #中研院歐美所



Sep 10, 202342:09
#135 非洲國家陸續政變 殖民勢力被攤開檢視

#135 非洲國家陸續政變 殖民勢力被攤開檢視

#135 非洲國家陸續政變 殖民勢力被攤開檢視

《非洲國家相繼政變,尼日完後、加彭接力》
非洲撒哈拉以南國家尼日7月底才爆發政變,軍政府監禁民選總統,西方國家紛紛譴責民主遭破壞。然而超過七成以上尼日民眾支持發動政變的軍方,究竟如何解讀民意?一個月後,西非國家加彭發生政變,軍方不滿健康不佳的總統彭戈(Ali Bongo)堅稱贏得連任,認為選舉舞弊、過程不公。

《彭戈家族》
加彭的彭戈家族自1967年出任總統,父傳子至今邁入第56個年頭。國家明明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彭戈家族數十年讓國庫通他家金庫,肥了自家人,國內至今有1/3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這樣的例子在非洲並非特例,尼日擁有全球重要的鈾礦資源,這個國家卻是全世界第2貧窮的國家!原來,擁有豐富礦物資源的非洲國家,礦產八成利潤流入西方國家手中。

《法國的新殖民主義》
繼布吉納法索、幾內亞、馬利、查德、尼日和加彭這些前法國殖民地的例子,讓外界再次注意到法國非洲政策持其實持續著殖民主義,法國政經高層和非洲國家執政菁英祕密非法交易,導致大筆金錢不當使用,貪腐猖獗,阻礙民主健全發展;法國政府恣意在非洲扶植支持的對象出任總統,雙邊高層私相授受,人民眼睜睜看著國家財富流入領導人私人家族和法國人手中,進而對民主制度產生懷疑,不利民主生根。

殖民主義並沒有隨著非洲國家陸續獨立而告終,而是變換面貌,殖民勢力盡情挪用及剝削非洲國家的財富,間接造成非洲許多國家今天的貧窮。非洲人民陸續反抗,暴露西方大國的殖民心態和新帝國主義面目。

💡本集摘要💡
📌近年非洲政變國家,巧合的都是法語系國家?法國跟前殖民地國家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非洲大陸如此富饒,有礦產、石油、天然氣,但人民每天生活費不到2美金
📌尼日、布吉納法索、馬利最大宗出口項目就是-黃金,西方殖民經濟拿走了黃金、留下了貧窮與氰化物
📌法國除了確保經濟商品供應穩定,更助長了非洲國家的腐敗與政治動亂
📌新殖民主義養肥了高層、犧牲了人民,非洲人的平均壽命男性57-60歲、女性59-62歲
📌西非國家人民都在呼籲結束CFA非洲法郎,並撤走法國駐西非24萬人
📌相對於夏威夷的森林大火,這樣的火在非洲大陸上,時時刻刻都在發生,非洲是受氣候變遷揍得鼻青臉腫的國家
📌奈及利亞的惡夢-恐怖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竟長年受法國支持
📌格達費死前的預言,利比亞真的成了恐怖主義的溫床
📌非洲需要基礎建設,但更需要強權的退出,還非洲國家安寧
📌非洲人使用的CFA非洲法郎,除了被法國管控外,還需「上繳」一部分外匯存底到法國國庫,只換回不合比例的「援助」
📌馬克宏口中的「改革」,把CFA非洲法郎換成ECO說是一種「Gift」,換湯不換藥外還變本加厲。
📌難民從象牙海岸出發,必須走路、搭車前行,一路步履蹣跚地走數千公里、數月數年,非洲的人民該如何擺脫這種命運。


「我這一代人提出一個問題,我們不明白,非洲大陸上有如此多的財富,有水、陽光、豐富資源,為何非洲是個飢餓的大陸?有著最窮困、飢餓的人民為何非洲人被迫飄洋過海,......就布吉納法索的情況來看,我們一直面對著最野蠻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奴隸制度仍舊加諸在我們身上。我們的祖先告訴我們一件事『一個不能夠承擔起自己反抗責任的奴隸,不值得憐憫!』。」—— ibrahim traoré (易卜拉欣·特拉奧雷,35歲,布吉納法索過渡總統)

法文演講(英文字幕)參考連結:https://reurl.cc/Oj7YEv
英文翻譯文章:https://reurl.cc/RynYvg


🗯參考連結:
* Pressenza: 掠奪非洲:https://reurl.cc/L6j5Ra
* Democracy Now: 美國雪城大學Horace Campbell教授談法國在非洲的角色:https://reurl.cc/V4p0kb
* CADTM: 法國繼續主導非洲前殖民地政治:https://reurl.cc/K3KdZe
* Brave New Europe: 富藏天然資源本應富有,卻成為掠奪者獵物:https://reurl.cc/edvGqR


🗯Podcast連結:
Spotify:https://reurl.cc/2EM65a
Apple :
reurl.cc/p5n9qr
SoundOn:https://reurl.cc/QZn510
Google:https://reurl.cc/nL6m6v

#非洲 #加彭 #尼日 #西非 #布吉納法索 #政變 #鈾 #黃金 #氰化物 #法國 #殖民地 #非洲法郎 #ECOWAS
#恐怖主義 #博科聖地 #格達費 #HoraceCampbell #氣候危機 #難民 #貧窮
Sep 03, 202338:59
#134 全球難民人數破億 台灣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134 全球難民人數破億 台灣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134 全球難民人數破億! 台灣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根據聯合國難民總署,全世界為逃離戰爭、衝突暴力以及違反人權和迫害的人數到2022年5月已破1億!超過全球人口1.2%。》

戰爭是造成大量難民流離失所的重大主因,我們看到烏克蘭、敘利亞、阿富汗仍繼續出走難民。


《氣候變遷與殖民主義》

另外,氣候變遷和殖民主義則是平日未獲同等注意的因素。

氣候變遷改變農牧環境和水資源,影響人民的生計;或因居住地遭破壞,民眾被迫出走當氣候難民。而非洲,更是飽受殖民主義殘害的例子,前殖民宗主國人為訂定的國界種下政治不穩、族群對立的因,戰亂加上貧窮,近年再加上氣候變遷,使得非洲好幾國的人民只能流離當難民,試圖到外地追求更好的生活。


《對難民的戰爭》

然而當我們看到新聞報導,得知有難民船在跨越地中海途中喪命,或等待救援,由於類似事件接連發生,除了喪生和獲救人數不同、或是否有小孩遇難之外,其他資訊大致相同,這類新聞已經到了幾乎讓人無感的地步。


為什麼我們會變得對數百條人命沒有感覺?有人開始找藉口說那些非洲國家應該加強治理,改善人民生活,減少人民向外遷徙;更有右派政治人物稱難民是來搶本國人的工作。但事實上,充滿掠奪資源的殖民歷史,今天換個面貌繼續在非洲上演,西方大國挾帶資本進非洲進行採礦,為鞏固龐大利益,扶植親西方的在地政府,外來政經勢力嚴重影響非洲國家發展,歐美國家難脫責任。


《台灣與氣候變遷的距離》

而台灣碳排量高居不下,我們一直未能擔當起開發國家減碳的責任。從氣候的角度來看,台灣在全球難民問題上有一定角色,只要不修正降低我們的碳排量,我們便是在助長全球某一端的難民人數成長。更不用說,台灣是島嶼,氣候變遷惡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也提高台灣人當氣候難民的機率。我們台灣人要選擇繼續幫著增加全球難民人數嗎?不要忘了,那樣的路徑同時會把我們推向淪為難民的道路。



💡本集摘要💡

📌地球上每分每秒都有無數人在逃難,但難民只成為了媒體的新聞中的一個數字了

📌尼日的政變,製造了難民、更使難民移動處境更艱難

📌戰爭、氣候、殖民主義、地緣政治利益衝突,受難的就是難民

📌製造不安與衝突因子,分而治之才能伺機介入

📌2022年5月難民人數已破1億;教宗稱地中海已成了難民墳場,這麼多難民,歐盟還救嗎?

📌富豪潛艇罹難事件版面大於700人難民沈船、600多婦女兒童罹難悲劇

📌充斥極右派的歐洲,一場對難民的戰爭已經敲響戰鼓

📌1997年的都柏林協議保護了內陸,犧牲了沿海,土耳其、希臘成了歐盟難民滯洪池

📌骯髒、污穢、強暴、犯罪,自由、美好、進步的歐洲大陸上最黑暗的一面

📌雙重不公不義,帶著殖民主義、氣候變遷的原罪,成為受歐洲官方排擠的「非法移民」

📌1億難民中歐盟只接收了300萬,歐盟其實還有能力也還有責任接收更多難民

📌台灣大量使用資源,減碳表現敬陪末座,人均碳排量名列前茅。殊不知,我們也是成為難民的高危險群



🗯參考連結:


🗯圖片來源:


🗯Podcast連結:

Spotifyhttps://reurl.cc/RzApe6

Apple https://reurl.cc/DAaRl5

SoundOnhttps://reurl.cc/QX0yYZ

Googlehttps://reurl.cc/jDxNrM


#難民 #歐盟 #都伯林協議 #希臘 #難民營 #沈船 #溺死 #地中海 #最大墳場 #救援 #海巡 #Frontex #人道 #聯合國 #難民營 #德國 #波蘭 #烏克蘭 #氣候變遷 #戰爭 #非洲 #殖民主義 #資源掠奪 #敘利亞 #利比亞 #突尼西亞 #人赦集團 #極右 #義大利 #邊境軍事化 #庇護 #延遲救援 #見死不救 #泰坦號 #億萬富翁 #野火 #乾旱 #洪水 #高溫 #作物歉收 #阿富汗 #伊拉克 #人權 #人道主義

Aug 27, 202341:02
#133 地球上最危險的人:美國代理副國務卿盧嵐

#133 地球上最危險的人:美國代理副國務卿盧嵐


拜登總統近日任命超級鷹派、新保守主義代表人物盧嵐(Victoria Nuland)為副國務卿,左派媒體紛紛示警她極度危險,並將她過往恐怖作為一一羅列呈現,原來美國過去二十年種種造成巨大災難的對外窮兵黷武政策都跟她有密切關係。新保守主義相信美國應該永遠擔任世界單極霸權,並且不相信外交談判,只相信槍桿。盧嵐等新保守主義主導美國外交國防政策的過去20年來,他們所到之處,死亡與苦難跟著來。台灣必須審慎思考該如何面對這個危險情勢。


💡本集摘要💡


📌談到新保守主義就一定會談到盧嵐(Victoria Nuland),她為何是「世界上最危險的人」?到底是個怎樣的狠角色?她跟美國海外窮兵黷武有什麼關係?

📌新保守主義主導的美國外交政策,讓唐獎得主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Sachs ,認為美國現在根本沒有了外交,而直接是戰爭、經濟制裁、代理人戰爭或是直接入侵

📌縱橫美國國防外交事務20年的新保守主義傳奇人物,小布希、歐巴馬到拜登;擔任小布希時代錢尼的幕僚、同時也是國防部長倫斯婓的徒弟

📌她跟世界各地的顏色革命有什麼關係?當到美國駐北約大使,明知不能東擴為什麼她仍大力推動?

📌「讓北約成為全世界首選的世界多邊安全培訓機構」,要國安?找NATO!

📌2013年盧嵐(Victoria Nuland)主管歐洲事務,埋下烏克蘭戰爭的導火線,烏克蘭戰爭的堅定擁護派

📌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爆發時,流血衝突的第一現場,她竟然也在發放物資!

📌尼日軍政府發動政變,她放話懲罰策動政變、不尊重民主的軍政府,但她自己卻在2014年的錄音外洩中親口說出要拉下親俄烏克蘭政權!

📌川普基於跟新保守主義利益不一致,「要把新保守主義的沼澤水抽乾」所以沒有用盧嵐(Victoria Nuland)

📌即便川普不用她,即便她臭名狼藉,她依然仕途順利、官運亨通,他怎麼辦到的?他做了哪些危險的事?

📌CNAS的CEO,新保守主義的扛霸子、軍工複合體的Key Woman、軍事企業的美國的高階經理人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捐款來源,50萬美金以上來自軍火商,50萬美金以下包括洛克希德馬丁、美國國防部、美國空軍

📌從烏克蘭戰爭到Victoria Nuland,一個個災難伴隨著一個人的一直的升官。從“John, Mary and Company”到”Nuland, Blinken, Biden and Company”

📌台灣有沒有麻煩?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六月訪台,「Next-Gen下一世代國安領袖計畫」,會見了柯文哲、朱立倫、蔡英文、吳釗燮與台灣其他政要


💡政治思考題💡


英國工黨政治家Tony benn的經典五問“Tony Benn: Five Questions About Power”


  1. ”What power have you got?” 
  2. “Where did you get it from?”
  3. “In whose interests do you exercise it?” 
  4. “To whom are you accountable?” 
  5. “How do we get rid of you?” 


“ONLY democracy gives us that right.”

“That is why NO-ONE with power like democracy.”

“And that is why every generation must struggle to win it and keep it —including you and me, here and now.”

“If you can’t get rid of the people who govern you, you are not live in a democratic system.”


🗯同場加映

2002年普立茲獎得主Seymour Hersh在英國下議院的反戰演講中說了一個英國劇作家的故事,在英國早期克倫威爾恐怖統治時,佔領了愛爾蘭的小鎮,克倫威爾向副官說:「現在殺掉所有女人、強姦所有男人!」手下說:「不是應該倒過來嗎?」群眾說:「克倫威爾將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啦!」,2002年暗諷那個群重視時任首相布萊爾。時至2022年到2023年,最新文章再度分享了該故事,俄烏戰爭後德國數萬家企業破產,德國還是幫著美國講話,而現在被暗諷的人已經從布萊爾變成蕭茲了。


🗯參考連結:



#盧嵐 #victorianuland #neoconservative #新保守主義 #CNAS #新美國安全中心 

#NextGen #下一世代國安領袖計劃 #烏克蘭 #俄烏戰爭 #顏色革命 #橙色革命 

#政權更替 #政變 #尼日 #巴基斯坦 #ImranKhan 

#廣場事件 #俄羅斯 #國務院 #副國務卿 #NATO #伊拉克 #敘利亞 #利比亞 #阿富汗 #台海兵推 #北溪 

#SeymourHersh #HaroldPinter #克倫威爾 #TonyBenn #拜登 #川普 #歐巴馬 #布希 #錢尼 #倫斯斐 

#JeffreySachs #軍工複合體 #洛克希德馬丁 #布林肯 #911事件 #反戰 #德國企業破產 #民進黨 #朱立倫 #柯文哲


Aug 20, 202334:27
#132 唐獎得主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Sachs) 被指配合中共大外宣!究竟怎麼回事?

#132 唐獎得主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Sachs) 被指配合中共大外宣!究竟怎麼回事?

在第5屆唐獎永續發展獎項頒給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rey Sachs)後,他過往的所有言論被攤開來檢視,引來輿論討論,焦點卻是放在他說過中國的好話,薩克斯被說成是中共大外宣的同路人。 攤開薩克斯的履歷(長68頁!慎入),他曾擔任前後3名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曾為美國和俄羅斯總統提供諮詢,他對全球永續發展提出的跨領域多邊行動讓他成為這項議題的先鋒人物,至今佔重要主導角色。 至於台灣媒體經常武斷的給人貼上「舔共」、「中共同路人」的標籤;部份評論者便宜行事的偏頗批評,都會讓我們錯失認識事實本質的機會。 以薩克斯的例子來看,很多人對他這次訪台,印象可能停留在他被指立場親中,而對他在永續發展的研究和倡議則仍毫無概念。此外,擔任過多國政府顧問的薩克斯對於國際局勢、俄烏戰爭、美中台關係有深刻分析,非常發人深省。 我們這一集討論該如何認識薩克斯在永續領域提出的大膽創見,以及對全球局勢的分析。 💡本集摘要💡 📌薩克斯在永續發展倡議的斐然成就,聯合國永續發展的代名詞之一。 📌哈佛經濟學家重視永續、經濟分配,輔以實地經驗,使其見識廣博並有獨到見解。 📌學院派的天才經濟學家,實際的國際經驗卻能塞滿68頁履歷! 📌謙謙有禮的學者,批評國家與時政起來完全沒在客氣 📌批評美國執著於軍事擴張、卻對永續發展不予一顧;美國所有軍費開銷能夠解決全球貧窮與環境問題。 📌曾任戈巴契夫與葉爾欽的特別顧問,得知並經歷了蘇聯解體的過程 📌認為北約東擴是俄烏戰爭的核心原因之一,使烏克蘭的命運被捲入地緣政治的漩渦。 📌代理人模式的俄烏戰爭、倒大楣的烏克蘭,台灣應該引以為戒,以智慧化解問題。 📌對台灣減碳措施、天然氣能源政策的微婉、嚴厲又客觀的發言。 📌台灣部分媒體標題聳動但內容空洞的批評。 📌甘迺迪化解美蘇熱戰的智慧,該如何再造當今世人盼望的和平? 📌即便是敵人、即便是對手,該給予的尊重與客氣就是該給 📌薩克斯8月3日訪台時間,在慈濟新店靜思堂演講所提A(Aristotle)B(Buddhism)C(Confucianism)的智慧與美德 🗯工商時間: 2023/8/18,上午10:00,傑佛瑞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Sachs)將於中研院歐美所進行線上演講,以The Ukraine Wa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World「俄烏戰爭及其對世界的影響」為題目。官方網站:https://www.ea.sinica.edu.tw/SeminarList.aspx?t= 斯。 🗯補充資訊: 台灣企業家尹衍樑效仿諾貝爾獎設立的唐獎(Tang Prize),提供超過諾貝爾奬的高額獎金四大獎項包括「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與「法治」,每兩年一屆,2022年為第五屆。知名得獎人包含以研究黑猩猩與靈長類聞名、享譽國際的全球環保人士、永續發展倡議者,第四屆永續發展獎得主珍古德;以及第五屆永續發展獎得主傑佛瑞·薩克斯。 🗯參考連結: 1 薩克斯8月3日在慈濟新店靜思堂演講 https://www.youtube.com/live/jgIHAVLKB0k?feature=share&t=2171 2 薩克斯8月18日在中研院歐美所線上演講報名連結:https://reurl.cc/VLVGkR 3. 圖片來源:https://www.jeffsachs.org/ #JeffreySachs #薩克斯 #唐獎 #永續發展 #慈濟 #佛教 #烏克蘭 #俄烏戰爭  #葉爾欽 #戈巴契夫 #蘇聯 #俄羅斯 #台海和平 #天然氣 #淨零 #減碳 #甘迺迪 #美國 #軍事擴張 #自由時報 #舔共
Aug 13, 202334:37
#131 當政府把手伸進網路社群平台 言論自由還可得嗎?

#131 當政府把手伸進網路社群平台 言論自由還可得嗎?

社群平台上不同立場的資訊蓬勃發展,我們以為可以繞過傳統媒體機制,接收各路人馬直送不經修飾的訊息,我們也樂於廣為散發符合自己胃口的訊息,以為網路平台為我們實現資訊民主化,人人都可以扮演自媒體的功能。然而我們以為的全然開放是事實嗎?馬斯克入主推特公司後,對外揭露推特可配合美國政府篩選資訊、刪帳號或掛紅旗警告讀者貼文可疑等等措施,讓大眾看清原來我們以為的自由開放是隔著一層審查的面紗。

2020美國大選前,民主黨時任候選人拜登的兒子杭特爆發海外事業醜聞後,支持民主黨的媒體為了顧全選舉大局,選擇將事實真相放一邊、箝制媒體相關報導。傳統媒體固守各自意識型態陣營,在選擇題目和撰文的過程先行過濾,然而這道程序是拿什麼做衡量標準呢?以這個例子來看,並不是以公共利益、民眾知的權利做選擇。

在台灣,我們也應警覺新聞自由的處境受到外力侵擾。民進黨立委參選人控告聯合報報導政院曾開會研議「生物戰劑」,涉嫌偽造變造公文書罪,執政黨人士這樣高調的迅速回應新聞報導令人憂心。媒體原本有監督政府的功能,老牌媒體報導過程力求公正,執政黨人士對不合意的結果,動輒提告,此舉是對新聞自由施壓,很難說不會在媒體圈形成自我審查的壓力,那將是開新聞自由的倒車。


參考資料:

Glenn Greenwald: 拜登政府脅迫教唆社群媒體進行言論管控: https://rumble.com/v32rjp4-system-update-show-119.html

Patrick Lawrence: 美國的「假訊息產業」在法院踢到鐵板:https://consortiumnews.com/2023/07/14/us-disinformation-industry-lands-in-court/

Joe Lauria: 對抗網路審查取得司法勝利:https://consortiumnews.com/2023/07/04/us-court-victory-against-online-censorship/

Chris Hedges: 為什麼「通俄門」陰魂不散:https://consortiumnews.com/2023/05/21/chris-hedges-why-russiagate-wont-go-away/


#拜登 #新聞自由 #言論自由 #生物戰劑 #推特 #twitterfiles #推特檔案 #新聞箝制 #言論箝制 #patricklawrence #consortiumnews #網路審查 #白宮 #國土安全部 #FBI #CIA #紐約時報 #華盛頓郵報 #社群平台 #臉書 #FB #臉書檔案 #jimjordan #IG #google #憲法第一修正案 #白宮發言人 #墨索里尼 #法西斯主義 #假新聞 #假訊息 #打假 #認知戰 #通俄門 #杭特拜登 #glenngreenwald #史諾登 #事實查核 #數位部 #Covid #演算法 #CISA #網路安全暨基礎設施安全局 #媒體墮落 #自我審查



Aug 06, 202337:37
# 130 擁抱進步價值的獨立媒體在堅持什麼? 與[焦點事件]王子豪對談
Jul 30, 202337:20
#129 金磚五國:全球南方國家的反撲 世界霸權重新定義中

#129 金磚五國:全球南方國家的反撲 世界霸權重新定義中

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組成的金磚五國(BRICS)下屆峰會訂8月在南非召開,法國總統馬克宏積極想要收到邀請,想到峰會參一咖;另外,從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朗到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埃及及印尼、孟加拉和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等國都表明想要加入金磚五國組織。BRICS自俄烏戰爭以來,吸引力迅速提升,反映出美國霸權地位動搖,世界朝多極發展的新秩序正在形成。


BRICS 8月南非峰會議題包括討論國際貿易採用美元以外的貨幣系統,以及組織擴大,將納入新成員國。BRICS要和美歐國家的G7相抗衡,條件已具足,目前五國人口規模超過全球人口40%,全球經濟占比已經超過G7國家;再者,成員國中國今後5年會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最大推動力,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中國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將是美國的兩倍。而相對於G7屬於封閉性組織,BRICS將納入新成員國擴大組織,顯示其開放性。以往G7標榜全球富國俱樂部的形象,這樣的全球權力結構樣貌正在鬆動。新秩序還在形成中,台灣要如何自我定位,最能符合我們的利益呢?


參考資料:


#G7 #BRICS #俄羅斯 #巴西 #印度 #中國 #南非 #烏克蘭 #俄烏戰爭 #單極霸權 #多極體系 #IMF #世界銀行 #金磚四國 #金磚五國 #LCS #本幣結算方式#外匯儲備 #美元 #去美元化 #斯里蘭卡 #jeffreysachs #金磚銀行 #新開發銀行 #NDB #魯拉 #習近平 #羅塞芙 #金磚峰會 #yanisvaroufakis


Jul 22, 202335:05
#128 美運交集束炸彈給烏克蘭 無差別殺人武器已成尋常選項

#128 美運交集束炸彈給烏克蘭 無差別殺人武器已成尋常選項

日前媒體報導美國要求台灣研發生物戰劑,國防部嚴正否認。事情真象有待釐清,但「不該把生化武器與台灣、美國等民主國家做連結」的說法似乎站不住腳。俄烏戰爭開打超過一年,烏克蘭今年春天發動反攻,傳統彈藥補給不及,總統澤倫斯基不斷疾呼要求外界提供更多武器,協助烏軍擊退進犯的俄軍。美國此時決定運送集束炸彈,讓烏軍在東部的反攻能有進展。消息一出,舉世嘩然。全世界有120多國簽署禁用集束炸彈的國際公約,然而俄羅斯、烏克蘭都不是締約國,雙方在這場戰爭都毫無禁忌的使用。美國也未參與簽署,不過,白宮發言人去年在俄烏戰爭初期,曾指責俄國使用集束炸彈,恐涉及戰爭罪。美國這次運交庫存集束炸彈,彷彿完全忘記曾使用戰爭罪這番重話。集束炸彈影響範圍廣大,落地後有相當比例的小炸彈不爆炸,如同地雷,將對無辜的平民造成傷害,甚至在戰爭結束後繼續影響當地平民生活,繼續造成人員傷亡。

戰爭罪、違反人性罪在戰爭持續推演之時有什麼意義?戰爭改變人性?我們會因戰爭有怎樣的改變?

面對不穩定的國際局勢,台灣人民擔憂大國對峙衝撞左右島嶼的安危,如何集結智慧拆除戰爭的引信,應是我們全體國人的最大公約數。


參考資料:

#集束炸彈 #子母彈 #拜登 #澤倫斯基 #普丁 #萬劍 #烏克蘭 #春季大反攻 #俄烏戰爭 #生物戰劑 #P4實驗室 #生化武器 #聯合報 #國防部預醫所 #科索沃 #前南斯拉夫 #NATO #地雷 #未爆彈 #平民死傷 #兒童 #白宮發言人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 #挺台友人 #LindseyGraham #JohnBolton #越戰 #寮國 #戰爭罪 #聯合國集束彈藥公約 #濫殺平民 #萬劍彈


Jul 15, 202336:12
#127 基隆協和電廠填海造陸建「四接」環評卡關  政府聯手學者急推燃氣電廠令人咋舌

#127 基隆協和電廠填海造陸建「四接」環評卡關 政府聯手學者急推燃氣電廠令人咋舌

台電推動基隆協和電廠改為燃氣電廠,提出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開發計畫,目前以3.0版開發案送交環評審查。環保署7月7日召開初審會議,場外集結多個民間團體抗議反對四接,場內有時代力量、民眾黨和國民黨等多名在野黨立委入內提程序問題,要求台電針對新3.0選址補做環評報告。環評專案小組未能做出適當回應,反而突襲變更會議形式,讓環評委員變消失,改為線上會議,令眾人錯愕,讓四接環評成為大笑話。環評專案小組最後在未做出決議的情況下宣佈擇期續審。

贊成四接的團體威脅說,基隆不蓋四接,將變得又髒又窮。但是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和儲氣槽,燃氣發電的環境成本非常高,健康和安全令人高度疑慮,到時候不但健康沒了,港口和地方發展的大餅恐怕也是虛幻。中央主導的重大開發案,尊重地方意見當然也很重要,唯有不斷溝通、協調,進而談判妥協,才是開放民主政府的正道。

天然氣的成份甲烷是鎖熱強的溫室氣體,已是常識。終結化石燃料是目前全球減排的共識,台灣也野心勃勃的提出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目標。興建燃氣電廠、以及開採和運送液化天然氣過程造成的碳排,都會破壞將地球增溫控制在攝氏1.5C以內的目標。


參考資料:

#協和電廠 #基隆 #燃氣 #增氣 #天然氣 #甲烷 #1.5C #台電 #環保署 #環評會議 #四接 #四接3.0 #第四天然氣接收站 #基隆港#缺電 #外木山 #詹順貴 #莊秉潔 #謝志誠 #顏淑女 #LNG #液態天然氣 #王醒之 #蔡雅瀅 #護海公投

Jul 09, 202339:58
#126 死了一個北非裔少年之後 法國連日騷動暴露多重殖民歷史遺緒

#126 死了一個北非裔少年之後 法國連日騷動暴露多重殖民歷史遺緒

住巴黎郊區的阿爾及利亞後裔17歲少年Nahel 6月27日上午開車在路上遭警察盯上,要求停車盤查身份。Nahel一心想躲避,後來在警察追逐下停下車,但仍不願下車接受盤查,在踩油門往前衝時,遭來到駕駛座旁的警察開槍射擊胸膛喪命。行經旁人攝錄的影像顯示,警察在顯然沒有受到人身安全威脅的情況下,正面射擊一個青少年。警方這致命的一擊引發眾怒,當晚巴黎郊區傳出破壞事件,青少年上街和警察對峙,破壞警察局、公家機關建物等,然而包括學校、公車、電車等大眾運輸工具也連帶遭殃遭縱火。騷亂每天持續至今一週,而且擴大到各地陸續發生商店遭劫掠----上街搞破壞的青少年已經偏離為Nahel求公道的訴求,演變為反體制的反動。

住郊區的非裔和阿拉伯裔青少年經常沒來由的遭警方盤查,長年和警方關係緊張,他們看到Nahel的遭遇很可能也會發生在他們身上。生活在貧困中累積的憤怒,到這個引爆點發洩炸開,怒火難以抑制的延燒,抗議青少年不滿郊區持續性承受資源不對等的社會不公,然而種族混合階級的問題深處還混合殖民主義的遺緒。法國如不願積極面對並反省殖民歷史,以及和前殖民地的關係,要談國內融合將永遠是奢望。

當治安成為人民優先關注重點,在極右勢力煽動下,反移民、要求安全的心態更為高漲。法國郊區這一波怒火暴露的多重問題,將繼續型塑法國的未來。


參考資料:

#郊區 #警察暴力 #殖民主義 #資本主義 #極右 #巴黎暴動 #馬克宏 #種族歧視 #人權 #北非 #阿爾及利亞 #Nahel #非裔 #巴黎 #法國 #比利時 #瑞士#法國殖民 #販奴 #自由平等博愛 #普世價值 #多元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戰 #非洲兵團 #移民 #移民潮 #貧民 #貧民窟 #低薪 #失業 #階級 #剝削 #貧富不均 #色盲 #種族主義 #跨大西洋奴隸貿易 #三角貿易 #執法過當 #新自由主義 #阿達馬陶黑 #佛洛伊德 #黑人的命也是命 #臨檢 #盤查 #黃背心運動


Jul 05, 202347:11
#125 台灣再生能源政策  藉搶用農林地和魚塭鋪滿光電板來實現嗎?

#125 台灣再生能源政策 藉搶用農林地和魚塭鋪滿光電板來實現嗎?

大多數人大力支持再生能源發電,為了達到政府在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30%的目標,2025年光電要衝到20GW----從今起不到2年內,還需要至少2萬公頃面積鋪設太陽能光電板,而實際用地面積遠大於這個數字。眼見現有農地、養殖魚塭在政策激勵下遭光電廠商蠶食,公部門還一味的大開法律方便門;為加速達標,政府還開放提供台糖大規模林地供種電,種種亂象使光電政策在非都市地區成了生產電的怪獸,影響環境、生態,改變地貌,改變了在地人的生活。政府急催再生能源發電的同時,不見用電總量管制的討論,經濟社會結構沒有因應氣候變遷和調適做考量,教人如何能放心,這樣狂放的種電方式只會無止盡的繼續破壞我們的土地和生態。


政府毫不思考的加緊衝發電為的是達成工業生產和經濟成長GDP的目標,滿足大老闆、政黨金主的需求,但卻是我們犧牲家園土地、和環境資源換來的。再生能源政策僅能做到部分減碳,要真正減碳,必須討論用電總量、以及如何分配,才是對土地好、對環境好,並減少對人民生活產生衝擊的作法。「去成長」是一條不得不面對的道路,我們需用新的故事邏輯處理現行能源發展困境。


參考資料:


#再生能源 #太陽能 #光電板 #光電 #台南七股 #東石 #去成長 #魚電共生 #農電共生 #能源局 #農委會 #經濟部 #2050淨零 #國土計劃 #減碳 #水庫 #太陽能板 #漁塭 #農地 #濕地 #綠地 #森林 #能源轉型 #六大部門 #製作部門 #發電 #用電總量 #漂綠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綠能發展區 #總量管理 #以供定需 #光電滅農 #光電滅漁 #廢棄物 #掩埋場 #民眾參與 #彰濱工業區 #苗栗坤輿 #土地開發 #土地徵收 #後龍 #口湖 #東石 #七股 #北門 #枋寮


Jun 29, 202335:04
#124 解決遊蕩犬和野生保育動物衝突有解方 絕育絕對是必要措施

#124 解決遊蕩犬和野生保育動物衝突有解方 絕育絕對是必要措施

【民主有事嗎#124】「遊蕩犬」指行動不受限制、自由來去的狗,先前常用說法是:流浪狗、野狗。主管機關農委會對遊蕩犬的定義包括沒有飼主的狗、以及有人飼養的放養犬。遊蕩犬可能造成人狗衝突、狗也會和野生動物及人類飼養的牲畜發生衝突,另外就是公衛問題,例如傳染狂犬病。狗長久和人類生活在一起,一直要到都會生活型態普遍,狗被關在籠子裡、住在家裡,才開始出現流浪狗的概念。遊蕩犬不是台灣獨有的議題,全世界各地都有遊蕩犬管理的問題。聯合國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建議以「捕捉、絕育(結紮)、注射疫苗、回置」作法用來控制狗隻數量,有益動物福祉,避免大量撲殺。

近來,有關遊蕩犬傷害野生保育動物的討論,讓農委會不得不正視生態敏感區裡遊蕩犬問題有其急迫性。農委會接下來將設定熱點,啟動移置遊蕩犬的計畫。動保團體建議,在生態敏感區熱點就近找尋適合空地,安置移除的狗。然後確實執法,禁止民眾餵食。這是可以盡快進行,短期見效的作法。長期而言,控制狗數量的有效方法仍要靠絕育。

我們也有必要面對問題本質:野生動物棲地慘遭破壞,主要原因是人類大量開發,都市擴展,壓縮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導致牠們現在遇到狗的機會也提高了。人類有必要思考自己在自然生態界的位置,如繼續堅持主宰改變生態環境,破壞生態多樣性,等於賜死野生動物。然後我們卻一味怪罪遊蕩犬。


參考資料:

#遊蕩犬 #流浪狗 #野狗 #農委會 #林務局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野生動物保護法 #十二夜 #山羌 #穿山甲 #白鼻心 #石虎 #生態敏感區 #TNvR #絕育 #動保 #野保 #物種滅絕 #動保團體 #野保團體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棲地破壞 #氣候變遷 #原生種 #外來種 #禁止餵食 #苗栗 #銅鑼 #光電 #科學園區 #動物公民 #動物權


Jun 21, 202336:43
#123 19世紀孤雛淚情節今日在美國重現 共和黨主政州放寬童工規範

#123 19世紀孤雛淚情節今日在美國重現 共和黨主政州放寬童工規範

14、15歲的少年輪值工廠夜班?10歲小孩半夜2點還在麥當勞工作?你沒看錯,這是今日的美國。美國媒體今年2月踢爆全美各地普遍有僱用童工的情況,聯邦政府不同部門相互推諉,坐視侵犯人權、剝削兒童的情事持續發生。這些從拉丁美洲單獨進入美國的未成年孩子,不知道殘酷的成人世界立即在他們眼前展開。從政府庇護所讓願意接待他們的民眾接走後,即淪為遭剝削的勞工,許多孩子無法上學,還得償還接待期間的住宿費用。慘的是,共和黨主政的州還陸續修法,放寬法令,將原本為保護16歲以下孩童設立的限定工作種類和工時等規範拿掉,讓雇主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僱用小勞工。我們彷彿看到19世紀貧窮孩童的悲慘狀況。


除此之外,還有智庫倡議童工議題應交給父母主導,由父母決定孩子可以接受的工作條件,政府不應管太多。同樣的智庫還推銷新型態政策設計,提議如何省下食物券、聯邦醫療補助等支出,也就是設計方法讓更多人無法申請到相關補助...


而這就是我們任由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盡情極致發展的後果。


參考資料:


#童工 #childlabor #瓜地馬拉 #紐約時報 #阿肯色州 #sarahhuckabeesanders #資本主義 #新自由主義 #政府問責基金會 #foundationfor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Kochfamily #寇氏家族 #遊說 #剝削 #共和黨 #民主黨 #兒童福利 #失學 #人口販 #密蘇里州 #煙草田 #公平勞動標準法 #FLSA #貧窮 #分配不均 #狄更斯 #孤雛淚 #麥當勞 #屠宰場 #建築工 #工殤


Jun 15, 202332:28
#122 人工智慧進展迅速 AI之父也驚訝! 若不監管災難強度等同核戰

#122 人工智慧進展迅速 AI之父也驚訝! 若不監管災難強度等同核戰

AI技術普及且免費取得,讓我們享受到科技的便利性。AI運用至今橫跨交通運輸、生產製造、醫療診斷和治療、軍備設備等等,AI創造的龐大商機,導致業者一直提倡業界自律原則,抗拒訂定監督辦法的呼聲。至今,我們已看到AI在建立大數據庫收集資料過程,罔顧人權和隱私權,我們的個資包括人臉特徵轉換成業界生成臉部辨識系統等生財工具。掌握資訊創造財富,進而提高政治影響力,接著得以加強控管媒體輿論,掌控資訊更便利鞏固權力,造就新自由主義讓財富集中少數人手中的秩序。迎接AI新時代,不但我們的私領域不再私密,一般認定的公領域也失去公共的意義,直接傷害民主。


另外,AI飛躍式的進展促使專家今年3月底先是呼籲「暫停」發展高等人工智慧研究,呼籲盡快訂定監管辦法。5月底,350名AI領域專家連署發聲明呼籲,面對AI可能造成人類滅絕風險,應將其和大流行病及核戰同時列為全球優先重要事務。這個發人深省的呼籲,提醒我們訂定跨國AI監管辦法已不能等。


參考資料:


#人工智慧 #AI #鐵馬克 #MaxTegmark #YoshuaBengio #超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法案 #大數據 #無人機 #模擬AI無人機殺操控員 #GeoffreyHinton #AI監管 #新自由主義 #企業自律 #ChatGPT #千萬別抬頭 #複製人 #AI大滅絕 #人臉辨識 #殺手機器人 #致命自主武器 #敘利亞 #烏克蘭 #機器狗 #AI與民主 #資料竊取


Jun 05, 202329:42
#121 美債務上限是假議題  民主共和兩黨政治算計打趴底層人民

#121 美債務上限是假議題 民主共和兩黨政治算計打趴底層人民

美國面臨債務違約風險,國會如不同意政府提高舉債上限的話,恐無法支付聯邦雇員薪水,政府將無法運作。截至5月下旬,拜登和眾議院多數黨共和黨籍議長麥卡席的談判仍卡住。美國倒債前所未聞,經濟學家也難預估後果,但可以預見影響深遠,全球金融市場也跟著皮皮挫。這不是美國第一次面臨舉債受國會制肘的情況,為什麼這樣的情節一再重複,令眾人擔驚受怕?美國國會管制政府舉債上限的法令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多年後,美國政治經濟情況大變,歷任總統和國會卻無人有魄力解決這個問題。原來,共和黨拿這個關卡作為要脅,要民主黨政府讓步,削減教育、環境、綠能、醫療、食物券(food stamps)等部門的預算;這一次,共和黨還指名要砍國稅局預算,只因國稅局增僱人來查稅!


民主黨此時也估量提高債務上限的談判膠著,對自身政黨明年大選有利,下賭注似的一直未能和共和黨把持的國會取得共識。兩黨著眼都是政黨利益,不惜犧牲岌岌可危預算之後代表的人民健康、教育和弱勢團體的社會救濟。兩黨為美債上限上演的這齣戲,赤裸裸的暴露他們心中將政黨利益放在人民利益之上,根本是場階級戰爭,存心打趴底層人民。


參考資料:


#拜登 #麥卡錫 #美債 #債務上限 #倒債 #債務違約 #美債天花板 #民主黨 #共和黨 #新自由主義 #川普 #減稅 #富人稅 #社福支出 #食物卷 #退伍軍人福利 #醫療補助 #貧窮 #教育 #環境 #綠能 #基礎建設 #國稅局 #IRS #查稅 #凱因斯經濟學 #國防支出 #眾議院議長 #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 #RobertReich #桑德斯 #BernieSanders #伊麗莎白畫倫 #ElizabethWarren #AOC


May 24, 202326:22
#119 美右翼禁書風潮飄法西斯味  民主國家竟然悄悄沒收自由

#119 美右翼禁書風潮飄法西斯味 民主國家竟然悄悄沒收自由

美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得獎著作在美國被一些州政府列為禁書!這個令人震驚的事實,突顯美國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特定家長團體從反對疫情相關禁令,轉而對學校用書和圖書館陳列書籍進行審查,要求學校剔除他們反對的書籍。這樣的網絡2年來擴大到全美,由於有針對LGBTQ及種族不平等主題的傾向,使得審學校用書和圖書館書籍的討論變得政治化。除了性別和種族,審查的公權力也伸向大歷史,已有州立法禁止教導會讓學童對他的種族過去行為,感到有罪惡感和有對應責任的內容。說白了,就是不要教白人小孩,過去先祖輩屠殺北美原住民、奴隸有色人種的歷史。


審查書籍等於限制思考,剔除一本書等於刪除這本書傳達的觀念、想法,限制閱讀自由即剝奪思想自由,這是有權力的人用來限制人民自由、獨立思考能力的手法,引導人們朝特定方向思考。這股保守右翼勢力為鞏固階級利益,已顯露法西斯的面貌,露出極權的嘴臉,剝奪人民自由。美國審書的案例讓我們看到,民主國家隨時有可能走到極權和自由的叉路,如何永遠做出民主自由的選擇,任何國家都應維持高度謹慎。


參考資料:


#禁書 #言論審查 #麥卡錫主義 #種族主義 #性別意識 #性別壓迫 #性別歧視 #審查 #美國筆會 #LGBTQ #種族歧視 #種族不平等 #佛羅里達州 #德州 #田納西州 #新罕布夏州 #圖書館 #莫里森 #ToniMorrison #極右 #法西斯 #納粹 #希特勒 #歷史清洗 #獨裁 #寇氏家族 #1619 #販奴 #非裔 #黑奴 #西裔 #仇恨 #共和黨 #民主黨 #川普 #童工 #貧富不均 #新自由主義 #白人至上 #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 #納粹集中營 #納粹屠殺 #奧許維茲 #猶太人 #同性戀 #共產黨 #馬克思 #殘障 #羅姆人 #焚書坑儒 #戈培爾 #喬治佛洛伊德 #黑人的命也是命 #美洲原住民屠殺 #woke #anti-woke #覺醒 #反覺醒 #美麗新世界 #異議 #高等教育 #國民教育 #公民教育 #don'tsaygay #別說同志法 #DeSantis

May 14, 202341:03
# 118 你贊成台灣對接美國軍火供應鏈嗎? 軍工複合體磨刀霍霍

# 118 你贊成台灣對接美國軍火供應鏈嗎? 軍工複合體磨刀霍霍

讓台灣加入成為美國軍火商供應鏈的一環,這樣的合作好不好?藉此增強和美國的合作關係,期望台灣受到攻擊時可以獲得保護,是贊成的一方主要意見。但是武器都是用來殺人,我們實在沒必要藉此提高對外貿易額,台灣人應該要對美國軍火商說NO!

美國的軍工複合體規模龐大,直接僱用人數達80萬人!創造的就業機會分佈各州,與地方經濟結合。然而根據布朗大學研究指出,高度依賴軍火工業的20州當中,有14州貧窮情況從未改善。由此可見,支持軍火工業創造就業機會、改善經濟的論點,一點也不牢靠,可以對台灣作為負面教材。


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大武器出口國,國家投入資源研發並生產武器,之後還用納稅人的錢,透國軍援,借用外國政府的名義買美軍火商武器,整個惡的循環是為了讓軍工複合體生生不息。軍工複合體靠戰爭得以茁壯,他們結合政治影響力,用力的在全球尋覓戰爭潛力點,成了實質的戰爭推手。


參考資料:


#戰爭產業 #軍火商 #軍工複合體 #洛克希德馬丁 #萊茵金屬 #戰爭 #戰爭販 #反戰 #Thales #達利斯 #Dassault #達索 #BlackRock #貝萊德 #國防產業 #軍工產業鏈 #工作機會 #尾巴搖狗 #雷神 #國防自主 #台美國防產業合作論壇 #遊說 #賄賂 #貪污 #回扣 #國防部 #五角大廈 #國防審計 #NATO #殺人武器 #埃及 #以色列 #chrishedges


May 07, 202341:32
#117 戰爭毀地球 國防軍事隱藏版碳排量驚人

#117 戰爭毀地球 國防軍事隱藏版碳排量驚人

關心氣候議題的人都認同:氣候變遷和地球暖化攸關人類存亡,是所有人必須協力打的一場仗。然而全世界各國政府卻忙著建立軍隊、整建軍備,設想打的是熱戰。根據專家估算,加總計算各國軍隊的排放占全球碳排的5.5%到7%;另一個具體比喻,總量約等於2019年全球所有汽車排放的85%,突顯國防軍事部門的碳排一向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各國面對淨零排放目標,恐怕都達不到了,如果再加上戰爭引爆碳排大迸發,極端氣候只有更糟。當世人焦急的討論減排策略,探討總排放量、開發綠色新技術的同時,各國政府中少數決策者仍不惜煽動民族國家危機感、激烈喊國家利益口號,部署軍隊,發動軍演,甚至上演戰爭,噴發大量溫室氣體,結果是地球上全體生物都蒙受其害。


以生態為由,人人都應反戰。


參考資料:


#反戰 #俄烏戰爭 #國防預算 #軍演 #減排 #淨零碳排 #淨零目標 #生態 #京都議定書 #國防碳排 #netacrawford

Apr 30, 202329:58
#116 「最挺台反中大將」前白宮國安顧問波頓 對美國入侵伊拉克毫無悔意

#116 「最挺台反中大將」前白宮國安顧問波頓 對美國入侵伊拉克毫無悔意

前美國總統川普的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應世界台灣人大會(WTC)和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邀請來台訪問。台灣外交部證實波頓訪台時表示,一向歡迎國際好友來訪,特別波頓是台灣長期堅定的友人,表達最誠摯歡迎。台灣媒體爭相以「反中」、「挺台」等詞,形容波頓是對中國態度強硬的「鷹派」。我們認為反中未必等同挺台,以波頓過往的事蹟,可以看出他堅定擁護美國單極霸權,無視他國制度安定和人民死活。波頓是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的重要策士,在所有證據指向伊拉克沒有所謂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也就是美國當年信誓旦旦出兵伊拉克的理由並不存在後,波頓對當年的決定毫無悔意。他還誇口談論美國政府長年來介入他國政變,促成政權更迭,多有他的功績。這樣一個人,如何讓我們相信他真心認定人民有權選擇自己的政府?他的言行表現在在向我們宣示:世界秩序要順任美國領導,不然不惜把不順從的外國政府打掉重練。

堅守民主自由的台灣要有自信,勇敢的台灣人已經贏得許多國家行動支持,在「一個中國」政策限制下,他們仍陸續派出國會議員訪團來台促進交流。但我們實在沒有必要擁抱每一個口口聲聲反中的國際友人。波頓目前以爭取共和黨下屆總統候選人的姿態,藉來台高調活動給自己造勢。我們藉此機會歷數他擔任美國政府要職時,倡議或策動外國政權更替的「功績」。他可以冷血的讓伊拉克人不知要花幾個世代的時間收拾殘破家園,可以想見,在他認定的利益受阻撓時,他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其他國家,絕對不會手軟。


參考資料:

#世台會 #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 #FAPA #約翰波頓 #川普 #小布希 #國安顧問 #伊拉克 #JohnBolton #侵略者 #武器檢查 #OPCW #聯合國 #假情資 #謊言 #戰犯 #政變 #政權轉移 #戰爭 #和平 #ICC #國際刑事法院 #鈾 #貧鈾彈 #白磷彈 #法魯賈 #戰爭罪



Apr 26, 202327:53
#115   氫能:低碳時代明日之星    事實上卻是化石燃料業者成功假面行銷!

#115 氫能:低碳時代明日之星 事實上卻是化石燃料業者成功假面行銷!

當氣候變遷成為熱門議題,低碳選項馬上吸引眾多注意和興趣。氫能號稱零碳,儼然被打造成新時代的時髦新能源。但是氫氣怎麼來?絕大多數的氫生產過程都是運用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生成「灰氫」、「藍氫」,藍氫的差異在於使用碳捕捉技術抓回並貯存碳排,然而碳捕捉的效益可議,成本可觀。另外,生產過程完全使用再生能源的氫氣稱為「綠氫」,2021年全球綠氫比例僅0.04%,可見業者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生產氫。已有越來越多專家警告,聚焦氫能的經濟將會增加碳排量。不過,注意到了嗎?氫原料到了工業國家,製造出氫能電動車,形象卻立即轉為乾淨時髦的進步科技。


德國向歐盟大力推動氫能運用,為穩定進口足夠的綠氫,德國與至少26國建構氫氣夥伴聯盟,無視當地人權,奪取人民土地和用水,當地人民甚至在抗議迫遷過程中被射殺或在事後被叛死刑----德國的全球布局已然形成能源殖民主義。氫能共犯結構刻意抹去不談氫的來由前半段暗黑歷史,零碳的美麗形象全是假象。而背後原來有化石燃料業者遊說的勢力,原來業者處心積慮為化石燃料的運用找出路,氫成了他們成功的行銷案例!


參考資料:

  1. Germany's great hydrogen race: https://corporateeurope.org/en/GermanysGreatHydrogenRace
  2. Germany and the EU are falling for corporate lobbyists' hydrogen hoax: https://www.euronews.com/2023/04/03/germany-and-the-eu-are-falling-for-corporate-lobbyists-hydrogen-hoax
  3. Hydrogen no break from fossil fuels, energy colonialism: Report: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3/23/hydrogen-no-break-from-fossil-fuels-energy-colonialism-report
  4. How green is blue hydrogen?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ese3.956
  5. Kevin Anderson: IPCC過於保守:https://theconversation.com/ipccs-conservative-nature-masks-true-scale-of-action-needed-to-avert-catastrophic-climate-change-202287


#零碳經濟 #低碳經濟 #氫 #氫能 #灰氫 #藍氫 #綠氫 #化石燃料 #碳捕捉 #潔淨能源 #再生能源 #德國 #歐盟 #corporateeuropeobservatory #碳排 #氣候變遷 #IPCC #遊說 #旋轉門 #貪腐 #碳排大戶 #污染大戶 #天然氣 #橋接能源 #漂綠 #台德能源轉型論壇 #淨零路徑 #國發會 #經濟部能源局 #燃油車 #efuels #能源效率

Apr 16, 202329:48
#114 反戰 vs 反綏靖  這些關鍵詞傳達什麼訊息

#114 反戰 vs 反綏靖 這些關鍵詞傳達什麼訊息

反戰即反對所有形式軍事衝突,反對一個國家武力進犯另一個國家,指涉的當然包括中國如果有一天要侵略台灣。近來,傅大為、馮建三、郭力昕和盧倩儀等學者聯合發起的反戰聲明引發正反方言詞交鋒,反對這份聲明的主要論點認為台灣是被侵略的國家,講反戰是空談。更有人說反戰的台灣人是綏靖主義者。事實上,從歷史脈絡理解「綏靖」表面上姑息強權,事實上還助長了極右勢力。從台灣發起反戰,絕對不是綏靖主義。

這波反戰訴求另一個意義是點出台灣同時面對多重威脅的嚴峻事實,無疑的首要重大威脅來自中國,而來自美國右派勢力的牽引,可能將台灣推向衝突臨界點的潛在威脅也絕不能小覷;同時間,我們更不能刻意將氣候變遷的威脅拋到後面。台灣同時面對這幾個攸關生存的威脅,單喊「抗中保台」的口號並不夠。為了保衛台灣珍視的現有生活方式,各界是否應放下政治正確性的考量,打破禁忌、開誠布公的討論如何抵禦危及我們安全和自由的威脅。


參考資料:


#反戰 #反戰聲明 #傅大為 #馮建三 #郭力昕 #盧倩儀 #反侵略 #反綏靖 #綏靖 #姑息 #投降 #蘇哲安 #JonSolomon #抗中保台 #中國共產黨 #習近平 #氣候變遷 #言論自由 #希特勒 #納粹 #新納粹 #法西斯 #川普 #極右 #二戰 #noamchomsky #杭士基 #田納西 #槍枝 #民主高峰會 #種族主義 #亞利安人 #邱吉爾 #帝國主義 #殖民主義 #資本主義

Apr 09, 202337:18
#113 水資源變稀少恐引發爭奪戰  如何分配不能讓有錢有勢者說了算

#113 水資源變稀少恐引發爭奪戰 如何分配不能讓有錢有勢者說了算

聯合國在3月22日水資源日發布數據顯示,全球有1/4人口即20多億人缺乏安全飲用水。這個數字對於習慣享用安全方便且價廉自來水的台灣人來說,可能難體會箇中意義。換個方式描述,如果你知道,全球有60%人口到了2050年將面臨用水的問題,也就是水的取得不再方便,你有理由開始煩惱。


法國3月25日在西部德塞夫勒省(Deux-Sevres),抗議地方興建超大型蓄水池的民眾和警方發生暴力衝突,農田裡上演戰場的硝煙景象令人心驚。這個中西部省份預計興建16個超大蓄水池,每個平均面積達8公頃、足足有11個足球場大,多年來引發正反意見對峙,甚至提請法院仲裁。支持一方認為此舉可讓農民免除夏季缺水期無水可灌溉的困窘;反對意見直指大型蓄水池效益可議,更不用說還會改變環境生態,壞處多多,應該從改變農業結構著手,納入氣候變遷因素,援引以生態為本的解方。超大蓄水池的例子突顯出水資源已經成為衝突的起源,在水資源有限的環境,水的私有化發展、或讓少數人優先使用,恐怕成為趨勢,我們應提高警戒。水應是公共財,如同聯合國強調,用水是基本人權。


台灣已超過3年沒有颱風,倚賴颱風降雨為水庫進帳的南部,今年恐怕仍逃不過旱象的折磨。南部近來歡迎高度用水的產業進駐,在大自然不賞臉、不降雨缺水的情況下,督促我們嚴肅思考水資源分配的問題。


#水資源 #汪中和 #颱風 #水庫 #聯合國水資源日 #新自由主義 #法國 #超大型蓄水池 #暴力執法 #抗議 #超抽地下水 #乾旱 #缺水 #限水 #減壓供水 #鑿井 #海水淡化 #伏流水 #工業用水 #農業用水 #休耕 #灌溉 #水庫淤積 #抗旱 #氣候變遷 #科學園區 #晶片 #前瞻計劃 #濕地 #分配不均 #公共財 #私有化


Apr 02, 202330:04
#112 馬克宏強推退休改革闖關通過  人民反抗頂層菁英壓迫轉為暴力

#112 馬克宏強推退休改革闖關通過 人民反抗頂層菁英壓迫轉為暴力

法國工會自今年1月起多次發動罷工遊行,抗議政府提出的退休改革法案,遊行隊伍數度超過百萬人!工會的行動獲得多數民眾支持,民間自發性捐款,挹注勞工因罷工而領不到薪資的補助基金。政府延後退休年齡至64歲等等作法不容討論,法案進國會先是以「快速通關」的方法逕行審議,最後在總統馬克宏屬意下,繞過國會投票,強行通過退休改革法案,導致民意炸鍋。眼見透過和平遊行傳達意見無效,人民忍無可忍,民眾運動3月下旬轉為暴力。民主制度原要彰顯人民的意見,為何會演變為領導階層的意見凌駕普羅大眾?


法國上演的劇碼令人看到背後的邏輯,即是新自由主義政商菁英以民主制度為掩護,運用軟硬兼施兩面手法欺凌人民。大多數國家的人民未能像法國民眾選擇反抗,發人深省自問,我們的時代是否驗證了歐威爾在1984著作中做出的預言,「自由即奴役、無知即知識」,我們是否處於奴役的狀態而不自知,沉浸在無知中卻自以為充分掌握知識,安逸而自滿?


#新自由主義 #馬克宏 #歐威爾 #1984 #工會 #法國 #罷工 #遊行 #退休制度 #退休年齡 #退休制度改革 #撙節 #階級 #民主 #警察暴力 #富人稅 #皮凱提 #剝削



Mar 26, 202331:49
#111 美國和希臘鐵路營運私有化 結果:公司利潤高過安全考量

#111 美國和希臘鐵路營運私有化 結果:公司利潤高過安全考量

美國俄亥俄州2月初發生列車脫軌起火,由於列車運載有毒化學物,地方政府緊急疏散居民。鐵路公司為防止爆炸,採行有控制的引燃,結果造成氯乙烯等多種化學物質散佚到空中,滲進土壤、河流裡,導致水生動物、及民眾家中畜養的動物大量死亡。民眾擔憂飲用水安全,以及這起事件對健康造成的長期影響。普遍認定美國鐵路監管逐年鬆綁,需負起一定的責任,政府決策官員受產業「俘虜」,鐵路公司重視營收和利潤,高過對鐵路交通安全和工作人員健康考量。


同樣發生在2月,希臘也發生嚴重列車事故,是一列貨車和運送旅客的列車對撞,已知造成至少57死,引發舉國憤怒。希臘鐵路基礎建設殘破,不符合21世紀需求。自10多年前爆發歐債危機以來,政府除了對公務部門進行瘦身,在國際債權人的壓力下,還陸續將鐵路和自來水等基礎民生事業、以及港口私有化。鐵路已出售給義大利一家公司營運多年,民營公司果真能提高管理效率嗎?明顯擺在眼前的是人力嚴重不足,設施維修效能不彰,導致可怕的死亡事故。


在台灣,台鐵已確定2024年公司化。台鐵公司化宣稱要提升效率品質、減少負債,但如何說服大眾,換件外衣的台鐵公司能充分晉用專業人力,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將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國家監管不能就此放手,我們絕不能讓台鐵在公司化過程將安全打折。


參考資料:

https://truthout.org/articles/east-palestine-residents-confront-norfolk-southern-at-town-hall-meeting/

https://truthout.org/articles/norfolk-southern-used-sick-leave-as-bargaining-chip-to-erode-safety-union-says/

https://truthout.org/articles/warren-urges-regulators-to-stop-railroad-merger-in-wake-of-east-palestine-crash/

https://truthout.org/articles/fascists-are-trying-to-co-opt-mutual-aid-organizing-in-east-palestine-ohio/

https://theintercept.com/2023/02/23/east-palestine-norfolk-southern/


#鐵路 #脫軌 #火車意外 #俄亥俄州 #東巴勒斯坦 #eastpalestine #norfolksouthern #氯乙烯 #丙烯酸 #致癌 #癌症 #有毒化學 #環境污染 #管制俘虜 #regulatorycapture #永久化學 #併購 #寡佔 #裁員 #鐵路安全 #工會 #火車精確調度 #PSR #資本主義 #利潤 #遊說 #希臘 #台鐵 #台鐵公司化 #優退離 #離職潮 #民營化 #私有化 #新自由主義 #撙節 #砍預算 #希臘債務危機

Mar 11, 202333:03
#110 反戰理由可能不同 和平是共同呼聲

#110 反戰理由可能不同 和平是共同呼聲

戰爭與和平:世界各地人民共同希望和平,而興戰、鼓吹戰爭和耍弄手段讓戰爭延續的人,是那些能從中贏取政治和財務利益的人。不論戰爭造成的傷亡和難民人數多麼龐大,以及間接導致飢荒的地域受影響人數和飆高的通膨率,政客、和軍工複合體集團企業都不為所動。
俄烏戰爭滿一年,歐美許多大城市舉行和平反戰示威,各大主流媒體曝光微乎其微,為什麼輿論跟從以美國為首的挺烏克蘭「打到底」論述,為什麼反戰團體被貼上負面標籤,彷彿他們阻礙美國削弱俄國的威力,擔心反戰訴求打擊對抗俄軍的士氣。世界各地人民應起身明確表達反戰以求追求和平的心願,要求政府致力達成和平,知識份子更不應該默不作聲,而應挺身呼籲掃除和平的阻力。如果知識份子不發揮社會的良心的作用,所有人姑息戰爭延長,任由好戰人士操作主流價值,不只烏克蘭和俄國人民繼續倒楣,台海和平恐怕也將受影響。

參考資料:

一行禪師:我真正的家,就在當下
史學家Carolyn Eisenberg談反戰運動對和平的重要性
Grayzone:歐洲各地掀起反戰示威遊行
Caitlin Johnstone:反戰運動在今日無比重要
Caitlin Johnstone:主流媒體就是不報反戰運動
夢遊者:1914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


#反戰 #反戰示威 #反戰運動 #越戰 #一行禪師 #越法戰爭 #諾貝爾和平獎 #金恩博士 #煽動仇恨 #carolyneisenberg #主流媒體 #知識份子 #俄烏戰爭 #澤倫斯基 #普丁 #戰爭 #和平 #軍工複合體 #通膨 #糧食危機 #台海 #中國共產黨 #小粉紅 #拜登 #新保守主義 #北約 #歐盟 #對台軍售 #軍貸 #掠奪性貸款 #夢遊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三次世界大戰 #核戰 #人類文明 #挑釁
Mar 05, 202332:28
#109 俄烏戰爭滿一年 毀滅性核戰逼近?

#109 俄烏戰爭滿一年 毀滅性核戰逼近?

一年前,俄國總統普丁下令揮兵進烏克蘭,全世界難以置信、眼睜睜看著戰爭爆發。隨著戰事推演,俄烏雙方人員傷亡成為數十萬個家庭永難撫平的傷痛,烏克蘭受戰爭影響區域有數百萬人逃離家園,另外根據聯合國數據,超過800萬人逃到歐洲成為難民,這個數字近烏克蘭人口1/5。更不用說,戰爭摧毀烏克蘭經濟,然而這些令人悲痛的數據仍無法督促各方盡力協調俄烏停戰。
普丁2月宣佈退出美俄「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頓時使得全球兩個最大擁核國家再也不受限武條約約束。此時,中國也宣稱要建造和美俄同等規模的核武,大國競相擴大核武軍庫。而全世界現有的13133個核彈存量,專家計算指出,其威力等於結束二戰在長崎、廣島投下原子彈的50萬倍!可輕易剷平人類文明。大國政府無視人民的傷亡,沒有顯現出任何為戰局降溫的行動,甚至不斷敲戰鼓,任由戰爭延長,令人寒心。各國領導人不能無視核戰的危險,應推動裁減核武,時時提醒將核戰及所有各種戰爭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核武 #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 #拜登 #普丁 #俄烏戰爭 #烏克蘭 #俄羅斯 #原子彈 #氫彈 #NewSTART #核戰 #democracynow #irahelfand #諾貝爾和平獎 #johnscalesavery #馬紹爾群島 #試爆 #廣島 #長崎 #jeffreysachs #美國霸權 #北溪 #王毅 #核能 #核電廠 #核災

參考資料:

Democracy Now訪問限制核武專家Ira Helfand講核戰的可怕:https://www.democracynow.org/2023/2/22/putin_new_start_treaty
Ira Helfand講核戰的可怕:https://businesswest.com/blog/tag/dr-ira-helfand/
John Scales Avery講核戰的可怕、核戰離我們很近:https://www.commondreams.org/views/2022/01/27/all-us-remain-hostages-military-industrial-complex
Jeffrey Sachs: 歐洲沒救了:
www.youtube.com/watch?v=WBbpXMz0Kx8
Feb 25, 202331:31
#108  拜登下令炸毀北溪輸氣管?!    普立茲獎資深記者報導突顯美國抗俄不惜犧牲歐盟友邦利益

#108 拜登下令炸毀北溪輸氣管?! 普立茲獎資深記者報導突顯美國抗俄不惜犧牲歐盟友邦利益

從俄國穿越波羅地海運輸天然氣到德國的北溪1號和2號輸氣管,2022年9月遭破壞,4條輸送管有3條遭爆破毀損。儘管俄國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以來,遭歐盟制裁,俄國也頻頻反制,減少對歐輸送天然氣,北溪1號時常斷氣,2號也因為俄烏戰爭延遲啟用。但是海底輸送管遭破壞,除了散佚到大自然的甲烷加速地球暖化,造成環境災難;歐盟、尤其是德國得以取得來自俄國價格低廉的天然氣管道遭到破壞,預計將傷害經濟。瑞典等歐盟國家雖然展開調查,卻苦於缺乏證據,一直沒能指出兇手。

波蘭和烏克蘭將矛頭指向俄國,說是俄國破壞北溪輸氣管,但美國普立茲獎得獎記者Seymour Hersh新發布的調查報導,引用知情消息人士爆料,仔細描述美國由總統拜登直接下令執行的爆破行動,策劃時間可追溯到2021年,也就是俄國出兵烏克蘭之前。美國將北溪輸氣管視為眼中釘,除了不滿北溪輸氣管拉近俄國和德國的關係;2022年2月戰爭爆發後,美國又殷切希望德國等歐盟國家能共同協力支援烏克蘭力抗俄國。北溪輸氣管遭破壞後,美國出口到歐盟的液化天然氣訂單大幅成長,業者還不客氣的利用情勢,提高賣給歐洲國家的天然氣價格。

如果拜登下令爆破北溪輸氣管一事屬實,暴露美國的外交策略在鞏固及最大化自身利益之餘,不惜破壞友邦基礎建設,如北溪輸氣管;並且不顧後續影響將造成歐洲能源價格狂飆,削弱經濟發展、升高通膨率。戰爭拖延,帶動能源價格和通膨高漲的情勢,造成廠商出走經濟衰退民生凋敝,有利歐盟各國國內極右派勢力壯大。而當歐盟政經局勢不平靜之時,美國能源業者賺進大把鈔票,美國政界坐收同時削弱俄國和歐盟的成果。

參考資料


#SeymourHersh #俄羅斯 #美國 #烏克蘭 #俄烏戰爭 #北溪 #北溪1號 #北溪2號 #北溪輸氣管 #天然氣 #天然氣管 #能源 #能源危機 #歐盟 #歐洲 #北約 #能源貧窮 #substack #紐約時報 #newyorktimes #NYT #華盛頓郵報 #WAPO #主流媒體 #另類媒體 #獨立媒體 #彭博社 #newyorkpost #businessinsider #福斯電視台 #foxnews #拜登 #布林肯 #CIA #國務院 #國防部 #美國海軍 #victorianuland #盧嵐 #新保守主義 #neocon #波羅的海 #挪威 #瑞典 #丹麥 #德國 #蕭茲 #歐洲議會 #claredaly #普立茲新聞獎 #越戰 #美萊村屠殺 #伊拉克 #美軍虐囚 #敘利亞 #生化武器 #液態天然氣 #LNG #波蘭 #極右 #美國霸權 #聯合國 #安理會

Feb 19, 202341:38
#107 全球後疫情生活:勞工因高通膨生活苦哈哈    能源公司年度獲利飆高紀錄

#107 全球後疫情生活:勞工因高通膨生活苦哈哈 能源公司年度獲利飆高紀錄

法國勞工持續抗議政府送進國會審查的退休改革法案,英國不同行業勞工陸續上街,要求提高薪資抗通膨。此時,法國小商家為飆漲的能源帳單苦惱,英國勞工必須盤算手中薪資實質倒退,購買食物等必需品之後,是否還有剩可用來支付暖氣...法國和英國勞工選擇罷工上街抗議的此時,石油和天然氣(甲烷氣)業者公佈2022年獲利,橫跨大西洋兩岸,包括美國和英國、法國的能源公司統統開出亮眼的獲利,衝出破紀錄利潤,映在勞工眼裡是一片漆黑。


眼前的世界截然斷成兩截,一邊是廣大群眾,其中許多人的行業受到疫情衝擊,甚至面臨公司裁員。另一邊是撈俄烏戰爭爆發後,賺取能源價格上揚不義之財的業者,以及現行制度有利財富集中的少數1%。世界頂級億萬富豪合力鞏固對他們有利的現行秩序,當政治階層也供他們差遣之時,廣大群眾應思考如何自行組織起來,連結成一股勢力,阻止新自由主義的制度設計便利財富向上集中,而應該重視如何讓財富向下重分配。


#新自由主義#貧富差距#殼牌#英國石油公司#道達爾#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TotalEnergies#BP#Shell#化石燃料#烏克蘭#拜登#HeatherGautney#後疫情#能源貧窮#化石燃料#殼牌石油#石油公司2022獲利 #樂施會#oxfam#survivaloftherichest#通膨#貧窮#暴利#暴利稅#富人稅 #trickledown#涓滴經濟#下滲式經濟學#經濟分配#財富分配#財富由下而上轉移#財富由上而下轉移#馬斯克#減稅#稅制不公#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richardwolff#戰爭#軍火股票#軍工複合體 #berniesanders#GMO#monsanto#孟山都




參考資訊:



Feb 12, 202337:39
#106 法、英勞工罷工怒吼    抗議政府退休改革和抑制通膨的洗腦說法

#106 法、英勞工罷工怒吼 抗議政府退休改革和抑制通膨的洗腦說法

法國政府提出退休改革法案,要將退休年齡自目前的62歲延後至64歲。政府口口聲聲強調,國人平均壽命拉長,拉長勞動人口工作年限,有助平穩退休金體系。改革案引發工會不滿,於1月展現大團結,發動兩次百萬人上街的大規模罷工遊行。工會並預告,在國會審理這項法案期間,於2月7日和11日再次上街。

你以為法國人就是不願改革、不願多工作?如果你知道法國人現行退休制必須累積41.5工作年資,並且還將逐步延長到43年工作年資,你還會聽信法國人就是不愛工作、成天想著渡假的論調嗎? 攤開退休制年金給付結構來看,平衡退休金財政不是沒有其他選項,例如提高整體就業勞工的退休金提撥,可從提高勞動參與率(法國55歲以上就業率低於歐洲平均)、以及提高勞工薪資(進而提高退休金提撥金額)等方面下手。此時,失業率未明顯改善,加上通膨高漲,政府執意推動延長退休年齡,顯然無視反對的民意,民調顯示有多達69%民眾反對政府這項退休改革。

英國方面,勞工面臨高通膨,實質薪資下降,多種行業要求加薪,已經多次發動罷工及抗議遊行。保守黨政府堅持,加薪會加重通膨,對廣大勞工要求加薪的呼聲充耳不聞。

新自由主義擴大貧富差距,政經精英階層訂定的規矩有利財富集中到上層,建立的論述鞭策勞工持續勞動推動社會運作,將退休年齡不斷延後,但勞工創造的大部分經濟成果卻流向上層。今後發展趨勢,是否可能督促每個勞工進入勞動市場後就不要停下來,「退休」有朝一日將成為歷史名詞?


參考資料:

  • France 24 "The Debate": https://www.france24.com/en/tv-shows/the-debate/20230201-taking-it-to-the-streets-uk-faces-biggest-wave-of-strikes-in-decades
  • 【南方一週】高通膨+長年撙節  英國工人正經歷「憤怒之冬」: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97342
  • 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是工會爭取來的:https://twitter.com/BeckettUnite/status/1351930353984937988?lang=en
  • 新自由主義全球統治階級:https://truthout.org/articles/davos-2023-showed-us-a-ruling-class-incapable-of-resolving-global-crises/



#退休 #退休年齡 #罷工 #遊行 #馬克宏 #蘇納克 #通膨 #年金改革 #新自由主義 #貧富差距 #貧富不均 #工會 #罷工權 #撙節 #英國 #法國 #罷工潮 #法國蒙田研究所 #經濟自主 #民主政治 #實質工資 #物價 #生活水準 #減薪 #財富集中

Feb 06, 202338:28
# 105 備戰不避戰?    台灣如何在中國武嚇和美國戰鼓之間建立自己的論述

# 105 備戰不避戰? 台灣如何在中國武嚇和美國戰鼓之間建立自己的論述

美國媒體報導,聯邦眾議院新議長麥卡錫預計於今春訪台,讓我們回想起2022年8月前任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中共不滿並以實彈演習回應,提高台海緊張局勢。對中國的敵意,台灣人民從來就不敢鬆懈;但是台灣人也不應自滿於美軍提高在亞洲的部署,事實上,那不等於台灣的安全,甚至是測試中國武力犯台的決心,提高中國解放軍誤判的機率。

眼見烏克蘭被俄羅斯捲入戰爭,戰事持續拖延。美國和西方盟友不斷加碼軍援,軍備升級層級已經超過戰爭初期訂定的上限。敵對陣營不斷刺激測試對方的能耐,遠在亞洲的我們也看得心驚。美國部份政客以烏克蘭為鑑,支持大量軍備武裝運交台灣,在跨黨派同聲抗中的風潮下,這個論調恐怕已成主流。政客在保護美國資本主義體系的目標下,一味圍堵中國,將台灣納入美國的布局,卻升高台海陷入戰爭的風險。我們一邊是窮兵黷武的獨裁中國,一邊是軍工複合體利益龐大且堅定維護單極霸權的美國,台灣人一定要建立起台灣主體論述,選擇有利人民和國家未來的因應之道。

參考資料:

  • 外交事務期刊:美國在太平洋的強硬作為十分危險:https://archive.is/k5Jcz
  • 彭博社新聞:美國的中國論述令人擔心: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11-03/-sloppy-talk-on-china-threat-by-us-is-decried-by-some-skeptical-experts?leadSource=uverify%20wall#xj4y7vzkg
  • Caitlin Johnstone:「是中國具侵略性還是美國具侵略性?」:https://caitlinjohnstone.substack.com/p/chinese-aggression-sure-looks-an?utm_source=post-email-title&publication_id=82124&post_id=98584296&isFreemail=true&utm_medium=email
  • Caitlin Johnstone: 「美國不斷創造誘因逼俄羅斯還手」:https://caitlinjohnstone.com/2023/01/26/the-west-is-incentivizing-russia-to-hit-back/
  • 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西方在烏克蘭的任務偷偷擴張中」:https://responsiblestatecraft.org/2023/01/23/how-the-us-role-in-ukraine-has-slowly-but-steadily-escalated/
  • 美國民主黨怎麼變成戰爭機器的:https://scheerpost.com/2022/12/16/how-the-war-machine-took-over-the-democrats-w-dennis-kucinich/

#凱文麥卡錫 #kevinmccarthy #美國眾議院 #裴洛西 #nancypelosi #新保守主義 #極右 #鷹派 #兩岸關係 #美中關係 #美國霸權 #美國帝國主義 #新自由主義 #Caitlinjohnstone #軍售 #軍援 #雲豹裝甲車 #第三次世界大戰 #重返亞洲 #pivottoasia #核戰 俄羅斯 #烏克蘭 #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 #蓋拉格 #戰爭販子 #軍工複合體 #NATO #冷戰 #熱戰 #俄烏戰爭 #武嚇 #台海 #習近平

Jan 28, 202330:50
#104 聯合國鼓勵設保護區做碳抵銷    但卻是驅趕原住民種樹方便碳權交易?!

#104 聯合國鼓勵設保護區做碳抵銷 但卻是驅趕原住民種樹方便碳權交易?!

氣候變遷是必須正視的事實,但是產業不願改變高碳排的生產製造,不願讓利潤豐厚的高污染事業轉型,眼見難以降低碳排,於是援引「碳抵銷」的概念,到碳交易市場買回和他們碳排量相等的碳權(或稱碳信用)。為了抵銷龐大的碳排量,需要廣大的土地用來種樹,期待樹木長大可捕捉碳。這樣號稱以自然為本的解方,在上月蒙特婁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國會議(COP15)獲得了保證。COP15決議要在2030年前在地球上30%的土地和海洋設保護區。注意了,這裡的保護區不是讓原有土地上的人民和動物棲地維持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而是不惜迫使遷移、破壞他們現有與大自然平衡的生活方式,執行西方強權的碳交易園地。外來企業協同當地政府佔用在地原住民土地,用來種樹造林,並且選種植能夠快速生長有經濟價值的樹木,盡快呈現數據成果,顯示在多少面積的土地上種了多少顆樹木,並以科學方法估算碳匯效益;然而卻刻意忽略這項所謂以自然為本的解方,究竟遷移了多少原住民家庭,移除了多少面積、多少數量的在地原有生物。

碳抵銷是用力排碳、有錢有權的企業用來暴力掠奪碳排極微小的貧窮國家人民的土地所做的事,是為掩護企業繼續碳排的勾當。以自然為本的解方罔顧與自然共存的生態體系,種植單一樹種是企業為碳排做出的廉價「贖罪」,但卻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及人權。以自然為本的解方和碳抵銷,所作所為是新殖民主義,我們一定要看清這些所謂推動淨零碳排的把戲。

參考資料:

#碳抵銷 #碳抵換 #碳中和 #淨零 #自然為本的解方 #保育大戶 #化石燃料 #剛果 #道達爾 #殼牌石油 #新自由主義 #聯合國 #氣候變遷 #生物多樣性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 # COP15 #30x30 #殖民主義 #圈地 #迫遷 #非洲 #非洲草原 #種樹 #森林碳匯 #碳捕捉 #吸碳 #碳權 #碳信用 #碳交易 #碳市 #碳中和天然氣 #碳中和石油 #中油 #溫管法 #氣候法 #企業社會責任 坦尚尼亞 #馬賽人 #單一物種 #贖罪卷 #氣候金融 #高盛銀行 #貝萊德 #新殖民主義 #去成長  

Jan 08, 202342:32
#103 建立福利國家模式然後呢    瑞典陷入新自由主義陷阱的現況

#103 建立福利國家模式然後呢 瑞典陷入新自由主義陷阱的現況

社會福利制度一旦建立,人民便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嗎?政府治理不是童話,瑞典這個20世紀早期便有退休制度的國家,進入21世紀之時仍閃耀著性別平權、經濟平等等亮光。無奈自1980年代起進行金融自由化,受到新自由主義的吸引,陸續將公部門私有化,發展至今已變本加厲,舉凡居家照護、養老機構、醫療部門、電信、郵局、鐵路、學校皆私有化,上市公司也來跨足經營私立學校,國家的角色退居在私人公司之後,結果就是傷害了平等,貧富差距擴大。

台灣12月下旬發布2021年薪資中位數統計,結果指出,68.31%受薪階層的薪資不到平均數,比例創下歷年新高,反映出薪資差距擴大。貧富差距是警訊,政府的政策和行動是否致力降低不平等,值得全民共同監督。瑞典的例子也提醒我們,新自由主義是包裹著自由糖衣的毒藥,要制止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一定要警覺避免新自由主義的滲透。


參考資料:

  • 瑞典社會福利被拆解沒收(Richard Wolff & Eleanor Goldfield):https://www.democracyatwork.info/eu_swedish_socialism_undone
  • 瑞典從最不平等的歐洲國家變為最平等的歐洲國家,如今卻又…  https://www.democracyatwork.info/eu_swedish_socialism_undone
  • 瑞典不再獨特:https://www.socialeurope.eu/sweden-less-special-than-it-was
  • 黑錢--跨國企業主宰與顛覆全球經濟的手段: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8537




#瑞典 #樂施會 #Oxfam #平等 #平權 #新自由主義 #私有化 #公會 #社會福利 #richardwolff #eleanorgoldfield #教育卷 #稅改 #減稅 #富人稅 #遺產稅 #亞桑傑 #NATO #軍工複合體 #去森林化 #貧富不均 #極右 #納粹 #第三條路 #紀登斯 #布萊爾 #克林頓 #歐盟




Jan 01, 202335:01
#102 通膨高漲、薪資凍漲    歐美勞工接連罷工, 團結帶來希望!

#102 通膨高漲、薪資凍漲 歐美勞工接連罷工, 團結帶來希望!

接近年底,歐美家庭準備過節,此時英國好幾個行業團體接力罷工,舉凡鐵道運輸、救護車、護理人員、公車司機、郵務人員、機場搬運工、大學職員等,各工會分別舉行罷工,預計延續到1月。英國從鐵娘子柴契爾執政後就不是工會力量強大的歐洲國家,此番大規模跨業罷工陣仗,倍加惹人注目。通膨率持續高漲,勞工眼見包括能源和食物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個人薪資卻凍漲,負荷沈重,生活水平受到高度碾壓。當他們看到企業獲利擴大,但紅利卻盡送向股東,公司還大方回購股票,完全無視勞工的處境,累積的怒氣將他們集結起來,向資方要求加薪、爭取改善工作條件,工會也透過民主程序投票決議發動罷工!

美國今年勞工運動也見成長,學者分析指出,政府在疫情期間為振興經濟,給每個人發放現金補助,讓勞工有餘裕不必在生存線邊緣掙扎過活,加上冷戰意識型態式微,勞工運動不再被貼負面標籤;同時年輕Z世代對工作條件有新的看法,這幾個綜合因素得以助長勞工運動的發展。

誰還等著「涓滴」理論的效應,等候上層將利益下滲到普羅大眾呢?看來高通膨把勞工逼到牆角,認清唯有團結起來,壯大工會,進而讓資方讓步改善工作條件。在台灣,我們可以多關注「經濟民主」的議題,以企業組織的單位來說,勞工對於組織管理和決策應要有參與權,不是老闆說了算。


參考資料:

  • 美國工運出頭天:https://www.bu.edu/articles/2022/is-americas-labor-movement-on-the-upswing/
  • 拜登政府背叛鐵路工人:https://consortiumnews.com/2022/12/08/the-rap-sheet-on-us-rail-companies/
  • 職場、經濟領域都需要民主化:https://means.tv/programs/economic-update_-instability-capitalisms-constant?category_id=34135
  • 英國運輸工會秘書長Mick Lynch:「工會弱,窮人就更窮、富人就更富」https://www.doubledown.news/watch/2022/december/16/the-mick-lynch-video-the-government-piers-morgan-doesnt-want-you-to-see
  • 【南方一週】全美最大校園罷工  加大學生工 悲訴貸款賣血付房租: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97252
  • 【南方一週】大衛戰勝歌利亞 第一個美國亞馬遜工會誕生: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96659


#工運 #工會 #罷工 #拜登 #桑德斯 #加州大學 #經濟民主 #零工經濟 #gigeconomy #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罷工 #加州大學 #加州大學罷工 #亞馬遜 #亞馬遜工會  #星巴克工會 #星巴克 #starbucks #秋後算帳 #破壞工會 #union-busting #罷工潮 #Z世代 #genz #貧富差距 #CEOpay #CEO薪資 #美國鐵路 #美國鐵路工罷工 #英國鐵路 #英國鐵路工罷工 #勞資協商 #中華快遞

Dec 17, 202237:44
#101  科學家:從每日飲食下手   我們才有機會抑制暖化

#101 科學家:從每日飲食下手 我們才有機會抑制暖化

現實環境裡,我們每個人很難去改變大眾交通運具、國家發電的模式,但科學家告訴我們,每個人透過選擇蔬食,這項個人具體的行動可以有效的朝抑制暖化的方向走去。

目前已知在人為的溫室氣體當中,有至少14.5%來自畜牧業!光是可怕的人為甲烷排放就有1/3源自畜牧業。各國要用力削減溫室氣體,不得不正視如何調整餵養我們的農業。現代大型畜牧業製造大量溫室氣體是不爭的事實,同樣面積的土地用作畜牧業,耗用的水資源也是用作種植的好幾倍;加上土地利用的偏頗,例如為了生產飼料大量砍伐巴西亞馬遜雨林以移作動物飼料的種植等用途。現代工業化的畜牧業者對環境的破壞難以扭轉,更不用說工業化畜牧業對動物的嚴重虐待。

減少食用動物蛋白質,選擇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習慣,是符合地球友善的新時代潮流。我們無法一下子改變吃的文化,但絕對值得多認識「地球無法提供無限開採資源」的概念,有意識的做一個選擇蔬食的人。

參考資料:

  • 不是禁止吃肉 動保、環保團體聯手立委籲「氣候法」納低碳蔬食: https://e-info.org.tw/node/235628 
  • 畜牧業試圖操弄我們的認知、隱匿肉類破壞環境的事實: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168766/meat-industry-lobbying-climate
  • COP 27怎麼那麼多肉商代表?https://www.desmog.com/2022/11/18/big-agribusiness-delegates-double-cop27/
  • 畜牧業投注研究經費讓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幫畜牧業做公關:https://unearthed.greenpeace.org/2022/10/31/frank-mitloehner-uc-davis-climate-funding/
  • 吃往滅絕之路/Eating Our Way to Extinction:https (凱特溫斯蕾旁白): //www.youtube.com/watch?v=Cl2iY87Sic8
  • 畜牧業的陰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cDPwSP9LM
  • 茹素的力量:https://udn.com/umedia/story/12760/5195416


#茹素的力量 #素食 #蔬食 #植物肉 #巴西 #畜牧業 #IPCC #暖化 #動物性蛋白 #植物為基礎 #氣候變遷 #畜牧業的陰謀 #吃往滅絕之路 #eatingourwaytoextinction #凱特溫斯蕾 #植物為本飲食 #低碳飲食 #物種滅絕 #水資源匱乏 #亞馬遜雨林 #鷹嘴豆 #蛋白質 #牛放屁 #牛打嗝 #抗生素濫用 #棲地破壞 #遊說 #COP27 #農藥 #肥料 #氧化亞氮 #海洋死區 #去森林化 #沙漠化

Dec 10, 202246:52
#100 己所不欲拼命塞給別人? 農藥跨國氾濫讓我們看清新自由主義讓「供給方」永遠佔上風

#100 己所不欲拼命塞給別人? 農藥跨國氾濫讓我們看清新自由主義讓「供給方」永遠佔上風

農藥危害人體健康並破壞環境,儘管法國法律規定自今年起,禁止出口歐盟禁用的農藥,但是大企業仍利用法律漏洞和行政消極,今年前11月出口7475公噸超毒農藥到低收入和中收入國家。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的善意無法阻擋跨國農藥流竄,而歐盟原本排定明年討論相關禁令,但是受農化業者大力遊說,已確定延後。

農藥製造商繼續生產、販售科學家確定並歸類為危險的農藥。這些農藥成份會殺死蜜蜂等傳播花粉的昆蟲,擾亂人體內分泌系統及破壞染色體,污染地下水和毒害野生生物,但是企業生產者為了獲利,繼續向農業生產國大力推銷,大賺黑心錢。使用農藥必留下痕跡,有些農藥在自然環境留存時間長,今年在法國和瑞士都爆發飲用水受污的情況,一向給世人的印象是注重保護環境、環保高規格的歐洲國家,事實上正面對農藥使用的惡果。

農藥絕不是農業生產的必要之惡,未來農業是否可能多善待土地,和環境好好共存?打破舊故事邏輯,重新找回和土地的連結,肯定能走出農業生產的新出路。



參考資料:

  • 法國依舊將歐盟禁用農藥出口至第三國:https://unearthed.greenpeace.org/2022/11/30/france-still-exporting-prohibited-pesticides-despite-landmark-ban/
  • Vandana Shiva訪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0JBnZJPSeo&list=FL9202cMVh99ytQUNE4g5w5g&index=4
  • 化肥與殺人毒氣:https://medium.com/the-mission/the-tragedy-of-fritz-haber-the-monster-who-fed-the-world-ec19a9834f74
  • 上下游:市售果菜近四成農藥殘留不及格: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78472/
  • 台灣農藥檢索:https://www.tactri.gov.tw/Uploads/Item/853a3694-31b2-4185-ba83-ad5fbc0024e1.pdf



#農藥 #殺蟲劑 #農藥殘留 #消基會 #蜜蜂 #授粉 #生態滅絕 #生態多樣性 #新自由主義 #供給方經濟學 #拜耳#巴斯夫#孟山都 #先正達 #芬普尼 #vandanashiva #化肥 #有機農業 #綠色革命 #毒氣 #生化武器 #氣候變遷 #化石燃料 #生態極限 #綠色革命 #法國 #歐盟 #遊說 #瑞士 #地下水 #內分泌失調 #染色體破壞

Dec 02, 202232:39
#99 聯合國COP淪為漂綠大會?   政商利益阻礙減排、刺激公民不服從運動

#99 聯合國COP淪為漂綠大會? 政商利益阻礙減排、刺激公民不服從運動

去年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就發生環保團體聯名拒絕化石燃料產業參加,這個趨勢到了2022年卻有增不減,在埃及召開的COP27,進入大會的化石產業代表至少600多人,創下高峰,令人高度懷疑他們用力為化石燃料護航,也讓關心這個議題的專家不免驚嘆:COP27像化石產業的商展!

減排、抑制地球暖化是跨國的問題,令世人寄予厚望的聯合國的COP峰會卻成了排碳產業的漂綠大會嗎?許多環保團體開始另闢戰場,進行公民草根行動,喚醒更多人關注氣候議題的急迫性,甚至科學界也發起公民不服從。我們要如何意識到政府、及大型產業灌輸的宣傳是遠離減排的正確路徑呢?公民不服從可先從觀念起步,不隨大企業的主流論調起舞,便是不服從的起點!


#天然氣 #Line3 #Enbridge #碳排大戶 #遊說團體 #塑膠污染 #可口可樂 #淘汰化石燃料 #最暖11月 #玉山 #高溫 #乾旱 #極端氣候 #奈及利亞 #COP27 #COP#漂綠 #化石燃料 #georgemonbiot #democracynow #howardzinn #國際能源署 #IEA #IPCC #埃及 #擋救護車


參考資料:

  • COP27與會代表有636位是化石燃料業者:https://www.globalwitness.org/en/campaigns/fossil-gas/636-fossil-fuel-lobbyists-granted-access-cop27/
  • 氣候悲劇:乾旱饑荒嚴重的非洲武裝衝突頻繁:https://diem25.org/the-world-survives-who-will-rule-it/
  • George Monbiot:富國領袖選擇犧牲他人以累積財富: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2/nov/18/leaders-climate-breakdown-fail-power-cop27
  • COP27漂綠大會像是化石燃料業者「商展」:https://truthout.org/articles/greenwashing-governments-and-oil-companies-turned-cop27-into-a-climate-disaster/
  • 公民團體說「我們已經不知道是在為誰救地球了」:https://www.democracynow.org/2022/11/17/eriel_deranger_tom_goldtooth_at_cop27
  • 美國歷史學者Howard Zinn 2001年激勵人心的演講:https://www.democracynow.org/2022/11/25/you_can_t_be_neutral_on?autostart=true



Nov 26, 202236:33
#98 COP27:台灣能幫什麼忙? 減氣脫氣、和碳定價收入回饋全民

#98 COP27:台灣能幫什麼忙? 減氣脫氣、和碳定價收入回饋全民

2022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召開期間,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公佈2023年度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60個國家評比結果,台灣排名第57名,各項指標獲得差、或非常差的評分。環保署回應認為評分方式不合理,沒有參考價值。政府對獨立機構不利我們的評比分數,態度是不予理會,明顯無視和人民溝通對話的重要性。政府強調2050淨零碳排目標不變,但是從未提出減排中程目標。環保團體陸續提出2030年減排40%或50%的提議,其中一個主要差異因素是天然氣發電。天然氣成份是甲烷,鎖熱力巨大,但是在大氣中停留時間相對短,自COP26以來成為首要減排對象。台灣的氣候論述對於甲烷天然氣的地位意見不同,且差異日益擴大,有環團擁護增加天然氣發電比、另一端則是減氣、甚至脫氣的主張。眼見淘汰化石燃料是世界趨勢,那麼如果我們要走符合世界趨勢、也是避免地球失控暖化的路,擺在眼前的選擇是不是很清楚了呢?

台灣接下來研擬徵收碳費,這是抑制碳排的手段。有關碳定價機制,有一派學者提議,將徵收的碳費普發回饋給全民----也就是每一個人,可成為催促政府大刀闊斧透過碳定價減排的重要力量。台灣真的要讓世界看見,幫忙世界減排的方法是自己先認真減排,而不是交出評比倒數的成績。實施碳紅利普發/碳定價收入回饋全民制度,意義重大。


♦ 本集podcast提到「藻礁公投時挺三接外推的環團…」說法有誤,因為本次所引用的相關資料裡,「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在藻礁公投過程中其實是始終如一反對三接的。特此更正,請見諒。


參考資料:

  • 台灣氣候績效排名倒數第3:https://e-info.org.tw/node/235468
  • 環保署長張子敬說「不一定要很大量去減(碳)」:https://e-info.org.tw/node/235331#:~:text=%E5%BC%B5%E5%AD%90%E6%95%AC%E8%AA%AA%E6%98%8E%EF%BC%8C%E6%B7%A8%E9%9B%B6,%E4%B8%80%E5%88%87%E8%A8%82%E4%B8%8B%E5%9A%B4%E6%A0%BC%E7%9B%AE%E6%A8%99%E3%80%82
  • 要求2030減碳50%並減氣脫氣轉為無化石燃料能源的環團(「抗暖保台」):https://e-info.org.tw/node/235433
  • 要求2030減碳40%並加碼增加天然氣比例的環團:https://e-info.org.tw/node/235417
  • 「減甲烷」是人類最後的救命丸:https://www.igsd.org/new-primer-on-cutting-methane-the-best-strategy-for-slowing-warming-in-the-decade-to-2030/
  • 學術機構接受天然氣業者研究經費,為天然氣說好話: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22-01521-3
  • 「天然氣是橋接能源」是業者廣告詞: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1/nov/18/the-forgotten-oil-ads-that-told-us-climate-change-was-nothing

#天然氣 #甲烷 #橋接能源 #增氣政策 #減煤增氣 #氣候變遷 #COP27 #碳紅利 #碳紅利普發 #JamesBoyce #碳定價收入回饋於民 #減碳 #環保署 #張子敬 #CCPI #德國看守協會 #氣候績效排名 #2050淨零 #2030減碳目標 #新自由主義 #財富集中 #財團 #氣候變遷法 #三接 #藻礁 #蕭代基

Nov 18, 202235:08
#97 天空是誰的? 「碳紅利普發」讓你不再繼續當冤大頭

#97 天空是誰的? 「碳紅利普發」讓你不再繼續當冤大頭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將在埃及登場。聯合國檢視各國減碳軌跡發現,2030年地球升溫將落在攝氏2.1到2.4度之間;這樣的趨勢到本世紀末,升溫將多達2.9度C!爭取1.5度C的目標根本遙不可及。台灣減碳表現更是只能用「豬隊友」形容:根據耶魯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最新報告,台灣環境績效指數比去年退步34名,排名世界74;氣候政策一項更是排名97。

減碳考試不及格是因為各國政府頻頻幫忙碳排大戶規避責任並拖慢減碳進程。雖然表面上推出各式碳定價政策,但講得不清不楚的「污染者付費」往往是一筆糊塗帳,政策設計常導致一般消費者苦哈哈付費、碳排大戶笑呵呵收錢的結果,形同財富進一步向上分配。

「碳紅利普發」能夠改變這個不公不義的情況。中研院歐美所邀請到麻州大學James Boyce教授本尊演講,清楚說明「碳紅利普發」概念。Boyce教授提醒我們,天空應該是屬於所有人的共同財產,使用者或污染者付的收入--「碳租」--應普發給所有人。這樣一套制度能在快速減碳同時讓台灣收入最低的20%人民淨所得提高7%。在氣候危機一天比一天危急緊迫的今天,「碳紅利普發」應該受到重視、廣泛被討論。這套公平的制度會讓人民直接有感,進而願意積極支持減碳政策,加速減排。


James Boyce應邀到中央院歐美所視訊演講:https://farmforchange.ea.sinica.edu.tw/%E8%81%BD%E8%81%BD%E7%9C%8B/muses-activists-1

盧倩儀 TEDxTaichung演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lNn9OpC8EI




#碳費 #碳紅利 #碳紅利普發 #COP27 #污染者付費 #1.5oC #1.5度C #JamesBoyce #淨零碳排 #減排 #氣候變遷 #氣候緊急狀態 #碳稅 #碳交易 #總量管制 #貧富不均 #財富集中 #貧富差距 #碳排大戶 #污染大戶 #開放資源 #openaccess #commons #公地 #人民有感 #cap&giveaway&trade #carbonbudget #碳預算 #tedxtaichung


Nov 06, 202240:44
#96 央行升息打趴的是人民不是通膨 經濟學家是製造悲劇專家

#96 央行升息打趴的是人民不是通膨 經濟學家是製造悲劇專家

歐美國家為通膨所苦,普遍灌輸我們一個觀念:升息為的是打通膨。2022年眼前的例子很弔詭,人民沒有充分就業,薪資沒有提高,糧食和能源等基本生活成本提高了,人民可自由運用的資金大幅減縮;很多產業歷經疫情,加上能源價格成本上升,面臨冷颼颼的經濟前景。此時,美國聯準會當火車頭帶動升息,打通膨不惜讓經濟衰退,令老百姓原本已辛苦的生活雪上加霜。這些經濟、貨幣政策是如何訂定的?經濟學家告訴我們,那些分析數據和建立模型的理論涉及專業,無法與我們一般人溝通,要大家安靜閉嘴聽他們的。然而,他們訂定出來的政策卻可能讓為數眾多的人變窮,甚至早夭。

世界金融市場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這一波新冠疫情的大震盪,讓我們清楚見識到,金融市場和人們真實生活的經濟徹底脫鉤。以美國為例,政府的量化寬鬆政策大量灌注資金給金融界,讓銀行和大企業有更多銀彈沖股市,包括炒高自家股價,活絡了金融市場,肥了億萬富翁。而實際推動社會運轉的百工百業所代表的「實體經濟」卻只能苦等上層掉下來一些剩餘的渣渣。如今全世界最富有的十個人財富已經多到即便一夜之間失去99.99%的財富,仍然會比地球上99%人口更富有。

經濟學家不應佔據權威神壇,政策考量應以人為主體,政策服務的對象應該是Main Street而非Wall Street。金融市場是偏頗的經濟指標,不應拿全民資金救市。

參考資料:

Nomi Prins: 永久性扭曲--金融市場徹底拋棄了真實經濟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EWScKNBEo4
  • https://www.amazon.com/Permanent-Distortion-Financial-Markets-Abandoned-ebook/dp/B09RWPBWDS
  • https://scheerpost.com/2022/10/21/nomi-prins-how-the-federal-reserve-and-allied-central-bankers-wrote-the-obituary-for-competitive-capitalism/

George DeMartino:經濟學是悲劇科學--經濟學家如何傷害我們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9MSoducpZs
  • https://press.uchicago.edu/ucp/books/book/chicago/T/bo177914924.html

更多資訊:

  • THE FED’S WAR ON WORKERS: https://theintercept.com/2022/11/02/intercepted-federal-reserve-fed/
  • How Banks Create Money When They Lend: https://realprogressives.org/how-banks-create-money-when-they-lend/



#聯準會 #升息 #通膨 #通貨膨脹 #央行 #nomiprins #金融危機 #華爾街 #量化寬鬆 #貨幣政策 #georgedemartino #貧富差距 #財富集中 #金融市場 #實體經濟

Oct 30, 202242:33
#95 福音教派向世界各地輸出保守價值    宗教成為權力工具

#95 福音教派向世界各地輸出保守價值 宗教成為權力工具

巴西總統大選10月2日舉行第一輪投票,無人得票過半,左派魯拉和極右、有「巴西川普」稱號的波索納洛兩人要在月底的第二輪投票對決。爭取連任的波索納洛任內,大量森林面積消失、防疫不力死亡人數超過68萬人,僅次於美國;飢餓的人口激增突破3300萬人,選情卻靠著一股壯大的宗教力量支撐,強調這場選舉是善惡之爭,批評對手代表撒旦,讓波索納洛開出43.2%優於預期的得票率。

這股宗教力量便是福音教派。從美國輸出的福音教派勢力,教導人民要服從,日子過得很苦,也要咬緊牙撐住,這樣的美德可為自己在天堂贏得一個位子。灌輸人民苦其所苦,世界末日來臨時,可以上天堂獲得獎賞,人民信教的同時不知不覺接納了教派傳輸的反墮胎、反同、僵硬性別意識等等保守觀念。福音教派利用宗教獲取政治利益,如學者凱迪(Tony Keddie)在著作「共和黨耶穌」描述,美國共和黨人將他們追求的價值投射在神身上,於是神的形象成了擁槍、反墮胎的白人男性。而福音教派強調的家庭價值,以他們支持的領導人川普為例,爆出性騷、付遮口費等事件不斷,令人看破根本無法達到教派宣揚的標準,更坐實宗教只是被拿來當作奪權的工具。福音教派將保守的價值觀強壓給人民,使得一些群體失去自由,不但造成對立,也使得財富集中更容易,除了少數的掌權階級,所有人都是輸家。

眾人認同宗教是神聖,每一個人信什麼教是每一個人的自由,然而以宗教之名輾壓民主卻危險至極。宗教是信仰不是論理,這個本質和民主相斥。人類文明追求好幾世紀,要從宗教釋放出自由,爭取政教分離,到了21世紀竟然要走回頭路嗎?


#巴西 #波索納洛 #魯拉 #共和黨 # 家庭價值 #墮胎 #LGBTQ #反同 #ianburuma #川普 #彭斯 #龐培奧 #最高法院 #福音教派 #天主教 #基督教 #政教分離 #極右 #法西斯 #納粹 #希特勒 #上帝揀選 #保守派 #德國基督教 #宗教自由 #擁槍 #反墮胎 #教宗 #方濟各 #若望保祿二世 #本篤十六世


參考資料:

  • George Monbiot: 波索納洛是地球上最危險的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nDJZorYPA
  • 共和黨耶穌:https://www.ucpress.edu/book/9780520385696/republican-jesus
  • Michael Fox: 巴西著火了:https://therealnews.com/brazil-on-fire-episode-3-god-above-everyone
  • Ian Buruma, 美國政教不分:"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evangelical-conservative-catholic-alignment-behind-trump-by-ian-buruma-2020-01
  • Chris Hedges: 美國的基督教法西斯https://www.salon.com/2020/01/03/onward-christian-fascists_partner/
  • 美國正走向神權專制: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167972/american-christianity-path-toward-tool-theocratic-authoritarianism




Oct 09, 202239:54
#94 義大利新法西斯政黨獲勝 極右風潮會繼續蔓延嗎?

#94 義大利新法西斯政黨獲勝 極右風潮會繼續蔓延嗎?

義大利9月25日國會大選結果如民調預料,義大利兄弟黨為首的極右聯盟勝出,45歲黨魁梅洛妮有望成為義大利史上第一位女總理。梅洛妮15歲即參加新法西斯政黨義大利社會運動 黨(MSI) 青年團,她相信法西斯主義者墨索里尼是好政治家,「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義大利」。梅洛妮隨著新法西斯的政治脈絡展開她的政治生涯,她參與創立的保守政黨義大利兄弟黨近4年間,在動盪頻繁的政治舞台上迅速成長。人民厭倦了台面上政治人物,由於梅洛妮在前一任政府扮演了有力的在野黨,立刻突顯形象,選民決定換人做做看,讓梅洛妮的政黨2022年大選囊括26%左右票數,成為大贏家。她和二個右派政黨的聯盟確定可組閣組成下一屆新政府。
梅洛妮拒絕極右的標籤,但是她反對移民,相信「大取代理論」,宣稱外來移民將會取代本地本國人;她反對墮胎,鼓勵「不墮胎的選擇」,預計會設計更多方法讓執行墮胎更為困難。她強調傳統家庭價值,反對同性戀家庭、反對LGBTQ。她的經濟政策將施行減稅,可以預見有錢人是最大獲利者。
法西斯的傳承在義大利從未斷裂,二次大戰後,到梅洛妮掌政抵達高峰。在義大利政治不穩定的常態下,梅洛妮政府延續的時間或許不長,但她已留下深刻印記。梅洛妮現象讓更多人對法西斯解除戒心,以為法西斯是現代政治的常態面貌。更可怕的是,當歐洲大國義大利都能選出法西斯遺緒政黨來主政,各地躍躍欲試的法西斯政黨獲得鼓舞,也要躍升登上國家主要舞台。他們會把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參考資料:
www.theatlantic.com/international/archive/2022/09/giorgia-meloni-italy-election-fascism-mussolini/671515/
scheerpost.com/2022/09/26/chris-hedges-the-return-of-fascism/
theintercept.com/2022/09/26/giorgia-meloni-italy-fascist/
建議收聽:
#83 如何辨識友善法西斯面貌 小心「多數服從少數」 那一天的到來

#義大利 #義大利兄弟黨 #梅洛妮 #Meloni #極右 #墨索里尼 #法西斯 #新法西斯 #希特勒 #納粹 #新納粹 #一帶一路 #棄中保台 #極右 #龐培奧 #移民 #難民 #川普 #彭斯 #班農 #傳統基金會 #早餐祈禱會 #匈牙利 #奧班 #種族主義 #種族歧視 #白人至上 #墮胎 #LGBTQ #穆斯林 #仇恨 #馬克宏 #殖民主義 #ruthben-ghiat #歐盟 #歐元區 #撙節 #新自由主義 #貧富差距
Oct 01, 202246:07
#93 挺台友人盡是一群挑起中美戰端的人? 烏俄戰爭是最佳示範近例

#93 挺台友人盡是一群挑起中美戰端的人? 烏俄戰爭是最佳示範近例

圍繞美國總統拜登的許多幕僚策士是新保守主義分子,他們的字典裡沒有「和平」這個詞,終極目標就是持續美國獨霸世界。各個區域只要有國家強盛出頭,膽敢喊多極主義,便不見容於新保守主義分子。俄國和中國是這些人的假想敵。他們對世界秩序的敘述方式太危險,在烏克蘭挑起的戰爭已7個月,至今還讓人看不到可能的終點...

現今世界秩序是大國說了算?在主流媒體烘托下,富國集團G7(美、英、日、法、德、義、加)的言論、和政策討論方向主導全世界地緣政治的解讀。事實上,G7國家的GDP總值還不及我們一向以為的開發中國家「金磚五國」BRICS(巴西、俄國、印度、中國和南非);更不用說,金磚五國人口佔全球41%,遠大過G7的6%。這是怎麼回事?代表全世界少數的一批人自以為是世界領袖?

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更方便推動他們帝國主義式的世界警察角色。在成功點燃烏克蘭戰火後,還撲滅初生的和平曙光。他們針對亞洲假想敵中國,看來也找好了代理戰爭打手,好些台灣友人不斷一旁「喊燒」,要對台出售飛機、武器,主張美國要出兵防衛台灣,及乾脆單邊取消中美三個公報。展現挺台的這幾名美國政壇人士,心中所想主要是削弱中國,至於發生戰爭可能給台灣帶來破壞、傷亡。對他們而言是遙遠的戰場,卻是我們要承擔家園毀損、家人朋友流亡或送命的後果。來聽這一集裡說的台灣友人真面目吧!


參考資料:

龐培奧被告:https://www.democracynow.org/2022/8/16/lawsuit_cia_spying_wikileaks_julian_assange

Jeffrey Sachs: 西方說的故事是另類事實,極端危險:https://www.commondreams.org/views/2022/08/23/wests-dangerously-simple-minded-narrative-about-russia-and-china

Jeffrey Sachs: 烏克蘭是新保守主義製造的最新災難: https://www.commondreams.org/views/2022/06/28/ukraine-latest-neocon-disaster

Aaron Mate: 美國與NATO極力阻擋和平:https://mate.substack.com/p/nato-prolongs-the-ukraine-proxy-war

Caitlin Johnstone: 美帝國升高全球衝突不遺餘力:https://caityjohnstone.medium.com/the-us-empire-is-accelerating-toward-global-conflict-on-two-fronts-9de00329bb92

Antiwar.com: 美國使出混身解數誘中國攻打台灣:https://original.antiwar.com/andrew_corbley/2022/09/19/theres-little-more-washington-can-do-to-convince-china-to-invade-taiwan/

#新保守主義 #蓬佩奧 #約翰波頓 #拜登 #G7 #金磚五國 #烏克蘭 #烏俄戰爭 #一個中國政策 #中美公報 #台灣政策法 #JeffreySachs #軍售 #帝國主義 #核戰 #俄羅斯 #普亭 #NATO #亞桑傑 #中情局 #CIA #膺派 #戰犯 #葛理漢 #lindseygraham #裴洛西 #歐盟 #josepborell #stoltenberg #制裁 #饑荒 #能源危機 #天然氣價格




Sep 25, 202236:48
#92 數位發展部和大型平台密切合作 小心言論自由被「聯防」掉

#92 數位發展部和大型平台密切合作 小心言論自由被「聯防」掉

我們習慣免費取得各式各樣的資訊,生活被Google、臉書、推特、TikTok 等等大型平台包圍。很多人可能聽過這些大型平台各自有演算法,操縱言論風向,但是我們對這些具搜尋及社交功能的平台依賴很深,很難戒用。在新自由主義推波助瀾下,權力和財富集中,政府和科技巨頭等大財團聯手,藉由網路平台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行為,實在是再方便不過。

我們已經看到,掌控主流媒體的政商精英擋下不符合他們利益的報導,並且不願容忍獨立媒體提供這樣的「破口」。他們希望壟斷統一製造供給民眾該聽到什麼、該看到什麼,皆由他們決定就好。於是,為避免公眾看到某些「不該看」的新聞,大型網路平台紛紛修改演算法,讓獨立媒體觸及率大幅下滑。

這只是揭露大型平台不那麼自由的其中一個面向。

那麼台灣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真如同部長唐鳳受訪所說,要與「大型數位平台」密切合作進行「聯防」?難道是聯手箝制言論自由、引領言論風向?我們要的網路環境,是把思想、人與人以及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交給科技決定嗎?更不用說,那些科技其實是政府和大財團所控制操作。小心!那樣的科技網路新世界,我們先是沒了言論自由,接著便是思想自由、創作自由,很快的不論什麼自由都一一交出去了...


參考資料:

杭士基:製造共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0112

MintPress News: 知識非航區 https://www.mintpressnews.com/online-censorship-ukraine-russa-google-facebook-twitter/280304/

進步價值獨立媒體被谷歌演算法降流量:https://www.wsws.org/en/articles/2017/08/02/pers-a02.html

Mother Jones等獨立媒體被臉書演算法降流量:https://www.motherjones.com/media/2020/10/facebook-mother-jones/

紐約大學研究報告:平台演算法讓右派媒體獲益、左派媒體受傷害:https://static1.squarespace.com/static/5b6df958f8370af3217d4178/t/6011e68dec2c7013d3caf3cb/1611785871154/NYU+False+Accusation+report_FINAL.pdf

Chris Hedges等獨立媒體人在RT頻道多年節目突遭YouTube下架:https://scheerpost.com/2022/03/28/hedges-on-being-disappeared/

戳破「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謊言的聯合國武器檢查員Scott Ritter因烏俄戰爭相關發言導致推特帳號被取消:https://scheerpost.com/2022/04/14/scott-ritter-twitter-wars-my-personal-experience-in-twitters-ongoing-assault-on-free-speech/

臉書公關影片:https://about.facebook.com/regulations/

臉書公關影片主角來自CIA:https://www.mintpressnews.com/meet-ex-cia-agents-deciding-facebook-content-policy/281307/

美國國安會及白宮找TikTok網紅幫忙打烏俄戰爭宣傳戰: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echnology/2022/03/11/tik-tok-ukraine-white-house/

TikTok配合官方對烏俄戰爭統一論述,移除數十萬帳號:https://newsroom.tiktok.com/en-us/bringing-more-context-to-content-on-tiktok

TikTok大舉進用國安情治人員:https://www.mintpressnews.com/nato-tiktok-pipeline-why-tiktok-employing-national-security-agents/280336/

美國情治大老聯名公開信:https://www.mintpressnews.com/nato-tiktok-pipeline-why-tiktok-employing-national-security-agents/280336/



#數位發展部 #唐鳳 #數位服務法 #數位中介法 #杭士基 #製造共識 #言論自由 #獨立媒體 #演算法 #ChrisHedges #ScottRitter #新聞自由 #新聞箝制 #言論箝制 #內容查核 #社群媒體平台 #谷歌 #臉書 #推特 #TikTok #YouTube #烏俄戰爭 #一言堂

Sep 18, 202242:21
#91 能源危機示警歐洲富國的好日子要過完了  激發政治氛圍右傾成法西斯溫床

#91 能源危機示警歐洲富國的好日子要過完了 激發政治氛圍右傾成法西斯溫床

法國總統馬克宏要求人民開始過「節制」的生活,宣告「富足的日子結束了」。總理柏納提醒民眾,冬天尖峰用電可能飆高的情況下,不排除輪流分區停電。英國新上任的首相特拉斯提出的第一個重大政策,便是設定能源價格上限,因為執政保守黨很清楚,人民的憤怒和不滿已經抵達高點,能源價格已成社會和經濟危機,嚴冬時節,對那些付不出電或瓦斯帳單的家庭來說,可能造成人道危機。身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的德國7月便提早呼籲民眾節省能源使用,擔心遭俄國截斷天然氣供應,緊急儲備寒冬所需的家用天然氣用量...這些一向被我們視為富有舒適的歐洲國家,面對能源管理,窘態畢露。因為繼續借重化石燃料,能源危機加重通膨,在這些不斷追求經濟的大國國內,已演變成政治問題。

化石燃料累積的資本,鞏固支撐化石燃料業者的政府,彼此哄抬建立起堅固的政商權力,延緩脫碳。眼前的能源危機伴隨經濟下滑,給了右派勢力煽動民心的藉口,在美國和歐洲更加強鼓吹監管國界,嚴堵氣候變遷受害窮國的人民進入,整體氣氛暴露出化石燃料助長種族主義,也營造出法西斯滋長的溫床。


參考資料:

Chris Hedges: The Dawn of the Apocalypse. https://scheerpost.com/2022/07/26/chris-hedges-the-dawn-of-the-apocalypse/ 

Andreas Malm: The Danger of Fossil Fascism.  https://climateandcapitalism.com/2022/03/26/the-danger-of-fossil-fascism/

David de Jong: Nazi Billionaires.  https://impact-investor.com/book-review-nazi-billionaires-by-david-de-jong/


#能源危機 #能源價格上限 #fossilcapital #化石資本 #fossilfascism #化石法西斯主義 #馬克宏 #特拉斯 #去成長 #通貨膨脹 #能源開支 #烏俄戰爭 #化石燃料 #石油業者 #天然氣業者 #暴利稅 #納粹 #極右 #法西斯主義 #氣候堡壘 #climatefortresses #移民 #難民 #氣候難民 #邊境軍事化 #殖民主義 #全球南方 #法國 #德國 #捷克 #義大利 #丹麥 #歐洲 #歐盟

Sep 09, 202233:56
#90 巴基斯坦淹大水跟我們有關?  氣候變遷改變的世界沒人能躲開

#90 巴基斯坦淹大水跟我們有關? 氣候變遷改變的世界沒人能躲開

巴基斯坦今年的雨季提早從6月中旬就開始,沒想到來了一個怪獸級雨季,南部省份降雨量達30年平均雨量的5倍。根據聯合國9月2日發布的新聞,巴基斯坦雨季至今造成超過1200人喪命,當中將近400名孩童;受傷人數超過6000人;超過640萬人急需人道援助。這些數字夠嚇人了,但仍不足以清楚說明災難的全貌----有多少道路遭沖刷、多少耕地流失、多少學校和醫院遭毀…對巴基斯坦而言,這個雨季太沈重,這些數字已經是超現實等級。氣候變遷給巴基斯坦帶來頻繁的極端氣候,而這個國家的碳排僅占全世界總碳排量不到0.5%,卻要承受完全不成比例、如此巨大的氣候災難。

媒體不喜歡大篇幅報導巴基斯坦的災難及其成因,沒有利用機會突顯氣候變遷造成的災難。另一方面,反而有西方媒體藉機否定氣候變遷,大肆批評巴基斯坦政府基礎建設做得太差,禁不得大水;甚至說風涼話,要巴基斯坦自己趕快富有起來,就能建造更好的基礎建設抵禦洪災。大量排碳的富國面對窮國要求的「氣候賠償」,一概以帝國主義的心態應付,視其他國家和地區本來就應該為了宗主國累積財富、萃取資源而服務,刻意忽視應該負起較大氣候調適的責任。

看清楚了,是氣候變遷改變了巴基斯坦的天候,讓人民陷於苦難。任由地球暖化不斷出現怪獸級的天災,在台灣的我們也無法倖免於難。



#巴基斯坦 #冰川 #融冰 #喜馬拉雅山 #氣候變遷 #極端氣候 #帝國主義 #殖民主義 #暖化 #減排 #碳排 #IPCC #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 #貧富差距 #主流媒體 #高溫熱浪 #媒體社會責任

Sep 04, 202232:10
#89 從柬埔寨看美國外交暗黑史 認清戰爭奪權本質翻轉地緣政治邏輯

#89 從柬埔寨看美國外交暗黑史 認清戰爭奪權本質翻轉地緣政治邏輯

柬埔寨近來成為熱搜關鍵字,因為爆出許多台灣人受誘騙到柬埔寨,遭脅迫投入詐騙,如不從便遭暴力對待;有的遭轉賣,淪為奴工。柬埔寨對大部份台灣人來說,都相當陌生。在這次熱議事件之前,很少人注意柬普寨總理洪森自1985年出任總理,到現在還是他;最大在野黨還曾被羅織叛國罪名被迫解散。國家監控網路,沒有言論自由。國家治理不用講效率,反正洪森的執政黨說了算。

往前追溯柬埔寨歷史,1953年脫離法國獨立,越戰期間捲入大國地緣角力,內部衝突和外部勢力折衝錯綜複雜。美國為了剿越共,當時總統的外交策士季辛吉提出的策略是焦土轟炸越南的鄰國柬普寨。美國無視無辜平民生存權的強勢戰略,成為激發人民加入赤柬的力量,赤柬壯大後對國家造成巨大的破壞。美國挾帶軍事力量的外交策略,類似歷史後來在伊拉克、阿富汗再次重演。

美國對外關係極力追求建立其單極霸權的地位並不計代價維持單極體系,口中雖然喊民主人權,但經常踐踏他國人權,在世界不同地方挑起紛爭。我們共同生活的世界,有例如氣候變遷這樣急迫性的問題等著各國齊力對付,不論大國小國,大家最大的公約數應該是「一個地球」,和平共同對抗人類共同的問題。戰爭背後都是爭權奪利的勾當,設法讓戰事延長的人都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參考閱讀:

https://jacobin.com/2015/04/khmer-rouge-cambodian-genocide-united-states/

https://www.vox.com/2016/5/9/11640562/kissinger-pentagon-award 

https://chrishedges.substack.com/p/listen-to-this-article-when-the-just#details


#柬埔寨 #高棉 #赤柬 #赤棉 #波布 #種族清洗 #殺戮戰場 #尼克森 #季辛吉 #中國 #俄羅斯 #新冷戰 #人權 #戰犯 #戰爭罪 #越南 #越戰 #無差別轟炸 #地毯式轟炸 #帝國主義 #殖民主義 #伊朗 #伊拉克 #阿富汗 #敘利亞 #恐怖組織 #無人機 #吹哨者 #反恐名單 #danielhale #美國外交政策 

Aug 26, 202238:59
# 88 美中新冷戰 杭士基帶我們看破美國外交思維

# 88 美中新冷戰 杭士基帶我們看破美國外交思維

裴洛西訪台效應在她返回美國之後持續發酵,中國反制的對象第一個是台灣,接著也對美國制裁,取消和暫停中美軍事、緝毒、甚至包括氣候多項議題的合作。繼美國對中國實施報復性關稅後,兩大國間又結下更多樑子。台灣面對中國的不友善,有必要積極爭取友邦的支持,也歡迎美國支持,但是有必要一併擁抱美國的利益嗎,況且台灣的利益和美國不盡相同?


身處在冷戰對峙的兩大國當中,看清他們的外交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如何運用自身的槓桿作用力。廣受敬重的公共知識分子杭士基在新聞網站Truthout一篇訪談長文「21世紀美國外交政策藉由恐懼中國崛起所型塑」題目本身就夠嗆。他從歷史角度切入,批判美國恐懼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推翻資本主義,而且是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導向,以及反對從歐陸到整個俄國進行歐亞大統合。於是,美國在歐洲促成北約對抗俄國;在東亞,把台灣推到前線對抗中國。讓我們看到美國種種外交戰略都圍繞在建構帝國的基礎。是的,美國的利益在創造單極強權的國際秩序,並且繼續建構利益歸少數人的帝國主義。

#杭士基 #Noam Chomsky #新冷戰 #冷戰 #裴洛西 #帝國主義 #單極霸權 #修昔底德陷阱 #資本主義 #新自由主義#種族主義 #中國 #一帶一路 #戴高樂 #戈巴契夫 #歐盟 #歐洲共同家園 #歐亞大陸 北約 #NATO #環太平洋軍演 #氣候變遷 #核戰


參考資料

"21st-Century US Foreign Policy Is Shaped by Fears of China’s Rise, Chomsky Says"

https://truthout.org/articles/21st-century-us-foreign-policy-is-shaped-by-fears-of-chinas-rise-chomsky-says/

Aug 20, 202241:53
#87 裴洛西訪台提高區域緊張 新保守主義為鞏固單極霸權擅自犧牲他國利益

#87 裴洛西訪台提高區域緊張 新保守主義為鞏固單極霸權擅自犧牲他國利益

裴洛西訪台為什麼成為全世界關注焦點、甚至擔憂?果不其然,裴洛西前腳才離開台灣,她率領的國會訪團還在亞洲,中國馬上演出實彈軍演,幾乎封鎖台灣週邊海空,鄰國日本也表達嚴重關切,靠近台灣的沖繩漁船連帶被告誡不要出海。台灣的安全交在美國和中國大國手中,我們只能無奈又生氣。

從引爆烏克蘭戰爭,與俄羅斯對立;到亞太地區,頻頻戳中國,美國現在的外交政策似有一股削弱其他區域強權,唯美國獨大的趨勢。新自由主義的推波助瀾下,軍工複合體在世界各地兜售戰爭利益;美國當權階級另外又受新保守主義風潮的督促,打著民主自由人權的旗幟,墊高他們單邊好戰興戰的外交作為。美國外交政策如持續照著新保守主義理念走,將更明顯展露帝國主義霸權姿態。


#裴洛西 #霸權 #單邊主義 #新保守主義 #新自由主義 #neocon #neoconservatism #帝國主義 #軍售 #軍工複合體 #龐培奧 #艾斯博 #麥卡錫 #奧斯汀 #杭士基 #Chomsky #核武 #核戰 #multipolarista #兵役 #烏克蘭 #盧嵐 #victorianuland #robertkagan #新美國世紀 #美國企業研究院 #傳統基金會

Aug 07, 2022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