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abongka

pabongka

By 定覺法師

Available on
Google Podcasts Logo
Pocket Casts Logo
RadioPublic Logo
Spotify Logo
Currently playing episode

《水論》 013

pabongkaMay 04, 2024

00:00
03:06
《水論》 013

《水論》 013

《水論》 013

第十三頌:

「河流功德水,日月共明燈,聖賢共頂飾,正法共甘露。」

第十三偈是談到正法,不論何人,皆可以學習。所以,正法不是某人可學,另一人不可學,而是大家都可以學、應該學。

「河流功德水」,例如八功德水,清淨、甘甜、清澈、沒有污垢,是大家都可以享用的水,沒有說誰可以享用,誰不可以享用。

「日月共明燈」,就好像太陽和月亮,一個在白晝,一個在晚上,這兩個能夠照亮一切,不會說太陽與月亮只照亮這個地方,不照亮那個地方,就像明燈一樣,大家都可以依賴於他。

「聖賢共頂飾」,同樣地,大家都可以把聖賢當作頂嚴,非常恭敬,同時大家都可以跟他學習,沒有說這個人可以跟他學,別人不可以跟他學,沒有這種情況。

「正法共甘露」,佛法本身對大家都有很大幫助,沒有說誰可以學,誰不可以學。大家學了都有幫助,都會令自己有提升。

大家都可以依止聖賢之士,沒有說誰可以去依止,誰不可以去依止;正法的習氣誰都可以好好地累積,沒有說這個人可以學,那個人不可以學。所以大家應當好好地學習正法,累積法的習氣。把法的教誡、教導,好好地學習,做為一個高雅之士,這是很重要的。

May 04, 202403:06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四十三)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四十三)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四十三)

愛緣起支

定覺法師

古印度當時,有很多不同的見解,各外道皆妄執各自的見解如瞎子摸象。所以佛教建立緣起正理,糾正他們對真理的錯誤執著。並依十二緣起中的愛緣起支,建立三世緣起正理。

佛教的緣起正理,否認「自我靈魂」的存在,但佛教並不否認生命的相續,業果的循環的確是有。並依過去愛、取緣起支(無明緣起支),來熏習過去的有緣起支(行緣起支),來建立第一重過、現生緣起。同理,我們依現在的無明緣起支(愛、取緣起支),來引出現在的行緣起支(有緣起支),來建立第二重現、未生緣起。

所以外道的「常」,及外道的無因論者,抹煞一切因果的關係,同樣不正確。

外道所說的自性等,是常住不變的法,常住不變的東西,又怎可變突然變化為諸法的因呢?如吠檀多哲學的「實我」論,主張梵我 為宇宙的實體。梵即我,我即梵,由小我的解放,而融合於大我,於是就產生唯我論。據唯我論者說:一切唯如是梵我的顯現,我就是萬有的本質。

勝論派也認為事物的產生是由許多因素和合而實現的。果在產生前不存在於因之中。果雖然由因聚合而成,但因與果在表現形態等許多方面是不同的,所以因與果在本質上不同,這就是他們的因中無果論。

佛教說緣起,由於有愛緣起支的種種雜染,過去的因位識成為能生種種法的果位識,所以並不是獨一因所生,更不是無因生,是依賴眾緣和合而起,不同於外道所執的。

所以一眾外道的妄執,如瞎子摸象一樣。有從未曾見過象的人,被牽往大象處觸摸認識。摸後,摸著「象鼻」的瞎子說:「象如犁柄」;摸著象「牙」的瞎子說:「如杵」;摸著象「耳」的瞎子說:「如筲箕」;摸著象「足」的瞎子說:「如臼」:摸著象「尾」巴的瞎子說:「如帚」;摸著象「脊梁 」的瞎子說:「象如石山」。

這些瞎子,各就他自己所觸到的,以為是象的全體而瞎說,這是極大的錯誤!同樣,那些不明十二緣起中,由愛緣起支觸發的「二種緣起」,便會生起種種妄執 ,諸如「自性為第一因」、「因中有果」、「因中無果」…,與瞎子一樣的錯誤。因為從來沒有認識過諸法從緣起的正理,所以又稱為「無明生 盲」。

萬物從緣起,簡單來說,「因位識」被熏習成熟,就是分別苦、樂、捨之後而生的「愛非愛分別緣起」。因為「愛非愛分別緣起」的力量,愛緣起支熏習非與自己同一相續的「因位識」,兩別渾然無別而成為「果位識」 ,就是能攝持一切法果相。它是一切法的能生因,就是因相。而它的自相已含在因果二相當中。「因果」從它的作用變化上說,「自相」從它的渾然一體上說。果位識能遍攝三界,能成為一切趣中的一切有情自體。那自體就是名色緣起支為本而顯現的十八界,所以十八界也是心。正如《般若心經》:「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十八界空無自性。

《稻稈經》云:「受緣愛。」又云:「於受耽著者為愛。」意思是由於耽著於第七支之苦樂等受緣起的因緣,引發了第八支緣於苦、樂、捨任一的愛緣起。

在五分生死圖中,借飲酒之喻來表達第八支愛緣起,就像圖中飲酒的人,當享受到酒味時,自然生起貪酒之心,使心散亂於酒,同樣的,由於貪愛的幻覺心貪著於事物,引發欲獲、欲離、欲求等,使相續憂惱。

May 04, 202401:08:08
《水論》 012

《水論》 012

《水論》 012

第十二頌:

「事若力不及,唆亦不宜行,不知浮游者,縱催豈入水。」

前一頌是講,我們做事要有持久心、長遠心,只要經過長久時間的持續,事情才可成辦。至於第十二頌則是說,我們做事之前,要先仔細分析自己的能力是否可做得到。

「事若力不及,唆亦不宜行」

當我們能力不足,或者經驗不足時。也就是,在做事情之前,要先衡量自己的經驗、能力,才決定能否進行。

假設推斷自己的能力不足,經驗不足時。在這種情況下,「唆亦不宜行」,唆是指別人慫恿,別人慫恿也千萬不可以去做。

因為鹵鹵莽莽去做的話,也許,將來自己會吃虧,因為能力不夠,又沒有經驗,之後沒辦法達成,但之前又說自己可以做,等於是欺騙對方。

如果事前先清楚明白自己的能力,這些毛病就不會發生。貢唐大師「不知浮游者,縱催豈入水」。

知道自己不懂得游泳渡河的人,就算是別人怎麼去慫恿他,他也不會跳到水裡面去,因為他知道自己跳到水裡就只有危險而已。

所以,我們做事情之先,要先分析一下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夠。假設都沒有分析、觀察,別人慫恿就答應去做,後面便可能會發生危險,會吃大虧,甚至可以能會有生命發生危險。

例如自己不會開車,別人慫恿說:「你去開,試一試。」就去開車,那不是很危險嗎?如果發生車禍,大家都吃虧。

此論所用的比喻都是水,所以稱為《水論》,所以此處用水來比喻能力不足不可以做,例如,不會游泳的人,可是別人再三慫恿,竟然做了而跳下去,那不是只有自已死亡嗎!
May 03, 202403:23
俱舍論381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81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81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加行根滅定 解脫故成七
此事別唯六 三道各二故
俱由得滅定 餘名慧解脫


總括來說,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這七種聖人只是一有學、無學之別。那依什麼來安立七個?

「加行根滅定,解脫故成七」

根據加行、根、滅定、解脫這四個條件來安立七聖者。

依「加行異」,加行的不同,安立兩種聖者,隨信行、隨法行。

加行的時候,一種是聽別人的法教而做的,另一種是自己學法,依法決擇而做的。隨信行是鈍根,隨法行是利根。

依「根機異」,根機的不同,立信解、見至兩種。隨信行,進入修道的時候是信解,隨法行到修道的時候是見至。

再立一個「滅定」,阿羅漢或者不還果,得滅盡定的時候安立為身證。

最後依「解脫異」,立後二聖。解脫的不同,立後面的慧解脫、俱解脫兩種聖者。以無漏慧把煩惱障斷掉,這種阿羅漢稱為慧解脫。假使慧解脫之後又得到滅盡定,把解脫障也斷掉,稱為俱解脫。

解脫障呢就是定障。把定中的障滅掉,因為解脫障的體不是煩惱,而是非染無明。慧解脫的阿羅漢,煩惱障是斷完,但是非染無明還沒有處理。俱解脫的阿羅漢,既離定障,又離慧障,所以稱為「俱解脫」。



「此事別唯六,三道各二故」

實際上七個差別只有六個體。三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每一個道安兩個聖者,然後再加一個。

所以,名義上是七個,但體只有六種。即三個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每一個道都有利根、鈍根兩種。隨信行是見道的鈍根,隨法行是利根。修道時的兩種,信解是鈍根,見至是利根。無學道的兩種時解脫是鈍根阿羅漢,不時解脫是利根阿羅漢。真正的體只有這六個。



「俱由得滅定 餘名慧解脫」

什麼叫俱解脫、慧解脫?

六種阿羅漢裡邊,不管哪一種,只要得了滅盡定,就可以稱為「俱解脫」。所以俱解脫不一定是利根。

先用無漏慧的力量,把煩惱障去掉,解脫惑障;然後得滅盡定,把定障也去掉,解脫定障。定慧的障全部除掉,稱為俱解脫。

沒有得到滅盡定的阿羅漢,稱為慧解脫。單是用淨慧的力量把煩惱障斷掉,未離定障,定的障沒有除掉,這樣只能是慧解脫。

所以,阿羅漢有俱解脫、慧解脫,這裡邊各有利鈍二根。


有學名為滿 由根果定三
無學得滿名 但由根定二

怎樣有學可以彼稱圓滿?而無學又怎麼樣圓滿?

有學是初果、二果,三果,無學是阿羅漢,他們各由幾個因素,可以在各各相應之位中稱為滿呢?

有學稱滿有三個因,根滿、果滿、定滿。而無學的滿只有兩個因,根滿,定滿,所以「根定二」。

有學滿有三種原因,在根方面圓滿,是利根、果方面不還果在有學裡是圓滿,所以果滿得不還。另外定圓滿的得滅盡定。三種都圓滿的叫圓滿的有學。

有些有學只有根滿,見至利根,根是圓滿的。但沒有離欲,不還果沒有得到,所以果仍未滿。滅盡定肯定得不到,因此定也未滿。只有一個根滿,當然不能稱圓滿。

亦有一些是不還果,果雖然滿,但他是信解鈍根,所以根未滿,又沒有得滅盡定,定也未滿。這也不可能圓滿。

亦有有學者,根是滿的,果也滿的,但是滅盡定沒有得到。根滿,是見至,利根。果滿是不還果,有學最高。但還沒得滅盡定,定不滿。三個裡邊缺一個,也不能稱有學滿。

果是滿的不還果,滅盡定也得到的,但信解是鈍根,根不滿,滅盡定得到的決定是三果。因為「非見至故,不名根滿」,所以亦不能稱有學的滿。

見至利根得滅盡定,定才滿。所以得滅定,有學裡邊決定是不還果。果也滿,根也滿,定也滿,這三種條件都具足才能稱有學的滿。

現在回過去看前面經裡說的話,五個煩惱斷,得阿那含,果滿。欲界的煩惱牽不動了。是不是利根呢?沒有說。滅盡定得了沒有呢?也沒有說。根滿、定滿都沒有說,當然不能叫滿。

從這裡邊可以看到,得到滅盡定不一定是利根,信解得滅盡定的也有。所以,得滅盡定跟鈍根、利根是兩回事。

無學裡邊只要兩個因素:一是根滿,二是定滿。有學的果有初果、二果、三果,無學只有一個果,沒有果滿不滿的問題。只是根滿、定滿的問題。

有的無學根是滿的,但是定不滿。「謂不時解脫,未得滅盡定」,不時解脫是利根,但是滅盡定沒有修到,這就是不滿的無學,利根不一定得滅盡定。鈍根也可以得滅盡定,根不滿,定滿。這兩種都不能叫滿的無學。



May 03, 202446:34
《水論》 011

《水論》 011

《水論》 011

第十一頌:

「大事久時成,躁進不究竟,大河緩流遠,猛浪遙不行。」

就世間的大事而言,不論是世俗上的大事、佛法上的修持,總之,做大事一定要有持久心、長遠心,知道要花很長久的時間才會有成果出現。所以精進要有久遠想,不是說我現在做了,馬上就有成果出現。做了馬上有成果,這不太可能。

即使是世俗中的小事,也不是說做了就馬上有成果,很多時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有效果。所以大的事情更不用說了,要更加長久的時間。所以內心要有這種想法:「我要花長久的時間去做,而不是說做了馬上要有效果。沒有效果我就不做,這樣是不行的。」

所以貢唐大師:「大事久時成,躁進不究竟。」接著又是一個比喻,「大河緩流遠,猛浪遙不行」。

大河流本身流動得很緩慢,可是它流得非常遠。相反,猛浪搖動的水,不會行到很遙遠的地方。大的海浪是一段一段地搖,它可能很高、很強烈,可是它只是一小段一小段地搖,不可能去得太遠。

所以大的事情都要花長久的時間, 長期去做才會有成果,不是說我勤快地做了短短的時間,就要有成果出現。所以做大事情時,內心要抱持一種想法:「我要花長久的時間去做。」

要有這種心理準備,而不是花很大的力氣做一個短暫的時間。聖者無著修彌勒法,一心想親身拜見彌勒怙主,經過三年閉關,什麼徵兆都沒有,於是就放棄了,離開閉關房。在路上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條毛巾在擦很大一塊鐵塊。

聖者無著於是就問他:「你在做什麼呢?」那個人回答:「我每天擦擦擦,我要把這個鐵塊做成一根針。」

聖者無著很驚訝地說:「這麼大一塊鐵,怎麼可能把它磨成針?」這個人回答:「辛苦努力的話,沒有不能達成的事。高山都可以剷成平原,何況要把鐵塊磨成針。」

聖者無著聽了心想:「那就是我的努力不夠了。要達成我的期望,我設定的期限太短了,努力還不夠。假如像這個人講的一樣,如果再繼續努力、更多努力的話,事情應該會達成的。」

於是就回去又閉關三年。同樣任何徵兆都沒有出現,心想:「大概沒有希望了。」便打算放棄,離開閉關山洞時,看到河邊一塊大石頭,上面有水滴一直滴下來,竟然把那塊大岩石穿了個洞。

心想:「一滴水一滴水滴在石頭上,都把石頭穿了一個洞,如果辛苦努力的話,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可見我辛苦努力還不夠。」於是又回去閉關,繼續禪修。

這樣又過了三年,什麼徵兆都沒有。心裡又想大概沒希望了,於是又放棄了。走在路上,看到山壁上有個老鷹的窩,老鷹每天進進出出,翅膀搧動,把做窩的那個山壁牠經過的地方搧凹了一大塊。聖者無著心想:「連揮動翅膀都把山壁搧凹了一大塊,那就是我的努力還不夠。」就又回去繼續閉關。

聖者無著繼續閉闗十二年,什麼好的徵兆完全沒有, 辛苦勞累。心想大概沒什麼希望了,只好放棄,就離開閉關的地方。走在路上, 看到一隻老母狗,下半身已經爛掉了,流著許多鮮血。上面有許多小蟲。可是這隻狗的脾氣不好,看到人就吠。聖者無著看到這種情形,心想:「這隻老狗身體都爛掉了,小蟲都要把牠的肉吃掉了,卻還是這麼壞脾氣,看到人就狂吠,實在太悲慘了。」內心產生強烈的悲心。之後心想:「這隻老狗這麼悽慘,再不救牠就會死掉,所以必須把小蟲拿開,這隻狗還可能活命。」可是又想:「如果我把小蟲全部拿掉,雖然可能救這老狗,可是這些小蟲全都要死掉, 這樣也不行,必須想辦法。」

於是向別人借了小刀,把自己大腿的肉割下來,放在一邊,然後要把小蟲抓下來。心裡又想:「如果用手把小蟲抓下來,可能把牠們都捏死了,要用舌頭把牠們舐下來,放在肉上。這樣既救了狗,也救了小蟲。」由於狗全身是爛的,有臭味,所以無著菩薩就閉著眼睛,伸出舌頭要去舐狗身上的小蟲。可是舌頭伸出去沒有碰到狗,只碰到地面,碰到泥土。心裡非常訝異, 眼睛睜開一看,沒有看到狗,卻看到彌勒怙主。聖者無著就說:「彌勒怙主!為什麼我辛辛苦苦修了這麼多年,祢都沒有示現容。」

彌勒怙主說:「不是的。從你開始閉關的第一天,我就在你身邊。由於你的業障未清淨,被罪障遮住,所以沒辦法看到我。現在由於產生大悲心之故,把罪障大部分淨化去除之故,才能看到。」

所以「在清淨罪惡而言, 沒有比菩提心更加強烈;在累積資糧方面,沒有比菩提心更加殊勝。」

菩提心的根本之處就是大悲心,所以好好地觀修大悲心、觀修菩提心,在清淨罪障而言, 在累積資糧而言,沒有比它更加殊勝的。


May 02, 202408:20
《水論》 010

《水論》 010

《水論》 010


第十頌:

「精進無間斷,漸成事皆辦,大河悠緩流,繞行地廣寬。」

如果要達成遠大的目標,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內心應該生起:「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就算遇到何種困難,我會要克服它。」

當我們的內心生起「我一定能達成的堅強勇氣,不管遇到怎樣的辛苦困難,都不能把我擊敗。因此,不論遇到多麼困難的事,我一定努力克服。」

經常有這種想法,並使這想法形成習慣後,不論什麼事,都能達成。

當然,除了勇氣之外,當然也要有大精進去克服這事情。 假使做事情的態度是「兩天捕魚三天曬網」,便不會有什麼成效。

第十頌是持續的精進。精進本身要不斷地持續,精進必定是長久性的,具備精進心,任何事皆可達成。例如河流慢慢地流動,所流過的區域就非常地廣,亦非常遠,甚至能流到海裡。

《薩迦格言》裡面也談到:「精進聰明者,無事不能辦。」聰明而又具有精進的人,沒有任何事他不能達辦的。

但一般人的情況不是如此,一般人情況是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不能達成。為什麼呢?因為一般人就是頭腦很聰明而不精進;當然亦有一些是很努力但頭腦不夠聰明。假設又聰明又精進,這兩個條件齊備,那就沒有什麼事不能達成。

貢唐大師提醒我們:精進要像河流一樣,慢慢地繞行廣闊,就會流到大海裡。假設我要成為一個有學問的博士,但讀了三天就放棄了,當然永遠不能成為一個博士。所以精進要有持續性,就像河流一樣,流得很緩慢,但可以流得很遠,慢慢地走,流得區域很廣。

所以。重視別人的學問、才華、能力,當我們去學習他們這些優點時,精進非常重要,並且要有長遠心,持續精進,那麼,不論學習什麼學問、做什麼事情都能達成。
May 01, 202404:27
《水論》 009

《水論》 009

《水論》 009

第九頌:

「能荷難行擔,凡事不艱難,潛入水中者,雨落無妨害。」

不管進行任何事情,依願而行非常重要。當已經發願要做某些事情,我們便要生起難行能行的決心,要挑得起重擔,縱然有各種難關都要努力完成。例如已經潛入到水中的人, 就算天空降下大雨,也沒有任何妨礙。

所以做事時,內心首先要有「我一定要完成它。」的意志,並以強烈堅毅、勇氣來承擔。在這種情況下去進行事情,便會容易成功,否則要達成就會很困難。

所以,即使遇到困難、再辛苦,都不能被打敗,要克服種種困難。

假若於一開始時,內心已經想:「我的能力不可能做到吧?」或者內心搖擺不定。這種人做事情做了,稍微遇到一點逆緣、困難,便會馬上放棄了。

我們常常聽人說:「我希望......、我要......、我會......」

但忘卻了這已經是對生命的一種承諾,最重要的是要實踐它。但常常有人說了一大堆,卻完成不了多少,這就叫做「發空願」。

發了願,卻沒有實踐,是自欺欺人。但如果是目標很遠、很難做到,但自己還是想做,也願意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那就沒有關係。

例如大家發普賢十願、發成佛的願,但成佛 的道路很遙遠,不能立竿見影,雖然如此,因為發了願,就好像一顆遲早會發芽種子,又因為你也願意慢慢地實踐它,所以總有一天會實現。
Apr 30, 202403:08
《水論》 008

《水論》 008

《水論》 008

第八頌:

「求學起步難,無意衰損易,水滴聚滿難,灑落頓失遺。」

當自己學習別人的優點、他人的才華時,因為不習慣,所以剛開始會覺得非常困難,而且,學習之後,又要經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所以要把學過的部分不斷地復習。若不這樣做,學過的部分很容易衰損掉。

所以剛開始學很困難,之後也不容易,因為要不斷提醒自己,要有這樣的正知,若無正知,便很容易衰損。貢唐大師用一個比喻,就是一點一滴地,把水缸裝滿,是非常花時間,非常困難,可是我要把它倒掉,一下子就可以倒光了。

這情況一樣,所以我們學習到的學問、才華、能力,應當在不斷憶念與正知的情況下,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練習,假設不重複練習的話,便很容易就衰損掉。「求學起步難,無意衰損易」這裡是談憶念與正知,亦即在正知的情況下,要經常回憶、復習。若不齊備正知提醒自己復習的話,就很容易忘記。

而一般來說,正知分為四種:

一、「有益正知」:清楚了解行動的利益;

二、「適宜正知」:清楚明白什麼對自己及他人是合適、 什麼是不合適;

三、「行處正知」:清楚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

四、「不癡正知」:做正確事情時不被迷惑。

換言之,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能專注,然後透徹了解,慢慢便可培養良好的習慣,以及 捨棄有害的習慣。因為善與不善念相違,他們就好像光明與黑暗般此消彼長。

正念正知的力量可調伏煩惱。不受吹波助瀾的影響,內心可以回復平靜如鏡的湖面般,使內心保持平靜安穩。

平靜不是免於暴風雨,而是於暴風雨中仍能保持內心安寧,這是心性修養的一種好處。

Apr 29, 202405:08
俱舍論380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80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80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練根無學位 九無間解脫
久習故學一 無漏依人三
無學依九地 有學但依六
捨果勝果道 唯得果道故

「練根無學位,九無間解脫」

練根在無學道的時候,有九個無間道、九個解脫道。

意思是,在無學的時候練根,假使退法、思法、護法、安住、堪達、不動等等,要一個一個練上去,每轉一個,要經歷九個無間道、九個解脫道。

為什麼?因為無始以來,都是鈍根,所以到阿羅漢果位時還是鈍根,練根要加功用行,要九個無間道、九個解脫道。所以這些鈍根阿羅漢練根的時候,每轉一根,便要經歷九個無間、九個解脫道才轉一個種姓,如果要轉五個種姓,便要經歷四十五個無間道、四十五個解脫道。。

「久習故學一」。

這個「久習」不是指因為他們要修很長時間,而是一個種姓的稱呼。因為在有學道、無學道的時候,他們都是兩個道所成堅固的種姓,所以稱為「久習」。

「學一」,在有學位的時候轉根,會容易一些,轉一個種姓,只要一個無間道、一個解脫道便可,因為他們並非「久習種姓」。他們只有有學道,並沒有無學道,所以跟無學的轉不一樣。


「無漏依人三」

「無漏」,練根是屬於無漏性的。依什麼身來轉身呢?「依人三」,北俱盧洲沒有,所以只依三洲的人身,天上沒有。天上不會退,不需要練根。

只有在三洲的人能夠練根。天上不用練根,他本來不退,所以不要練。只有人間需要練根,而人間中,北俱盧洲談不上練根。


「無學依九地」

無學的練根,可以依九個地。九個無漏地就是:未至、中間、四禪、三無色。

「有學但依六」

初、二、三果的聖者,修無漏的練根,可以依六地:未至、中間、四根本。 所以兩者的分別只是在於有沒有三無色。

「捨果勝果道,唯得果道故」

在練根的時候,把前面鈍根的聖果,跟勝果道捨掉,才得到利根的果道。聖果大家都明白,而勝果道是指,趣向更殊勝之果的道,即望勝上之果而欲趣求之道。又稱「勝勝道」、「勝道」。

四果之中,除阿羅漢果之外,其餘三者皆有更殊勝之果可求,故得聖果之後,必更趣求更殊勝之果,所以稱為勝果道。如一來向、不還向、阿羅漢向等之向道,即為趣至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等勝果之道;以其勝於前之果位,且更趣向後之果位,故稱勝果道。

那有學為什麼要依六地呢?

因為有學的果是初、二、三果,它們都是欲界地或色界地,沒有在無色界地,所以三無色地不計在內。所以有學練根但依六地,阿羅漢有依無色界的,有學都是依六地練根。


七聲聞二佛 差別由九根


無學總的有七個聲聞、二個佛,差別上由九品的根來分,聲聞裡邊分七種,佛一種,獨覺一種,合共一共九種。

聲聞有那七種呢?退法等五,即:退法、思法、護法、安住、堪達,這是一樣的。然後不動分兩種,一名不退,先利根故,二名不動,後來修得的。所以,

一,是原來利根的叫不退;

二,後來從鈍根練根練出來的利根叫不動。

就這樣把聲聞分七種。

二佛,佛就是覺,一個獨覺,一個大覺,大覺即世尊。

這九種無學的差別,是由根器的不同來分的。下下根、下中根、下上根,乃至上下根、上中根、上上根不同,分九個品類。相應地,退法是下下根,思法是下中根,護法是下上根,乃至不退是上下根,獨覺是上中根,大覺世尊是上上根。

另外,經中說的七種聖人,要把它解釋清楚。

(一)隨信行,稟性多信,得遇如來或佛弟子宣說正法,教授教誡,依此修加行,而入見道。

(二)隨法行,稟性多思惟,自依正法修加行,以入見道。

(三)信解,隨信行之人入修道位(十六心)。

(四)見至,隨法行之人入修道位。

(五)身證,雖未以慧盡諸漏,身已證八解脫。

(六)慧解脫,身雖未證八解脫,以慧永盡諸漏。

八解脫即八背捨,即八種背棄捨除三界煩惱的繫縛的禪定。

1.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即心中若有色法的想念,就會引起貪心來,應該觀想到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以使貪心無從生起而生解脫。

2.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即心中雖然沒有想念色的貪心,但是要使不起貪心的想念更加堅定,就還要觀想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以使貪心永遠無從生起而生解脫。

3.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一心觀想光明、清淨、奇妙、珍寶的色法,當觀想這種淨色的時候,能夠不起貪心,則可以證明其心性,已是解脫,所以稱身作證,又他的觀想已經完全圓滿,能夠安住於定之中了,所以叫具足住。

4.空無邊處解脫。

5.識無邊處解脫。

6.無所有處解脫。

7.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這四五六七的四種解脫,都是無色界的修定人,各在其修定的時候,觀想苦、空、無常、無我,使心願意捨棄一切而生解脫。)

8.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滅受想定又名滅盡定,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會領受色聲香味觸之五塵,領受五塵,就會生出種種的妄想來,若有滅除受想的定功,則一切皆可滅除,所以叫滅盡定。


(七)俱解脫,身已證八解脫,亦以慧永盡諸漏;即於煩惱障、解脫障俱得解脫。


現在的人根器差,如果從大藏經裡邊拿一本經來,很不容易理解佛說的意思。菩薩慈悲,著論來解釋經,使我們能夠理解佛的原意。如果不通過菩薩的論,只靠自己來了解,那太難了。


真正學通佛的經,非從論下手不可。這是一個方便、善巧,不能說論是菩薩著的就不如學經,這個是誤解。

有些人學法缺少善巧方便,以為經是最高的,學經不要學論﹔生圓次第是最高的,就要學生圓次第,下邊的不要學﹔研究院是最高的,就要進研究院,小學、中學、大學都不要學,這樣的人,你看看是怎麼樣的呢?
Apr 29, 202401:02:23
《水論》 007

《水論》 007

《水論》 007


第七頌:

「壞人四處轉,聚集惡類屬,深淵地裂水,引領渣泥污。」

第七頌所先說的內容,主要是,我們一定要遠離惡友、遠離惡知識。

「壞人四處轉」,這裡的壞人,就是指惡友、惡知識。惡友、惡知識他們不論去到什麼地方,他們只會「聚集惡類屬」。他們只會看見别人的缺點、充滿指責,推卸責任等不好的性質,如果我們時常跟他們一起,便會沾染了他們的習慣、見解。漸漸,我們亦會只會看見别人的缺點、充滿指責,推卸責任等惡性,亦漸漸充滿著各種缺點。有點像我們經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這一偈頌的比喻是「深淵地裂水,引領渣泥污」,就好像地裂開一裂縫,水流進入就會帶來很多泥巴、污垢。

又或者這樣解釋,壞人四面八方走,不論他到什麼地方去,當我們接觸到他的時候,
「聚集惡類屬」是指我們,所以我們只會聚集很多的缺點,不會給我們帶來優點,或者心靈上的提升。

因為他們只會使我們聚集很多的缺點。譬如地裂開時,帶來很多爛泥巴一般。如此比喻不要與惡友來往。

不論在什麼地方去,若結交惡友的話,他的缺點會沾染到我們身上,因此我們會積聚很多的缺點毛病。譬如地裂開,流進去的水會帶著很多泥巴一樣,所以這一首偈頌的意思
,就是指不要與惡友來往。

當我們學習時,一個學習者內心,應具備正直等條件,內心應該是正直的,沒有偏袒
之心,同時好壞善惡能分辨清楚的這種聰明也應齊備。這些條件皆齊備的人,要注意去學習別人的優點,重視別人的優點。當學習別人的優點時,就需要小心防犯有很多缺點的惡友,不要沾染到他們的毛病,所以要先遠離惡友,這是很重要的。

Apr 28, 202404:24
有關《尊勝咒》的幾個功德利益

有關《尊勝咒》的幾個功德利益

有關《尊勝咒》的幾個功德利益
Apr 27, 202404:23
《水論》 006

《水論》 006

《水論》 006


第六頌:

「具備正理智,吸取他才識,草原潔淨水,潺潺取花朵。」

「正」是正直、「理」是道理、「智」是智慧,具備懂得分别善惡好壞的能力。

這樣的一個正直且聰明的人,就具有智慧去學習別人的優點。相反,假如別人明明具有許多的才德,而我因為不喜歡那個人,那麼我就不會認為那是好的才華、好的能力,不喜歡這些才德、才華,也就不會去模仿、學習,這也就正正表示我們的內心不正直。

所以,首先要內心正直,內心安住在正直上面,其次要明白道理、具有分辨好壞善惡之聰明能力,這樣一個人,他一定會學習、吸取別人的才華。

前兩句是貢唐大師的主張,後兩句就用一個比喻:

「草原潔淨水,潺潺取花朵」

例如在草原中間有一條小小河流緩慢地流動,發出潺潺的水聲。由於河水會通過它四周的花朵,把左右的花朵滋潤。大家都曾去過草原,草原上的小河流動的情形應該都瞭解。河流發出潺潺流水聲,而且河水流過的地方,其左右兩邊的小花小草就容易生長。

貢唐大師以此為喻,前面所說「具備正理智,吸取他才識」,也可說是聽法者所應具備的條件,亦即適當的器皿是什麼?、適當的調伏眾所應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若以此方式解釋也是適當的。就是內心要安住在正直之中,聽道理,好好地保持善惡取捨的分辨,必須具有此種的能力。

不僅講說必須具備這些條件,聽法者本身也要具備正直的內心,條件齊備的人,他必定注重別人所擁有的能力、才華,並且會去努力學習。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他的功德、才華會不斷地進步、增長。

所以,即使是非常精通佛法的修行人,他們對於別人的才華也非常重視、欣賞,認為這個才華不錯,便會努力學習,因此,他的進步會很快,不須要很久就會成就佛果。這個在《薩迦格言》裡也有談到。

《薩迦格言》也是一部眾所周知、非常有名的格言,裡面也談到類似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一部格言名為《甘丹格言》,這本書的特色是每一個格言都配合一個故事。

Apr 27, 202405:28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四十二)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四十二)

十二緣起 (四十二)

愛緣起支

定覺法師

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
更互為果性, 亦常為因性。

說到最初「潤澤」,就是指與⾃同⼀重緣起所攝的能引業的「習氣」,最初潤澤就說明是「愛緣起⽀」,然後一直發展成是強⽽有⼒,決定有下一生,出⽣後有的這種情況。所以,

最初去潤澤業習氣的就是在⼗⼆緣起第八⽀愛⽀。它是如何去潤澤業習氣呢︖就是藉由去耽著與⾃非同⼀重緣起所攝的三受隨⼀,藉由這樣來潤澤業習氣。

⼀般來說貪欲與愛同義。而愛緣起⽀可以分為欲愛、怖畏愛以及後有愛這三種。

欲愛就是欲求能夠獲得快樂之貪欲;怖畏愛是欲求能夠遠離苦之貪欲;後有愛是貪著異熟蘊之貪欲。

這裡說的「貪著異熟蘊」所指的是來世「異熟蘊」。因為是來世的異熟蘊,所以,可以肯定是「後有」,對於貪著「後有」的貪欲。

在三世的十二因緣中,以「諸法互為因果」,來說明一切法的緣起。這所說的「緣起」是極為微細甚深,不但微細到世間粗心不能了達,而它的甚深,凡夫淺慧也不能窮究。

而愛緣起支中的緣起,構成了有多種不同的意思,但歸納起來有兩種:自性分別緣起、愛非愛分別緣起。


(1)自性分別緣起:這裡的「自性」是指諸有法的自體,如你、我、他。

而「因位識」為你、我、他一生又一生的因緣性,彷如種子一樣。而因位識中,有各各不同的諸法,所以有各各不同的因性存在,因此亦有種種不一樣的「諸法生起」。

假如說世間唯有一法一種子為因,那就無法說明這現實種種有法的差別的現象。無始以來,在我們的相續中就受著種種諸法的熏習,所以能為種種有法自性能現起的緣起 。而愛緣起支有「能緣性」,所緣種種法,一旦執持,便能「分別」熏習諸法,於是就能起現各各不同的你、我、他有情。

所以,一切人、事、物會有這樣的現象,從十二緣起支,就可以探研出他們是以「分別」而顯現出差別的現象。

再講一次,自性分別是指諸法各各差別的自體。這各各的差別自體,是由於因位識被愛緣起支熏習,而構強而有力的集氣。因位識有非常多,所以未來能分別顯現出諸法自性的種種。

(2)愛非愛分別緣起:

在果位識時,我們會隨著強而有力的集氣而入胎,亦即是所謂的「自體」,也就是名色所構成的色心二法。這名色緣起支所生起的自體也稱為「具心者」,「具心者」在善趣、惡趣之中,可以分為「愛」和「非愛」。可愛的,就是由善業所感得的善趣自體;而不可愛的,就是由惡業所感得的惡趣自體。

能夠分別說明這種種差別自體的原因,就是十二支緣起中的「愛緣起支」。

所以,因為有愛緣起支而構成的種種業感差別,所以便有三界六道四生等有情,他們亦具有種種差別而各各自體不同。唯識學派把這種「自性分別緣起」及「愛非愛分別緣起」合稱為「賴耶緣起」,又把整個十二支緣起稱為「業感緣起」。

但中觀宗則認為,他們口中的這二種緣起,實際上都只是建立在相續識之上。用唯識宗的說法,就是一切法皆依賴耶而起,而就在這阿賴耶上建立二種緣起的差別。雖有二種緣起,但它們是統一而不是對立的。

所以,一切根身器界的構成,可以分兩類:一是差別不同的「自性」, 另一是能夠令質料成為「自體」的組合力量。

就好像將軍與士兵之間,缺少了任何一方都難以成為軍隊。眾生也是這樣,「因位識」與「愛緣起支」缺一不可,「因位識」就是名言熏習,「愛緣起支」就是能構成有緣起支的熏習力量,亦即是之後的業力集氣。

我們的識當中,有各式各樣的「因位識」,也就是所謂的名言種子。當現起了某一自體,其他的「因位識」還是存在,這一點與遺跡的講法一樣。但因缺少了配合的「愛緣起支」,所以暫時不能發現。

外道不明緣起正理,所以生起種種錯誤分別執著。

(1) 數論師妄執「自性」為萬有的生起「因」。

數論的自性:是指智慧的本源,所以自性之意識是一種本質,並不是被生出來的東西。這一自性與身體心靈、或感官上的我截然不同。是「我」以外的整個之客觀存在的主體,並且是一個永恆的。

在世間之流動中,它只能是一旁觀者,亦稱為「總主」,但不會作出任何干預。

以數論派來說,我們各種見聞覺知,都是自性的變化。雖然沒有人看到有自性,但他們確定自性是有的,理由是:「如果沒有自性,現象是無法安立的。」

亦因為能見聞覺知這些現象,所以可以推論出有自性的存在。而我們將自性與自我混合為一,被見聞覺知的現象所左右,所以才會輪迴。他們認為透過他們的修行,看到自性就能得到解脫。除此之外一切皆是虛幻的。

所以數論派認為「自性」是世界的第一因,它的變化只是為了滿足自我,而不是為了別的自身目的。

自性由三種成分構成,即是三德。此三要素沒有任何屬性,它們是從苦、樂、不苦不樂三者推論出來的。但因為苦、樂與不苦不樂,在不同之情形下, 有人會感到喜歡,亦有人會感到不喜歡,或無所謂喜歡與不喜歡三種感覺。所以沒有任何屬性。

他們認為自性是永恒不死的超越,但會受無明的影響,當身、受、意識被無明掩蔽,自性三德失衡,失去自性與非自性之我的辨別力,我們便會依非我的感受去確立此受便是我之的錯誤認知。例如當我們的身體被刺傷時,便會感到疼痛與不快,因而不能分別自性與身體之不同。因此,在心靈中之苦與樂等受能否影響到自性,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把自性與自我清楚地加以辨別。只要一旦認知自性與自我之分別,自性便能在苦樂、生死中解脫,完全停止遭受無明之影響。於是,自性便安住於超然的旁觀者地位,擺脫了一切痛苦、境界,並獲得了內心的自由。

當然,他們都認為,這有賴於長期的禪修訓練,不斷思惟自性是眞理、是永恆,能超越時間、因果,是不生不滅之常、樂、我、淨。所以數論派認為,當三德互相依存並平衡時,自性處於原初狀態便是解脫。但當三德的平衡被打破時,即由某德支配其他兩德時,自性就開始演化或轉變而成輪回。

思考題:從以上數論派的講法,他們與佛教十二因緣的提倡,有什麼相違的地方?


Apr 27, 202401:27:09
《水論》 005

《水論》 005

《水論》 005

第五頌:

「小溪無能涉,大海豈能渡,良規不能知,法性焉能悟。」

第五頌是第四頌是聽聞兩個規矩的開展,在兩個規矩當中,先講世間的規矩,之後才宣說出世間法的規矩。那為何要把世俗規矩的內容放在前面講,其原因即是第五頌的內容:

「小溪無能涉,大海豈能渡,良規不能知,法性焉能悟。」

若連一個小小的溪流都不能游過去,那麼,他怎能游過大海呢?能過渡大海便更加不可能。

同樣地,如果連世俗之中高雅的行為也都做不到,在這種情況下,說要修佛法、出離三界六度痛苦,乃至要成佛,那當然是不可能。

「法性」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甚深微妙。連世俗高雅的行為都辦不到,這樣愚昧無知之人,卻說要修持佛法,我要證悟空性,乃至甚深微妙的諸法實相,又那有可能呢?

所以,貢唐大師這首偈的意思是說,首先應該把世俗之中高雅的、大家讚嘆的高雅行為先學好,之後再進行佛法的修持。

假設連世間之中高雅、優秀的行為都做不好,而要說我要禪修佛法,獲得證悟,那是不可能的。

大怙主龍樹菩薩曾開示過:「人間高雅的行為這點都做不到的話,那麼正法方面辛苦勞累的修持就不用講,更加做不到。假設把世俗之中高雅良好的行為做好的話,那麼佛法方面的修持就不會太困難。」

太虛大師曾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所以修行無非在淨化自己的人格,提昇人格品質而已。同樣道理,提婆菩薩也曾開示過:「世間規矩好的部分應當要好好地學習,之後才能夠把佛法的禪修做得好。」

即是說,對於一個行者而言,應先把世俗之中好的規矩先了解、辦妥,把這部分做好的話,才有辦法把禪修做好。


因此,對於一個佛法的修行人而言,已學習了佛法,且已做禪修,可是學習與禪修到底做得好或不好,如何知道呢?

所以經常開示:「聞兆寂靜調伏,修兆煩惱減淡。」

聽聞的徵兆是寂靜調伏。一個人聽聞了佛法,是否掌握到關鍵,有沒有契入要點,?假設契入關鍵要點的話,他應該是身心寂靜調伏。

因為,假設聽聞且學習了,卻沒有發生寂
靜調伏,傲慢之心等等都沒有調伏,憤怒、貪婪、嫉妒之心也沒有減少,就表示未掌握到關鍵,否則,這些煩惱心應該會逐漸減少。

假設已做了禪修,可是煩惱愈來愈嚴重,或者沒有減退,就表示沒有掌握到聞法關鍵重點;假設他掌握聞法的關鍵、重點,那煩惱便應該逐漸減少才對。

所以,此偈頌所講的,意思是就針對我們世俗人而言,如果連世間上高尚優雅的行為都沒有做到,出世間的佛法修持則沒辦法做到,所以首先有必要先把世俗的高雅規矩先學好。
Apr 26, 202406:27
俱舍論379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9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9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學異生亦六 練根非見道
應知退有三 已未得受用
佛唯有最後 利中後鈍三


之前所說阿羅漢的六個種姓,皆是從是從異生、有學階段而來的。因為異生、有學有六個種姓,所以他們成就阿羅漢的時候,也有這六個種姓。

「練根非見道」

在見道的時候沒有練根。因為見道的時候非常速疾,見道的時候跟法輪一樣的,前十五剎那與後一剎那,中間一個插針的機會都沒有,所以無法起練根加行。練根要用功加行,但見道的時候,中間一剎那也沒機會停,插也插不進去。沒有加行怎麼練根呢?所以見道的時候沒有練根的。

「應知退有三」

有三種退:

一是已得退,已經得到失掉,這是真的退。

二是未得退,沒有得到那些功德也叫退,這不是真的退。

三是受用退,這個功德現前的時候,其他功德隱在裡邊,這叫受用退。功德的功能沒有顯出來。受用退佛也有。

「利中後鈍三」

利根阿羅漢,有中後兩種退,即未得退與受用退。還沒有得到的,叫未得退。證到沒有拿出來用,叫受用退。

鈍根的這三種退都有。這三種退,經上說現法樂住的退不是真的退,是受用退。所以如果沒有世親菩薩的解釋,自己就會搞不懂。

阿難尊者,受佛的囑咐要住在娑婆世界度眾生。他一百二十歲的時候,有一次在一條河邊,看見一個小沙彌在念「人生一百年,不聞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見聞之」。

阿難一聽知道這個沙彌背錯了。於是教他,「人生一百年,不聞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見聞之」,只要一剎那能夠聽到生滅法,比一百年虛度要好得多,要超勝。這個沙彌也就照著背了。結果過了幾天,尊者再看見那個小沙彌,他還是按他原來錯誤的念。阿難尊者奇怪問他原因,原來小沙彌的師父認為尊者一百二十歲了,記錯了,讓小沙彌不要改。這樣,阿難尊者很嘆惜,他是多聞第一,沒有記錯,一切經都是他背下的。那個小沙彌的師父不學無聞搞錯,還要怪阿難錯,這樣阿難尊者就入涅槃,因為不起作用了。

聽不懂經是自己智慧不夠。怎麼辦呢?不學,哪有那麼大的智慧呢?

問題要學才能解決,那些不要學的人,眼睛閉起來就修,非常可惜。認為學法沒有用,心地開了之後才是真的證到。但心地不學法怎麼開呢?學法就是開心地呀!戒定慧,聞思修,暖、頂、忍、世第一見道,無漏法就來了。但如果前面都不要,空中樓閣怎麼來呢?


剛剛提到退有三種:

一、已得退,謂退已得殊勝功德,殊勝功德得到之后,碰上不好的緣失掉了,這是真的退,這種案例經上有很多。

二、未得退,約未得殊勝功德,即名為退,功德沒有得到也叫退,還沒有得到。

三,受用退,謂已得功德,於受用時,不現在前,名為退也。所以是功德沒有失掉,但是現前沒有去用,這是受用退。

「佛唯有最後」,佛也有受用退。佛德是萬德具備,也不可能在一剎那裡邊,什麼功德都顯出來,那些沒有顯的就是受用退。所以,有部說佛也有受用退。佛尚且還有退,不動阿羅漢當然還是有的。

「利中後」,利根的阿羅漢,有中後兩種退。中退是未得退,未得到的功德也叫退。后退,受用退。因為利根已經得到的不會退,沒有第一個退。

「鈍三」,鈍根的阿羅漢,退法、思法、護法等等,這五種根性已得退,未得退,受用退三種都有。

經裡邊說不動法的阿羅漢,「所證四種增上心所、現法樂住,隨一有退」,這個現法樂住指四根本靜慮,四個根本靜慮有的時候不現在前,受用退。

現初禪的時候,二禪、三禪、四禪沒有現。現四禪的時候,初禪等沒有現,現其他功德,這四種靜慮都沒有現。經裡指的是這個受用退。

所以,所以不動法的阿羅漢仲然會退現法樂住,也只是受用退,這個時候作用沒有現前,並不是未得退,也不是已得退。真正不動的阿羅漢並沒有退。




一切從果退 必得不命終
住果所不為 慚增故不作


阿羅漢退果是怎麼一回事呢?既然有部說阿羅漢會退,退後還能不能生起來?本來阿羅漢果時不會做的壞事,退後會不會做?不會。為什麼原因呢?

「一切從果退,必得不命終,住果所不為,慚增故不作」

不論從哪一個果退的,沒有命終之前,決定還要回復他的阿羅漢果,因為這個退是失念,並不是全部功德失掉,所以在命終之前,決定會恢復他原來的阿羅漢果位。第二個問題,在果上所不做的事情,因為他慚愧心增長,本來阿羅漢不做的壞事情,退了之後也不會做,不會墮落。


一切阿羅漢果退,不管是退到那一個果有,很快就恢復,絕對沒有命終而不得者。

假使說果證到之後會退,退掉之後,還沒有恢復就死掉,那麼修梵行這個果就靠不住了,不安穩,也不可相信。辛辛苦苦證一個果,一退之後又去輪回,白辛苦了。所以這是不會的!

得了果雖然退,決定不會命終再輪回,即退後再得前決定不會命終。

在阿羅漢果上不做的事情,不好的事情,即使退了之後,因為慚愧心增長,有增上的慚愧心護持,也不會做。打個比喻,譬如壯士,壯士,很有力的人,練武的,絆了一跤,但不會倒下去。馬上就站穩的。得了阿羅漢果的人也一樣,雖然退,但不久還是恢復阿羅漢。

Apr 26, 202451:33
《水論》 004

《水論》 004

《水論》 004

第三頌就是鼓勵聽聞,鼓勵具有智慧的人好好地聽聞。

「染香潔淨水,供養或洗滌,灑水皆良妙,格言遍莊嚴。」


「染香潔淨水」把潔淨的水加上了紅花、檀香等,就成為可當作為供養三寶的香水、如八供中的頭兩杯供水,我們一般都會加上紅花。加上紅花的淨水亦當作灑淨的水。不管用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地好。

同樣道理,現在貢唐大師要講的「格言」,不管誰來聽都很適合。不管只是為了暫時的安樂,或為了究竟的安樂,只要有這樣的追求者,都可以來聽聞、學習。

正如加了紅花等做成的香水,這種淨水用途非常廣泛,可當作供養水、濯足水、灑淨水…,應用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地好。與此比喻一樣,在兩個規矩方面: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講解,這個論典本身的運用亦非常廣泛,只要是追求世間的安樂、出世間的安樂,任何人士來聽聞都非常好。

第四頌:

「二規知取捨,成辦久暫事,如同善思察,舵手之入海。」

這本書的內容是兩個規矩,即世間法的善惡取捨應該怎樣做,與及出世間法的善惡取捨應該怎樣做。如果能瞭解兩個規矩如何取捨,便會有「成辦久暫事」的好處。

也就是於輪迴之中的世俗事能夠達成,解脫方面的究竟之事也能成辦。依靠著貢唐大師的教導,知道好壞取捨,世、出世間之事也能成辦。

例如「舵手入海」,這裏舵手的意思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船長,他非常精通於海上航行,應該走什麼地方,哪裡會發生危險等等,他非常擅巧、謹慎地觀察分析, 當我們倚靠這樣的一位船長入海,他會很順利地帶領我們到目的地,不會發生危險或障礙。


因為古代沒有雷達探測儀器等,當時若要穿過大海到某地,便要找一個非常有經驗的船長,能夠觀察分析大海中哪個地方有危險,何處的風浪較大,哪裡有礁石、急流等。在大海中,大家的生命都完全在船長手上,所以船長是否專精非常重要。假如有一位非常有經驗的船長,那麼,我們想要到什麼目的地都很順利,並沒有危險。

同樣的,若能通達了解世俗與解脫兩方面的善惡取捨,那麼不管是世間事我所希求的目
標,或出世間事我所希求的目標,都比較容易成辦。

Apr 25, 202405:02
《水論》 003

《水論》 003

《水論》 003

昨天的第一頌是恭敬讚嘆,今日是第二頌稱為「立誓頌」。

「離污濁淨水,息眾生躁熱,新格言甘露,慰藉聰慧者。」

「離污濁淨水」,已離開污垢以及混濁的清澈的淨水,因為這水很乾淨、清澈,就能使眾生的熱惱能夠止息。

這也是一個比喻,用能令眾生熱惱止息的淨水,來比喻貢唐大師他即將要講說的格言,這些新的格言就像甘露一樣,能令聰慧者得到離開各種的痛苦,得到休息的機會。

所謂「新的格言」,就是貢唐大師即將正確無誤地,把世、出世的兩個善惡取捨道理講解出來。這個正確無誤的內容,再用一個具體的比喻,就是「甘露」,傳說人喝了甘露之後,什麼疾病都就能治好。同樣道理,現在這個新格言的甘露,能使聰明的人離開各種痛苦憂惱,得到心性的休息。

「新的格言」就是以前沒有的,在暫時的安樂、究竟安樂兩方面,透過這個新格言,我要讓這些有身情眾生、聰明的行者都能得到,所以立誓要寫一個新的格言,就是貢唐大師發誓要撰寫《水論》這本書。


立誓的必要性何在?

因為高雅之士不會多承諾。譬如有些人做了很多承諾,可是大部分承諾的事情都沒有做完。但高雅之士不是這樣,他不多承諾,凡是承諾過的事情,沒有徹底達成之前不會放棄,不管再怎麼辛苦、勞累、危險,都不會放棄。

所以,高雅之士的承諾如石頭上的雕刻。石刻經歷風吹雨打,還是一樣不會改變的;高雅之士的允諾就像這樣。

一般來講,在承諾者方面可以分上、中、下,一般用三個比喻來說。上等者的承諾,如石頭上的雕刻。中等者的承諾如沙泥上畫圖。如果是下等者的承諾,就像是水面上的畫圖一樣,寫了就馬上消失,出現了就馬上消失掉。所以,下等者所做的承諾,往往會莫視承諾或出爾返爾。

中等者會履行承諾,但沒法很持久,當中間有些特別困難,就會放棄了。

而高雅之士的承諾,不會輕言放棄,就像石頭上的雕刻一樣。

因此,立誓頌是發誓要寫這一本書,中間不管辛苦、困難,遇到什麼障礙,非要達成不可。為了要表示如此,所以有立誓頌。

Apr 24, 202405:27
俱舍論378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8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8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有是先種性 有後練根得
四從種性退 五從果非先

這六種種姓,有的是本來就是那個種姓,也有的是後來練根,慢慢轉到利根。這兩種都有可能。

練根是指修行者在加行位中,調練其根性,使根性成為勝根。與轉根、增進根同義。即藉由道力,令根相續捨下而得中、捨中而得上,漸次增勝,稱為練根。所以練根只是往上練,不會往下練根而練到退法的,所以退法阿羅漢這個種姓,必定是先有的。

思法、護法、安住、堪達、不動等五個,有先得,亦有後得。

意思是有的本來是思法阿羅漢種姓,那是先有的。亦有的是從退法阿羅漢開始,一直練根練上去成就思法阿羅漢。乃至思法阿羅漢再練上去,練到護法阿羅漢。護法阿羅漢再練成安住阿羅漢。安住阿羅漢再練成堪達阿羅漢。堪達阿羅漢再練成不動阿羅漢。先有或後面才練根,兩種都可以有。所以,不動阿羅漢乃至思法阿羅漢一樣,可以是本來有,也可以從退法練上來。

所謂的退法阿羅漢,不是說他一定會退,非退不可。乃至堪達,堪達阿羅漢,亦不一定練根練到不動阿羅漢,他是有進入不動阿羅漢的可能性,但是也可能就在那裡停住了,達不到不動阿羅漢的境地。所以這些名相,只是根據可能性而安立,並不是一定如此。

所以六阿羅漢,能通三界,三界皆有。三界裡邊,都有這些六種阿羅漢的根性。假如退法阿羅漢是決定要退法,堪達阿羅漢的決定要達到不動阿羅漢,那麼上界色界、無色界便只有安住、不動兩種阿羅漢的種姓。因為上界不會自害,更不會自殺。也不需要自己「防護」,更不要「練根」。上界生的聖者,不要練根。那其他四種阿羅漢在上界就不會有了。但事實上,因為是「容有」,所以不是決定的,而六種阿羅漢,三界裡邊都會有。

「四從種姓退」

要退的有四種。首先,不動性阿羅漢,是利根的不會退的。另外五種,「唯退法一,姓必不退」,退法阿羅漢的種姓不會退,因為下邊再沒有可退的種姓。所以若果以退種姓來說,只有中間四個可以退種姓。亦唯思法等四個有種姓可退。

「五從果非先」

但若以退果位的角度而言,便有五種阿羅漢可以從果位上退下。從退法阿羅漢起一直到堪達阿羅漢,都是鈍根,都有退果的可能性,這是退無學果。

總結一下,思法阿羅漢一直到堪達阿羅漢這四種,種姓退也有,果上退也有。這個果也可以退,種姓也可以退。

「非先」

若果他本來的種姓,在有學位的時候是思法,到無學位還是思法阿羅漢,這樣的聖者,果位不退,種姓也不退。

同樣,在有學位的時候是的種姓安住,無學果的時候也是安住阿羅漢,那種姓不退,果位也不退。

假使不是原來的種姓,便可以退。原來有學道是這個種姓,無學道也是這個種姓,那他的果位、種姓都不退。

因為有學道、無學道都是同一個種姓,這兩個無漏道成為非常堅固,不會退。

假使他在有學道的時候練根,本來是退法阿羅漢,練到思法阿羅漢,或者是護法阿羅漢,乃至堪達阿羅漢。或者本來是思法阿羅漢,練到安住阿羅漢,堪達阿羅漢等等。原來有學的時候,不是這樣的種姓,叫非先。非先的人會退。

因為練根在無學道練的,這個果只有無學道一個道,不堅固,所以可能退。


照有部的說法,預流果決定不退,因為他斷的是迷理的惑。所以他的見決定可依據,不會迷惑。無漏的慧已經證到這個道理,必定不會再退。

有部的說法,見道的惑,理上的道理是可以肯定的,聖慧證到這個道理之後決定是不會退。而事相上的道理,修道時斷的迷事惑,卻不像理那樣可以攪得清楚。

理相、事相,兩個是相對。這個事相,不是那麼真實。事沒有一定的道理可以依的。講戒律、講原則是很好講的,但事上要去行,卻不是那麼簡單。事跟理要協調很困難。迷事的惑斷後可能會退。

我們凡夫有的時候正念失掉會退,但初果見理不退,而二、三、四果斷修惑,有可能退。

這裡牽涉到一個問題,「非先」,先證的果不會退的,但心幻證的要退。假使預流果,第一個果是最初所證的果,是不退的。一來、不還,如果是超越證的,已經斷了六品的惑,一見道就證一來果,那麼這個果不退。

超越証的第三果也是,先把欲界的九品斷完再見道,第一次一下子證第三果的,這個三果也不退。反過來,如果先得初果,後來再斷欲界六品證二果,這個二果是會退。假使證二果之後,再證三果,這個三果也會退。再證四果,這個四果也會退,這是有部的說法。

有部的說法不是那麼機械的,預流果不退,二、三果後得的會退。二、三果裡邊,如果是先得的,超越証的也不退。非先又多一層意思,這個意思這裡沒說。

大眾部的說法,「預流果有退」,預流果會退,而阿羅漢果不退。


經部的說法,預流果、阿羅漢果都不退。為什麼?這是無漏道證的。預流果是八忍八智最後道類智證的,所以不退。阿羅漢,斷有頂的第九品煩惱,金剛喻定,也不退,都是無漏道證的。中間的兩個果,可以有漏道證,可以退。

每一部都有它的依據,都有它的體系,都有它的修證,所以,不能混淆。

超越証,是見道之後無漏道証的,也不退。超越証的二、三果也不退。這個經部、有部有相同之處。

根據經部宗,阿羅漢退的是現法樂住,不是退果。依經部宗,阿羅漢果,無有部六種者,阿羅漢分六種果是對現法樂住來說的,有退、有不退,但果是不會退的。修四靜慮,離開欲界的五欲之樂,有善法的樂,叫現法樂住,現前受到善法的樂。四靜慮都有現法樂住。定中的那些樂住會退,而果是不會退的。
Apr 24, 202449:53
《水論》 002

《水論》 002

《水論》 002
Apr 23, 202405:05
水論 001

水論 001

水論 001
Apr 22, 202409:07
俱舍論377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7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7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阿羅漢有六 謂退至不動
前五信解生 總名時解脫
後不時解脫 從前見至生

於阿羅漢果位中,亦有六種差別,所以說:

「阿羅漢有六,謂退至不動」

之前我們亦有提到有六種阿羅漢,而六種阿羅漢的意思,是有六種「根性」不一樣的阿羅漢。

前面說「不動阿羅漢」是其中一種,他們是根性最利的阿羅漢果,證得盡智後,能生起無生智。所以,「不動阿羅漢」無論遇到什麼因緣來到,他們都不會退轉,他們在證得阿羅漢果之後,心行自在,不為一切煩惱所退轉,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因緣,他們都不會再退轉,是最利根的阿羅漢。

而另外五種阿羅漢的差別是:退法、思法、護法、安住、堪達。再加上不動,便是六種。

第一,「退法阿羅漢」,他們在證得阿羅漢果以後,一旦遇上退轉的因緣,便會忽然生起修惑,那便退失所得之果,如遭遇疾病等,即退失所得之果位。而降至不還果、或一來果、或預流果等,這便是退法阿羅漢,也是最劣之種性。


第二,「思法阿羅漢」,他們因為怕退失所證之果,所以他們自己恆作是想:「勿遇病等便逆緣」。但由於恆作是想,導致正念有所忘失而欲自殺。也就是因為恐懼所得之果退失,希望由自殺而入無餘涅槃。


第三,「護法阿羅漢」,在證了阿羅漢之後,於所得果法,為令不退,精進防護。亦於自己所證之法,心生愛樂而常護持。不然,則有退失所得阿羅漢果之恐也。


第四,「安住法阿羅漢」,假使沒有很厲害的緣,即使不防護,不專門去提高警惕,也不一定會退。也就是指不退也不進,安住其果位者。即若無特別之退緣則不退其所得,若無勝緣則不轉為較優之種性。

第五,「堪達阿羅漢」,在證了阿羅漢果以後,能安住於所得果法;雖不自防,亦能不退。他們心有堪能性,歡喜練根,很快能夠達到不動阿羅漢的境地。所以又稱為「可進相阿羅漢」,指善修練根能迅速精進,而很快達於不動法者。


「前五信解生」

見道的時候稱「隨信行」,修道的時候稱為「信解」,在阿羅漢的時候,有退法、思法、護法、安住、堪達,這五種都是從信解根性轉過來的。

所以這五種阿羅漢,從退法到堪達,在有學位的時候都是信解根性,也稱為「時解脫」。要有一定的時機因緣才能夠入定,才能夠使心解脫,把煩惱除掉。而「時」有六種」,即要有六種因緣。

一、「得好衣」,衣服要穿得好。穿得合適,既不太熱,又不太冷。

二、「得好食」,飲食也要合適,要配胃口,適量,不多不少,這樣子才能夠得定。脹狠了,昏沉,不能入定,不能心解脫﹔餓狠了,要吃東西,也不能入定。

三、「好臥具」,睡不好也不行。

四、「得好處」,好的地方,日無人煙,夜無狗吠,無病處是沒有流行病的地方。

五、「得好說法」,要有善於說法的人來給他說法,他得了啟示之。

六、「得好同學」,有好的同學,得到幫助。

得到這些因緣才能夠入定,才能夠解脫,這是時解脫阿羅漢。沒有這些因緣,不能解脫。


「總名時解脫」

這五種阿羅漢都稱為時解脫。因為他們得解脫的時候,需要有六個條件。

「後不時解脫」

六種阿羅漢中,只有不動阿羅漢這一種稱為不時解脫。不時解脫是相對於時解脫來說,意思是不需要依靠外界條件,只要自己努力,便能證得阿羅漢果。

要成為果上利根,因上先把自己練成利根。因上是利根,果上也是利根;因上是鈍根,果上也是鈍根。利根的人,不用靠腳些順緣,自己能夠入定。入定之後,心能夠解脫煩惱。這是從過去有學時的見至,那個利根的根性產生的。在有學的時候是見至,到阿羅漢的時候就是不動阿羅漢。


阿羅漢種類可以很多,除了鈍根、利根,以及現在說的六種阿羅漢,普遍可分為兩大類:

(1) 慧解脫阿羅漢:依智慧永斷一切有漏煩惱的阿羅漢,然而未能證得滅盡定,由於不能解脫定障,所以有些阿羅漢沒有五通,只有漏盡通。

(2) 俱解脫阿羅漢:能證得滅盡定的阿羅漢,於定、慧都究竟解脫,故能得「三明六通」。

所以,不是所有的阿羅漢都有神通,在經典上記載:有一個阿羅漢比丘尼,彼一個惡人囚困起來,她沒有神通,逃不出去。蓮華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救她,並且教導她修神通。

解脫是依智慧,並非依神通,也非依禪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會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羅漢都能夠進入初禪,有些阿羅漢沒辦法進入滅盡定,他們被稱為慧解脫羅漢。阿羅漢斷除所有的煩惱,無需再修學,所做已辦,故稱為無學。在經典中又說阿羅漢不受後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來這世間受果報了。
Apr 22, 202401:01:48
四無量心簡介(81)

四無量心簡介(81)

四無量心簡介(81)
Apr 21, 202409:08
四無量心簡介(80)

四無量心簡介(80)

四無量心簡介(80)
Apr 20, 202409:16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四十一)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四十一)

十二緣起 (四十一)

愛緣起支

定覺法師

第七愛緣起支,由有彼三受隨⼀之愛著貪愛,即是為「彼」⼗⼆緣起⽀的愛緣起。

第八⽀愛緣起支就是要說明,⼗⼆緣起⽀當中的愛⽀緣起。從它的體性來說,就如同下⾯說到:領納三種受與⾃非同⼀重緣起的苦、樂、捨三受隨⼀,⽽與彼(三受隨⼀)愛著之貪愛,即是為彼(⼗⼆緣起⽀的愛緣起)。

⼗⼆緣起⽀當中第八⽀愛緣起⽀來說,它也是作為最初潤澤業而成習氣(能投生的識)。也就是⼀開始由無明為「等起」⽽造業,也就是到了「⾏緣起⽀」。

剛行業滅了之後,在意識之上,留下習氣,這就到了第三⽀識緣起⽀。最初能夠對於在意識之上的習氣留下潤澤的,就是「愛緣起」。所以,在此處所說的第八⽀愛緣起支,它能夠作為最初潤澤意識之上的習氣。

除此以外,還有如同在此處說到:它能夠領納與⾃「非同⼀重緣起」,即不是同⼀重緣起的三受隨⼀,對於此三受產⽣愛著,符合其體性的內容,就是⼗⼆緣起⽀當中的愛緣起。

若從⽀分來說,〸二支之中的愛緣起支,可以分為三種: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

(1)貪著愛,是指對於輪迴有漏樂受產⽣欲得的愛。所以在一般教科書中說到:「初如欲想得樂之愛」。

(2)壞滅愛,即教科書中說到:「中如欲想離苦之愛」,就是對於輪迴中的各種苦受,產⽣想要脫離、想要遠離此苦的愛,就稱之為「怖畏愛」。

實際上,這個「壞滅」的意思是「怖畏、恐懼」。它意思是我們皆怖畏痛苦等苦受,不希望得到苦受,所以渴求遠離苦受。對於苦受的想要捨離的⼼,就稱之為「壞滅愛」。

(3)後有愛:是指對於後有,即對於之後在輪迴中結⽣相續的後有,教科書中說到:「後如欲求後有之愛。」即希求來生繼續能夠再得到樂受。這樣的愛,就是屬於「後有愛」。

所以,作為十二支之中的第八支愛緣起支是有的,彼蒙受三受隨一而於彼愛著之貪愛,即是為彼。

而區分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初如欲想得樂之愛,中如欲想離苦之愛,後如欲求後有之愛。

大家看這個就知道是依照次第的,十二緣起當中的愛是什麼呢?它是透由感受任何三種受,就是滿足、痛苦、中庸三者其中之一的緣故,對它有一種貪著的、眷戀的、貪愛的貪心,或者因為感受到三種感受其中之一而對它去貪著、愛著的貪心,這是所謂十二緣起裡面的愛支。

所以,區分為: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三種很容易。

貪著愛就是想要得到快樂的愛樂心。因為我們生起過快樂的感受,而有一種對它的眷戀或一種貪心,希望「不離愛」,這就是所謂的貪著愛。

壞滅愛是想要離開痛苦的,希望痛苦「歪離」的貪著愛。

後有愛是什麼呢?就是想要希求後世能夠繼續獲得快樂的貪著愛,這就是對後世「渴寸求」愛,分為這三種。

如果講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的話,在福稱大師的《決定解》裡會看到:「它是十二緣起裡的第八支,是在一者緣起當中,使著業能變為強而有力的一個貪心,是十二緣起裡面的愛緣起的定義。」

我再講一遍:它是十二緣起裡面的第八支,在一個緣起來講,它是使著業能變為強而有力的一個貪心,是十二緣起裡面愛緣起的定義。分為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三種。

這裡大家要注意的是,從感受是三種受的其中之一而生起的一個愛,它是以三世的十二緣起來講,比如當我這一生,有前世有無明、有第二行業在未來世生起之後,當我結生到後世的有意識的名色隨一、六處生起後,才會生起一個觸心所、受心所;因為有受心所生起,我會跟隨着一個愛取、一個有生起;因為愛取與有的生,又會把以前的業滋潤變成一個有,而才再有生、再有老死,這是以三世的緣起去算,他是比前世的一個緣起,不管造了畜牲、或餓鬼、地獄的無明、行業,與後世這生起的,及未來世的生、老死,有可能是天、人或其他類别的生跟老死,可以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是「領納三種受與⾃非同⼀重緣起的苦、樂、捨三受隨⼀。」

所以,至尊法幢⼤師的《緣起總義》當中,對這⼀段的解釋說到:「是故,能夠對於與⾃⾮同⼀重緣起之三受隨⼀產⽣貪愛之⾨,此後對於與⾃同⼀重緣起所攝之能引業之習氣,能夠在最初潤澤的貪欲,此是第⼋⽀愛⽀緣起的性相」。

這就是至尊法幢師在愛⽀緣起的性相當中,有說到:對於與⾃非同⼀重緣起的三受隨⼀貪愛,⽽且他對於與⾃為同⼀重緣起所攝的能引業之習氣,能夠在最初潤澤的貪欲,具備了這樣的特性,來說明它是⼗⼆緣起第八愛⽀緣起的性相。

所以,以至尊法幢⼤師的這⼀段定義來說,⼗⼆緣起的第八⽀愛緣起,它就是貪欲。貪欲對什欲呢︖是對於與⾃非同⼀重緣起的三受隨⼀產⽣貪欲。藉由對於三受隨⼀產⽣貪欲之⾨,來潤澤與⾃為同⼀重緣起所攝的能引業之習氣。

Apr 20, 202401:01:51
護身加行(南無大明神)

護身加行(南無大明神)

護身加行(南無大明神)
Apr 15, 202400:08
護身加行(尊勝陀羅尼)

護身加行(尊勝陀羅尼)

護身加行(尊勝陀羅尼)
Apr 15, 202402:07
俱舍論376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6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6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三依欲後三 由上無見道
無聞無緣下 無厭及經故


沙門果分別依什麼界的身體來證得呢?

「三依欲後三」

沙門果一共有四個,前三個果必是依欲界身,而第四果阿羅漢果通三界身,所以三界的身都可以證得。

所以,「三依欲後三」,直接回答「沙門果分別依什麼界的身體來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必定依欲界得,所以稱為「三依欲」。最後極果阿羅漢果,三界都可以證得,所以說「後三」。


前二果,即預流果跟一來果,欲界的九品修惑沒有斷掉,所以他們肯定還在欲界內,沒有超出欲界,那他們當然不能依上界的身來證這兩個果,這個道理很簡單。

但是第三果有些不一樣。如果那第三果聖者是先把初禪以上的定得到,然後再見道。這樣子的人,為什麼不是色界的身來得第三果?

「由上無見道」

因為見道決定在欲界,上二界沒有見道,所以初、二、三果都在欲界證,到第四果才能夠通三界證。

因為,就算他能超越證第三果,也必定是先斷欲界煩惱,一定要見道。才能夠繼續斷乃至無所有處的煩惱。

所以,生在色界、無色界的人不能見道。雖然見道唯依六地,未至、中間、四根本。欲界的人可以修色界定見道,但生在色界的人,不可能見道。所以,生到色界、無色界之後便不能超越證三果,基於色界、無色界不能見道。那為什麼上二界色界、無色界沒有見道呢?

「無聞無緣下」

這句是針對無色界天人來說,因為無色界沒有聽聞正法的機會,無色界沒有色法,當然沒有聲處,連聲音也沒有,又怎會有機會聽聞佛法?

那麼,在欲界講經時,無色界有情他可不可以聽呢?

不能,因為無色界跟欲界有四個遠,不緣欲界,所以無色界不能見道。

所以,無色界裡邊沒有聽聞正法的機會,一方面無色界沒有聲處,連聲音也沒有,另一方面,無色界有情亦沒有耳根,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無色界不緣欲界。無色界跟欲界有四個遠,所依遠、所緣遠、行相遠、對治遠等,不緣欲界,所以不能見道。

見道最起碼兩個要素,一個是要聽聞正法,另一個要觀欲界的苦。苦在欲界最厲害,有三惡道的苦、人間的苦、天界的苦,而色界、無色界的苦相對比較微薄,出離心不強。相反,欲界的苦觀了之後,便能生猛利的出離心。

所以,世間上的無常、苦要多觀,然後出離心才會強得起來。如沒有這些苦事,出離的心便不夠強。同樣地,以無色界的情況不能見道。


「無厭及經故」

而針對色界天人來說,色界厭離心亦是不強。經上有教證,說上二界沒有見道。這是證明色界、無色界都不能見道。

色界為什麼沒有見道?因為見道需要厭苦,而色界天無厭可苦。色界裡邊有定樂,離生喜樂、定生喜樂、離喜妙樂,這些都有樂,沒有苦,所以厭離心不強,不能見道。

「及經故」,上界不能見道,經上亦有教證。經雲:「有五補特伽羅,此處通達,彼處究竟」

有五種補特伽羅,在欲界見道,通達就是見道,彼處究竟就是涅槃。

四諦道理清楚,便是這樣指的通達。在欲界此處通達見道,然後於彼處色界、無色界。究竟涅槃。經上說有五種補特伽羅,就是五種阿那含,即: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他們都是到上界去般涅槃的,只有現般在欲界證不還果,再在欲界般涅槃。經上這個話也證明上界不能見道,一定要在欲界見道,再往上界涅槃。

經上只有此處通達,彼處究竟,沒有說彼處通達,彼處究竟。所以只有欲界能見道,上界不能見道。這是經上的教證。

而初果、二果、三果的人,必定依欲界身。見道是我們整個生命之流最大的一個轉折點,從凡夫轉為聖者,色界、無色界不能見道,所以並不要發願投生那裡。

Apr 15, 202452:40
四無量心簡介(79)

四無量心簡介(79)

四無量心簡介(79)
Apr 14, 202407:55
四無量心簡介(78)

四無量心簡介(78)

四無量心簡介(78)
Apr 13, 202409:08
四無量心簡介(77)

四無量心簡介(77)

四無量心簡介(77)
Apr 12, 202409:02
俱舍論375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5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5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
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


在傳統的古印度,人們認為大梵天王是最清淨。但是佛教認為,佛才是與無上梵德相應。

與最高的梵德相應的是佛,大梵天王只不過是相對比下邊的人清淨一些。欲界有男女之相,有男女的淫欲等等,而大梵天王是沒有的,所謂梵天主要是離開男女那些不淨的行為,所以便稱梵。梵天只不過是相對有一點梵的德相,真正的功德還是遠遠不夠,真正達到梵德圓滿,那就是佛。「是故世尊,名真梵王」,所以只有佛世尊是真正的梵王。

梵是清淨的意思,所以梵輪直接是指「清淨輪」,「清淨輪」唯真梵王所轉,這是清淨的道,斷煩惱的道。這個道是無漏道,無漏道的本質是沙門性。因為無漏道是見道、修道、無學道。所以沙門性,通見道無漏道、修道無漏道、無學道無漏道三個道。


「於中唯見道,說名為法輪」

依有部的說法,見道所見證的是指八聖道。能見八支聖道便名為法輪,因為見道也跟輪子一樣,由輻、轂、輞組成。

輪子中間一個軸上,能套在軸上而轉動的部份稱為「轂」;由輪軸往外延伸的稱為「輻」;在輪子周圍,把輻框住的稱為「輞」。所以八支聖道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正語、正業、正命」,這三個代表戒律。正語,依戒而行的語業;正業,依戒而行的身業;正命,依戒而行的活命。

戒就好像輪的轂,能令法輪夠快速順利轉動,從戒出發,所以正語等三以戒為體,「戒」也是正見等眾行之所依,正見、正思惟都是靠戒而出來。就像輪中間的「轂」,換句說話,「戒」就是「轂」。

第二個部分是「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他們好像是法輪的輻,因為「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這四個依戒而轉,所以名為「輻」,所以我們要從轂說起,不是從「正見」說起。


正見等四支依戒而轉,所以核心肯定是戒,依戒出發的見,才稱為「正見」、依戒出發的思惟,才稱為「正思惟」、依戒的精進,才稱為「正精進」、依戒的念,才稱為「正念」。 這四個依戒而轉,從戒上出發,所以就好像輪輻一樣。正語、正業、正命是戒,是輪轂、軸心。

最後,正定是「輞」。正見能令前四正不散故,所以正定把其它攝持住,心不散掉,好像一個輞。輞是輪子外一個圓的圈圈,有它箍住,輻不會散掉,如果輞沒有,輻一下子散掉,就剩一個軸。所以正定跟輞一樣可以把正見等攝住不散,故名為「輞」。

因為見道的八正道,有跟世間的輪子一樣的結構,所以見道又稱為法輪。這是有部把見道叫法輪的兩個理由:一個是功能相像,一個是結構相像。

有部說認為,經上把見道稱為法輪。當佛陀給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講四聖諦的時候,他們便見道得法眼淨,法眼淨就是見道、開悟。地神、天神很高興,他們展轉傳頌,一直到梵天,佛已經轉法輪。所以見道就是法輪,他們有這個依據。


另外,有關三轉十二行

三轉,即三次,宣說三次的意思。第一次是「此苦聖諦」,告訴你這是苦聖諦等等,這是見道。

知道苦之後要修,苦要遍知,集要斷,滅要證,道要修,這是修道。

無學道,苦已經遍知,集已經斷完,滅已經證到,道已經修好,這是無學道。

所謂三轉十二行相法輪,就是見道、修道、無學道,這叫三轉。

所以每一次轉的時候,個別個別都會生起「眼智明覺」。見道的時候,法忍是眼,法智是智,類忍是明,類智是覺。欲界的忍是眼,欲界的智是智,上二界的忍是明,上二界的智是覺,就是八忍八智的另一個解釋。

因為,清清楚楚地觀到的是眼;能夠把懷疑都斷除,毫無懷疑決定如此的是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照見是明;經常在觀察、警覺,審察有沒有什麼漏洞是覺。這個解釋,三道裡邊都有「眼智明覺」。

苦諦三個,集、滅、道諦也分別三個。苦諦三轉,每一轉都有四個行相,眼智明覺,三轉有十二行相,而集、滅、道諦也是三轉十二行相,一共是四十八行相。

上面是有部的說法。
Apr 12, 202458:38
四無量心簡介(76)

四無量心簡介(76)

四無量心簡介(76)
Apr 11, 202408:34
 四無量心簡介(74)

四無量心簡介(74)

四無量心簡介(74)
Apr 10, 202406:44
四無量心簡介(75)

四無量心簡介(75)

四無量心簡介(75)
Apr 10, 202409:21
俱舍論374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4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4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所說沙門性 亦名婆羅門
亦名為梵輪 真梵所轉故
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
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


沙門的本意也是婆羅門,佛教本身也並不排斥這個名字。但佛教認為他們這個婆羅門是不夠格,名不副實,因為佛教認為真正的婆羅門要有沙門性,不論沙門或是婆羅門,都要通向無漏道。


前面講到淨道沙門性,真沙門性是淨道,我們現在不是真沙門,但正向著真的沙門性修持上去的,是因上的沙門。真正的沙門性是淨道,經裡邊也稱他們為婆羅門。

所謂婆羅門,又稱淨志。淨志,清除煩惱,清淨志向的意思,跟前面的勤息意思是相通的,真正的婆羅門也是要斷煩惱的。佛教從始到終都是斷煩惱,離開斷煩惱,便不是佛教,是外道。

所以,如果婆羅門教沒有無漏道,又怎麼稱婆羅門呢?相反,在佛教裡具有沙門性的,也稱作「梵輪婆羅門」。因為「真梵所轉故」,這個法輪是真梵所轉,梵就是清淨,真梵就是指佛,佛所轉動的法輪便是真梵所轉。

「於中唯見道,說名為法輪」

以有部來說,只有見道是法輪。

法輪的輪,原本是阿里安民族的兵器。另外,相傳在人壽八萬歲時,有轉輪聖王出世。由轉輪聖王的福德力所感,自然有千輻金輪寶出現。其輪具眾相圓淨,舒妙光明,旋轉飛行,威伏四方。

轉輪聖王乃福德之王,因有此輪寶原故,所以稱為轉輪聖王。以此比喻諸佛所說之教法,其威德猶如輪寶,能降伏一切天魔外道,故諸佛說法名曰轉法輪。一般來說,法輪具有五義:

一速疾義:如來的智慧生起妙用時,非常的迅速;猶如轉輪聖王之金輪寶,飛行速疾。

二取捨義:如來所說苦集滅道四聖諦,令諸眾生捨苦諦而取滅諦;猶如輪寶,捨三洲而取南洲出現。

三降伏義:如來說法,能降伏一切天魔外道;猶如輪寶,能降伏一切叛亂。

四鎮伏義:如來智慧能鎮伏一切煩惱,令其不起;猶如輪寶,鎮伏四洲一切臣民,不生擾害。

五上下轉義:如來智慧不但能斷欲界煩惱,亦復能斷上二界煩惱;猶如輪寶,上下飛行。

有如是五種義理,是故如來所說言教,名曰法輪。

另外法輪亦具有四義:

一圓滿義:佛所說法究竟圓滿;猶如輪寶圓滿。

二摧壞義:大乘智慧能破盡一切煩惱;猶如輪寶,輾壞一切。

三鎮攝義:大乘聖道,能攝伏外道二乘;猶如輪寶,威鎮天下。

四不定義:應機施教,無有定法;猶如輪寶,應時飛至,無有定軌。
Apr 10, 202457:49
四無量心簡介(73)

四無量心簡介(73)

四無量心簡介(73)
Apr 08, 202408:11
俱舍論373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3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3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世道所得斷 聖所得雜故
無漏得持故 亦名沙門果


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以世俗的有漏道,可以斷欲界六品修惑、九品修惑,待見道時得二果一來、三果不還。

沙門果唯以無漏性,那麼以有漏道得的果怎麼也叫沙門果呢?這有兩個原因。首先,雖然是用有漏道斷,有見道所得的擇滅無漏得於中相雜,亦即是果體中有無漏得,所以云「聖所得雜故」。

其次,中間兩個果不論是用有漏道還是無漏道去證,有漏、無漏的離系得都有,因為它有「無漏」的離系得在裡邊,所以說「無漏得持故」。由這兩個原因,中間二果也叫沙門果。

在根品中有一句「七八九中二」,意思是證二、三果,可以是七根、八根、九根得而獲得。

此二果者均可依七根獲得,他們認為上界細微、下界粗大,所以修寂止禪修較多,依靠信等五根、意根、未至定所攝的捨受根來獲得,因此具足捨根。

如果是依八根獲得,便是以前修持勝觀較多,生「出世間」道諦相而得已知根,再加上之前七根,共有八個根。

如果是九根獲得,它們除了已知根,還有未知當知根。而不來果有三種不同情況。依靠初二禪是以喜受根、依靠第三禪是以心樂受根、依靠第四靜慮正禪是以捨受根而獲得。

所以,中間二果是可以用世間道完成的。那麼既然是用的世間道,為什麼以有漏道斷煩惱能引生無漏的離系得?

首先,上一課我們也有提過,用有漏道斷煩惱時,能引生無漏離系得,這時已經是聖者。聖者在見道的時候已經有無漏道,雖然修道用的是世間道來斷煩惱,但是以未來能修無漏道故,所以有「無漏」的離系得。

而有漏道得二果、三果,這是世間道斷的,而見道的時候所得的擇滅得是無漏的。因為得果要「總集斷」,把前面的跟後面的合攏來得到一類的得,有見道的擇滅雜在裡邊,果體裡有無漏得。「聖所得雜故」,由於這個原因,也可以叫沙門果。

「無漏得持故」,中間兩個果雖然也有用有漏道證得擇滅無為的情況,前面講過,不管用有漏道還是無漏道證,有漏、無漏的離系得都有。以有漏道得到這個果,也有無漏的離系得在裡邊,這個無漏的離系得把它維持住,也可以算沙門果。雖然是由有漏道證得,但是果體裡邊雜有無漏,得裡邊也有無漏得,從無漏的力量來說,也可以叫沙門果。

Apr 08, 202451:36
四無量心簡介(72)

四無量心簡介(72)

四無量心簡介(72)
Apr 07, 202405:14
四無量心簡介(71)

四無量心簡介(71)

四無量心簡介(71)
Apr 06, 202406:17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三十九)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三十九)

十二緣起 (三十九)

受緣起支


上一課我們提到,名色緣起支、六入緣起支、觸緣起支、受緣起支,在某種意義上此是相違的,因為在觀待一事之因果上,二者則是相違。因為如果彼已成為某一法之因,便不會同時是某一法之果。如已成為蘋果之因,則無法成為此蘋果之果。同樣地,若已成為蘋果時,亦無法同時成為此蘋果之因。以蘋果之因與果,非同一刹那故。

但有些論師認為,觸心所跟受心所是同時起、同時生的。怎同時生起呢?他們這一些論師看法是,觸心所跟受兩個法同時存在,但同時它們有因果關係,一個是因,一個果。但既然是因果,應該一個在前,一個在後,不能同時,所以一般都認為觸是因,受是果,觸與受不能在同一個時間發生,因為在一個心裡邊,同類心所能俱時存在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有受可以領納對境,因而生起苦、樂、捨等心理反應。於受心所生起同時,許多的心王與心所與此受相應,但這些心王與心所領納對境的苦樂捨時,這受並不是來自於它們自身的力量,因為它們並非分別領納之了別,它們只是受到受心所的影響,而相應而生。


事實上,基於心王有六個的關係,因此,受也可以有六種。如依眼識而生起的受、依耳識而生起的受…… 乃至依意識而生起的受等六種。又因為三受的原故, 所以我分為十八受,又稱「十八意行」。

十八意行的內容是,於六根的每一根,對會使其起喜樂、憂苦、捨之所在的境界,作出尋伺觀察,而構成的「六喜觀」、「六憂觀」、「六捨觀」。而此處之「捨」,為「冷漠」的意思。

眾所周知,一切有情皆集眾緣所生,又歷眾多生死,所以六道有情皆名眾生。若眾生善觀此十八意行,則有助於修行,有助於斷輪迴。如經云:「眾生初心如是觀察十八意行,能起善、起不善根、起無記根。」


前面是總說六受,六受裡邊歸納起來兩種受,身受、心受。廣開有十八個受,即是這個受由「意近行」的不同又開了十八個。


開「十八意行」的意思是什麼?

主要是謂心受是憂、喜、捨三種,這三種都可以緣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所以每一個受都有六個近行,成十八個近行。

例如,「喜」,可以是緣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個境,所以就有六種喜的近行,憂和捨也是如此,那麼一共是十八個。

有人提出十八個不對,因為,假使心受的自性只有三個,所以喜、憂、捨不能說十八個。

另外,若從相應的來說,那便只有一個,因為一切都與意識相應。假使從所緣的境來說,應當亦只有六個,即色、聲、香、味、觸、法。所以從幾個角度來說都不是十八。

但是,意近行就自性、相應、所緣這三個合起來的意思,所以把這三個意思合起來看,就是十八個組合。

這十八個近行當中有十五個不能雜緣的,意思是所緣的境是固定的,不是雜的。而緣色、聲、香、味、觸的那十五個近行,緣色就是緣色,緣聲就是緣聲,不能交替的,所以說不雜緣。所以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別法」和「通法」。

第一個「別法」,即緣外五境,外五境是「所餘法」,因為是心外。眼、耳、鼻、舌、身、意緣的境是色、聲、香、味、觸、


法,把色、聲、香、味、觸開出來,因為前五根只能緣自相應。所以外五境是有别於心的「所餘法」,又稱「别法」。

第二個「通法」,就是緣色、聲、香、味、觸的所入境。意識去緣這五個所入境的時候,可以有二二合緣,比如又緣聲又緣色,或者是三三合緣,乃至五五合緣,這五個境一起都能緣到。

前面十五個近行,不能雜緣。後面三個意近行是可以雜緣的,意識既能緣法,也可以同時緣色、聲、香、味、觸。因此,此五境便是通法,是意識和前五識都能緣的法。

意近行裡邊,喜憂捨,假使緣別法,這是意根的別境,眼耳鼻舌身不能緣的,這是不雜緣法。

假使緣別法的時候,兼帶色、聲、香、味、觸,或者不緣別法,而合緣色等五境,便是雜緣法。

所以緣別法的時候,固然可以緣意根,同時也可以緣眼根所對的境,也可以緣耳根所對的境,那個時候便是雜緣。所以法近行有雜緣和不雜緣兩種情況。

那「近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第一個解釋,是有部的說法。喜憂捨三個受,以意識為它的最親近的緣,靠它在境中數數分別游行。以意為近緣,在境裡邊游行叫意近行,這是第一解釋。

反過來說,以這三個受為緣,這是最親近的緣,意識在境上數數分別游行,也叫意近行。

心受有十八個意近行,但為什麼身受不能叫意近行?

因為身受,跟意近行這個名相不合的原故。身受有兩個依:一個是五色根,一個是意根的無間滅意。當你眼識生起來的時候,固然要依眼根,也要依無間滅意,而並不是單是依意根,所以不能稱為意近行。它對意根來說關系不是最密切的,所以「近」這個字便合不上。

而前五識是沒有分別的,因為它沒有計度分別、隨念分別,只有自性分別。而行就是分別,所以「數數分别游行」,就是數數地去分別那個境,既然前五識只有自性分別,所以它不能數數游行,也對不上號。所以它跟意不近,也沒有行的意義,所以不能叫意近行。所以說只有心受裡邊,可以開十八意近行。
Apr 06, 202401:05:24
四無量心簡介(70)

四無量心簡介(70)

四無量心簡介(70)
Apr 05, 202408:03
俱舍論372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2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2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淨道沙門性 有為無為果
此有八十九 解脫道及滅


淨是指無漏,所以淨道即是指無漏道。而偈頌沙門的性,就是指無漏道。

雖然我們暫時還沒有證得無漏道,但是我們是朝向沙門道的沙門,沙門即是「勤息」的意思,意思是能勤力地去息煩惱。沙門原義為能捨離世間貪愛、斷除種種不善之惡法、已滅除有漏的染污。

所以,佛教歸根到底都要斷煩惱,離開了斷煩惱的便不是佛教。佛教不提倡治病驅鬼,亦不談玄說妙,只談解脫生死。而最標準的佛法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三法印」。

承許這「三法印」的決定是佛教,就好像「承許三寶以外沒有其它歸依處」的便是佛教徒一樣 ,這裡無漏道是勤力精進地斷煩惱,我們花那麼多氣力聞思修,就是要求無漏道、斷煩惱。外道不但不斷五欲煩惱,他們還不斷追求五欲煩惱。

「有為無為果」

沙門的果可以分為兩種,即有為果,及無為果。

因為解脫道是有為法,所以解脫道的果是有為的果,這個很容易理解。

但什麼是無為果呢?「擇滅」。

「解脫道」、「擇滅」這兩個是一起的,得解脫道便證擇滅。從無為果那方面來說,所證的是擇滅。而從有為的方面來說,無間道之後的解脫道是它的有為果。

「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

無漏的解脫道,一共有八十九。修道得的無漏解脫道,一個地是九品,合共是九九八十一品。

還有見道八忍八智,八個忍是無間道,八個智是解脫道,八十一加八,加起來便是八十九。有為的無漏解脫道有八十九個,所以證得的擇滅當然也是八十九。因為沙門的性是無漏道,所以有為的沙門果,即是無漏的解脫道有八十九種,證到的擇滅也有八十九品。

見道的時候,八忍八智,八個無間道、八個解脫道。

苦法忍,無間道,苦法智,解脫道;苦類忍,無間道,苦類智,解脫道……

所以合共有八個解脫道。而修斷的煩惱,九九八十一品,也是八十一個無間道,八十一個解脫道,八十九個解脫道。

無間道是斷煩惱的淨道,只能稱為沙門性;解脫道是無間道的果,才可以稱沙門果。因為解脫道也是無漏道,所以也可以稱為沙門性。


從無漏道斷煩惱的這一方面看,它是沙門性。從無間道的果來說,它是沙門果。無間道是因,它的等流果是解脫道。解脫道既是果,又是性。擇滅是無為的沙門果體,不能作沙門性,只是沙門果。

無間道也好,解脫道也好,都是無漏道,都稱為沙門性。而無間道只能是沙門性,解脫道既是沙門性也是沙門果。而擇滅唯沙門果,因為它是離系士用果,所以只是沙門果。


五因立四果 捨曾得勝道
集斷得八智 頓修十六行


安立四果有五個因素。

一、「捨曾得道」,捨棄過去得到的道,得新的聖道。即是把以前的果道或者向道捨掉,而得後邊殊勝的道。正如兩隻腳在地上,決定要一個腳提起來,才能往前走,如果兩個腳死板板釘在那裡,那你怎麼往前走呢?要前進,決定要捨過去的向道或者果道。

預流果之前沒有果,只有預流向,把向捨掉。其餘三果,即二果、三果、四果,要得二果的時候,要把前面的預流果、一來向捨掉;得三果的時候,把二果、三果向捨掉;得四果的時候,把三果、四果向捨掉。

第二,「得勝道」,便要得到一個比前面更殊勝的道。二果來說,把初果二果向捨掉,得到二果,比前面的殊勝;三果來說,比前面的二果、三果向殊勝;阿羅漢比三果要殊勝。

第三,「總集斷」。斷是無為法,這是擇滅。把前面的斷合攏來,「總集斷」,一個總的斷。預流果,前面見道本來是八忍八智,證了七個擇滅,最後道類智,第八個擇滅來的時候,把它合攏來,這樣叫總集斷。

得果的時候,起一類的勝得,把前面所有擇滅總起來得到。不是一個得得到很多的擇滅無為,是一類屬於果的勝得。

第四,「得八智」,四個法智:苦法智、集法智、滅法智、道法智﹔四個類智: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道類智。四個法智、四個類智都得到,可以是法俱得,也可以法後得。

第五,「頓修十六行」,頓時能修十六個行相。無常苦空無我、因集生緣、滅靜妙離、道如行出,這十六行相一下子都能修起來的。

於初、二、三、四果,都具足這五個因素。其餘的不具足,所以不能安果。

有的注解把所有的煩惱分為兩種,見所斷的和修所斷的。預流果把見所斷的斷完,見所斷的八十八使的擇滅全都得到,安立一個果。而修所斷的安立三個果。欲界的煩惱重,難斷,分兩個,即二果、三果。

欲界的煩惱分九品,把重的三分之二的六品斷掉,本來是很厚的貪瞋痴轉薄,安一來果,薄貪瞋痴。欲界的後三品全部斷掉,超過欲界,安立三果。上界都是定地,煩惱不重,八地總的安一個阿羅漢果。所以在那麼多的擇滅得裡邊,只選擇這四個。也不是隨便安的。
Apr 05, 202452:55
四無量心簡介(69)

四無量心簡介(69)

四無量心簡介(69)
Apr 03, 202407:07
俱舍論371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1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1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世無間解脫 如次緣下上
作麤苦障行 及靜妙離三


世間道離染的時候,緣下地的粗苦障,緣上地的靜妙離,以這樣欣上厭下的心來離開下地的染。

如果覺得下地好,我們便不想離,若要離一個地方,決定要把那個地方看得很壞,如牢獄般。同樣地,要往生西方淨土的人,一定要把娑婆世界看得是極苦、極壞,都是煩惱,都是惡行,那去淨土才有希望。如果把娑婆世界看得很好,那怎會到西方淨土呢?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莊嚴而成,而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煩惱業果,煩惱業的果決定是苦。所以,如果執著於此娑婆世界,西方的淨土當然沒有份,厭離娑婆才能生到西方去。

下界是粗、苦、障,上界是靜、妙、離。靜對治下界的粗,妙對治下界的苦,離對治下界的障。

觀下界怎麼不好,上界怎麼好,然後才能有這個心往上去。初禪要求離惡不善法、去五蓋,二禪也有修的方法。有這個趨向,然後有修的方法,能夠達到目的。這個趨向是:下界是粗、苦、障,上界是靜、妙、離。無間道緣下邊的粗苦障,解脫道緣上邊靜妙離,這樣才能離開下地的染污。



不動盡智後 必起無生智
餘盡或正見 此應果皆有


「不動」是利根的阿羅漢,利根的阿羅漢是不會退轉的。不退轉阿羅漢得盡智以後,決定生無生智,無生智是利根阿羅漢才有,鈍根阿羅漢只有盡智,沒有無生智。

聲聞、緣覺有二種智慧:盡智、無生智。

「盡智」為斷盡欲漏、有漏、無明漏等三界煩惱,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道,我已修,此是滅,我已證」。


「無生智」為契入涅槃之智慧,煩惱之緣缺,不會再現行,屬於非擇滅無為。

煩惱在四諦中屬於「集諦」,須由修習「道諦」而斷除,對於如何修習「道諦」證得「盡智」,《盡智經》有如下的修行次第:「若奉事善知識者,未聞便聞,已聞便利。」

此處除了奉事供養善知識之外,還要時常參與講經說法的法會、課程,聽經聞法,薰修佛法知見,用心觀察思惟所聽聞的道理,從行身善、口善、意善之三妙行,以身口意三個角度來受持。

簡單來說,無生智即滅盡一切煩惱後,遠離生滅變化之究極智慧;於四諦已「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復更遍知無「知、斷、修、證」之無漏智。

所以此智是得無學位「盡智」後,以一切聖道為因,圓滿無學果,與非擇滅之「得」俱生之無漏正智,此唯利根之聖者能成就。


「餘盡或正見」

除利根的阿羅漢之外,「餘」是指前面的退法等五種鈍根,他們得了盡智以後,或者再生盡智,或者再生無學的正見。

「此應果皆有」

無學正見是前面所說的八個見之一,是應果,即一切阿羅漢都有的。鈍根的可以生起盡智,或者無學正見,但是生不了無生智。

阿羅漢有六種。前面五個,退法、護法、思法、安住、堪達,都是鈍根阿羅漢。不動是第六,是利根阿羅漢,在盡智以後必定會生無生智。其餘五種,盡智以後,或者還是盡智,或者生無學正見。而無學正見,一切阿羅漢都會有。利根阿羅漢,金剛喻定之後解脫道,生了盡智,得阿羅漢果,煩惱斷完,於盡智以後,必定要起無生智。無生智起了之後再也不退,沒有無生智就可能會退。

所以,退法、思法、護法、安住、堪達,這五種阿羅漢,都屬於鈍根。


「此應果皆有」,無學正見,一切阿羅漢,不管鈍根、利根,都是有的。「謂不動法,無生智後,或更起無生智,或唯起正見」,不動法的阿羅漢,無生智生了之後,或者是再生無生智的等流果,或者起無學正見。

Apr 03, 202452:13
四無量心簡介(68)

四無量心簡介(68)

四無量心簡介(68)
Apr 02, 202406:55
四無量心簡介(67)

四無量心簡介(67)

四無量心簡介(67)
Apr 01, 202406:22
俱舍論370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0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0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近分離下染 初三後解脫
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

還沒達到根本定時,屬於近分定,近分定是離染的地。下地的染在近分定離開後,便進入根本定。如果下地九品的煩惱還有一品沒有斷,便進不了根本定。

一般世間道,就是以近分定來離染。當然,無漏道也可以依根本地離染。假如依近分定來離下地染,無間道正是斷煩惱的時候,這時當然仍然是近分定所攝,但之後的解脫道是否也是近分定所攝?

不一定,假使四禪以上,解脫道一定是根本定。而近分定在離下邊染的時候,初、二、三禪的解脫道,可以是根本定,可以是近分定,是不一定的。

所以上二界八地裡邊,初、二、三禪的解脫道,不一定是根本定,也可以是近分定。只有四禪以上的解脫道,決定是根本定。

沒有達到根本定的稱近分定,四靜慮、四無色都有近分定,所以合共有八個近分定。所謂近分,就是根本定的旁邊,靠近根本定。

以世間道的方式,初禪的近分定就是未到地定,離開欲界的九品煩惱。二禪的近分定,離初禪的九品煩惱。乃至有頂的近分定,離無所有處的九品煩惱。這稱為離下染,離下地的染污。

「初三後解脫」

「初三」是初、二、三禪。「後解脫」是第九解脫道。而九品煩惱都是一無間道加一解脫道,前面的無間道、解脫道都在近分定,而最後一個第九解脫道,可以是近分定,也可以是根本定。這三個禪天的解脫道,可以進入根本定,也可以在近分定。

「上地唯根本」

四禪以上一直到有頂天,這五個地的近分定,第九解脫道決定是根本定,所以「唯根本」。

初、二、三禪中,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三禪離喜妙樂,都有喜樂,或者是一個妙樂。而近分定是捨受,根本定是樂受、喜受。

第九解脫道的時候,如果這個行者欣慕上地的心很強,進入根本定。假使他對上地並不怎麼羨慕,那就不進去。因為近分定是捨受,根本定是喜受或樂受,但要轉變「受」不那麼容易的,要經過一些加行。

有些人一心想往上去,當然要進根本地去,那就要下一點工夫。有些並不想去的,就不去了,那九解脫道還在近分定裡邊。

為了要得靜慮現法樂住的人,進入根本定。但假使為求解脫的,他不在乎定中喜樂,就不進根本定。近分定一樣能解脫斷煩惱,不進入根本定沒有關系。

所以有這兩類人,一類是欣上的,歡喜定的,入根本定。另一類是不欣上的,為求解脫的,他就不入,這是下三靜慮。

第四禪以上的靜慮,根本定也好,近分定也好,都是捨受,兩個受是同的,要進入根本定很容易。所以第九解脫道都入根本定,前三靜慮不能入,或者是不想入,主要是有一個受不同,要改變受,便要有足夠的加行。







世無間解脫 如次緣下上
作麤苦障行 及靜妙離三


世間道離染的時候,緣下地的粗苦障,緣上地的靜妙離,以這樣欣上厭下的心來離開下地的染。

如果下地好,他也不想離,要離一個地方,決定要把那個地方看得很壞,很不好。要生西方的人,一定要把娑婆世界看得是極苦、極壞,都是煩惱,都是惡行,那去西方才有希望去。如果娑婆世界看得蠻好,那你還怎會到西方去?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莊嚴業成的,而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煩惱業,煩惱業的果決定是苦。如果執著於此娑婆世界,西方的淨土當然沒有份,厭離娑婆才能生到西方去。

下邊是粗、苦、障,上邊是靜、妙、離。靜對治下邊的粗,妙對治下邊的苦,離對治下邊的障。觀下邊怎麼不好,上邊怎麼好,然後才能有這個心往上去。初禪要求離惡不善法、去五蓋,二禪也有修的方法。有這個趨向,然後有修的方法,能夠達到目的。這個趨向是:下邊是粗、苦、障,上邊是靜、妙、離。無間道緣下邊的粗苦障,解脫道緣上邊靜妙離,這樣才能離開下地的染污。

Apr 01, 202451:59
四無量心簡介(66)

四無量心簡介(66)

四無量心簡介(66)
Mar 31, 202408:37
止觀襌修 十二緣起 (三十八)

止觀襌修 十二緣起 (三十八)

止觀襌修 十二緣起 (三十八)

定覺法師

受緣起支

受緣起的定義:「既屬於與自己同一組能引業的所引果,且是從知彼受用苦樂等階段之受心所。」

「能引」、「所引」是一重因果關係。能引的是「業」,所引的是「果」。而為什麼叫作能引、所引呢?所謂「引」,就是指引出了後世的五蘊,也就是說,若沒有前面的因緣,後面的因緣就不會生起。所以,後面的緣起支是由它們所引出來的,因此稱為「能引」。而「所引」是指被「能引」所引來的那些因緣,所以稱為「所引」。

另外是「能生」、「所生」這因果關係。即如果沒有這些因,則後世的五蘊是不可能成立的,因為有這些因,所以就有之後的這些果,這種業稱為「能生」,將來所構成的果稱為「所生」。

所以,佛法中的十二緣起支結構,考慮得非常綿密,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過去世主要只解釋「無明緣起支」及「行緣起支」這兩個,而沒有其它。因為前世的「無明緣起支」,就產生了人我執;因為有了人我執,就希望自己能夠快樂;為了得到快樂,就在去爭取很多能夠產生快樂的事物。而在想爭取這些快樂的心,便是「行緣起支」。這過程會也就是成辦了將來流轉生死的「業力」,有可能是善業,也可能是惡業。那為什麼只解釋兩支而沒有其它十支?

實際上,這十二個緣起支在三世中的每一世中都是齊備的。

但前世階段為什麼不講識緣起支、名色緣起支、觸緣起支等十支?因為在過去世構成現在生中,主要的是「無明緣起支」和「行緣起支」,其它的都不是在過去生構成現生中的關鍵的問題。所以,今生我們會做這樣的一個人,主要不是因為過去世的識緣起支、名色緣起支、六入緣起支、觸緣起支、受緣起支…而完全是因為過去世的無明緣起支,又因無明而造業的緣故。正是因為這兩個緣起,所以才有了今生一大堆苦。這就是為什麼過去世階段沒有提及其它的,只講了這兩個緣起支的原因。

第二個階段:未來生。未來生也是一樣,我們投生時,也有識、名色、六入、觸、受等緣起支,但十二緣起解釋未來生時,只說生緣起支、老死緣起支。因為老和死就是生支的過患。我們生下來之後,便有有老和死的過患。所以未來生也只解釋兩個緣起支,而只解釋兩個緣起支,並非沒有其它的緣起支。

第三個階段:現世。現世的第一支是識緣起支。中陰身入胎的時候,第一剎那的意識叫便是識緣起支。它只有一剎那,第二剎那開始就屬於名色緣起支。然後就六入緣起支、觸緣起支…

在有了內心的接觸以後,就有了痛苦、快樂、不苦不樂的感受,這些苦樂感受就的心理返應,便是受緣起支。受是指從能夠辨別苦樂感受的因開始,逐漸成長,直到再造業之前的這一階段。不論大人或小孩子,都會造業。

如果解釋兩重因果,以上的七個緣起支就是其中的一重:無明緣起支和行緣起支叫作「能引」,它會引起現世的識緣起支、名色緣起支、六入緣起支、觸緣起支、受緣起支。什麼是「所引」呢?所引就是識緣起支、名色緣起支、六入緣起支、觸緣起支、受緣起支,它是由前世的無明緣起支和行緣起支引起的。這就是第一重因果。

正如有眼識的觸心所、耳識也有觸心所一樣。同樣,有眼識的受心所、耳識的受心所。所以,當定義受緣起時,會提到「與自己同一組……」,以及最後有個「受心所」。

也就是說觸緣起、受緣起,跟先前說名色緣起支、六入緣起支已經有所改變。

某階段的識,或某階段的色蘊、受蘊、想蘊、行蘊,這些是不是屬於觸緣起?是不是屬於受緣起呢?不是。剛入胎時,無論是從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角度,都可以說它屬於名色緣起支。可是觸緣起支、受緣起支指的是觸心所、受心所,所以要說觸心所階段的色蘊、受蘊等,不能把色蘊、受蘊等說成是觸緣起支、受緣起支,因為觸緣起支、受緣起支指的是心所法。

以胎生而言,名色緣起支和六入緣起支是相違的,因為二者是因果關係。

一般我們常說,「凡是因者,皆是事物,凡是事物,皆可為因」。所以無因之事定無,有事之因定有,而常法非是因者,因為常法不具能生果之功能,而事物定能生自果。所以,凡非自之後時所生自果之事物無有故,以凡是事物,皆能生自之後時之自果。

如麥種為麥子之因,麥子為麥種之果,然麥子亦是後時麥種之因,麥種亦可成為前時麥子之果,故因果二者等遍者,以凡是因皆可成為果,以是前時之果故。凡是果亦可成為因,以是後時之因故。此則建立同一事物上之因果關係,故因果二者並不相違。

然觀待一事之因果上,二者則是相違,如彼既成為瓶之因,彼又是瓶之果,此事則無法構成,若於同一瓶上,已成為此瓶子之因,則無法亦成為其果,成為此瓶之果時,亦無法成為瓶子之因。以瓶之因果,非同一刹那故。
Mar 31, 202401:31:50
四無量心簡介(65)

四無量心簡介(65)

四無量心簡介(65)
Mar 30, 2024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