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湘湘的台灣點滴

湘湘的台灣點滴

By 湘湘的台湾點滴

大家好,我是湘湘。
在這裡,我想談談台灣人眼裡的台灣。
讓喜歡台灣的人,能認識更多不同角度的台灣。
謝謝大家,喜歡台灣。

歡迎回饋與交流:)
IG (instagram): taiwanandyou2020
Facebook粉絲團:聽幸運兒在日本說故事

歡迎!!請湘湘喝咖啡:)
www.buymeacoffee.com/shangshang


第一系列 我認識的台灣

1.談談我認識的台灣人
2.談談我常吃的台灣小吃
3.談談我常去,喜歡的地方
4.談談我和朋友的聚餐
5.談談我認識的台北

第二系列 台灣人的喜歡
1.台灣人喜歡算命
2.台灣人喜歡家族聚會
3.台灣人喜歡出國玩
4.台灣人喜歡使用英文名字稱呼對方
5.台灣人喜歡拍照


第三系列 台灣小吃
1. 手搖飲料,第一名珍珠奶茶
2. 雞排是什麼? 和鹽酥雞不一樣嗎?
3. 滷味有好幾種? 東山鴨頭是什麼?
4. 你敢吃臭豆腐嗎?
5. 炒飯炒麵,多久吃一次?
6. 你通常都喝麼湯呀?
7. 你喜歡牛肉麵嗎?
8. 地瓜球是我的最愛
9. 今晚我想吃燒臘便當
10. 夏天也好想吃麻辣火鍋
11. 茶飲外還可以喝什麼? 西瓜汁和木瓜牛奶我都喜歡

第四系列 熱映中
✨台灣人的日常生活
Available on
Pocket Casts Logo
RadioPublic Logo
Spotify Logo
Currently playing episode

台灣人喜歡算命

湘湘的台灣點滴Nov 09, 2020

00:00
02:42
小時候的麥當勞

小時候的麥當勞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小時候吃麥當勞這件事,對住在彰化的我,要千里迢迢到台中,才能吃得到。
當時在台中科博館附近有一家麥當勞。和家人去科博館一日遊,看恐龍化石的同時,還可以吃麥當勞,對小時候的我來說是一個很夢幻的出遊。

小時候我最喜歡吃『兒童餐』,除了有漢堡,薯條,飲料外,還有可愛的小玩具。
在台灣吃麥當勞薯條,一定要加番茄醬。打開番茄醬包,擠出來在托盤上鋪著的紙上,沾番茄醬的薯條,總覺得特別對味。
麥當勞的『麥克雞塊』,也是必點商品之一,說到吃麥克雞塊的沾醬,就屬『糖醋醬』。
第一次吃到『糖醋醬』,甜甜酸酸,搭配有嚼勁的雞塊,總覺得這兩者一起吃,真的是絕配呢。

說到麥當勞的飲品中,熱呼呼的『玉米濃湯』,至今也是我非常喜歡的。裡面的玉米粒粒分明,用湯匙喝湯時,還能吃到一顆顆的玉米,非常滿足。麥當勞在我小時候的印象裡,是特別的日子,才能吃到的食物。

Dec 19, 202302:42
台灣味之「番茄牛肉麵」

台灣味之「番茄牛肉麵」

台灣味 之『番茄牛肉麵』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你喜歡吃牛肉麵嗎?

台灣牛肉麵大致上分為兩種。
清燉牛肉麵和紅燒牛肉麵。
清燉的湯頭清淡,以花椒或是胡椒提味。
而紅燒牛肉麵則是醬油湯底,加入八角等中藥食材,是比較濃郁的湯頭。

牛肉麵的麵條也是一門學問。
早期的麵條以粗麵和刀削麵為基本款,後來細麵或是拉麵也陸續的流行起來。
還記得第一次被朋友介紹『番茄牛肉麵』的時候,心中滿滿疑惑。
朋友說:要不要去吃番茄牛肉麵?
我疑惑的回答:我沒吃過耶。番茄在牛肉麵裡面嗎?


我第一次的蕃茄牛肉麵,
在台北的『四平街番茄牛肉麵』
店名就是店裡的招牌菜。
這是一家在小巷弄裡的小吃店。
那天,朋友點了幾道小菜,
我們都一起點了『番茄牛肉麵』。
寬厚的刀削麵,很有嚼勁。
番茄的酸甜特性,讓牛肉麵的湯頭多了一份層次感。
沒有紅燒牛肉麵的辛辣,多了一份溫和的口感。
『原來這就是番茄牛肉麵』
我第一次吃的時候,有種發現新大陸的感覺。

牛肉麵在台灣小吃裡,一直有著很大的存在感。
曾經風靡一時的台北車站旁的牛肉麵街,
台北國際牛肉麵節的每年的排行榜,
都象徵著牛肉麵在台灣的飲食文化裡,
是一道很特別的台灣味。
Nov 12, 202303:16
台灣的伴手禮 鳳梨酥

台灣的伴手禮 鳳梨酥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你喜歡吃鳳梨酥嗎?

小時候的甜點種類不多,鳳梨酥偶爾會出現在家裡的桌上。
小小的四方形,塑膠包裝,包裝外觀總印著鳳梨。
就像是下午點心或飯後甜點的存在。
慢慢長大後,甜點的種類越來越多。
家裡餐桌上的鳳梨酥,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少。
模糊的印象中,在有些麵包店裡,可以買到鳳梨酥。


『你吃過『微熱山丘』嗎?』
第一次被朋友問到這個時,完全沒有頭緒。
『什麼是微熱山丘呢?』我心裡有好多問號。
『是鳳梨酥的牌子喔,裡面是土鳳梨』朋友回答我。

原來,鳳梨酥也晉級了!
以前的鳳梨酥,為了口感綿密,使用了冬瓜當做內餡。
而隨著時代的演變,鳳梨回歸主場,
以酸味和有纖維口感的其特性。
土鳳梨酥也一瞬間暴紅了起來。
因為『微熱山丘』的名聲,
鳳梨酥再度成為了大街小巷討論的話題。


真正吃過了『微熱山丘』後,
我發現土鳳梨酥,把鳳梨的特色表現的很完整。
酸甜的內餡,和紮實的酥餅。
確實會讓人一口接一口。
還沒吃過土鳳梨酥的你,
或許下次到台灣,也請嚐一嚐這個台灣點心。




Feb 23, 202302:54
台灣的農曆七月

台灣的農曆七月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農曆七月來了!

小時候只要聽到『農曆七月』就會莫名的害怕,
「鬼月要來了,怕怕」。

在台灣的民間傳說裡農曆7月1日是鬼門開,
小朋友放暑假的同時,也是好兄弟們也來到人間。

在台灣農曆七月有一個大型祭拜活動,稱作「中元普渡」。
而7月15日則是「中元節」這是為了招待來到人間的「好兄弟」,
大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

鬼門開之後有很多習俗。
小時候媽媽會說,七月不要去海邊。
長大後,同學會說七月晚上不能把衣服曬在外面。
這些是被認為減少和好兄弟碰面的機會。

另外,農曆七月還有一些習俗,
農民曆上寫有「諸事不宜」。
大家會避免買車,買房等,
如果購買的話,則需要低調,不宜大肆慶祝。

農曆七月對台灣人來是一個特別的月份。
Aug 13, 202202:11
台灣的爸爸節

台灣的爸爸節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在台灣父親節不是六月,而是八月。
我們也稱父親節是88節(爸爸節),
顧名思義就是八月八日這一天。
88節在台灣也像是母親節一樣,
是家人一家齊聚,幫爸爸慶祝的日子。

除了在家裡聚餐之外,各大餐廳也紛紛推出88節套餐,
決定在外面聚餐的人都會提早在六七月就會先定好餐廳。
而出門在外工作的兒女們,也會特地在八月返鄉幫爸爸慶祝。
在台灣的88節不是國定假日,
因此大家會以88節前後的六日為聚餐的日子。

八月八日當天,則會有『爸爸節快樂』的祝福訊息,
在手機的line家人群組裡出現。
今年群組裡,
還有加上情境式的圖片寫著『父愛如山』『阿爸,永遠是咱ㄟ告山』。

出社會的兒女,在父親節的送禮方面,
通常是流行的3C商品或是以『紅包』代替送禮的心意。
台灣人非常重視88節,掏選禮物,選餐廳聚餐等,
88節可說是台灣夏天裡一個重要的日子。
Aug 10, 202202:37
台灣夏天 氣溫篇

台灣夏天 氣溫篇

嗨,歡迎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如果以氣溫來區分季節的話,台灣的夏天很長。
從四月的清明節之後,接近30度的日子就會變多。接下來的五月起,幾乎都是30度以上的高溫,一直到九月,氣溫才慢慢的降到25度。

五,六月是台灣的梅雨季,會連續下雨四天以上,這段期間的氣候悶熱。只要聽到「梅雨季要來了」,我總是煩惱著衣服曬不乾怎麼辦,吃不完的食物要趕快放在冰箱裡。心情好像馬上被影響了,開始擔心東,擔心西。

梅雨季過後就是正式的夏天,台灣的夏天早上四點多天就亮了,很多台灣人會早起出門運動,像是晨跑,晨泳或是走路。


接著大約早上七點,氣溫就超過30度。總感覺好像是柏油路的熱氣開始上升,氣溫就開始攀升,白天的溫度常常高達36度。
炎熱的夏天,大家最喜歡躲在冷氣房了。百貨公司則是被公認冷氣最涼的地方,在夏天一踏入百貨公司,就好像進入另一個世界,非常的涼爽,有時候甚至需要一件薄外套的程度。這種溫度的反差感,我覺得是台灣夏天的一種有趣的生活文化。
Jul 20, 202202:55
台灣的腳踏車文化

台灣的腳踏車文化

嗨!歡迎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你會騎腳踏車嗎?

在台灣腳踏車有好幾種說法,腳踏車,自行車,單車,台語還會說「鐵馬」。

國中的時候,學校離家裡很近。所以我天天騎腳踏車去上學。
台灣稱一般的腳踏車為「淑女車」,前面有一個籃子。
學校的規定很嚴格,騎腳踏車不能雙載,也不能並騎。
在會騎機車之前,腳踏車一直是我的好朋友。

近年來健康風氣盛行,騎腳踏車變成了一種「運動」,
而不是只是單純的交通工具了。

運動中心還設有「騎飛輪」的課程,
這是在室內騎腳踏車的運動。使用器材的腳踏車被固定在地板上,
參加的人會在原地踩踏腳踏車。

假日時也有很多自行車隊的社團,到各處騎車運動。有登山派的,也有沿海風景派的。
甚至在台灣還有一日雙塔的行程,
從台北的富貴角燈塔騎到高雄鵝鑾鼻燈塔,
總長約520公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也因為騎車風氣盛行,台灣也陸續有了很多環境優美的自行車車道。
像是在台北的話有「淡水河河濱」『景美溪河濱』『新店溪河濱』等,
沿途會經過許多台北知名景點,讓騎腳踏車變得更加有趣。


Jul 17, 202203:00
關於台灣春天(賞櫻)

關於台灣春天(賞櫻)

嗨!歡迎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台灣的春天不長,有時候幾週,有時候好像沒來過,一下子就過了。
春天在台灣也是賞花的季節。賞櫻也是台灣人喜歡的活動之一。
「今年要去哪裡賞櫻呢?」我去過幾個賞櫻景點,想跟大家分享。

台北市內的賞櫻景點就屬陽明山了。搭上從劍潭或士林捷運站發車的公車,很方便就到賞櫻景點。「陽明山花季」通常從一月底起為期一個月,但櫻花的品種很多,所以持續四月也看得到櫻花。在「花鐘」前拍照,更是來花季的一個紀念呢。

北部還有一個有名的景點,是在新北市淡水的「天元宮」。天元宮是一間私人的寺廟,種植了很多櫻花,有吉野櫻,三色櫻等,粉色櫻花搭配傳統的寺廟建築,十分有特色。這裡也是免費賞花,所以一到櫻花盛開季節,滿滿的人潮湧進淡水賞花。

如果說到台灣中部的賞櫻景點,我想推薦「九族文化村」。據說這裡的櫻花種類很多,數量高達五千多棵以上,滿開時真的是超級漂亮。文化村的整體佔地很大,賞花的同時還能體驗台灣的原住民文化。

春天的台灣很溫暖,通常在20度以上。不用穿很厚重的衣服,就可以出門。
或許北部的春雨比較多,但中南部的天氣通常都很好,我覺得是一個很適合戶外活動的季節。
Mar 22, 202203:21
農曆年,領紅包

農曆年,領紅包

嗨!歡迎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這是小時候過年,
最常說的。
吃完年夜飯後是「吉祥話時間」

我們小孩子要對全家人分別說出吉祥話後,
就可以領紅包。

「祝爸爸虎年行大運,身體健康,虎虎生風!」
「祝媽媽青春美麗,天天開心!虎年大吉大利!」
「祝妹妹學業進步,課業蒸蒸日上」
「祝弟弟打籃球越打越好,出國比賽」

小孩子輪流說吉祥話,
大家都想第一個說,比較輕鬆,才不會被搶詞了。

大家都很期待這一刻,
一年裡面能領「壓歲錢」的瞬間。
除夕夜的晚上要『守歲』。
這天是小朋友們可以光明正大的熬夜的日子。
因為在習俗裡,小孩子越晚睡的話,可以幫爸媽守住歲數,
爸媽可以長命百歲。
Feb 03, 202201:57
台灣的農曆過年(除夕夜篇)

台灣的農曆過年(除夕夜篇)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除夕夜,家裡的團圓飯是六點開始,家人會在廚房的餐桌圍爐。
爸爸總會幫大家準備飲料後,然後說『開動囉!』。家裡的年夜飯時間就開始了。

雞湯裡面有一整隻雞,媽媽總說『雞』就是『家』。因為台語的『雞』和『家』的發音是一樣的。所以在團圓的日子,吃『全雞』有『全家福』的意思。
年菜裡面,我很喜歡吃『蘿蔔糕』和『年糕』。這兩道菜也都是『吉祥開運菜』。
『蘿蔔』有另一個名稱是『菜頭』,代表好彩頭。
『年糕』則是步步高升,還有『吃甜甜,過好年』的象徵意義。過年的年菜,多是取用食物的『諧音』來代表迎接新年的好運氣。

年菜裡的魚料理,是『年年有餘』的意思。這表示每年都有剩餘的東西,表示生活的寬裕。
在家裡的年夜飯中,我最期待吃的一道菜是『北港香腸』。從小家裡的年菜裡,兩種口味的北港香腸總會出現在餐桌。『今年也有北港香腸嗎?』是年夜飯時我們小孩子最常問的。
當然,年夜飯也會有『火鍋』,裡面是滿滿的火鍋料。要說跟平常火鍋不一樣的話,就是一定會放『長年菜』,表示吃了會長命百歲。
Jan 31, 202203:00
台灣的農曆過年(除夕白天篇)

台灣的農曆過年(除夕白天篇)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農曆過年對台灣人來說是一個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回老家和家人團聚,一起迎接新年的來到。
除夕的早上,媽媽總是特別忙,因為要準備祭祀神明和祖先的菜餚,為了感謝這過去一年的照顧,而準備的食物。其實這些料理就是晚餐的團圓菜,所以特別豐盛。通常會有雞湯,滷豬腳,紅燒魚,蘿蔔糕,北港香腸,長年菜等。
家裡的祭祖在三樓半,所以當媽媽準備好食物後,我們就幫忙搬運料理到樓上。
因為家裡有神壇祭祀媽祖和祖先,所以除夕在家拜拜是我家裡的一個習俗。
除夕的早上,爸爸也很忙,因為要貼春聯。把去年舊春聯拿下來,換上新的,這是爸爸除夕的任務,我們小孩子也會幫忙。因為貼春聯要爬高,爸爸會搬出梯子,我們則在旁邊拿著春聯讓爸爸貼,還會確認有沒有貼好春聯,確保春聯沒有貼歪。家裡習慣,每一層樓都貼春聯。所以我們從一樓開始,一層一層往上貼到四樓。
除夕一早,媽媽也會打開收音機,播放新年的歌曲。熱鬧滾滾的音樂讓家裡營造出了農曆年的氣氛。一年的最後一天,全家人出動一起除舊佈新。
Jan 31, 202203:10
我的五專生活(那些我們追的偶像)

我的五專生活(那些我們追的偶像)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五專裡去最頻繁的地方,
應該就是學校附近的「好樂迪」。
在台灣,好樂迪是卡拉OK。

班上的同學都喜歡唱歌,
期中考結束的下午,或是同學的生日,
還有下午『空堂』的時間,我們常常窩在好樂迪。

張惠妹阿妹的「聽海」,梁詠琪的「有時候」,
徐懷鈺的「冒險氣球」,
莫文蔚的「陰天」還有劉德華,鄭中基,王力宏,陳曉東等,
那是國語歌壇上,天王輩出的年代。

學校每年的迎新演唱會,
也請了主持天王吳宗憲,來參加的歌手有動力火車,五月天等。
對年少的我們來說,
聽歌,唱歌是生活的一部分。

當時,台灣正港歌手「伍佰」,也是學生們喜歡的曲風。
我的第一次聽演唱會,就是和朋友去台中酒廠,聽伍佰的現場。
我覺得伍佰是台灣「浪漫搖滾」曲風的代表,
他有一點台灣國語風格,也有道地的台語歌,加上台灣味的歌詞。
對十幾歲的我來說,有種莫名的感動。

五專是一個追偶像的年代。
Jan 26, 202202:46
我的五專生活(住宿篇2)

我的五專生活(住宿篇2)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五專住宿的生活裡,
晚上我常到同學的房間「串門子」。
「串門子」的意思就是和朋友「聊天」。

班上同學大部分是台中人,台中人是住在家裡,每天通學。
而其他縣市,像是彰化人,苗栗人,南投人的話,
大家大部分都會住在學校宿舍。
班上還有幾位僑生,他們是緬甸的華僑,也是住在學校宿舍。

學校一下課,通常住宿生們會一起行動。
有時候我們會先去運動,像是打籃球,
打排球或是在操場散步。
之後,在一起去『一中街』買晚餐。

住宿生,除了三餐之外,也要學習自己買生活用品。
像是學校附近的「寶雅」,就是我們去添購日常用品的地方。

五專的住宿讓我學習獨立,
也讓我學習和室友的相處。
在台中的五年的求學生活,
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階段。
Jan 24, 202202:10
我的五專生活(住宿篇1)

我的五專生活(住宿篇1)

我的五專生活(住宿篇)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想聊聊我的第一次的學生住宿。國中畢業後,我到台中唸書,因為田中到台中搭火車需要一小時,加上台中火車站到學校走路需要20分鐘,所以上五專後,開始了我的學生住校生活,我的生活也因而有很大的改變。

我的五專是台中商專,經過幾次改名後現在的校名是『台中科技大學』。台灣的學校是九月開學。過完了一個漫長的暑假後,我搬入了學校的女生宿舍。當年學校以科系不同,住在不同的樓層。『應用外語科』的我,便被分配到最高層樓,九樓。

女生宿舍的出入很嚴格,在入口處需要出示『住宿卡』。這是證明自己是住宿生。晚上11點是門禁的時間,超過時間宿舍便不能任意進出。

我的房間是六人房的房型。房間的左邊是大家的個人書桌,右邊則是上下舖的床位。房間入口處附近有一間更衣室,更衣室裡面則有大家的個人衣櫃。
我的床位在上舖,每天需要爬豎直的小樓梯上下床。宿舍的洗手間和淋浴間是在房間外面,是一個共用的空間。

宿舍還有一個共同空間,就是每一層樓的『交誼廳』,這裡設有電視和長型椅子,讓住宿的人可以看電視或在這裏聊天,那是一個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追電視劇是住宿女孩的一個生活休閒。
Nov 19, 202103:11
我的五專生活 活動篇

我的五專生活 活動篇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我的五專生活裡,有一個家族制度。
學校的應用外語科一共有十個班級,
一個學年兩班,一到五年級。
例如,我的學號是17號,
也就是有其他9位也是17號。
同學年的我們成為學伴,
其他則稱為家族的學長姐或學弟妹。
一年裡大約兩三次會家族聚餐,互相分享上課的事情。

五專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個印象十分深刻的活動,就是「全校啦啦隊比賽」。
下課後,全班一起在操場上練習,培養默契。當時班上同學還不熟識,透過每一次的排練,大家越來越熟,默契也越來越好。

學校的活動很多,有英日文話劇比賽,合唱比賽,運動會,班際盃籃球,排球賽等等。這些都是讓全班的同學,大家一起分工合作,完成的活動。

我特別喜歡話劇比賽,全班會分成兩組。一組是「演員組」,一組是「道具組」。道具組要做場景的背景,這是一件大工程,另外也要準備戲服和佈景的桌椅等用品。
我喜歡和班上同學一起完成活動,過程會發生很多事情,但大家會一起克服,讓活動能順利圓滿。
話劇的當天,是我最期待的。這是大家的努力呈現的日子。同時在有階梯位子的大禮堂裡,一天內可以看十個班級的表演,非常過癮。話劇比賽可說是外語科的一大盛事。

Oct 12, 202103:02
台灣的學校(我的五專生活)

台灣的學校(我的五專生活)

台灣的學校

嗨!歡迎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九月是台灣學校的開學,長達兩個月的暑假結束了。學生們必須準備「收心操」,迎接新的學期。

我印象最深刻的九月,是國中畢業的那一年。我離開老家田中,到台中唸書。
因為家裡離學校很遠,學校也提供給外地來的學生住宿。
因此我開始了住宿的生活。

第一天上課,大家按照學號排排坐。
我是17號,所以前面是16號同學,後面是18號同學。
16號同學來自南投,
18號同學則是台中人。
國中的同學都是彰化人,上了五專來到台中。
認識的人變成了「中部人」。

同學很多台中人,還有南投人,也有一些彰化人。
班上還有幾位原住民同學,和緬甸來的僑生同學。
這對當時15歲的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求學經驗。

接下來的湘湘的台灣點滴,
我想分享我在台灣的求學生活。
五年的專科學校是影響我的人生很重要的階段。
而我的日文學習之路,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Sep 24, 202102:22
中秋節的烤肉

中秋節的烤肉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台灣的中秋節在農曆的8月15日。
在中秋節前一個月,大家的問候就從「最近怎麼樣?」變成了「今年要烤肉嗎?」


中秋烤肉是小時候最期待的事。田中老家烤肉,就在家門口。
表兄弟姐妹都會來家裡,非常的熱鬧。當天,爸媽會先準備烤肉用具和食材。大約下午五點,就開始「生火」。


生火組的人,會組裝好烤肉架後,放入木炭,再使用火種點火。
接下來,先用扇子或報紙搧風。等火苗慢慢變大後,出動電風扇助陣,讓木炭很快的就會點燃。
炭火準備好後,就可以開始烤肉了。
台灣的烤肉肉片,會先用調好的醬汁醃製。
在烤肉時再搽上烤肉醬。烤肉通常有牛肉,豬肉和雞肉。最經典的就是要烤台灣香腸。
海鮮的話,會烤蝦子,干貝,花枝。
蔬菜的話則是有玉米,香菇和皎白筍,地瓜。


「吐司在哪裡?」這是台灣烤肉的特色。用吐司包肉吃。
從有記憶的烤肉裡,沒有吐司的烤肉,總會讓人覺得少了什麼。
吐司在台灣的烤肉裡,有很重要的地位。
「月圓,人團圓」中秋節對台灣人來說是家族聚會的日子。
大家圍在一起烤肉,吃柚子,賞月。就是過節的樂趣所在。

Sep 19, 202103:11
家裡的小蝦米

家裡的小蝦米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前陣子台北淡水的家裡,男子偷偷養了水晶蝦。水晶蝦很小,大約只有1公分。家裡來了新成員後,男子的生活有了改變。就是要「記得」餵蝦子吃飼料。

小蝦子們每天在水槽裡生活,看起來十分的無憂無慮。肺炎疫情下,不能常常外出,看蝦子的水中生活,變成了一種另類的療癒。

「蝦子的肚子好像有東西」。仔細觀察一下,發現有兩隻蝦子抱卵了。男子跟我說的時候,我很開心。記得多年前我們養的水晶蝦,也生了超可愛小小蝦。我們都很期待,小小蝦的出生。

前兩天,男子跟我說「小小蝦」出生了,並傳來了一個影片檔。在影片裡,我還找了一下,才發現了透明的小小蝦。好小好小,應該只有2mm吧,超級可愛。

小小蝦的出生,變成了我們的新話題。
「今天蝦蝦好嗎?」
「兩隻抱卵的蝦蝦都生完了嗎?」
「小小蝦變色了,有點紅色」
「今天你餵蝦了嗎?」

家裡的新成員,小蝦米:)
慢慢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謝謝他們來陪我們。
希望他們健康平安長大。
Aug 22, 202102:22
台灣夏天吃什麼⑤

台灣夏天吃什麼⑤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台灣的夏天,除了西瓜和芒果外,就屬『荔枝』了。

荔枝的產期很短,各品種多少有差異,通常大約從五月開始到八月。
這期間可以吃到新鮮的荔枝。
小時候家裡吃荔枝,是一整串放在盤子上。

吃的時候,用力拔下一顆,從側面擠壓表皮,同時向左右推開,讓荔枝的果肉跑出來。尤其是冰過的荔枝,因為甜味被鎖住,特別好吃。
荔枝的口感Q彈,大小也是剛好可以一口塞進嘴巴。
如果加上買的荔枝是多汁的話,可說是一顆接一顆吃,讓人的手停不下來。

說到荔枝,會讓人聯想到一位古代的美女。她就是唐代的『楊貴妃』。
有一首唐詩,是這樣子寫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說明了楊貴妃很喜歡吃荔枝。

雖然吃荔枝,要剝皮,裡面還有一顆很大顆的籽。但微甜又Q彈的口感,讓人對於夏天的來到,多了一份期待感。
Jul 27, 202102:14
台灣夏天吃什麼④

台灣夏天吃什麼④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夏天我喜歡吃冰。現在台灣的冰,種類很多。有水果冰,仙草冰,紅豆牛奶冰,綿綿冰等,還有可以挑選多種配料的三種冰,四種冰。

來說說以前的故事,
小時候,遠遠聽到「叭噗叭噗」的喇叭聲,就知道賣冰的叔叔來了。賣冰的叔叔騎著腳踏車,後座載著一個冰桶。接近家裡附近後,叔叔會停在固定的路口,等著附近的人來買冰。

我總是跟媽媽說『想吃叭噗』,然後和妹妹一起去買冰。
「老闆我要一球花生和一球芋頭,謝謝」
老闆聽到我的需求後,便拿出挖冰用的特殊湯匙,挖一球圓滾滾的冰,放在冰淇淋的甜筒上。
能吃到『叭噗』冰淇淋,對住在鄉下的我們,可說是一個超級期待的事。
除了叭噗之外,我特別喜歡吃義美『紅豆牛奶冰棒』。


小時候夏天的家裡冰箱,總是會有一盒。冰棒是淡淡的粉色,上面有著紅豆的顆粒。因為冰棒有加上牛奶,所以口感綿密。我喜歡義美紅豆冰棒的口感,稍微硬硬的,咬一口後,有紮實的感覺。
紅豆和牛奶的組合很搭,甜度適中。
炎炎夏日裡,來一支冰棒,可說是大滿足。

長大後,叭噗冰淇淋因為需求的降低,幾乎已經消失了。但在台灣的冰的演變史中,佔了很重要角色。而義美的『紅豆牛奶冰棒』至今仍是我的最愛之一。除了它的美味之外,還有一份小時候的美好回憶。
Jul 26, 202103:17
台灣夏天吃什麼③

台灣夏天吃什麼③

台灣夏天吃什麼③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台灣的水果種類很多。夏天除了超人氣的西瓜之外,另一位夏天的主角就是芒果。
台灣芒果的產地大部份在南部,台南,高雄,屏東。這幾年芒果季一來,LINE族群組就常常有朋友傳來的團購的訊息。『愛文芒果一箱10斤,10~12顆,700元含運』。現在已經不用出門,就能買到新鮮的芒果。

芒果除了直接當水果吃之外,還有『芒果冰』的選擇。酸甜的芒果被切丁,放在剉冰上,淋上芒果醬。每家的冰店口味稍有不同,也有使用雪花冰代替剉冰。傳統冰店的話,醬料也有使用煉乳。

你知道芒果乾嗎? 芒果乾是芒果經過烘烤變成果乾。 現在的芒果乾大多是濕潤多汁,有著濃郁的芒果香。水果乾的品牌也越來越多,方便且精緻的包裝,也逐漸變成了台灣的新的伴手禮。

台灣人說芒果屬於燥熱的水果,吃過量會造成身體不舒服。
不管什麼東西,攝取適量對身體才是好的。不能因為太喜歡芒果,就吃太多。
Jul 25, 202102:31
台灣夏天吃什麼②

台灣夏天吃什麼②

台灣夏天吃什麼②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來說夏天的人氣水果吧。
紅通通的西瓜,你都怎麼吃呢?
在老家,吃西瓜有幾種方式。

客人來的時候,媽媽會把西瓜切丁,去掉所有的西瓜皮。擺在盤子上。
有時候是方塊的形狀,有時候則是有三角形。 附上小叉子,讓客人可以方便取用。

我們自己在家裡吃西瓜的時候,西瓜被切成帶皮的三角形,直接就口吃。再一點點一點把西瓜籽吐出來。但後來,有一種無籽西瓜,吃西瓜就不用吐籽了。

最豪邁的吃西瓜的方式,就是把西瓜對切,直接用湯匙吃。挖一口冰涼的西瓜入口,越吃越順口,挖西瓜的手也停不下了。可說是夏天的大滿足。

台灣人說西瓜屬涼性,吃多會刺激腸胃,所以吃西瓜必須適量。
尤其是夏天,因為天氣炎熱,更是要小心飲食,注意自己身體的狀況。
Jul 22, 202102:02
台灣夏天吃什麼①

台灣夏天吃什麼①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台灣的夏天很長,通常五月中開始,就能感受到夏天的溫度。
持續在30度以上的日子裡,選擇食物變成了我的一個小煩惱。
『好熱喔,要吃什麼呢?』這是夏天,我常常說的。


說到夏天清涼的食物,當然就是要先來一杯『西瓜汁』。
西瓜汁顧名思義,就是把西瓜打成果汁,加入一點砂糖。
喝起來是冰冰甜甜的,可以降火氣。

夏天,我還喜歡喝『綠豆沙』。當然要喝那種喝起來沒有沙沙感的,才能一口接一口地喝。好喝的綠豆沙,喝起來口感綿密,有點豆香,還有那份透心涼的冰度,可說是一位夏日的好朋友。

在夏天,我會吃『麻辣涼麵』。對我來說,夏天吃辣,能促進食慾。
因為台灣人不常吃冷的主餐,所以能選擇的涼食物不太多。
『涼麵』很自然地變成了台灣夏天的主角。
例如:在夏天,夜市的涼麵攤,總是要排隊一下。
而便利商店的食物區裡,涼麵的選擇也變得很多。

記得大學時,總愛和室友去士林夜市吃飯。我們常常在『好朋友涼麵』,吃麻辣涼麵配上一碗味噌湯。店頭雖然不是很華麗的餐廳,但那份麻辣口感和Q彈的麵條,總是讓我們很難忘,一去再去。
Jul 22, 202102:56
台灣的端午節 午時水 (桃李)篇

台灣的端午節 午時水 (桃李)篇

台灣的端午節 午時水(桃李)篇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端午節當天,媽媽會準備「午時水」。
午時水是端午節當天在中午曬太陽的水。
這天大約在早上10點多,媽媽會準備一個大臉盆,裝滿水,放入很多桃子和李子,拿到一樓的門口曬太陽。
曬了幾個小時後,大約12點,午時水就完成了。
我們把午時水拿到客廳桌上,用手沾水,拍拍手背,拍拍脖子,臉頰。
媽媽總說:午時水,保平安,變漂亮喔。

那臉盆裡的桃子和李子怎麼辦呢?習俗上說『吃桃子增胖,吃李子變瘦』
雖然我是喜歡吃桃子的,但我會先吃幾顆李子。
咬一口李子,果皮稍微澀澀的,果肉總是酸酸的。酸味會讓人嚥下幾次口水,且覺得夏天已經來了。

喜歡吃桃子的我,等吃了幾顆李子後,下午我就會吃桃子。我在心裡想,剛剛我已經吃了李子了,現在吃桃子的話,應該就不會變胖了吧。

在台灣端午節,除了必吃的粽子之外,在我的老家田中,也吃桃子和李子。
Jul 20, 202102:26
台灣的端午節 粽子篇

台灣的端午節 粽子篇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在台灣,農曆五月五號是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又稱他是「粽子節」。
因為這天台灣人有吃粽子的習慣。

台灣的粽子,被分成兩種。一種是「北部粽」。一種是「南部粽」。北部粽會先將糯米炒過後包入粽葉,然後使用蒸籠蒸煮。而南部粽,則把生的糯米和材料,直接包入粽子後用水煮。
粽子的內餡,最經典的是豬肉,香菇,蝦米,鹹蛋黃。有時候還有花生,栗子,竹筍。在端午節附近,大家最常說的就是「你吃了幾顆粽子?」。喜歡吃粽子的人,可能會吃到四五顆,而我總是一顆。對於糯米的魅力,小時侯的我實在不太懂。

在台灣端午節是一個國定假日,也是一個和家人相聚的日子。和家人一起吃粽子,看電視轉播龍舟比賽,一到中午12點,就是要立雞蛋。聽說這個時間點,特別容易立雞蛋呢。
Jun 12, 202102:10
豆漿和米漿

豆漿和米漿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 我是湘湘
台灣的中式早餐裡,豆漿和米漿是必備的。
米漿甜甜的,小時候我總是愛喝米漿,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原來米漿不單只是由米做成的,還有大量的花生,我十分的驚訝。我想這就是平常沒在做菜的人,對食物的敏感度不夠吧。

夏天的早餐,冰米漿很像點心,濃稠帶有點沙沙感,通過喉嚨很有存在感。
再咬一口饅頭夾蛋,真的一份幸福的早餐。

冬天的熱豆漿,也是一絕。內用時,有些早餐店用碗裝,熱騰騰的豆漿,
冒著熱氣,把油條蘸入豆漿,又軟又脆的口感,可說是中式早餐的魅力之一。

印象中小時候,豆漿都是甜的。慢慢地發現豆漿也可以選擇「無糖」。對女生的我來說,無糖豆漿變成我的首選。能補充蛋白質,又不要太多糖分。
蘿蔔糕加上無糖豆漿,也是「湘湘的台灣早餐」的清單。

現在連在便利商店也都能輕鬆地買到豆漿和米漿了。除了早餐之外,在下午茶時間走入便利商店,來杯義美的豆漿,真的是滿滿幸福啊。
Jun 08, 202102:39
台灣的泡茶文化

台灣的泡茶文化

台灣的泡茶文化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從小,彰化老家的家裡,客廳的桌上總是放有一組泡茶組。
一個精緻的小茶壺,搭配兩組大約10個左右的小杯子,這裡是爸爸大展身手的地方。

平日的晚上,吃完晚餐。通常爸爸就會開始泡茶。他會先用熱水,溫壺和燙杯。
然後,使用木製的茶匙,把適量的茶葉放在小茶壺裡,將熱水倒入茶壺後,稍等一會,等茶葉舒展。第一泡的茶,爸爸會先倒掉。再重新倒入熱水,進行第二泡。

等待一兩分鐘左右,美味好茶就完成了。爸爸再將茶倒入小杯,給大家品嚐。
在大家品嚐的同時,爸爸會繼續第三泡,在小茶壺裡再度加入熱水,靜待一下。
然後這次通常會把茶,倒入『茶海』裡。這是為了讓茶能保持平均的美味。
而不會因為在茶壺裡停留時間過久,而變成苦澀。

我印象中家裡的茶,以高山茶為主。爸爸有時候會說,今天是嘉義阿里山的茶喔!
有時候會說,今天是杉林溪的高山茶。還有,這是台北來的文山包種茶。
從小喝茶對我來說,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晚餐後的晚茶,是爸爸和親朋好友的歡樂相聚時間。
叔叔阿姨,伯伯,伯母等爸媽的朋友,總是讓家裡的客廳,變成了很熱鬧的交誼廳。

老家的客廳,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
大家一邊喝茶,一邊分享自己的生活,
有歡樂的,傷心的,感動的故事。來到這裡,喝一杯爸爸泡的好茶,明天又是新的開始。
May 24, 202103:26
我在老家的母親節

我在老家的母親節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在老家的時候,母親節的聚餐總是很熱鬧。通常這一天表兄弟姊妹會相聚,
我們一起陪爸媽過節。

因為人數很多,我們常去川菜餐廳。台灣的川菜餐廳總是設有大大的圓桌,
大約十人一桌,我們總是佔據兩桌,一桌是大人,一桌是小孩。

川菜館的菜色很豐富,從開胃菜的小魚乾,豆干,涼拌小黃瓜。
到鐵板豆腐,鳳梨蝦球,宮保雞丁,五更腸旺,香酥鱈魚,翡翠湯。
小時候餐廳的選擇,不算太多。菜色多樣,又有包廂的川菜館,總是我們的首選。
如果你問我『川菜館不會很辣嗎?』。印象中五更腸旺和麻婆豆腐,這兩道菜確實是辣的,但其他也有不辣的餐點。

慢慢長大了,大家的生活忙碌起來,節日以外的大家相聚的日子變少了。
因此節日的大家聚餐,變成了很珍貴的時間。
現在餐廳的選擇越來越多元。去川菜館的機會漸漸變少了。但對於在包廂裡大家在圓桌吃飯的回憶,一直在我心裡暖暖的。
May 03, 202102:53
四月瘋媽祖

四月瘋媽祖

四月瘋媽祖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台灣的四月有一個很盛大的宗教活動。我們稱作「媽祖遶境」。媽祖是「道教」裡的一位女神,是航海的守護神。
四月的媽祖遶境裡,最被大家重視的就是「大甲媽祖」。大甲鎮瀾宮位於台中市,每年農曆三月,會舉行為期9天8夜的遶境活動。


大甲媽祖,從台中出發。經過彰化,雲林,抵達嘉義新港。全程步行約300多公里,會經過21個鄉鎮。通常第三天會抵達新港奉天宮,第四天在奉天宮舉行祈福典禮,當天也會替媽祖祝壽,媽祖的生日是在農曆的3月23日。


媽祖遶境是虔誠信徒齊聚的日子。大家帶著心願陪著媽祖一起遶境,希望媽祖能保佑家人,身邊的人,自己,能獲得滿滿的正能量。
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習俗就是『鑽神轎』。「鑽神轎」是一個象徵好運來到的儀式。

神轎是媽祖婆坐的地方,像是一個小屋子,會有扛神轎的人。而想鑽神轎的人,通常會跪坐成一長排,等著媽祖從自己的頭上經過。
媽祖遶境,總是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大家對媽祖的喜愛,也都在遶境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我家從小就請來了一位北港媽祖,跟我們一起住。所以媽媽常常說我們是媽祖的小孩,對於媽祖婆我總是覺得特別親切。台灣的媽祖文化,深入在日常生活裡,是一種台灣生活,也是一種台灣文化。
Apr 27, 202103:33
台灣鳳梨:)

台灣鳳梨:)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台灣中南部的天候很適合栽種鳳梨,又以中部的南投民間,嘉義民雄和屏東是是有名的鳳梨產地。
小時候家裡常常有鳳梨,因為媽媽喜歡吃,所以餐桌上飯後的水果,常出現鳳梨。當時我對鳳梨的印象,是『土鳳梨』,味道很酸,一次不能吃太多,吃太多的時候,嘴巴會澀澀的,不舒服。

第一次聽到『鳳梨是甜的』已經是長大以後了,鳳梨的品種增加了很多,現在有釋迦鳳梨,香水鳳梨,牛奶鳳梨,金鑽鳳梨,蘋果鳳梨等等,台灣可說是鳳梨王國。

說到鳳梨,就不得不提到『鳳梨酥』。小時候,鳳梨酥的內餡以冬瓜醬混合鳳梨製成,而近年來鳳梨酥的內餡走正統的純鳳梨,也讓『鳳梨酥』再度成為了人氣矚目的焦點。

目前最知名的土鳳梨餡料的鳳梨酥就是來自南投的『微熱山丘』,而我個人很喜歡嘉義民雄的『旺萊山』的鳳梨酥,甜中帶著鳳梨的酸度,包裝也十分可愛。
土鳳梨以外的話,大家會想到在台北的門市常常有人排隊的『佳德鳳梨酥』,而台中有名的鳳梨酥就是『俊美』和『日出宮原眼科』。

鳳梨在台語稱作『旺來』,相同的發音有著另一個意思,就是『好運到來』。
台灣人覺得鳳梨是吉利的水果,
在新店開張或是搬新家的時候,
會高掛鳳梨形狀的彩球,這時候鳳梨的顏色是使用喜氣洋洋的紅色。
象徵『好運旺旺來』。
Apr 13, 202103:48
台灣巧克力

台灣巧克力

台灣的巧克力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從小時候開始,我就喜歡吃巧克力。
巧克力對我來說,甜甜的,吃一口馬上有幸福的感覺。
當時的選擇不多,我總喜歡在超市買板狀巧克力,有黑色的和白色的。

說到台灣的巧克力,「七七乳加巧克力」是家喻戶曉的。
他使用了花生和牛扎糖的內餡,所以吃起來很有嚼勁,讓人覺得越嚼越香。
可說是台灣國民的巧克力,陪伴了很多六七年級生一起長大。

近年來,巧克力已經從外國大量引進台灣,歐美,日本的巧克力更是具有特色,
擄獲了很多年輕人的心。精緻的巧克力也成為情人間,情定的小禮物。
巧克力文化深入台灣後,開始讓台灣對「本土巧克力」有了新的想法。
台灣南部的天候,很適合可可亞的栽種,因此屏東地區開始有了很多巧克力豆的栽培。

透過屏東可可豆的栽培,進而讓台灣有了當地巧克力品牌,大家也陸續出國比賽,帶回大獎,像是妮娜巧克力有『紅玉紅茶』『炭培烏龍茶』的台灣口味,Feeling18以堅持18度控制巧克力品質,也提供高濃度的生巧克力呢。另外還有莊式巧克力就像藝術品一樣,有著非常美麗的圖騰。屏東東港鎮的『福灣巧克力』也創作出好多台灣專屬的口味『鐵觀音巧克力』『玫瑰荔枝生巧克力』等等。

我覺得,台灣的巧克力產業正在演進中,我十分的期待。
Apr 09, 202103:27
台灣的摩托車

台灣的摩托車

台灣的摩托車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台灣的摩托車很多。因為騎車出門很方便,所以大家都很依賴摩托車。

最近有在討論是否考照年齡下修到16歲。但我考照的時候是年滿18歲。考摩托車駕照需要筆試和路考,會在同一天考試,合格的人就可以馬上拿到駕照。

在台灣摩托車有輕型50cc(排氣量),普通重型50cc到250cc。還有大型重型250cc以上。

我通過普通重型,所以在台中唸書的時候,我會騎50cc摩托車去上學。有時候會老家也會騎125cc的摩托車。
在台灣騎摩托車規定一定要戴安全帽。否則會罰款。騎乘時也不可以看手機,要保持騎車時注意的行車安全。

在台灣可以看到一些專屬於騎車的風景。有些人會戴可愛圖案的安全帽,也會戴各式顏色的布料口罩。還有即使炎熱夏天,大家為了防曬,也會穿長袖或是外套騎摩托車。

雖然三人以上一起乘坐摩托車是違法的。但偶爾還是會看到一家人4口,爸爸媽媽兩位小孩,擠在一台車上。由此可知,台灣人對摩托車的需要性,是非常高的。

摩托車在台灣又稱「機車」。但這個詞要小心使用,千萬不可以用在形容人身上,會變成一個傷人的詞彙,他的意思是「你很難相處耶」。
Apr 03, 202103:19
我愛饅頭夾蛋

我愛饅頭夾蛋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我早餐喜歡吃饅頭,尤其是饅頭夾蛋。但在台灣,不是每一間早餐店都有賣的。
常見的饅頭有白饅頭,黑糖饅頭和芋頭饅頭。

黑糖饅頭的甜度較高,顏色是淡咖啡色。芋頭饅頭的顏色很美,是淡淡的紫色。選擇饅頭,通常看當天的心情決定。當然也時候饅頭太搶手了,是不能選擇的。
加在中間的雞蛋,通常是一顆荷包蛋。但不同的早餐店,在煎蛋時會把先把蛋打散,加入蔥花,煎成蔥花蛋。

有時候店裡的老闆會問:要加辣嗎? 加醬油還是甜辣醬?
台灣的醬油,口味甜甜的。
而甜辣醬也蠻適合搭配饅頭夾蛋的。
最後,一定要再配上一杯冰豆漿,就會變成一份很完美的早餐。
Mar 29, 202102:11
湘湘的3月 台灣(三月大)

湘湘的3月 台灣(三月大)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你曾經有疑問為什麼每個月的天數都不一樣嗎?
有30天,也有31天。二月有兩種天數,連續三年28天之後,會有一個29天的二月。
小時候在背月份的天數時,老師教我們背了口訣,
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四月小。
大的就一定是31天,其他天數我們都稱他小。
一路大小互相交錯下,卻在七月和八月打破了規則,
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
然後再繼續規律的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以前總覺得這只一種繞口令的感覺,沒有想太多。老師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就照著做。
但現在想想,原來月份真的還蠻神奇的。不同的天數,組成了一年。而一年被規定成365天。
約定成俗的事情,就好像是必然的事。
我們也不會特別去抗拒它,就當作他是一種自然的一環。
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
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Mar 23, 202102:44
我喜歡的蛋餅

我喜歡的蛋餅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要聊聊我喜歡的蛋餅。

台灣早餐裡,我很喜歡蛋餅。蛋餅的種類很多,有玉米蛋餅,培根蛋餅,起司蛋餅,還有豪華版的豬排蛋餅。

在田中家時,喜歡阿根早餐的蛋餅,厚厚紮實的口感,加上外層煎的脆脆的。我常點玉米蛋餅和鮪魚蛋餅,配上一杯熱奶茶,阿根的奶茶有濃濃茶香,很好喝。而外帶的蛋餅,是用小紙袋裝的,所以蛋餅不用切,捲成一圈,直接就口咬,十分方便。

現在的早餐店裡的蛋餅餅皮,多是薄薄的餅皮,酥脆的口感。但我比較喜歡,軟Q有厚度的「古早味蛋餅」。我的大學附近,有一家古早味蛋餅,住宿的時候,常常和室友一起早起去吃蛋餅,配上一杯溫豆漿。當時店裡是一對夫妻經營,總是放著西洋的古典音樂。我們常說,這是一家好有氣質的早餐店哦。

我記得第一次吃起司蛋餅是大學的時候,聽同學說很好吃。我也嘗試了一下。它顛覆了我對蛋餅的印象,覺得是一種點心的感覺。畢竟我從小到大的蛋餅,需要有滿滿的餡料啊,鮪魚,玉米,肉鬆,培根等。

好久沒吃古早味蛋餅了。
希望下一次的台灣早餐,可以吃到。
Mar 15, 202103:12
阿薩姆奶茶,我的午茶

阿薩姆奶茶,我的午茶

阿薩姆奶茶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要聊聊我小時候常喝的奶茶,『阿薩姆奶茶』。

阿薩姆奶茶是一個鋁箔包的飲料。我最常喝的時候,是在國中。學校有幾台自動販賣機,下午我喜歡和同學去投飲料,阿薩姆奶茶總是我的首選。後來他還推出了巧克力奶茶的口味。我也很喜歡。甜甜的奶茶,在讀書的午後,總覺得特別對味。

阿薩姆奶茶的包裝,是奶茶色的色調,包裝上有一對男女和一台跑車。「找到對的,就值得幸福」是奶茶公司對飲料定義的品牌故事。小時候不了解,現在長大了,似乎比較懂了。

飲料市場在台灣越來越競爭。阿薩姆奶茶也晉級了好多口味。蘋果奶茶,草莓奶茶,榛果奶茶,還有珍珠奶茶的口味等。推陳出新,讓鋁箔包奶茶更有創意。

下次我也想喝喝「雙茶會」系列的黃金烏龍綠奶茶和四季春奶茶。當然也要喝國中的回憶,經典款的「阿薩姆奶茶」。
Mar 08, 202102:27
台灣小吃系列 — 茶葉蛋

台灣小吃系列 — 茶葉蛋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要聊聊我喜歡的茶葉蛋。

在台中有一家有名的茶葉蛋,在逢甲夜市的入口,是一家很小的攤販。電鍋裡滿出來的茶葉蛋,每一顆的顏色都很深,似乎已經把滷汁都吸入雞蛋裡。到逢甲逛夜市,這裡的茶葉蛋總是我『吃回憶』的地方。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茶葉蛋變成便利商店的必備食物。吃茶葉蛋變得很方便,只要到便利商店就買得到,在台灣我從來沒有自己煮過茶葉蛋。

我的茶葉蛋故事,還有一個和好朋友的共通回憶。學生時候,有一次和朋友去看電影,朋友買了兩顆茶葉蛋,手上還拿了一包甜辣醬。我問她,為什麼要拿甜辣醬呢?
她回答我說:『加甜辣醬很好吃喔!』 這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每個人吃茶葉蛋有不同的吃法。後來我也曾經在茶葉蛋加了甜辣醬吃吃看,還真的不錯。喜歡吃辣的人,應該都會喜歡這個味道。

茶葉蛋除了紅茶包和醬油之外,其實加入中藥材,有八角,肉桂,還有乾辣椒和冰糖,所以會有濃郁的中藥味。我想這也是台灣小吃的特色之一吧。
Feb 27, 202102:42
湘湘的2月台灣

湘湘的2月台灣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想聊聊 我的2月的台灣

2月在台灣是賞櫻花的季節,北部最有名的就屬台北陽明山花季,通常從二月初到三月底。這個季節桃紅色的山櫻花盛開,大家為了追櫻花,紛紛湧上陽明山。
二月賞櫻對台灣人來說,是春天來了,短暫的冬天結束了的感覺。

台北還有一個賞櫻的地點,是在淡水的『天元宮』。
寺廟種了很多櫻花,賞花季節免費開放大家欣賞。從淡水捷運站有直達天元宮的賞櫻專車,例假日總是大排長龍。半天的賞櫻加上淡水老街或是漁人碼頭,可以說是一日淡水遊呢。

2月的另一個重要日子,當然就是西洋情人節。這一天在台灣,有情人的人會去吃『情人節大餐』的日子,餐廳紛紛推出『情人節套餐』,大街小巷充滿了浪漫的過節氣氛。甚至還有一些餐廳當天晚上只有『情人節套餐』,沒有其他的餐點。
在台灣的西洋情人節是男生送女生玫瑰花或是鬱金香的日子,電視廣告也會有『金莎巧克力』提醒你,記得買巧克力囉。

二月的台灣裡,大家圍繞著美麗的櫻花和浪漫情人節的話題,可說是一年中非常浪漫的月份。有時候情人節還會遇到農曆過年,變成很特別的農曆年年假又搭配情人節的雙節日。像是2021年的西洋情人節就是在農曆初三。
Feb 13, 202103:04
台灣的洗髮廳

台灣的洗髮廳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想聊聊台灣洗髮廳。

國小的時候,家裡附近有一間家庭式的洗髮廳,是一位阿姨經營的,去洗髮時後會坐在位子上,阿姨邊洗頭邊跟我們聊天。有時候小泡泡會落下來,但我們一點也不在意。
阿姨大約把滿頭的泡泡,分成兩次,拿過洗手台丟掉。最後我會頂著準備要沖洗的頭,走到沖水台。

坐著洗頭這件事,小時候完全很融入我的生活,就像坐著剪髮,燙髮一樣。反倒是長大了,坐著洗頭的美容院越來越少了,剛開始我很不習慣,為什麼要躺著洗頭呢?現在一進美容院,就馬上去沖水台。躺著也不好聊天,美髮師的臉都還沒看清楚呢,就被洗頭了。

有時候我懷念小時候的美容院,和阿姨們都很熟,就像家人的長輩一樣。去美容院好像除了剪頭髮,還順便去看阿姨。和阿姨聊聊近況,分享生活。
長大了到都市生活,連鎖美容店和高級感的髮廊很多,剪燙技術當然都是有水準的。但總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我想是少了一種家鄉的氛圍吧。
Feb 13, 202102:35
台灣的泡麵(介紹②)

台灣的泡麵(介紹②)

台灣的泡麵(泡麵介紹②)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繼續來聊聊台灣的泡麵。
台灣泡麵,通常分為兩種包裝。袋裝和杯裝。杯裝,我們也會叫他「杯麵」。

在台灣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每當夏天的颱風來時,我們會儲存一些食物在家,家人之間就會問『泡麵買了沒?』在我們的心中,泡麵好像就是颱風天必備的食物。

台灣泡麵的後起之秀,就是台酒公司的『花雕雞麵』,2015年突然爆紅,還一度有買不到的情況。
花雕雞麵的裡面,除了乾燥的麵條外,有雞肉調理包,調味粉,佐料包,和花雕酒調理包。聽說使用的花雕酒是陳釀15年以上。花雕是紹興酒的一個種類,所以泡麵的特色就是有酒香。加入調理酒的泡麵可說是首例,有特色的風味加上雞肉塊,在台灣的眾多泡麵中,成了大家矚目的焦點。那一陣子有著『我想吃看看』的心情購買的人很多。當時因為缺會,我也是等了好久才吃到了『花雕雞麵』。

我們要吃泡麵的時候會說,『我要泡泡麵』,這是說把熱水加入麵裡,只需要等待三分鐘。有時候,我們說『我要煮泡麵』。『煮泡麵』是到廚房下廚,這時候我們偶爾還會加上蔬菜雞蛋等食材。讓泡麵升級成了另一種美食。
Feb 02, 202103:12
台灣的泡麵(介紹①)

台灣的泡麵(介紹①)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好久沒有吃台灣泡麵了,小時候泡麵對我來說,只有兩個時候會吃。
一個是宵夜,一個游泳池畔。
台灣的泡麵種類很多,牛肉麵系列的話,有原汁牛肉麵,紅燒牛肉麵等。
說到統一麵的話,就會讓我想到統一肉骨茶,統一肉燥麵,鮮蝦麵。
當然還有不能不說到味味A的排骨雞湯麵和味丹的味味麵,
另外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泡麵品牌最屬親切的就是,在彰化田中設廠的維力公司,維力
麵裡面的炸醬麵和真爽系列,都是一直陪伴我長大的好朋友。
台灣的泡麵還有一些很有趣的名字。像是『阿Q桶麵』,『阿Q』這個名字在中文的意思是『一個逃避現實的人』且有『會自我安慰的特質』。而『滿漢大餐』,他的最大特色就是有『牛肉塊』,讓吃泡麵的同時也真的吃到牛肉。再來說說『來一客』吧

『來一客』的出現更是讓台灣人吃泡麵的文化到達一個巔峰。來一客是小尺寸的泡麵,所以稍微肚子餓的時候,就很方便的賞用。加上來一客的口味很多,有川辣牛肉,肉燥菠菜,鮮蝦魚板等,更是讓想吃泡麵的人有更多選擇呢。
Feb 01, 202102:56
台灣的拜拜(燒金紙篇)

台灣的拜拜(燒金紙篇)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想聊聊台灣的拜拜裡面關於『燒金紙』這件事。
燒金紙,可以說是道教文化之一,是把金紙燒成灰燼。當作是給神明和祖先等使用的。
金紙的種類很多,通常一般人也不太清楚,所以我們去金紙店買的時候,
會跟老闆說要買給誰的金紙,老闆便會幫你一包組合,然後放在半透明紅色線條的袋子裡。
我的老家田中的巷子口,有一家金紙店,通常金紙店的店名會寫有『香鋪』,賣有很多供奉神明祖先時使用的東西。

我對燒金紙的知識不夠專業,但是每次的燒金紙時,要先打開橡皮筋包裹的厚厚的金紙堆,通常最上面是最大張的,然後從大到小有很多尺寸,我們會依序由大張開始使用。
媽媽會先在金爐裡先放入一些紙,然後點火讓金爐裡的金紙起火,我們小朋友就開始,把手上的金紙,順手的快速對折,當右手的對折數量到一個抓不住的時候,就會把對摺好的,放如金爐裡。
燒金紙有一個小技巧,就是要注意風向。因為金爐會一直冒煙,所以要站在不會被煙燻到的地方。還有就是要看時間點,放入金爐,這也是一個考驗反應力的時刻。

通常我們家會有兩三人一起燒金紙,所以大家要互相配合,讓金紙順利投入金爐裡。偶爾沒放好,金紙會掉到地上,因為很接近金爐,所以會變成和火的對抗。
燒金紙的過程,有時候我們不說話,有時候會聊天。這段時間大約十分鐘左右。最後的時候我們會互相做確認,『還有幾捆嗎?』『剩下的我來吧』。
燒金紙對我們來說,是家裡拜拜的尾聲。
Jan 28, 202103:49
台灣的拜拜(燒香拜拜篇)

台灣的拜拜(燒香拜拜篇)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台灣的拜拜,關於燒香拜拜。
從小家裡就有拜拜的習慣,我的老家有北港媽祖和祖先的供奉。
點香拜拜對我來說是生活的一部分。

台灣人拜拜,除了去廟宇之外,在特定的節日也會在家裡拜拜,例如清明,端午,
鬼門開,中元,鬼門關,中秋等。
在老家,我們會搬出一張拜拜用的桌子,然後在擺上了很多食物,有餅乾,飲料,水果,白飯,菜餚,有時候媽媽還會煎魚,還有煮湯。祭祀的人物不同,我們供奉食物也不太一樣。

拜拜的時候,我們使用『香』。『香』是一種長條且細長的物品。我們說燒香拜拜,所以用打火機點燃香,透過燒香這件事,傳達人和神明的溝通。
自古以來的傳統,通常我們一個人使用三支香,這是因為有尊敬的意思。
在拜拜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許願或是說說心裡的煩惱,希望能得到一些神明的幫助。

在家拜拜後,供奉的食物會稍微放置一些時間,不能太短,因為神明需要好好享用餐點。大約等『香』的長度越來越短,我們會合掌拜拜說:『請問有吃飽了嗎?我們要燒金紙囉』,打過招呼後,我們就開始燒金紙。
Jan 25, 202102:51
台式麵包,你喜歡嗎?

台式麵包,你喜歡嗎?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想聊聊台式麵包。

小時候在家裡就常常吃麵包。
麵包通常是下午的點心。小時候的我,喜歡吃肉鬆麵包,還有奶酥麵包。

民國70年代,肉鬆幾乎是家家必備的食物,最常見的有『豬肉肉鬆』和『魚鬆』,他們分別是把豬肉和魚肉持續的乾炒,直到水分都蒸發了,變成一種鬆軟蓬鬆的食物。我們通常會把他當作配菜之一,加在白飯上,或是放入白粥裡,有時候夾在白土司當餡料。肉鬆在台灣人的心中,一直有著很重要的存在。

麵包店的肉鬆麵包,通常還會加上甜甜的美奶滋,所以鹹鹹的肉鬆又有甜甜的醬料。是一個很特別的味道。
再來談談奶酥麵包吧。表面看來樸實的麵包,咬一口後,馬上奶油香溢出來,內餡是帶有沙沙鬆軟口感,而甜甜的滋味,是小女生們都很喜歡的口味。

台式麵包店,近來越來越少了。大家吃麵包的習慣改變,外國來的麵包種類變多了,像日式的紅豆麵包,咖喱麵包。歐式的棍子麵包,德國的黑麥麵包等,還有2018年還興起一股韓國的「髒髒包」呢。
我發現『台式麵包』可說是近年來才有的說法,當其他國家的麵包還沒抵達台灣之前,麵包就只是『麵包』啊。
台灣的麵包越來越多元。我想對喜歡吃麵包的人,一定很開心吧。
Jan 18, 202102:56
湘湘的1月的台灣

湘湘的1月的台灣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想聊聊 我的1月的台灣


1月1號在台灣,我們稱做元旦。這一天是台灣的國定假日。
台灣人喜歡參加跨年活動,但其實休假只有1月1號。12月31號如果是平日的話,大家還是要上班的。跨年活動也都是在下班後大家才會出發。

我喜歡1月,因為我的生日在這個月。小時候生日都會收到爸媽送的生日禮物,還有家人一定會買蛋糕一起慶祝。我記得田中的『吉田蛋糕』是我們最常去買的蛋糕的地方,基本款是奶油海綿蛋糕,我喜歡海綿蛋糕裡夾著奶油和葡萄乾,還有蛋糕上層的紅色醃製的櫻桃,也是我小時候的最愛。小時候吃蛋糕的機會不多,通常是生日的時候,家裡才會出現蛋糕。

講到生日,在田中家我們一個人能過兩次生日,一個是國曆,一個是農曆。通常我們在國曆的生日吃蛋糕,農曆生日就會吃跟平常不一樣的東西,有時候會去外面吃牛排,有時後會去吃手扒雞。小時候要吃特別的餐點時,爸媽會開車帶我們去員林,因為田中太小了,當時沒有很多餐廳。開車到員林大約20分,那邊一直都很多商店,所以很熱鬧。


一月的尾巴,如果快一點的話,常常就是農曆過年了。台灣的農曆過年從除夕開始放假,通常放到大年初四,大約五天的假期,初五開工的公司比較多。這段時間的火車票和高鐵票都很難買,因為全台灣的人都在往回家的路上,整個大眾交通工具都客滿。

農曆過年對台灣人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慶,商店會休業幾天,大家都準備要好好休息,辛苦了一整年,最後一天就是要趕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

如果認真的想想,在台灣最長的假期,就是農曆過年了。所以一月可說是上班族的小確幸呢。另外,對台灣人來說,農曆年過了,這年的生肖才正式來了。例如今年是牛年,農曆年還沒到的話,一月出生的台灣人,我們說他還是上一年的生肖。也就是2021年一月出生的人,我們說他屬鼠。而不是屬牛。
Jan 16, 202104:38
台灣的特殊語言「台灣國語」

台灣的特殊語言「台灣國語」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想聊聊台灣獨特的語言『台灣國語』

台灣國語是什麼呢?以字面上來說,就是中文裡面加上了台語,變成另一種音調。台語在台灣也稱為閩南語。
以最經典來說,數字的1.2.3。
在台灣國語裡是『1.啊3』。 啊的這個發音,我們稱它為台灣國語。

在一般的對話裡,你好像聽得懂,也知道他在說數字,但好像哪裡感覺怪怪的。
是的,因為他確實把2說錯了。但是聽者是能夠了解的。

台灣國語的例子很多,
例如:
好吃。變成好粗。
兒子。變成啊ㄓㄨ。
飛機。變成灰機。
國語。變成狗以。
最經典應該是「謝謝」
在台灣國語變成「ㄙㄟˋㄙㄟˋ」

這是因為台語沒有捲舌的發音,所以一直使用台語的人,在說中文的時候,
常常沒有把捲舌音發出來,而形成了「台灣國語」這樣的中間語言。

雖然台灣國語,不是台灣的官方語言。卻一直存在在台灣人的生活中。

在平常的對話裡,因為有情境,所以即使不太標準,也是能被理解,而造成了台灣國語一直存在的有趣現象。

下次你來台灣玩,也聽聽看「台灣國語」吧。
這也是很特別的台灣文化呢。
Jan 15, 202102:54
我的台語學習

我的台語學習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想聊聊我的台語學習

我從小住在彰化田中,在出生雲林縣的爸爸和出生在彰化縣的媽媽的家庭長大,小時候在家裡的時間,大部分是講台語,或是有點台灣國語。
在小鄉村的田中,能說一口標準的國語的人不多。大家的國語多少有點口音,其實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是講台語的。

民國70年代的小學,學校規定在教室只能說國語。講一次台語要罰錢10塊。那是一個戒嚴時期,說一口標準的國語,就好像變成了一位偶像,看到這樣的人,我們小朋友的眼神都是閃閃發光。

到上大學前,我都在中部讀書。周圍的大家都是中部人,國語腔調都差不多,偶爾對話裡參雜台語,也都是很自然的。
直到上了大學來到台北,才發現台北人的國語和我們真的很不一樣,他們是標準字正腔圓的中文。捲舌音很明顯,ㄣ,ㄥ音和ㄓ、ㄗ音都很清楚。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的國語是真的有「中部腔」。

如果你問我,我的台語怎麼學習的,我會回答你,我小時候在家裡學的。現在我和爸媽的對話裡,也是以台語居多,交疊國語。爸媽有時候會說台灣國語,和很特殊用法的台語,我都會開心的笑出來。真的太可愛了:)

什麼是台灣國語呢?下次我們再來談談有趣的「台灣國語」吧。
Jan 12, 202103:03
2021年。新年快樂

2021年。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

2021年了,大家都好嗎?
謝謝大家持續關注湘湘的台灣點滴。
今年大家有什麼新年計劃呢?

湘湘希望能繼續的分享台灣,
肺炎疫情結束後,歡迎大家來台灣玩。
如果有任何對台灣有興趣的話題或是想知道的,也請來信跟我說哦!
很期待收到你們的訊息。

2021年也一起開心過生活吧。
Jan 12, 202100:48
台灣的冬天—寒流來襲

台灣的冬天—寒流來襲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聽說明天台灣有一個寒流,台北會一口氣往下降15度,白天會只剩下10度左右。
小時候聽到寒流就覺得是吃火鍋的日子,小時候的年代,台灣人在家裡是很少有暖氣的。所以冬天在家裡穿著厚外套,圍著圍巾,穿著厚襪子,都是很平常的。
寒流來的日子,媽媽就會準備熱騰騰的火鍋,我們小孩子也很期待吃火鍋。而火鍋的熱氣也讓家裡變得溫暖一點。

我的大學在台北陽明山上,住在學校宿舍,宿舍沒有暖氣。
迎接大學第一次的冬天,爸爸幫我買了一個暖爐。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暖爐,陪我渡過了山上的冬天。

台灣的寒流因為多含有水氣,通常伴隨著下雨,而讓人感覺溫度更低。
通常寒流來襲的日子,火鍋店的生意會變得特別好。
用火鍋暖身,順便和三五好友聚聚,我想這就是台灣人冬天的活動吧。
這樣說起來,說不定『寒流』就是『約朋友吃火鍋』的最好的理由。
Dec 29, 202002:26
聖誕快樂!學校的聖歌報佳音

聖誕快樂!學校的聖歌報佳音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大家,聖誕節快樂。
大家都吃了聖誕大餐,也都收到聖誕禮物嗎?

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很喜歡聖誕節的氣氛,覺得很溫馨。

我的國中,文興中學。是一間天主教的學校。聖誕節前,學校會舉辦聖歌比賽。聖歌比賽是全班同學共同參與,學校會指定歌曲,有中文和英文的聖誕歌。
記得有一年,我們獲得國中部第一名,所以可以到鎮上的國小,「報佳音」。報佳音在現代的意思是到別人家裡,唱聖誕歌給對方聽。

那是一個很難忘的回憶,我們大家穿著學校的制服,踏上了鎮上國小的大禮堂,國小的全校師生集聚一堂。準備聽我們「報佳音」。
我依稀還記得,我站在前面第二排。那是一個階梯式的平台。上台後我可以看到台下一片烏壓壓的人頭,人數相當多,當時心情有興奮也有緊張,我們把唱得很熟的聖誕歌分享給小朋友。讓他們也感受的聖誕節的氣氛。
在入場和退場時,我們都受到了熱情的鼓掌。

小時候,聖誕節學校是放假的。但放假的原因是這一天是台灣的「行憲紀念日」。也就是當時中華民國憲法,在立法院正式通過的日子。因此後來被定成為了「國定假日」。但2001年起,因為週休二日開始,很多紀念日就被取消了放假。所以,今天除了是聖誕節,也是台灣的「行憲紀念日」哦。

但浪漫的日子總是容易被人記住啊。
而知道行憲紀念日的人,應該只剩下「以前放過假的人吧」。

大家,聖誕快樂
行憲紀念日也快樂!
Dec 25, 2020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