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Mr.Big

Mr.Big

By CC KUO

政治大人物,企業CEO,有何成功的秘訣,致勝的絕招?
Mr.Big 請他們現身說分明。

社會重要議題,台灣文化傳承,那些話題最新鮮、最有趣?
Mr.Big 帶您關心台灣脈動。
Available on
Apple Podcasts Logo
Castbox Logo
Google Podcasts Logo
Overcast Logo
Pocket Casts Logo
RadioPublic Logo
Spotify Logo
Currently playing episode

生活食記|賣麵炎(金泉小吃店)

Mr.BigDec 07, 2022

00:00
06:42
生活食記|賣麵炎(金泉小吃店)

生活食記|賣麵炎(金泉小吃店)

【 TASTE|生活食記|父親的小吃口袋名單 】

刀起刀落,砧板上的油雞飛快地裂解,空氣中頓時瀰漫出一股濃郁的油雞香味;另一邊,湯鍋旁下麵師傅眼前一列排開了近十碗的切仔麵,麵條在浸入高溫湯頭的當下,麵體瞬間綻放開來,同時也激發出了麵條本身的香味。
灶頭出麵的吆喝聲與食客興奮的點菜聲交相混雜,一種極不和諧的吵雜聲,但這音律卻能觸動人心,瞬間令人有種莫名的飢餓感,直接刺激著腦部神經,讓人看見什麼都覺得好吃,無形中增加了點菜的品項。

這日,儘管已是進入初冬的季節,正午時分,日頭卻依舊赤焰焰,剛結束用餐的人吃的滿頭汗水,而還在門外排隊的人則是等的一身淋漓,但一波一波的食客卻仍如潮水般的湧進湧出。

「賣麵炎|金泉小吃店」,一間隱身在大稻埕附近安西街巷弄裡的一間老麵店,如今已成為一間被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排隊名店。

到底是何時開始喜歡上「賣麵炎」這一口,年代有點久遠,已不太記得了,但卻很清楚的知道,「賣麵炎」是父親口袋小吃名單中的一間老店,第一次品嚐「賣麵炎」便是父親帶的路。

店裏除了主食切仔麵(米粉)外,白切油雞、紅燒肉、豬肝、生腸、鯊魚煙、花枝等,這些都是內行饕客必點的配菜。的確,幾乎每桌客人都將這些小菜點好點滿,感覺似乎只有這樣點法,才算不虛此行。

然而對於口味這回事,總是各有所好。對於我而言,豬肝,永遠是我在「賣麵炎」的第一首選,軟嫩適中且微微帶鹹的口感,剛好襯托出豬肝香醇的滋味;白切油雞,香甜油嫩,但在口感上卻感覺太過軟嫩,不夠扎實;紅燒肉,香酥味美,但總覺得肥油比例多了點(但我相信應該有很多人是喜歡肥多於瘦,油滋滋的口感);鯊魚煙,濃淡適中的煙燻味,再沾上一點芥末,入口微嗆的口感,這是種會令人懷念的滋味。至於生腸與花枝因為並不常點,所以沒有太多的感覺。儘管如此,但每次到了「賣麵炎」還是總會將喜好的各項小菜,一樣不漏的照點不誤。
因為,對於吃這件事,除了吃飽吃好之外,還有更多因素是因為「情感」,有味道記憶的情感,更有對人懷念的情感。

「吃」,一種味覺習慣的潛在行為,同時也是一種找尋或延續情感的強制動作。

過去到「賣麵炎」主要是陪著父親一同享受與家人共餐的喜悅。
父親是一位街頭小吃美食的愛好者,在他的心中有著一份對於各種街邊小吃的口袋名單。

記憶中小時候,如果這一天晚上父親出門的話,當晚姊妹兄弟們就會顯得特別的躁動,不肯輕易去睡,總是引頸期盼著父親回家時能帶回一份不可預測的小吃,春捲、割包、肉圓、大腸煎.....反正總會有意想不到的美食出現。在那個年代(民國50年代),睡前能有一份點心吃,是件特別奢侈又感到幸福的事。

如今,再去「賣麵炎」,為的卻是想要熨平心中那份思念父親的起伏,同時可以在點菜與進食的過程中,靜靜地重溫曾經與父親共食時歡樂的情境。

現在每當想念父親的時候,腦海中就會想起父親那一份「街邊小吃口袋名單」。
老爸,今天您想去吃那一間小吃呢?

Dec 07, 202206:42
何苦為難年輕人!

何苦為難年輕人!

職場中企業人力來自四面八方,人才匯聚,卻也龍蛇雜沓,其間老鳥欺負菜鳥並不稀奇,大有主管以權勢欺壓,駕馭下屬為禁臠,驅其勞役,奪其福利,佔盡便宜之事者。
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若遭遇這種情事,基本上毫無對抗能力,且大多因缺乏因應處置的經驗,最終只能默默承受,忍辱維生,或乾脆選擇離開,此處不留爺,另覓留爺處。

職場霸凌,從來就不是什麼新鮮事
但若,事件發生在,被自己口中所稱的「阿姨」不顧情誼,無理的欺壓,這...又該如何呢?

這是個真實事件......

Feb 18, 202210:38
新國民病「肺癌」part 1_肺腺癌成為主流
Oct 27, 202119:38
新國民病「肺癌」part 2_如何遠離 PM2.5 的危害
Oct 27, 202112:24
紅色資本入侵 part1_危及台灣半導體及光電產業...

紅色資本入侵 part1_危及台灣半導體及光電產業...

Mr.Big 網路廣播:紅色資本入侵!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洪綾襄 (財訊雜誌  主編)


如果說,國內「某物流業者」因中資的入主,而產生了足以撼動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以及光電產業的能力,您相信嗎?

為何僅短短的四年,一間原本資本額才七億,且官股過半的物流公司,竟然悄悄的風雲變色,變成了「紅色資金」過半的中資企業,而這間物流公司竟然還扮演著,台灣半導體產業與光電產業最為重要的物流供應鏈的關鍵角色。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官股會變成中資?而這其中的人、事、物,彼此間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質變效應呢?

Mr.Big Talk Show  YouTube : https://youtu.be/096hqy62ei0

Aug 01, 202113:21
紅色資本入侵 part2_台灣官員怎麼自圓其說...

紅色資本入侵 part2_台灣官員怎麼自圓其說...

Mr.Big 網路廣播:紅色資本入侵!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洪綾襄 (財訊雜誌  主編)


台灣官員 -- 完美的編劇,精彩的套招 --

時任 交通部長 賀陳旦:

國營事業要民營化,交通部予以尊重,但「科學城」是政策使命,過程還是值得討論的 ... 啦啦啦...


時任 華航董事長 何煖軒:

因為華航嚴重虧損,已無能力繼續持有,此時新竹物流願意接手,我當然就賣了啊!

(續集是...何煖軒從華航離職後,隨即以無接縫的方式,華麗入主新竹物流上層的控股公司仰德集團擔任首席總顧問)


時任 台糖董事長 黃育徵:

科學城物流非台糖的核心事業,且當時華航釋出股權的時間與台糖的預算時程規劃無法配合,所以未認購 ... 啦啦啦...


秦嘉鴻:(現任  益州化工集團董事長、國策顧問)

在科學城物流股權轉移的過程中,以每股16元從新竹物流手中買下6.07%的股權,後再以每股22元,將股權轉買給嘉里大榮,完美套利!

Mr.Big Talk Show YouTube : https://youtu.be/cUH_fVMLKX4

Aug 01, 202111:12
紅色資本入侵 part3_隱藏在背後的中資...

紅色資本入侵 part3_隱藏在背後的中資...

Mr.Big 網路廣播:紅色資本入侵!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洪綾襄 (財訊雜誌  主編)

2021年02月10日,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在香港宣佈,順豐物流將以175億港元收購「嘉里物流聯網」51.8%股權。
然而嘉里物流聯網正是台灣上市公司「嘉里大榮物流」的母公司,持股約53.4%,而嘉里大榮物流又持有「科學城物流」60.07%的股權。
順豐控股收購嘉里物流聯網,即意味著中資色彩濃厚的順豐控股已入侵台灣科學城物流...(提要摘自財訊雜誌)

Mr.Big Talk Show  YouTube : https://youtu.be/MewujBnGmJ4

Aug 01, 202109:05
退休住宅新主張

退休住宅新主張

Mr.Big 網路廣播:退休宅新主張!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游筱燕 (財訊雜誌 撰述委員)

Date : 2021.06.29

Youtube : https://youtu.be/rJX8aJcic90


一份來自於安聯首席經濟學家 Ludovic Subran (盧多維奇·蘇布蘭) 所做「區域性老年年金報告」調查分析顯示,預估到了 2050 年,亞洲地區 65 歲以上人口將逼近 10 億大關。其中,台灣 65 歲以上人口比重,將從目前的 16% 攀升至 35%,躋身全球 10 大高齡市場。

同時,另一份根據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所做的「每5年人口金字塔及扶養比動態圖」資料顯示,2020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佔總人口數的16%,預估到了2050年時,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的佔比將攀升到36.5%,台灣國發會所做的老齡化調查資料結果,甚至比國際性的調查結果還要嚴重!

當所有的跡象皆已證實,台灣已邁入了超高齡老化的國家,因此不管您現在幾歲,對於老化與退休這件事,已經不在是所謂老人家的事了,而是攸關你我,相對迫切的終身大事。從現在開始,重新認識老年,依個人的經濟條件與生活方式,備妥適當的退休養老準備金,規劃好自己的退休生活這件事,您開始準備了嗎?

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很高興邀請到 財訊雜誌 撰述委員 游筱燕小姐 來到節目中,針對退休生活中最令大家感到頭痛的「居住問題」這件事,提供大家一種全新的「退休居住新主張」的居住觀念 ...

【Mr.Big Talk Show  網路廣播訂閱】

《RSS feed》https://anchor.fm/s/34d5dac/podcast/rss


Jun 30, 202118:52
抗疫持久戰 之 人民需要疫苗救命! (20210604)

抗疫持久戰 之 人民需要疫苗救命! (20210604)

Mr.Big 網路廣播:「抗疫持久戰 之 人民需要疫苗救命!」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邱莉燕 (遠見雜誌 資深副總編輯)


2021年05月09日溫馨的母親節才剛過不到兩三天,一直以來令台灣人民感到信任且自豪的台灣防疫政策,卻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華航確診機師加上諾富特防疫旅館管理失控,混雜群聚的結果,造成了台灣第一個防疫大破口,隨即在05月12日台灣進入了二級防疫警戒。從此,疫情就像潰了堤的洪水一般四處竄流,擋無可擋。

隨後又發生了,蘆洲前獅子會會長、萬華茶藝館、彰化葡萄盤商等一連串的大型群聚性社區感染,瞬間便在全島擴散開來,由於疫情蔓延的速度與確診的人數既快且多,05月19日台灣疫情便提升到了第三級警戒,直至今日(6/4)已經是進入三級警戒的第17天,台灣全島的確診人數截至 6/3 止,已多達  9,974人,死亡人數為166人,然而疫情似乎未見緩解,每日還是以多達數百名確診人數的速度持續地擴散延燒中,疫情危急的程度幾乎已直逼四級封城的邊緣。

此時的台灣,再度成為全球各國關注的焦點,但角色已從一年前的「全球防疫模範生」瞬間跌落神壇,成為全球引以為戒的防疫案例,許多國際公衛專家與媒體紛紛表示,儘管台灣過去一年防疫成功,但多著重在「封鎖與管制」,卻忽略了「進行全民普篩」以及因為「人民施打疫苗比例過低」這倆項最為重要的防疫部署,因而在華航機師與若富特的這一次大破口的衝擊之下,全面嚴重潰堤了!

如今的台灣,基本上就像去年歐洲與美國的疫情狂燒時候一樣嚴峻,但歐美各國政府斷然採取了「必要性的封城、全民普篩、全面施打疫苗」等斷然重點防疫手段,時間經過半年後,這些國家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民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

如今,全世界都已明瞭對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將會是一場相當漫長的持久戰,而就目前的情勢看來,唯一可以對抗的武器則是「疫苗」。

但是,台灣的武器在哪裡?為何我們無法有效率的取得疫苗?僅進行到二期臨床試驗的台灣國產疫苗真的能夠上場作戰嗎?為何我們至今仍未進行全民普篩?

「  9,974人,166人」這是台灣截至 6/3 為止,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所導致的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但至今這兩項數字,依舊仍無法獲得有效控制。

面對這一場漫長的抗疫持久戰,我們的政府有能力對抗病毒,保衛人民走過這場風暴嗎?國人同胞又該如何自保求生呢?

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很高興再次邀請到 遠見雜誌資深副總編輯 邱莉燕小姐,我們將從「疫苗」這個重中之重的話題切入,請 邱副總編輯 為我們全面剖析,該如何迎戰這一場抗疫的持久戰?

YouTube : https://youtu.be/KQdhlhxHRGo

Jun 06, 202119:25
抗疫持久戰 之 與病毒共存! (20210604)

抗疫持久戰 之 與病毒共存! (20210604)

Mr.Big 網路廣播:「抗疫持久戰 之 與病毒共存!」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邱莉燕 (遠見雜誌 資深副總編輯)


面對新冠疫情,台灣真的再也沒有「心存僥倖」的資格了,過去所謂的「防疫模範生」只不過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假象,就像一張毫無保護力虛幻的薄膜,不禁一擊。當病毒來襲時,我們終就得面對的是疫情最殘酷試煉,儘管代價慘痛,但我們相信以台灣人民的智慧與勇氣,終究可以渡關這場世紀瘟疫的難關!

如今,全世界都已明瞭對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將會是一場相當漫長的持久戰。與病毒共存,更將成為未來人類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因為病毒已經變強,我們必須變得更強!

YouTube : https://youtu.be/QKOCxPppibY

Jun 06, 202116:49
台灣人,您快樂嗎?(20210511)

台灣人,您快樂嗎?(20210511)

Mr.Big 網路廣播:「您快樂嗎?情緒就醫指南」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羅真 (康健雜誌 記者)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有各種情緒,喜怒哀樂總是會不經意的到來,隨著情緒的起伏,直接影響著我們心理與身體的健康。

根據中研院生物醫學科研究所的調查顯示,目前台灣精神疾病的盛行率約為23.8%,在2020年便約有205萬人因為情緒的問題就醫,約有381.5萬人服用鎮定劑藥物,平均每6人就有1人必須靠藥物入眠。若將精神疾病的問題放大全球,根據世衛組織的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有高達10億的人口,正遭受著精神疾病所苦。

為何會有這麼多的人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遭受如憂鬱症、焦慮症等問題所纏繞受苦?這是個人的問題?還是大環境整體的問題所致?

對於這樣的精神疾病,患者又該向誰求助?找尋正確有效的醫療資源呢?

YouTube : https://youtu.be/vLc_syAgoEE

May 13, 202124:52
中共十四五開局!如何解讀與因應?(20210415)

中共十四五開局!如何解讀與因應?(20210415)

Mr.Big 網路廣播:「中共十四五開局!如何解讀與因應?」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邱莉燕 (遠見雜誌 資深副總編輯)

從1953年開始,中國大陸官方便以每五年,作為一個計畫性經濟發展目標,訂定了所謂的「五年規劃綱要」,至今已經走過了13個五年計劃,今年2021年將是第14個五年規劃的開始。

根據過去所完成的五年計劃結果顯示,中共的五年規劃綱要,似乎產生了高效率的功能,將中國大陸的整體經濟與人均所得快速的往前躍升。如今的中國大陸,不僅已成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市場,同時很可能即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對於這一個已經開始啟動的「第14個五年規劃綱要」主體內容為何?

全世界所關注的,除了中國大陸將計畫朝向何種新型態的競爭舞台發展外?

各國政府更關注應該是,隨著中國大陸未來這五年的變化,又將會對全球經濟以及許多高度競爭的產業(例如網路通訊、創新科技等)又將產生何種巨大的影響?

當然,身為與中國大陸關係既密切又錯綜複雜的台灣,不論是官方或企業,又該如何分析中共這「第14個五年規劃」可能產生的影響?尤其在企業方面,又該如何看見其中的「商機與危機」?

YOUTUBE : https://youtu.be/YGqdZ-izFlY

Apr 19, 202119:59
「2021 好工作機會來了!」(20210407)

「2021 好工作機會來了!」(20210407)

Mr.Big 網路廣播:「2021 好工作機會來了!」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賴若函 (Cheers雜誌 主編)


儘管疫情危機仍未完全解除,但隨著國內開始實施階段性的施打疫苗後,台灣整體產業經濟皆已呈現穩定回溫成長的力道,相對的也帶動了就業市場漸趨於活絡!

從農曆年後自今,已過了一個多月了,根據國內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有將近73%的企業有計畫性的會在今年的第二季開出徵才職缺,其中尤其以「資訊科技、營建不動產,以及金融業」這三大產業的徵才意願最為積極。

然而,當產業開始逐漸學會如何因應疫情衝擊,積極轉型來面對危機的同時,企業因轉型而所需要的人才也隨之改變了,在這個全球抗疫轉型的時代裡,您是否也正面臨著求職或轉職的瓶頸呢?

從各種跡象顯示,2021年將會是一個就業市場蓬勃的好時機,但是您是否也已經準備好了呢?

YouTube : https://youtu.be/5SBZseR0Xdw

Apr 09, 202126:32
疫苗過後... 疫情會過嗎?(20210319)

疫苗過後... 疫情會過嗎?(20210319)

Mr.Big 網路廣播:「疫苗過後... 疫情會過嗎?」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邱莉燕 (遠見雜誌 資深副總編輯)


當 COVID-19的疫情由 2020年的全球大爆發,持續延燒進入 2021年後,如今人類與 COVID-19病毒的關鍵對決,將從被動的生活防疫與地域性的隔離,轉進為主動式的「疫苗」攻防。因此,此時人類所研發出來的「疫苗」,是否能夠有效遏阻 COVID-19 病毒對人體的威脅,將成為2021年全人類決戰 COVID-19的重要關鍵。

然而,當世界各國政府開始實施COVID-19疫苗全面性普打的同時,台灣呢?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台灣一直被稱為全球防疫模範生,但為何在「施打疫苗」這件事情上,我們始終慢半拍,遠落後國際的腳步?

同時,疫情指揮中心對於國際疫苗的取得管道與數量,以及是否可以對國人實施全面性的普打措施,政策上似乎仍有許多未定的疑慮?

當大家都在期待疫苗之際,但對於「施打疫苗」這件事,相信你我心中可能都還存有些許的疑問?

例如:當國際間在施打疫苗後,已引發多起副作用事件,哪麼我該打疫苗嗎?

國際疫苗與國產疫苗,有差別嗎?我該施打哪一種?

台灣有可能進入全民施打疫苗的階段嗎?

對於這些問題,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 遠見雜誌 資深副總編輯 邱莉燕小姐來到節目中,從國際情勢到國內現況,一一為我們做深入的分析。

對於「疫苗」,我們應該以何種正確的態度來因應?COVID-19的疫情又是否會因疫苗施打的普及化之後,而受到有效的控制,全球因而獲得解封呢?

YouTube : https://youtu.be/N8CKQK5w_m8

Mar 20, 202120:19
尋找台灣新創獨角獸 (20210310)

尋找台灣新創獨角獸 (20210310)

Mr.Big 網路廣播:「尋找台灣新創獨角獸」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吳雅樂 (財訊雜誌 資深記者)

對於剛剛過去的2020年,由於 covid-19 疫情的影響,導致全球許多產業遭受嚴重衝擊,但也有部分的產業卻是因疫情而受惠,例如生技類產業以及全球電子商務產業等。同時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在這種艱困的環境中,依然仍有許多新創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的,正不斷的在冒出中。

根據全球創業者網路機構 startupBlink 所公布的「2020年創業生態系排名」報告資料顯示,2020年儘管遭受疫情嚴重衝擊,但新創公司上市的腳步卻絲毫不受影響,而且募資金額更是創下新高,光是非金融企業的募資便已超過八千億美金。

而台灣,在新創企業成長方面同樣表現亮麗,其中台北市在這份報告中全球排名42,若在亞太地區排名第14名,被點名為「創業生態系發展最快速的創新城市」。

在今天的節目中,特別邀請到 財訊雜誌的資深記者 吳雅樂,來帶我們深入探索「尋找這些台灣的新創企業」他們到底是何種樣貌?為何如夠在全球性的調查中脫穎而出?而經由這些新創企業所建構出的生態系統,又對於台灣原本的產業結構產生了何種變化?

YouTube : https://youtu.be/GfJJ9C0aIsQ


Mar 13, 202120:10
糖尿病前期(20210302)

糖尿病前期(20210302)

Mr.Big 網路廣播:「糖尿病前期」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張曉卉  (康健雜誌 總主筆)


在台灣,人手一杯手搖飲料,幾乎已成為國人最常飲用的飲品。但伴隨著手搖飲料喝進體內的卻是嚴重過量超標糖分的攝取。也因此,在無形中造成國人罹患糖尿病的比例越來越高,糖尿病更是多年來蟬聯排名國人十大死因第五名的健康殺手。

台灣罹患糖尿病的時鐘已越走越快,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新增約16萬名糖尿病患者,平均每3分鐘就有1人確診,而且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資料顯示,20歲以下的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已經從 2008年的 9.65%,激增到2019年的 13.94%,成長了快1倍。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正處於瀕臨罹患糖尿病邊緣的「糖尿病前期」患者。

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很高興邀請到 康健雜誌總主筆 張曉卉 小姐,跟大家介紹什麼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與「糖尿病」兩者有何區別?

無論是「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又該如何尋求正確的治療,以及建立正確的日常飲食習慣與運動的良好習慣呢?

YouTube : https://youtu.be/p4w32a_THDo

Mar 05, 202125:12
抗發炎,滅身體的火!(20210204)

抗發炎,滅身體的火!(20210204)

Mr.Big 網路廣播:「抗發炎,滅身體的火!」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羅真 (康健雜誌 記者)

您知道我們的體內可能正潛藏著慢性發炎的危機,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而體內的慢性發炎,卻是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警訊,因為長期的慢性發炎及有可能會引發身體各種器官的病變,甚至會提高罹患癌症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但,重點是,為何我們的身體會慢性發炎呢?...more

YouTube : https://youtu.be/U8vPTqLxdck

Feb 05, 202124:45
APPLE CAR 密殺絕技(20210114)

APPLE CAR 密殺絕技(20210114)


Mr.Big 網路廣播:「APPLE CAR 密殺絕技」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林宏達 (財訊雜誌 副總編輯)


電動車,不僅是近些年來的熱門話題,同時更是兼具未來車市發展,並且極有可能會是帶動新一波產業科技革命的創新趨勢。

當然,談到電動車,大家肯定直覺想到的會是「特斯拉」,的確特斯拉自2008年首度發表了 Roadster 驚艷全球後,至今近13年來,特斯拉在汽車工業上的確創造出許多的驚奇,引領趨勢,尤其是在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方面的科技,已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

但如今,特斯拉最強勁的敵人出現了,跟據國際媒體報導,身為智慧型手機  smart phone 創始與領導品牌的 Apple 不僅早已悄悄佈局電動車,並且很有可能會在2024年,APPLE CAR 便可正式進入市場與消費者見面。

APPLE ,以一隻 iPhone 智慧型手機,改變的不僅僅只有手機產業,同時更顛覆了相機、攝影機、影視、音樂與遊戲產業。

如今,APPLE 再度重磅出手,進入汽車產業,以顛覆與創新著名的APPLE 將會帶給世人何種完全難以想像的「電動車」?

在 APLLE 電動車的創新思維下,又將會對哪些產業造成致命性的改變與衝擊呢?...more

YouTube : https://youtu.be/XKwF--TYeCI

Jan 17, 202120:39
麻醉真相!(20210106)

麻醉真相!(20210106)

Mr.Big 網路廣播:「麻醉真相!」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謝佳君 (康健雜誌 資深記者) . 

相信大家都知道,如果要進行手術開刀,就必須得麻醉,而絕大多數的人在意的是,是誰來幫我開刀?用什麼方式開刀?但卻鮮少有人知道或關心,手術過程中讓你失去知覺,以利手術能夠順利進行的「麻醉」是誰做的?麻醉又是怎麼一回事? 

從電影電視情節中所看到的畫面,麻醉好像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只要罩上呼吸面罩,病人便進入睡眠狀態,一切就搞定。 然而,麻醉不僅一點都不簡單,而且具有高度的風險性,因為手術中外科醫師只管動刀,至於如何讓你進入不省人事,忘記疼痛,然後在手術完成後,還要能夠讓你再度覺醒,恢復意識,以及在麻醉過程中維持各種生命跡象的穩定等等,這些都是麻醉的領域。 

簡單的說,如果麻醉發生狀況,病人很可能就醒不來了!...more 

YouTube:https://youtu.be/Gzo1Ayqk61M

Jan 17, 202122:31
報告老闆,加薪時代來了!(20201216)
Dec 21, 202023:43
間歇性斷食_168斷食(20201220)

間歇性斷食_168斷食(20201220)

Mr.Big 網路廣播:「間歇性斷食_168斷食」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林慧淳  (康健雜誌 主編)

各位聽友們,2020年,這一個令大家都感到不愉快的一年,即將結束。迎接新的一年,在您的心中是否有許多的希望呢?除了財富之外,相信健康更是必要的期許,而其中與健康脩憩相關的減重,更是被許多人列為每年的必修功課,年年計畫,但卻年年失敗。

今天節目,我們再度要來和大家聊聊減重計畫,同時要帶給大家一個不同的觀念與執行計畫,希望能夠有助於大家在新的一年中,能夠順利且健康完成您的減重計畫。

在今天節目中我們很高興邀請到 康健雜誌 林慧淳主編,來為我們深入的探討一下,目前甚為流行的間歇性斷食減重的原理與效果為何?尤其當你要實行類似168斷食減重時,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夠安全且順利的達到減重又不傷害健康的目的。

YouTubehttps://youtu.be/piOSacEa-bc

Dec 19, 202024:12
特斯拉未來式(202009029)
Sep 29, 202028:15
「香草養生術」(20200811)

「香草養生術」(20200811)

Mr.Big 網路廣播:「香草養生術」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陳蔚承  (康健雜誌 記者)

拜現代生物醫學科技之賜,面對各種病毒的侵襲,如今我們有能力研發疫苗,用以防禦。

但是您知道嗎?在數百年前,儘管當時的醫學科技尚不發達,並無所謂的「疫苗」可用,但古人的智慧還是相當厲害的,當時便已懂得利用各式各樣「香草」的植物特性,來達到防疫的效果。

沒錯,就是我們平常用來烹調食物時所用的香草。香草不僅是菜,同時也是藥。

在不同的國家,早已被當成「正規醫療」或是「保健食品」來使用...more

https://youtu.be/wcS5Crynk2Y

Sep 14, 202012:49
「胃食道逆流_保胃戰!」(20200806)

「胃食道逆流_保胃戰!」(20200806)

Mr.Big 網路廣播:「胃食道逆流_保胃戰!」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林貞岑  (康健雜誌 資深主筆)


「喝咖啡加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

大量精緻的飲食,習慣性的喝咖啡,吃甜食,再加上忙碌緊張的工作生活型態,造成了現代人普遍患有「胃食道逆流」的現象?

「胃食道逆流」又俗稱為「火燒心」,意味著當發生胃食道逆流時,所產生的灼熱感,猶如火在燒。

根據 健保署 的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國人罹患胃食道逆流就診的人數達到76.5萬人之多,患者的年紀大多分佈在 50~59歲之間最多,而女性患者又多於男性患者。

您是否正深受著「胃食道逆流」症狀的煩惱呢?

您可知道,如果長期放任胃食道逆流未治療,而形成「巴瑞特食道」,恐有生成食道腺癌的風險!

YouTube Video : https://youtu.be/PxoIiUZUfWQ 

Aug 08, 202017:37
「世代衝擊:低端人口,下流世代」(20200727)
Jul 29, 202011:05
「新冠世代・下流世代」(20200621)

「新冠世代・下流世代」(20200621)

Mr.Big 網路廣播:「新冠世代・下流世代」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彭杏珠 (遠見雜誌 資深總主筆)

過去我們對於不同的世代或多或少都會給予一個表徵性的代號,例如,

X世代,用來形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那一代,約為1945-1965年代出生,又稱戰後嬰兒潮世代。

Y世代(千禧世代)或稱N世代網際世代(The Net Generation)1980-1990

但難以想像的是,如今我們卻因一株病毒、一場疫情而為這一個世代的年輕人烙下了一個世紀的印記,將他們稱為「新冠世代」(Generation Corona)1995-2010

在這一場全球疫情的背後,反全球化趨勢、產業供應連重組、加速數位及科技轉型、政府債務急速攀升、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勞動市場劇變等等,這些嚴峻且無情的現象正衝擊的這些新冠世代的年輕人,讓他們「未賺錢,先負債」。

而這一群新冠世代們,他們的心中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今所處的世代環境?

https://youtu.be/aVZbsX0428Q

Jun 18, 202027:26
「寵物萌經濟」(20200520)

「寵物萌經濟」(20200520)

Mr.Big 網路廣播:「寵物萌經濟」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涂憶君 (財訊雜誌 記者)

1,110.4 億美元,這是 2024年全球寵物(食品)的預估產值;
   417.8 億美元,這是 2024年全球寵物(醫療)的預估產值;
   102    億美元,這是 2024年全球寵物(保險)的預估產值。

由於台灣已經正式進入「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社會環境,越來越多不婚,或是婚後不生育的頂客族,或是處於退休空巢期的銀髮族,飼養一兩隻陪伴型的寵物,便成為了陪伴日常生活作息互動,以及精神上最佳的伴侶。

根據農委會近年來所公布的調查資料顯示,2017年全台寵物數量約有251萬隻;若將這個數字相較於行政院所公布2018年底台灣15歲以下的幼齡人口約為300萬人。因此,依照寵物數量逐年成長,而人口出生率越是逐年下滑的趨勢來看,預估今年2020年的寵物數量將會正式超越台灣的幼齡人口數。

在台灣,寵物相關產值約有580億元,且前景看漲,連國發會都插旗注資寵物新創公司。同時寵物概念股的色彩也越來越濃厚,目前已有七檔生技股嗅到了寵物商機正積極研發寵物檢疫、醫療、保健等相關產品。

如果您也是寵物當家的族群,那麼便不能不知道,這一股寵物經濟的趨勢?

又如果您是關心市場經濟動能的投資人,就更不能忽略這一波全球寵物經濟的結構與走向了 ...... 

#以領養代替購買#

https://youtu.be/0KwlHOpF_Mk

May 24, 202016:12
「腫瘤地圖 _ 蘇志中醫師」(20200513)

「腫瘤地圖 _ 蘇志中醫師」(20200513)

Mr.Big 網路廣播:「腫瘤地圖」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蘇志中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腫瘤治療中心 執行長)


「為什麼 蘇志中醫師 對於癌症治癒的成功率能夠高達 80%,遠超過國際標準水平的 60%?」


下文摘自《腫瘤地圖》

我有一位女性患者 子晴,當她轉診來到我服務的醫院,已經確診為第三期的子宮內膜癌。眼前的她才三十歲出頭,單身。四年前因為經期紊亂又腹痛,求診婦產科。檢查後發現右邊卵巢有個腫瘤,開刀切除。不到一年,左邊又長了一個腫瘤,再次動刀切除。而現在又發現出現在子宮。

 「為什麼是我?而且一再是我!」子晴無奈的抱怨著。

 

另一位患者 阿義,農曆年前阿義來到我的診間。四十多歲的他正值壯年,有著黝黑的皮膚、精壯結實的臂膀。看到他微僵的嘴角,第一時間我判斷應該是口腔癌術後的患者。

阿義說約莫三、四個月前,在另一間醫院才做完口腔癌的手術,結果前陣子檢查發現又得了食道癌。

「我怎麼這麼倒楣!」阿義也這麼說。


患者們困惑著,他們不了解,強裝堅強告訴自己說是自己倒楣。但他們卻不知道,腫瘤可能很早就存在了,只是當初沒有被診斷出來。

這些都是由於癌細胞暴露在相同環境下所造成的癌病例子。所以不同的腫瘤會有不同的行為。

如果我們不清楚這張地圖,不知道腫瘤的行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比如口腔癌只治療了口腔部分而沒有去檢查相關部位,這是錯的!

所以為何我一直堅持,癌症的治療需要有一個全面性的計畫,它必須像一張地圖攤開在眼前清清楚楚,醫師得要有高度與廣度,要有邏輯,要掌握治療的節奏,如此對於癌症患者的治癒機率將可大大提升。 End.

訪談結束後,我心中有了答案:

蘇志中醫師之所以能夠創造高達80%的癌症治癒率,除了多年的臨床專業經驗外,更重要的是,蘇醫師在醫病關係中,多了一份「細心與關心」,那是一種真心承諾與陪伴的緣分,給病人安定,解決病人對於疾病未知的恐懼,同時也創造出一種意想不到的治療結果。

https://youtu.be/M8FywYRz4kQ

May 14, 202019:46
「靜下來工作 _ Marc Lesser」(20200506)

「靜下來工作 _ Marc Lesser」(20200506)

Mr.Big 網路廣播:「靜下來工作」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陳美宮 (天下生活出版  副主編)


在今日這種凡事講求速度與效率,事物千變萬化且壓力超大的工作環境中, 您是否經常會對工作熱情感到鈍化,倦怠感,在職場中總覺得自己未受到重視,難以融入團隊中,無論怎麼做都無法獲得主管的滿意,甚至連自己都不滿意,導致引發各種職場上不愉快的衝突。

又如果您是一個組織的管理者,該如何帶領管理好一個團隊,建立良好的互動、溝通與共同協作的默契,此外還得讓團隊們彼此關心,對於這樣的任務與責任,您是否會感到莫大的壓力,覺得這根本就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嘛!」

我熱愛我的工作嗎? 
我該如何提升工作效能? 
我該如何帶領變管理好我的團隊? 
我的人際關係為何會如此糟糕? 
我該如何找回自信心與工作熱情?  
這一連串問題的解決方案,試試《靜下來工作》吧!  

《靜下來工作》這本書的作者,馬可・雷瑟 (Marc Lesser) 投入禪修多年,

目前為 Tassajara Zen Mountain Center (塔薩加拉禪宗山中心) 會長。 曾在 Google、Twitter 和 SAP 等多家國際知名企業或組織內,協助企業進行內部員工的正念與情緒智商計畫。  

《靜下來工作》便是作者與 Google團隊共同合作開發出來的七項覺知的練習,這是一種自我修習「搜尋內在自我」與「正念領導力」的精髓。

https://youtu.be/2T2DPGRkAe0

May 06, 202019:54
「疫情風暴!別讓孤寂封城。」(20200415)

「疫情風暴!別讓孤寂封城。」(20200415)

Mr.Big 網路廣播:「疫情風暴!別讓孤寂封城。」
主持人:郭至楨
受訪者:林鳳琪 (遠見雜誌 副總主筆)

世紀病毒「2019新冠肺炎」(俗稱 武漢肺炎),自2019年12月爆發以來,兇猛的疫情擴散速度以及高致死率,已讓各國政府焦頭爛額,全球人類人人自危。
為防範疫情持續擴散,人與人之間拉出了社交安全距離,採取了居家自主觀察、居家自主隔離;國與國之間則發出了相互禁航、出入境管措施。
無情的封鎖,隔離了病毒的擴散,同時也隔離了人性的基本互動,封鎖了人心,形成了孤寂。

今日此時,恐慌與不信任,形成了人與人之間莫大的鴻溝,孤寂則成了危害人心最危險的藍色病毒。

根據調查統計顯示,2020年約有44%的國人感到孤寂,相較於2014年的32.3%大幅成長了12%,其中,21~30歲年輕族群佔比,竟有高達65%,成了孤寂感濃度最高的危險族群。

孤寂,不僅傷心,同時更傷身!
相較於肥胖、酗酒、抽煙對健康危害及可能造成平均壽命減少分別約為20%、30%、50%的程度,孤寂則高達70%。

撇開,因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特殊性的孤寂感,其實隨著全球網路環境的發展,新科技看似提高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效率,但實質上卻是逐漸的淡化了人與人之間原本可以藉由密集的實體互動,而產生互信的基礎的人際關係。

如今,「社會化」與「生活社交」這兩種行為,已變得完全虛擬化,兩個人,甚至一群人可以完全不用見過面便可成為某種「關係」,甚至可以完成商業交易,但卻是建立在一種極為脆弱的網路行為關係上,你或許可以在社群帳號上擁有數百萬個粉絲關係,但真正認識的人,很有可能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甚至更少。

從過往的歷史經驗中,我們相信疫情終有趨緩平息的一天,但全人類在經歷了如此長時間的恐懼與生活隔離,以及周邊生命的突然離世後,內心的孤寂與傷痛又該如何療癒?

願我們都能以健康的身體與心靈,走過疫情,走出孤寂。

https://youtu.be/pcv-SuVHu-Q

Apr 19, 202019:19
「要命的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20200408)

「要命的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20200408)

Mr.Big 網路廣播:「要命的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

受訪者:謝佳君 (康健雜誌 資深記者)


您睡覺的時候會打呼嗎?

相信許多人都有打呼的經驗,甚至已經成為一種經常打呼的現象。

如果您真的經常會在睡覺時打呼的話,那麼可就得特別當心了,

千萬別輕忽了這種睡眠打呼的情況,因為這種睡眠打呼的情形,其實是一種病症,稱之為「睡眠呼吸中止症」,情況嚴重者,有可能會因此而喪命。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統計,國內有超過六成的男性睡覺會打呼,女性也有四成以上,這其中約有近80萬人罹患了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卻僅僅只有約一成的人知道自己每晚嚴重的打呼是罹患了呼吸中止症,而接受治療。


睡眠呼吸中止症對健康的影響是全面性的,重度患者極有可能會引發「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糖尿病、腎功能與肝功能下降、失智症,甚至有性功能障礙風險」等13種全身性疾病 ......

https://youtu.be/HR7Ih86dvjE

Apr 08, 202016:37
「武漢肺炎,防疫自救全攻略」(20200305)
Mar 05, 202027:25
「吃對蛋白質,養出好肌力」(20191208)
Dec 06, 201924:53
「中流老年_活化財務,安心養老」part 1(20191110)
Nov 08, 201913:08
「中流老年_以房養老,財產信託」part 2(20191110)
Nov 08, 201918:29
「超加工食品,怎麼吃才安心?」(20191002)

「超加工食品,怎麼吃才安心?」(20191002)

Mr.Big 網路廣播:「超加工食品,怎麼吃才安心?」

受訪者: 吳孟瑤  (康健雜誌 記者)


您是否曾經計算過,在一週七天,每日正常三餐裡,您有多少餐的食物是取自於便利超商內所販售的加工食品?

隨著國人逐漸習慣外食或取食於各類型的加工食品的機率與數量增加,長期累積所吃進體內的「食品添加物」也就越來越多了,相對的,引發各種疾病的風險機率也就隨之增高。

根據,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研究發現,經常性大量食用超加工食品的成年人,肥胖的機率增加31%,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37%,高血壓的風險更是增加了60%。

然而,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這些都是引發「心臟病、中風」的危險因子。


但是,現在的都會上班族哪有那麼多時間自己料理,如果外面的加工食品都不能吃,那不就沒東西可吃了呢?

又如果,目前已經多達791種的合法食品添加劑,已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法避開的「必要之惡」,那麼我們至少得學會,該如何在眾多地雷中,找到相對安心的食品。

https://youtu.be/FkDNsFHOhN8

Oct 03, 201917:25
「基因檢測,真那麼神?」(20190908)

「基因檢測,真那麼神?」(20190908)

Mr.Big 網路廣播:「基因檢測,真那麼神?」

受訪者: 謝佳君  (康健雜誌 記者)


近幾年來「基因檢測」已成為最夯的自我檢測疾病預防的熱門議題,被大量的包裝在健康檢查的項目中,

但您真的知道什麼是「基因檢測」?了解可以檢查出什麼結果嗎?

「基因檢測」真的可以像是檢測血糖一樣的精準嗎?

所得出的檢測結果,真的可精準的確知自己體內疾病的風險係數嗎?

從此便能夠有效的掌握自己體內的生命密碼了嗎?


專業醫師提醒您,千萬不要被超高的「準確度」給引誘了!

其實基因檢測的關鍵不在檢測的「準確度」,因為如今的檢測技術已不是問題,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將這些檢測出來的數據,根據有效的資料庫以及文獻報告,分析出「變異點」的臨床意義,進而達到實質的可預測性,並建立出有用的家族疾病資料,才是重點。

當檢測報告出爐:基因沒有異變,就放心了嗎? 又如果報告說:基因有異變,就一定會發病嗎?你該怎麼辦?

https://youtu.be/Srsum5vr_tQ

Sep 06, 201921:58
「無性,行不行?」(20190731)

「無性,行不行?」(20190731)

Mr.Big 網路廣播:「無性,行不行?」

受訪者: 吳孟瑤  (康健雜誌 記者)


您有多久沒和另一伴愛愛了呢?

根據國際間的各種調查報告顯示,在美國有近 23% 的成年人一整年都沒有性生活;在英國有 29.3% 的女性和男性在過去一個月沒有任何性愛活動;亞洲的日本,則有高達近 47.3% 的女性和男性在過去一個月沒有任何性愛活動;台灣呢? .......

似乎,無性 或是 性貧乏,已成為一種全球的現象。

如果你已處於「長期停機」狀態,該怎麼辦,趕快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https://youtu.be/o_u4H9bBOdo

Aug 01, 201915:40
AED 傻瓜電擊器真的能救命嗎? part1(20190708)
Jul 04, 201912:15
AED 傻瓜電擊器真的能救命嗎? part2(20190708)
Jul 04, 201912:43
這樣做,減重不復胖 part1(20190613)

這樣做,減重不復胖 part1(20190613)

Mr.Big 網路廣播:「這樣做,減重不復胖」

受訪者: (謝懿安 / 康健雜誌 資深記者)

「減肥這件事,似乎是許多人一生中永遠做不完的功課」!

這麼做吧!讓減肥不再復胖,才算贏。

持續力:減重得像生活中的一部分,自然且持之以恆。

飲食力:找對飲食方法,低醣生酮飲食法、地中海飲食法、間歇性斷食法。

運動力:運動可以很簡單,追劇、遛狗、洗碗、睡前都可以運動。

代謝力:飯前500cc溫開水、曬太陽20分鐘,都可以增加代謝力。

地雷力:避開生活中不當飲食的引誘,戒斷零食。

https://youtu.be/r8sJ9VU3OB0

Jun 14, 201912:17
這樣做,減重不復胖 part2(20190613)

這樣做,減重不復胖 part2(20190613)

Mr.Big 網路廣播:「這樣做,減重不復胖」

受訪者: (謝懿安 / 康健雜誌 資深記者)


「減肥這件事,似乎是許多人一生中永遠做不完的功課」!

這麼做吧!讓減肥不再復胖,才算贏。

持續力:減重得像生活中的一部分,自然且持之以恆。

飲食力:找對飲食方法,低醣生酮飲食法、地中海飲食法、間歇性斷食法。

運動力:運動可以很簡單,追劇、遛狗、洗碗、睡前都可以運動。

代謝力:飯前500cc溫開水、曬太陽20分鐘,都可以增加代謝力。

地雷力:避開生活中不當飲食的引誘,戒斷零食。

https://youtu.be/s1xDUgpba4s

Jun 14, 201911:43
玩物職人_百年汽化燈爐蒐藏職人(20190514)
May 22, 201914:04
玩物職人_林春曦 玩石達人 part1(20190430)
May 09, 201907:47
玩物職人_林春曦 玩石達人 part2(20190430)
May 09, 201907:42
中西醫復健指南 part1(20190505)
May 06, 201915:15
中西醫復健指南 part2(20190505)
May 06, 201916:25
FinTech金融科技,借鏡新加坡 part1(20190418)

FinTech金融科技,借鏡新加坡 part1(20190418)

Mr.Big 網路廣播:「FinTech金融科技,借鏡新加坡」 受訪者: (蕭歆諺 / 遠見雜誌 記者 )

台灣在2015年正式由主關機關宣布將全力發展 FinTech,根據最新發表的「金融科技聚落報告」針對全球各個國家在 FinTech 領域的發展結果調查顯示,在2016 , 2017兩個年度中,新加坡與英國倫敦連續兩年都以相同分數並列全球第一。 . 至於台灣,在2016年排名全球第21名,但到了2017年卻下降到全球第26名。為何台灣的金融科技發展竟然會不升反降呢?反觀,與台灣幾乎是同一時間於2015同步鳴槍起跑發展 FineTech 的新加坡,又為何能夠在短短的四年間就躍升為全球第一呢? 他山之石,如何攻錯?如何讓台灣的金融科技服務,也能急起直追呢?

https://youtu.be/aNqAZwwMNto

Apr 23, 201911:51
FinTech金融科技,借鏡新加坡 part2(20190418)
Apr 23, 201911:09
陳啟村_國寶級木雕大師 part1(20190416)
Apr 18, 2019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