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李亨德爾兄弟的下午茶時光

李亨德爾兄弟的下午茶時光

By 李亨德爾兄弟

兩個老外的廣播節目,在這裡我們不談論「台灣的美食多好吃」、「台灣的溫暖的人情味」或是「台灣的大自然多美」那些一般外國人常談論的話題。
要說為何,作為台美混血的李亨德爾兄弟,對於別的議題更感興趣吧。
Available on
Apple Podcasts Logo
Castbox Logo
Overcast Logo
Pocket Casts Logo
RadioPublic Logo
Spotify Logo
Currently playing episode

EP24—一國兩制的澳洲:從防疫到中澳衝突

李亨德爾兄弟的下午茶時光Oct 21, 2021

00:00
41:27
EP24—一國兩制的澳洲:從防疫到中澳衝突

EP24—一國兩制的澳洲:從防疫到中澳衝突

本集主要內容:

♦️ 中國限電跟澳洲之間有什麼關聯?會對世界造成什麼影響?

♦️ 為了防疫我們可以允許政府剝奪自由到什麼地步?

♦️ 澳洲在防疫上有什麼強硬措施?

♦️ 澳洲版愛國者法案的內容是什麼?

♦️ 美國民主黨支持者跟共和黨支持者分別對疫情的嚴峻度有什麼不同觀感?

♦️ 澳洲核潛艇購買案爭議?

♦️ 拜登假白宮佈景是什麼情況?

♦️ 日本首相選舉:不同候選人的政見及對中國的態度

♦️ 澳洲的近況跟台灣有什麼關聯?


Oct 21, 202141:27
EP23—帝國墳場阿富汗再現:美國的災難收場與難辭其咎的拜登

EP23—帝國墳場阿富汗再現:美國的災難收場與難辭其咎的拜登

本集收錄於2021.08.24,關於阿富汗事件最新進展若未提及,盡請見諒。

本集主要內容:

♦️ 阿富汗為何當年被蘇聯入侵?

♦️ 塔利班是怎麼來的?基地組織又跟它有什麼關聯?

♦️ 塔利班在阿富汗為何能勝利?它有什麼文化、宗教、軍閥的特徵?

♦️ 塔利班有可能如它所說的改變了嗎?

♦️ 美國總統拜登在8/17的演講,有哪些責任歸屬是不合理的?

♦️ 美軍在阿富汗這20年來,一開始的目標是什麼?為何拖延到20年後才撤離?

♦️ 川普去年跟塔利班談的「多哈協議」具體有哪四部分?為何拜登沒有延續這份協議?

♦️ 阿富汗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一般的存在嗎?

♦️ 為何美軍一撤離,阿富汗政府軍就馬上投降了?空中支援哪去了,需要用視訊通話才能修軍機?

♦️ 大批難民何處何從?我們應該用什麼標準來接收難民?同時,面對文化入侵與恐怖主義潛在的可能性?

♦️ 「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與大陸官媒所謂「阿富汗人民的選擇」,這兩者有可比性嗎?

♦️ 阿富汗是不是已經沒救了?馬蘇德重組北方聯盟匯集反抗力量,還有希望嗎?

♦️ 不干預主義有什麼後果?

♦️ 究竟美國這場20年的阿富汗戰爭有意義嗎?

Aug 27, 202156:18
SP04—船運的世界

SP04—船運的世界

本集為特別篇,錄製於2021年7月初,採訪了一位在貨櫃船上工作的女駕駛。

♦️航運船員跑一趟通常要多久?疫情會對船員有什麼影響?

♦️在船上的工作環境如何?巨型貨船行駛時要注意什麼?

♦️拖船指的是什麼?大型貨輪要如何停靠岸邊?

♦️貨櫃有哪些不同類型的?

♦️通常一艘三百多米的貨櫃船上會配置多少人員?

♦️船長都需要做什麼?

♦️為何需要勘查甲板時的同伴制度?

♦️海上航行常發生哪些意外?

♦️海圖上面會標示什麼?

♦️如何分配輪班制度?

♦️船錨其實不是靠岸時使用的?

♦️在船上三餐都在吃什麼?

♦️一次出航多久才會靠岸?

♦️每次出航會有重複的人員嗎?

♦️台灣的航運公司跟國外有什麼區別?

♦️船員靠港下船時也是像過海關一樣用護照嗎?

♦️船員代購的優缺點?

♦️有沒有遇過海況特別差的時候?

♦️疫情期間,船員靠岸不能下船,心理壓力會更大嗎?

♦️船員的男女比例?會有性別歧視嗎?

♦️投入航運的人手逐年下降?

♦️最初為何選擇這份工作?為何選擇海而不是空?

♦️對於這份工作,理想跟現實有差距很大嗎?

♦️跑船的人交友談感情的困難度?

♦️單身到三十歲的準備?

♦️改善性別歧視的方法?

♦️船員之間會產生所謂的「兄弟情誼」嗎?

♦️未來的貨櫃船,有沒有可能完全不需要人類在上面?

♦️作為船運的一員,若能改變工作環節的一點,會希望改變什麼?

♦️跑船到現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為何這幾個月航運股,像是陽明、萬海、長榮都漲這麼高?

Jul 08, 202145:01
EP22—歷史如何被遺忘

EP22—歷史如何被遺忘

本集主要內容:

♦️一個悲慘的歷史事件,究竟過了多久會被完全的遺忘掉?

♦️比如說對於納粹集中營,當代美國年輕人對它的存在是否也在逐漸遺忘中?

♦️家庭教育才是防止遺忘歷史最有效的方式?

♦️二戰時,德國在佔領法國跟荷蘭的政策上差異很大?

♦️在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衝突上,為何許多年輕人都一股腦的支持巴勒斯坦陣營?

♦️巴勒斯坦這個名字的由來?土地衝突是怎麼來的?

♦️以色列內阿拉伯人的比例是多少?相對的,在其他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境內,猶太人的比例又是多少?

♦️很多阿拉伯國家對猶太人的厭惡,主要是宗教因素還是土地利益衝突?

♦️以色列是在什麼情境下建國的?

♦️以色列在武裝衝突上,能勝利都是因為外國資金援助嗎?還是有什麼別的因素?

♦️贖罪日戰爭 (六日戰爭) 是什麼?

♦️以色列在轟炸一個地區前,有一個特殊的「Knock」行為,它是什麼?

♦️「哈瑪斯」跟「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差別是什麼?

♦️以色列的鐵穹防彈系統是什麼?

♦️為何在美國各種平權運動會跟以巴衝突捆綁在一起?

♦️用「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視角看待各種爭議?

♦️猶太教絕對不會傳教?

♦️現代網路下「#標籤」的影響力?

♦️如何把民粹轉化為政治力量是從川普時代各國政治家深究的手段之一?

♦️躺平主義是什麼?

Jun 16, 202137:06
EP21—第四權的雙刃之劍

EP21—第四權的雙刃之劍

本集主要內容:

♦️NHK在報導奧運聖火傳遞時,把抗議群眾靜音,作為新聞媒體,這是對的決定嗎?

♦️對於記者來說,最理想的報導型態是什麼?

♦️絕對客觀的報導存在嗎?

♦️如何劃清「紀錄片」跟「劇情片」兩者的界限?

♦️若有人道危機在眼前,記者應該插手救援嗎?

♦️記者報導新聞的時候,如何決定哪些畫面尺度?該公開傷亡者的照片嗎?會不會造成PTSD?

♦️使用過度血腥真實的照片,反而會讓人更不願意面對?

♦️美國社會的「平行世界」現象,同一則新聞,完全相反的立場

♦️當記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基本素養?

♦️近期在各領域「跨職權」,為其他議題發聲的現象越來越多,這是好現象或壞現象?

♦️台灣群眾集體抵制鴨肉店事件,為何大家更傾向「爆料公社」?

♦️近期孩童在柔道道場被摔事件,以群眾力量在制裁道場?

♦️桃園女子拒絕警察臨檢事件,拒絕的行為合理與否?

♦️在日本被警察臨檢的親身經歷談,覺得「怎麼如此隨便把證件給警察看」的人,內心通常在想什麼?


May 07, 202142:47
EP20—魔鬼藏在細節裡

EP20—魔鬼藏在細節裡

本集主要內容:

♦️白人是犯下大型槍擊案的主要人群嗎?

♦️在美國什麼樣的槍枝是被禁止使用的?

♦️經常在美國各大槍擊案出現的AR-15什麼槍枝?

♦️媒體描述的「黑人因為警察過度執法死亡」的人數,是否逐年上升?

♦️George Floyd死亡,為何法院還在審判,當地州政府就先庭外和解同意賠償了?

♦️為什麼媒體希望宣揚「白人是原罪」的這種與論?

♦️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可以強化同溫層,但也能反向操作?

♦️左派右派在意識形態的過度拉扯,有沒有可能導致美國實質上分裂成兩個國家? 意識形態上的分歧,比南北戰爭時還嚴重?

♦️雙方分別對美國歷史有什麼樣的不同認知?

♦️越來越多本來非政治化的事情,都逐漸被政治化的後果?

♦️全球化讓國界的概念模糊化,「地球村」的理念是不是讓人更覺得不同地區的價值觀都是可以互通的?

♦️日本人對社會上既有價值觀的認同感比美國高很多?

♦️男女性運動員在資源分配上的差異。

♦️探討「種族配給制」的缺點。

♦️美國國家隊女足抗議薪資比男足少?

♦️在音樂串流服務下,也是90%的人聆聽10%的人所創作的音樂?

♦️什麼情況下,未來某一天東方社會會奪走西方社會在文化的主導話語權?

Apr 08, 202138:14
EP19—美日留學租屋經驗談

EP19—美日留學租屋經驗談

本集內容:

♦️美國大學的學生宿舍跟日本大學相比,有什麼差別?

♦️在疫情下,日本大學的學生宿舍裡,整棟大樓只剩下4個人?

♦️外國人要在日本租屋,有多麽困難?

♦️在日本租屋,除了押金與租金,竟然還有保證金、禮金、火災保險、清潔費等,為何有這麼多費用?

♦️網路世代長大的人,為何會抗拒打電話溝通?在日本辦事卻什麼都需要打電話確認身份?


Mar 02, 202148:23
EP18—自由的界限,在哪?

EP18—自由的界限,在哪?

本集內容:

♦️00:22 為何「自由」在心中的順位越來越高?

♦️01:01 精神科醫生蘇偉碩被控造謠的事件,言論自由保障的範圍為何?

♦️02:09 「沈默的螺旋」是什麼理論? 俄國革命時也有類似的現象?

♦️04:24 台灣散發著一種「絕對不能破除零確診」的氛圍,這種氛圍會有什麼負面效應?

♦️05:11 台灣跟美國在看待疫情上,本質上態度的不同之處

♦️06:33 「言論自由」是建構社會的重要基礎,但中天被關台完全合乎情理?

♦️07:09 發表非大眾主流的言論時,懼怕反撲效應而「自我審查」的心理

♦️07:51 在美國有77%的共和黨支持者會不敢公開自己的政治立場?

♦️08:39 在美國留學時,觀察的「一言堂」現象

♦️09:48 為何媒體會塑造出一種「進步價值跟得上時代」而「保守價值就是過時」的氛圍?

♦️10:19 保守派跟自由派,在維護各自立場時,採取了什麼樣的不同手段?

♦️12:01 有些東西不該被包含在言論自由裡? 為何科技公司大部分都是偏自由派?

♦️13:20 年齡變大的時候,為何會趨向保守派?

♦️14:26 研究媒體時的「Framing Effect」指得是什麼?

♦️15:36 在防疫上,為何過度強調「自己為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反而會顯得像是激進自由主義者?自由又不能當飯吃?

♦️17:32 台灣很多防疫政策都是「先下懲罰,在完善立法」?

♦️18:34 亞洲人看待政府「父母官」的概念,人民則像是「小孩」一樣;比起政治人物,民眾更願意信任醫生的原因?

♦️20:42 政府或企業有權力強制人民打疫苗嗎?美國是否真的「太自由了」?

♦️22:55 人民的「自由度」、所擁有的「權利數」跟國家的文明程度是否有直接關聯?

♦️24:22 有些「自由」是在法律之外,屬於道德層面管轄的範圍;喜劇演員的笑話,何時算越界,超過言論自由的範疇?

♦️26:28 有哪些權利是慶幸是政府管轄,而不是人民所擁有?

♦️27:56 如何判斷哪些領域交給專業人士,哪些領域自己來判斷?

♦️29:30 之後台灣會不會有強制民眾必須打疫苗的政策出台?什麼樣的人會「不願意打疫苗」?

♦️31:10 有些人批判富裕國家預先購買了很多劑疫苗。

♦️33:13 國營 vs 民營的優缺點。

♦️34:24 日本郵局民營化。

♦️35:22 如何劃分自由的界線?會刻意模糊它的界限?

♦️39:37 限制過多的話,會誕生新的法西斯主義?

♦️40:05 如果有疫苗的話,自己會去打嗎?

Jan 03, 202141:11
EP17—美國大選:帶來多少可見與待見的思考?

EP17—美國大選:帶來多少可見與待見的思考?

本集內容:

♦️ 00:15 對於美國大選的觀感? 

♦️ 01:30 美國選舉人制度是什麼,有什麼優點嗎?

♦️ 02:25 選舉人票數是怎麼決定的,為何超過270票的就算勝選,這數字哪來的? 

♦️ 03:10 為何有些人不滿選舉人制度,甚至希望廢除? 

♦️ 04:00 台灣為何不仿照美國的選舉人制度?萬年國會的作用是什麼? 

♦️ 04:45 為什麼台灣不會出現「得台北者得天下」的現象,是因為人口分布相對均衡嗎? 

♦️ 05:25 為什麼這次美國大選,開票開這麼久? 每個州的投票規定都不太一樣? 

♦️ 07:00 不同州的投票手段也不太一樣? 海外郵寄選票的投票過程是什麼樣子? 

♦️ 09:52 郵寄選票會因為親筆簽名不同而不被計算?投票日當天才寄出去的選票也能算進去嗎? 

♦️ 11:28 兩年前台北市選舉,邊投票邊開票? 

♦️ 12:45 各大媒體都已宣布拜登贏了,然而實際上美國大選真的結束了嗎?還有什麼流程嗎? 

♦️ 13:18 王岐山打電話祝賀赫景麗當選? 

♦️ 14:55 在12月州認定選票之前,川普的法律團隊都在打什麼官司? 

♦️ 16:30 台灣計算選票時,比美國更透明公正的原因,是因為從前大規模的舞弊事件? 

♦️ 17:29 共和黨監票人員聲稱被擋在門外,民主黨人士聲稱是因為那些人在干預計票,「毒樹果實」理論是什麼? 

♦️ 18:41 川普法律團隊的訴訟核心是什麼?投票日當天,商家都怕有大規模暴動? 

♦️ 20:18 在眾多美國人眼中,川普就是給人「投不下去」的觀感?能跟韓國瑜的形象類比嗎? 

♦️ 22:00 韓國瑜把國民黨抱著跳海;很多人把川普刻意塑造的形象,當作他的政治形象,但川普真的是「重商主義」嗎? 

♦️ 23:22 關於川普退出巴黎協議的原因 

♦️ 24:53 現代消息過多,如何區別「科學」跟「這個人說的科學 」? 

♦️ 27:21 大型權威機構發佈的消息等同於正確消息嗎?社交媒體給川普的言論上標籤,這算干預選舉嗎? 

♦️ 28:20 為什麼川普當總統時,美國選民之間的衝突感覺變得如此激烈?茶黨所代表的「自由意志主義」是什麼? 

♦️ 29:04 為什麼很多人會把川普視為「當代的雷根主義」? 

♦️ 30:29 什麼情況下,社交媒體可以合情合理的審查並限制總統的言論?它們有權利「封鎖」總統的帳號嗎? 

♦️ 32:43 為何越來越在乎「自由」在社會的比重?小政府大政府的區別是什麼? 

♦️ 35:02 自由意志主義 vs 社會主義,生活中是否真的重要的議題,都必須由大政府出面才行? 

♦️ 35:48 心理學上說的「先整理好自己的房間」是指什麼? 

♦️ 36:45 相比釐清自我的繁瑣碎事,更重要的是共有的大目標,因為終將回歸塵土? 

♦️ 38:08 在台灣,過度明確表達立場,反而會讓人不舒服? 

♦️ 39:42 對於美國大選,美國議員及好萊塢明星的強制表態現象? 

♦️ 41:18 綠營支持者跑去AIT主頁留言,這個現象能跟韓粉類比嗎?台灣政府是否本來押寶川普? 

♦️ 43:34 國民黨現在為了打而打,連藍營支持者都覺得「還好現在不是國民黨執政」? 為何國民黨好像不太看好川普? 

♦️ 45:50 國民黨的歷史使命已經結束了?對近期立法院丟豬內臟的看法? 

♦️ 47:28 面對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輸掉選舉時,該如何調適心情,怎麼面對比較好? 

♦️ 49:17 多數人誤以為,要贏美國大選必須出現「全國性舞弊」才行;川普本身是打擊最大的? 

♦️ 51:53 給聽眾的話:多瞭解自己為什麼傾向特定的政治光譜。

Dec 04, 202052:40
EP16—邱吉爾: The Finest Hour

EP16—邱吉爾: The Finest Hour

本集探討內容: 

♦ 00:25 為何邱吉爾在心中佔有特殊地位? 

♦ 01:28 就算當時沒有這些特殊的歷史人物,在歷史趨勢下,還是會導致相同結果嗎? 

♦ 02:46 邱吉爾兒時成長經歷 :曾被父親說「我對你完全沒有任何期待」,母親又是經常外出找別的男人 

♦ 05:29 邱吉爾被派駐到印度,在「波耳戰爭」被俘虜後戲劇性般的逃獄過程。 

♦ 07:30 日內瓦公約對戰俘有多大影響?一戰後禁止了多少戰爭行為? 

♦ 08:40 日本在二戰時做了很多打破國際慣例的行為,如「先戰後宣」 

♦ 09:31 邱吉爾第一次競選時,並非全民都有投票權;當上議員後有做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嗎? 

♦ 10:12 英國議會制度的獨特之處:實際上只有坐在第一排的「前排議員」實質參與討論? 

♦ 12:15 邱吉爾人生最大的敗筆:一戰的「加里波利之役」 ,導致他退出內閣 10年;為何一戰的死傷人數這麼大? 

♦ 14:17 當時的歐洲人普遍在戰場上會低估「非歐洲人」,這導致了哪些問題? 

♦ 15:31 在戰爭犯戰略錯誤的長官,通常都會被怎麼處置? 

♦ 16:42 邱吉爾後來是如何捲土重來的? 綏靖政策是什麼?跟孤立主義的差別? 

♦ 18:05 門羅主義是什麼?羅斯福新政呢? 

♦ 19:12 著名的中立法案又是什麼? 為何必須在第三國以現金交易? 

♦ 20:17 為何邱吉爾是把美國拉入二戰的關鍵人物? 邱吉爾在英國國會被視為「一直想打仗的瘋子」? 

♦ 22:21 慕尼黑協定是什麼? 當時大部分歐洲領袖對希特勒及納粹的認知是什麼? 

♦ 23:37 當時許多工人階級懼怕共產階級是為什麼? 

♦ 24:23 希特勒並不是靠選舉選上的;「再怎麼糟也沒有蘇聯糟」 

♦ 26:03 英國也曾有法西斯政黨? 

♦ 27:07 當時歐洲許多人對納粹有正面觀感? 

♦ 27:54 為何邱吉爾最終變成英國首相? 

♦ 30:21 二戰初期,英國人數連20萬都不到? 

♦ 31:41 邱吉爾要求美國以歐洲戰場為核心? 

♦ 33:08 平行時空:若當時是先擊敗日本的話,歐洲是不是就完了?英國淪陷就結束了? 

♦ 35:01 崇拜邱吉爾是因為他戰鬥到底,不是以和為貴的性格嗎? 

♦ 35:54 邱吉爾被人批評的部分?支持殖民地繼續存在? 

♦ 36:55 不認為每個政治制度都平等,有明顯的優劣之分存在;邱吉爾見證了大英「帝國」的殞落? 

♦ 38:46 邱吉爾為何沒出席羅斯福的喪禮?美國官員也沒派任何人出席邱吉爾的喪禮?

Nov 13, 202040:39
EP15—統一課綱:先有家還是先有國?

EP15—統一課綱:先有家還是先有國?

本集錄製於2020.09.13,希望大家會喜歡。

♦️ 01:19 前一次改課綱主要是關於什麼?爭議在哪? 

♦️ 02:35 李登輝時代改課綱時,也有受阻撓嗎? 

♦️ 03:34 藍營相對比較不會動用公民團體? 

♦️ 04:40 更加強調「中國主體性」的歷史課本? 

♦️ 06:01 沒有斷過天皇血脈的日本,到明治維新才有「國家主體性」的認知? 

♦️ 06:44 大部分國家,在一戰後才有國家概念?中國也一樣嗎? 

♦️ 07:50 以「土地主體性」的角度記錄歷史?為何中國史時,不會把蒙古人之類的非漢人執政的部分剔除? 

♦️ 09:43 沒有國家概念,究竟古代史學者是怎麼看待各個朝代?史記有什麼特別之處? 

♦️ 10:21 南韓北韓的歷史課本,會刻意互相切割嗎?台灣的意識形態鬥爭,能說是獨一無二? 

♦️ 11:56 當年撤退來台的國民政府,究竟是以什麼心態看待「國家」?當今台灣年輕人如何理解「正統中國」的概念? 

♦️ 13:09 俄國1917年革命後,逃離俄國在他國生根的人,還是教導下一代自己是俄國人。 

♦️ 14:16 台灣人的「去中國化」是針對獨裁政權切割,而非國土文化人文方面? 

♦️ 15:42 以「中國主體性」跟「不以中國主體性」角度看待台灣史? 

♦️ 17:22 美國新史觀: 1619 Project是什麼?從受害者角度講述歷史? 

♦️ 19:03 「返校」這部電影看待歷史的角度? 

♦️ 20:38 用「現代價值觀」看待「過去歷史事件」?存在某種道德的統一標桿嗎? 

♦️ 22:01 日本的癡漢文化,被誣陷的男性受害者?旁觀者理解事件時,較容易帶入「受害者」的視角? 

♦️ 23:38 主流媒體的偏見,被開7槍的黑人,究竟發生了什麼? 

♦️ 25:08 常見的兩種看待歷史的角度:英雄與受害者 

♦️ 26:29 去中國化的歷史課綱,長期下來的真實影響?台灣護照封面的演變。 

♦️ 28:11 統一課綱有存在的必要嗎?特別是對於歷史? 

♦️ 30:35 統一課綱下的歷史課本,目的就是為了反映官方立場嗎?還是其實跟穩定統治,穩定選舉基本盤有關? 

♦️ 32:15 黨外運動就是官方立場跟課本所學內容的差異所間接促成的? 

♦️ 34:43 對於歷史,官方必須要有一個立場?歷史除了能影響一個人的史觀,還有價值觀、世界觀? 

♦️ 35:50 半獨裁的普丁為何會跟蘇聯共產黨切割? 

♦️ 36:28 結尾對觀眾的話: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Nov 05, 202038:40
SP03—母子相隔32年的童年往事 (下)

SP03—母子相隔32年的童年往事 (下)

本集為特別篇,採訪了我的母親,錄製於2020年九月底。

♦️00:45 伊某童年:不能聯網且沒有安裝遊戲的電腦,竟然拿「記事本」來玩?

♦️02:52 伊某童年:從小家裡就禁止打電動,偷帶掌上遊戲機回家,被父親用鐵鎚敲碎?

♦️04:13 伊某童年:父親一直想把「廉價的玩具」都丟掉?

♦️05:31 伊某童年:除了禁止任何遙控玩具,也禁止玩任何長得像「槍枝」的玩具,連水槍也禁止?

♦️06:38 母親童年:從小到大一個玩具都沒有?最喜歡的食物是雞腿,卻輪不到自己吃?

♦️07:57 母親童年:從9開始,就要煮全家的晚飯? 且堅持要擺盤,必須顏色好看?

♦️09:45 伊某童年:最討厭的事情是每天放學必須練琴唸英文各一小時,父親對學好語言的執著—避免外貌與母語之間有落差?

♦️11:52 父親一直希望孩子能在亞洲長大?

♦️13:05 大家庭、固定式環境 vs 小家庭、移動遊牧式家庭。

♦️13:52 伊某童年:在美國上幼幼班時,會帶著母親的一件洋裝上學?

♦️14:49 伊某童年:在日本讀幼稚園中班時,被腳踏車到出血?

♦️16:31 母親童年: 小時候家裡牆壁是用混合泥土做的,用手打可以打出洞?

♦️18:04 母親童年:颱風夜時,全家點蠟燭一起撥花生?淹水時還能撿到豬?

♦️20:57 母親童年:家裡後面鐵軌處是台灣的木材集散中心之一,大家會去接蒸汽火車的熱水來洗澡?

♦️21:40 母親童年:一直很嚮往村外的生活,覺得村里的生活一成不變,第一次去台北有什麼不同感觸嗎?

♦️23:12 母親童年:希望能訓練自己變成一個會說故事的人,看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23:45 現代孩童比較沒有耐心,看書還不如看影片。

♦️24:48 母子童年差距這麼大,會不會影響養小孩的方式?

♦️26:55 伊某童年:睡覺時會放大悲咒聽?

♦️27:43 母子之間會不會有世代隔閡?母親會不會也希望自己也能跟父母聊這些?

♦️29:09 從前的人是否真的 比較單純,而現代人過於複雜?會很想念、嚮往童年的世界嗎?

Oct 20, 202031:53
SP03—母子相隔32年的童年往事 (上)

SP03—母子相隔32年的童年往事 (上)

本集為特別篇,採訪了我的母親,錄製於2020年九月底。 

♦️00:41 為何會想跟母親聊各自童年的差異? 

♦️01:22 從前的人跟現代人、鄉村的人跟都會的人, 養寵物的方式很不同? 

♦️02:52 為何給寵物取了西方名字? 

♦️03:58 從小就看了很多西方影集嗎?  整條街只有5台電視機,必須跑到鄰居家看? 

♦️05:46 為何當時主要都是小孩搶著看電視,大人反倒沒有? 

♦️07:03 1961年~ 1972年的童年往事 v.s 1995年~2010年的童年 

♦️09:04 三十年前的外國片已經有中文配音了嗎? 

♦️09:51 從小到大沒有任何玩具。 

♦️10:53 有七個兄弟姊妹一起長大是什麼感覺? 當時父親的工作是什麼? 

♦️11:38 永遠都在工作的母親,有什麼特殊的手藝? 

♦️12:33 為何小時候最討厭放假,尤其是寒暑假?重男輕女的客家文化? 

♦️14:04 那個年代長大的男性獨有的性格特質? 

♦️15:39 並非傳統大男人主義的家庭,比較強勢的母親與大哥? 

♦️17:03 「童養媳」是什麼?以前的人對婚姻的觀念不同? 

♦️20:02 童年時最大的陰影是什麼? 

♦️21:12 美國父親通常是怎麼樣責罵小孩? 為何五年級才學會騎腳踏車? 

♦️22:56 母親那個年代的腳踏車? 

♦️24:49 以前的父母最害怕小孩淹死?小時候最喜歡在河邊洗衣服? 

♦️26:44 窮人的囤貨習慣?在鐵軌上曬乾食物? 

♦️27:47 暑假做過最奇怪的打工是什麼?去山上採茶葉要過棺材板做的橋? 

♦️29:30 曾被父母說是「很現實」的人? 姊姊對自己有哪些影響 ? 

♦️31:21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會不敢勇於表達嗎?被說是很兇的人? 

♦️32:54 童年娛樂: 連橡皮筋都能玩得很開心?女性比例大於男性? 

♦️34:56 玩到鄰居都開始掛蚊帳了,還不想回家,乾脆住下來? 街道太暗,乾脆穿過別人住家 ?

Oct 08, 202038:27
EP14—我從左派轉為右翼保守派的故事

EP14—我從左派轉為右翼保守派的故事

本集探討內容:

♦️00:28 為何高中時對共產黨、社會主義,充滿烏托邦式的理想? 

♦️01:40 《共產主義宣言》裡面的一些內容,其實還蠻反人類的? 

♦️02:17 《十月的教訓》這本書,若當年托洛斯基沒被斯大林鬥倒的話? 

♦️03:07 「無限革命論」指的是什麼? 如何判定達到「理想的共產主義狀態」? 

♦️04:47 斯大林在1930年代時,陷入了什麼政治危機?又靠了什麼來挽救政治生涯?

♦️06:35 現在年輕人,到底為什麼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還維持著好感? 憐憫心跟後現代主義的關聯? 

♦️07:43 沒有絕對善惡好壞,全取決於從什麼角度,這樣看待歷史更客觀嗎? 

♦️10:21 為何曾經是無神論者?跟「唯物論」兩者之間的關聯? 

♦️12:33 歷史不是相對的。

♦️ 13:43 道德價值觀必須建立在某種宗教體系下才能建立嗎?宗教是否還擁有「統一群眾價值觀」的作用? 

♦️15:25 在一個完全沒信仰的社會,人會更傾向於挑戰法律?世界上不存在100%的無神論者? 

♦️17:36 日本人的信仰、宗教觀?執行宗教的行為,卻內心不相信? 

♦️19:15 對於「白嫖」這個行為的看法是什麼? 

♦️20:44 美國共和民主黨的立場是否有互換過?保守主義跟自由主義冷戰時期,對待共產黨態度上差異? 

♦️22:34 為何雷根總統是美國保守派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美國安全委員基金會」是什麼? 

♦️24:14 「赤裸裸的共產黨」這本書,曾被稱為「自由主義的聖經」? 

♦️25:03 預言之一:「美國會接受核子戰以外,和平共存的替代方案」 

♦️25:35 預言之二:「塑造出一種幻覺,解除武裝是展現道德的力量」 

♦️26:02 預言之三:「提倡自由貿易,不管是否某些品項會用於戰爭」 

♦️26:29 預言之四:「不論是否共產國家,一律提供美援」 

♦️26:40 預言之五:「承認共產中國,允許中共進入聯合國」 

♦️27:06 預言之六:「允許所有蘇聯附庸國在聯合國有代表權」 

♦️27:32 預言之七:「推廣聯合國為人類唯一希望」 

♦️28:05 預言之八:「抗拒任何把共產黨列為非法組織的作法」 

♦️28:31 預言之九:「廢除任何宣誓效忠之行為」 

♦️29:12 預言之十:「利用法院判決, 以違反民權為由削弱美國的機構」

♦️29:43 預言十一:「動用學生暴動來煽動民眾抗議」 

♦️31:02 預言十二:「用社會式宗教取代天啟式宗教,強調人類不必用宗教支撐」 

♦️32:30 預言十三:「貶低美國憲法,說它跟不上時代需求」 

♦️32:51 預言十四:「貶低美國建國先賢,說它們是自私貴族」 

♦️33:08 預言十五:「貶低各種形式的美國文化,不鼓勵教導美國史,理由是只佔世界史一小部分」 

♦️33:30 預言十六:「讓社會主要的形象顯得很正面」 

♦️34:27 預言十七:「把所有行為偏差看待成精神失常,且只有精神科醫生有權醫治」 

♦️35:07 預言十八:「詆毀家庭作為制度的地位,鼓勵離婚」 

♦️36:07 預言十九:「養小孩時,要遠離父母負面影響」 

♦️37:05 預言二十:「製造出一種印象, 暴力反抗乃是美國名正言順的傳統面向」

Oct 02, 202038:08
EP13—川普第二任展望:民主共和黨的政策差異

EP13—川普第二任展望:民主共和黨的政策差異

本集探討內容:

♦️ 00:16 川普第二任的政策大方向?他是一位說到做到的人嗎? 

♦️ 01:43 「美國優先」的政策,在美國生產對成本的影響、「人權自助餐」。 

♦️ 02:55 民主黨是一個嚴重雙重標準的政黨? 

♦️ 03:24 「在年底生產疫苗、明年初生活完全恢復正常」 

♦️ 03:50 美國為了疫苗,究竟已經投入了多少?川普對疫情的態度? 

♦️ 04:29 美國疫情如此嚴重,有多少該算是川普的責任? 美國醫療體現的脆弱之處。 

♦️ 05:50 醫生比起治療病人,花更多時間在處理公文。 

♦️ 06:18 總統沒有「以身作則」造成的負面效應? 

♦️ 07:40 疫情在美國爆發初期,每個州都要互相競標醫療用品。 

♦️ 10:43 川普任內是美國民主共和黨,關係最差的時期。 

♦️ 11:29 為何近年來,「自由派」跟「左派」會逐漸相結合? 

♦️ 12:08 川普未來施政方針主軸:取消對中國的依賴。 

♦️ 13:05 清朝欠美國政府的債務,美國還能向中國討嗎?主權債卷是什麼?《國家主權豁免法》呢? 

♦️ 15:39 共和黨對中國的態度一直都比較強硬嗎?共和黨的本質? 

♦️ 17:46 民主黨的外交態度:假裝問題不存在。 

♦️ 19:21 民主黨vs共和黨 的對台政策? 雷根總統的「六項保證」是什麼? 

♦️ 21:19 所謂的「Alt-Right」,另類左翼指的是什麼? 

♦️ 22:40 對藥品價格設上限的優缺點;「關懷弱勢不是憐憫,而是保護自己」;不包含「先天性症狀」的美國醫保。 

♦️ 25:08 川普的教育政策:選擇學校的權利、強調美國特殊性。 

♦️ 26:06 現代的美國孩子被教育要恨自己的國家,教導「愛國主義」怕變成另一種形式的洗腦? 

♦️ 31:13 如何決定一個文化該不該繼續傳承下去?否定歷史的視角。 

♦️ 32:54 Jacob Blake被警察開7槍的事件。 

♦️ 34:26 主流媒體對於偷渡來美國, 卻意外溺死的墨西哥人如何評價?

Sep 16, 202036:19
EP12—財閥蘋果爭端再起、白俄羅斯與中共的愛恨交錯及果敢精神

EP12—財閥蘋果爭端再起、白俄羅斯與中共的愛恨交錯及果敢精神

本集探討內容:

♦️00:16 蘋果APP Store下架全球知名遊戲《要塞英雄》

♦️01:40 蘋果跟知名音樂串流軟件Spotify的糾紛

♦️02:48 EPIC遊戲開發商在這個事件裡是受害者嗎?蘋果多收取的30%費用是用在哪裡?

♦️05:33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風氣?EPIC公司自己也有一個遊戲平台?

♦️06:50 當年是蘋果大力支持EPIC的遊戲引擎Unreal在手機平台

♦️08:53 反壟斷法的的管轄範圍是什麼?

♦️09:47 EPIC公司有40%股權在陸資手上

♦️10:45 這個事件跟華為、中美貿易戰之間的關聯?

♦️12:27 微軟的IE瀏覽器也曾經也陷入反壟斷法爭議

♦️13:47 在台灣被反壟斷法針對的企業:錢櫃跟好樂迪的合併、便利商店同時咖啡漲價

♦️15:36 最近為什麼白俄羅斯那麼多人上街抗議?骯髒的選舉?

♦️17:34 白俄羅斯跟俄國之間的關係

♦️17:56 白俄羅跟中國之間的關係,有跟中國關係不好的獨裁國嗎?

♦️18:42 西方國家針對武漢肺炎的索賠; 俄國跟中國的關係其實沒有想像中要好?

♦️20:30 怎麼理解「馬列主義」?

♦️21:20 越南為什麼不能算是獨裁國家?「差額制選舉」跟「定額制選舉」差異在哪?

♦️24:37 從獨裁國轉為民主的途徑,「Shock Therapy」?

♦️26:07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辦法複製大陸的「資本式社會主義制度」

♦️26:52 「果敢自治區」跟中國的淵源?為何兩個大陸女子在這裡穿旗袍會被當地政府抓?

♦️28:44 「緬北孤軍」是什麼?

♦️30:00 幾週前,住在「果敢自治區」打過國共內戰的最後一位國軍去世。

♦️31:31 「果敢自治區」為何如此反感中國? 它們的身份認同?

♦️33:15 曾經最有名的是種植鴉片,有「亞洲最好的大煙」的稱號?

♦️33:57 緬甸沒有死刑。

♦️34:40 為何要認識這個地方?官方課本上的歷史 vs. 當地民眾的真實感受。

♦️36:26 美國民眾狹隘的國際觀念,官員卻不同?

Sep 08, 202038:36
SP02—母親專訪:愛情是一個人的事(下)

SP02—母親專訪:愛情是一個人的事(下)

本集為特別篇,採訪了我的母親,錄製於2020年八月中旬。 

♦️ 00:23 理性利己主義是什麼? 自私的愛情? 

♦️ 01:50 愛情大部分時候是理性的,可全然理性的話,是否就不再是愛情了? 

♦️ 02:22 談戀愛第一年,就被告知只有兩個月,之後就會分開。 

♦️ 03:30 活在當下,其實是一個很理性的態度? 

♦️ 04:23 結婚前後對感情的影響、責任的差異。 

♦️ 04:58 愛情就是要形影不離的誤解;「婚戀」是什麼? 

♦️ 06:26 理性的愛來面對離別。 

♦️ 07:48 跟伴侶戀愛觀不同,付出得不到相應回報時,該怎麼面對? 

♦️ 09:32 如果在伴侶面前,必須適當的克制住愛戀之情,這是否表示對方可能不是對的人? 

♦️ 11:06 一個人的愛情,指得是在感情中先從調適自己開始?可總是調整自己,對方無動於衷怎麼辦? 

♦️ 12:48 戀愛中犯的「低級錯誤」,被一片培根打敗的愛情? 

♦️ 16:50 是什麼的存在,讓人在愛情中願意一次又一次給予他人機會?如何看待結婚多年的老夫老妻,經常陷入的「他就是這樣子,改不了」的情況? 

♦️ 19:50 該如何判斷,哪些原則、核心價值該堅持到底,哪些該放手? 愛情中非得一來一往嗎? 

♦️ 22:25 年輕的情侶,往往不願意觸碰過多對方的真實面。 

♦️ 24:00 「耶穌復活時,你怎麼知道自己不會在路上錯過?」人或許沒能力確定對方就是「對的那一位」。在三十年前, 把所有薪水寄給只相處兩個月的戀人。 

♦️ 26:00 「現在沒有決定要不要跟我結婚,我們就分手。」 

♦️ 28:20 「有一天想起我時,會不後悔認識我這個人。」 

♦️ 29:46 愛情中的主動與被動,愛與被愛,哪個比較幸福? 「不要把自己當成貨架上的物品」。 

♦️ 31:20 沒有人天生知道怎麼愛。 

♦️ 32:21 戀愛的對象可以讓人漫步在雲端中。 

♦️ 33:00 為什麼相信一見鐘情? 

♦️ 33:39 愛情之中是否不該把太多面向定義得過度清楚,那樣是不是就不是愛情了?能既浪漫又理性嗎?

Sep 02, 202036:42
SP02—母親專訪:愛情是一個人的事(上)

SP02—母親專訪:愛情是一個人的事(上)

本集為特別篇,採訪了我的母親,錄製於2020年八月中旬。

♦️00:54 為何會想要探討跟愛情相關的話題? 

♦️01:50  對愛情有什麼樣的理想? 

♦️02:50 相信一見鐘情嗎? 

♦️03:20 從小就喜歡西方人,要跟外國人結婚嗎?外貌協會 vs 內在? 

♦️07:34 不斷變化的對愛情藍圖,一輩子要愛幾個人? 

♦️08:10 怎麼愛一個人是需要學的嗎? 

♦️09:33 愛還是被愛?

♦️11:06 有多少事情該明說、又有多少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12:21 愛情當中,互相應該犧牲多少? 

♦️14:00 在磨合過程中改變的自己:西方與東方的差異? 

♦️18:07 想像的共同體,無言的默契。 

♦️19:50 東西方文化,對於隱私的理解差異。 

♦️21:40 口是心非的東方社會。 

♦️23:46 在擇偶時提出的各種要求,外貌的重要性。 

♦️25:12 愛情中的溺愛現象。

♦️26:19 東西方教養小孩方式差異。 

♦️28:21 愛情必須有的核心價值?  

♦️32:24 愛人不看自己寫的書,原因為何?

Aug 26, 202034:50
EP11—絕對客觀的幻象與社會主義的美夢

EP11—絕對客觀的幻象與社會主義的美夢

本集探討內容: 

♦️ 00:20 日本留學生活,疫情的影響 

♦️ 02:55 中美關係變差,反中情緒在日本社會增強的實際例子 

♦️ 04:27 美國國務卿Mike Pompeo的演講 

♦️ 06:19 川普連任與否,對華政策的影響及歷史演變 

♦️ 09:02 拜登的立場 

♦️ 10:50 美國衛生部長訪台 

♦️ 11:53 台灣跟美國關係走近,深藍的矛盾心理 

♦️ 14:29 美國衛生部長口誤習主席 

♦️ 16:49 絕對客觀的存在與否,後現代主義的世界觀 

♦️ 20:44 社會中大多不平等都是人為現象?「終極公正狀態」的迷思 

♦️ 22:20  年輕人重新燃起對於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崇拜 

♦️ 25:26 絕對權力使人腐化,看似為所欲為的美國 

♦️ 26:49 「換了位子,換了腦袋」的概念 

♦️ 28:28 「古拉格群島」這本書的介紹

Aug 16, 202032:28
EP10—種族歧視:平等到底是什麼?

EP10—種族歧視:平等到底是什麼?

本集探討內容:

♦️ 美國近期的種族歧視抗議浪潮、大騷動,是因為什麼事件開始的?

♦️ 造成警察執法過當的原因有哪些?頻率有逐年升高嗎?

♦️ 為什麼這次GeorgeFloyd的事件,會演變成如此大規模的遊行抗議,它跟以前的案件有什麼關鍵性不同嗎?

♦️ Antifa這個組織在這些遊行背後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它跟 #BLM 有什麼關聯?

♦️ 媒體在報導這個事件時,從什麼面相被「政治正確」的風氣給影響了?

♦️ 偏向保守派的人是怎麼看待這個事件的?川普發了什麼推特內容,刺激了示威者?

♦️ 從小就一直不斷強調一個人的「身份」,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嗎?

♦️ 作為台美混血,小時候如何看待自己這「西方面孔」的身份?

♦️ 人類是天生善良的嗎?那麼,人類會「天生」帶有種族歧視嗎?

♦️ 為什麼外省本省人,或 漢人原住民 兩者之間,沒有像美國那樣的巨大矛盾?

♦️「多元文化社會不過是知識份子的幻覺」,多元文化不會讓人更團結?究竟該怎麼處理種族糾紛的議題?

♦️ 對於BLM的事件,總統應該付多少責任?支持、討厭 #川普 的民眾,分別會怎麼看?

♦️ 怎麼看待社交圈內興起的「沈默就是默許」的現象?

♦️ 中央社採訪到白宮抗議的台灣人;亞裔人群對這個抗議有什麼感觸?

♦️ 對於武漢肺炎的恐懼,也是某種歧視嗎?

———

主持人: #伊某 & #辛卡

所有平台收聽連結:https://linktr.ee/tlb_podcast

#李亨德爾兄弟的下午茶時光

#tlb_podast #台灣播客 #播客 #廣播 #台灣podacst

Jun 17, 202040:29
EP09—與神同行的意義

EP09—與神同行的意義

本集探討內容:

♦️ 「信仰」與「宗教」兩者之間有何區別?傳統習俗可歸類於宗教之下嗎?

♦️ 倘若世間只有一人獨自信奉,那還能稱作宗教嗎?更進一步地說,宗教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如果理性跟感性是二元極端的話,「科學依據」跟「信仰」也是全然不同的兩極存在嗎? 

♦️ 上帝永遠都是正確的嗎?能否質疑祂的決斷?

♦️ 宗教所涵蓋的範圍領域,會不會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而逐漸縮減?

♦️ 如何看待,許多政治家把宗教信仰帶入立法過程中?為何從前這麼多「政教合一」的國家,這種治理方式的優缺點為何? 

♦️ 究竟「宗教是為了方便統治而被創造」還是「宗教在誕生後被統治者所利用」?

♦️ 宗教會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好奇心」?

♦️ 宗教之間有所謂的「優劣之分」嗎?更進一步的說,文化也有優劣之分嗎?評定標準為何?

♦️ 難道文化就一定是建立在犧牲某類人群的權益之上的嗎? 

♦️ 從個人角度來看,宗教又跟民族之間有何關聯?它會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政治立場?

♦️ 沒遵循任何教義的信徒,還能擁有該宗教的身份嗎?

♦️ 「自然神」是什麼?共濟會呢?

♦️ 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強調以「個人意志」取代「上天意志」,那麼「上天意志」是否象徵著某種「群體意志」?

♦️ 歸根結底,一個人是否信仰宗教,這本身是有所選擇的嗎?


------  


主持人: 伊某 & 辛卡  


【FB: http://tiny.cc/TLB_Podcast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lb_podcast/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https://linktr.ee/tlb_podcast 】

May 10, 202043:59
EP08—日本搞笑藝人的獨到之處

EP08—日本搞笑藝人的獨到之處

本集探討內容:

♦️ 日本搞笑藝人所講的日文腔調,為什麼跟標準語不同?腔調會影響笑話的搞笑程度嗎?

♦️ 為何搞笑藝人大多出自關西地區?

♦️日本最大的搞笑藝人經紀公司是哪家?對藝人有哪些不可思議的限制?

♦️ 經紀公司會對藝人所講的笑話,有所審核或管控嗎?

♦️ 模仿藝人是什麼?有沒有代表人物?

♦️ 日本談話主持型藝人,能否跟台灣的吳宗憲之類的相提並論?

♦️ 日本漫才有哪幾種類型?能否跟所謂的相聲做類比?「M-1比賽」又是什麼?

♦️ 短劇搞笑藝人又是什麼?

♦️ 在日本藝能界常聽到的「一發屋」指的是什麼?

♦️ 日本電視圈的對於笑話的底線是什麼?

♦️ 「好不好笑」是可以量化評比的嗎?

♦️ 為何日本有這麼多「搞笑藝人」,台灣近年來卻都是「YouTuber」區多?兩者最大的差異在哪?

♦️ 同一所藝人學生畢業的,會不會搞笑風格很類似?


---

主持人: 伊某 & 西卡

【FB: http://tiny.cc/TLB_Podcast】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lb_podcast/】

【Apple Podcast & Spotify: https://linktr.ee/tlb_podcast】

Apr 28, 202042:00
SP01—黃澎孝專訪(下)

SP01—黃澎孝專訪(下)

本集為特別篇(下篇),錄製於2020年1月初,採訪了黃澎孝先生。

本集探討內容:

♦️ 為何民主體制的成功,會使台獨的誘因逐漸減少?

♦️ 為何蔡英文選舉時獲得了這麼高票?

♦️「台獨是假議題,紅軍是真入關」的口號是怎麼來的?

♦️ 中華民國退守至台灣,至今已70餘年,在歷史長河之中,這究竟是長是短?

♦️ 為何當時被找去幫忙韓國瑜助選時,當下立馬回絕了?

♦️「無色覺醒十大主張」是什麼?為何日本媒體當時聲明說,親中勢力當選的話,日本的國防策略得重新思考?

♦️ 作為從前的國民黨元老級幹部,如今立場卻大轉彎,對藍營提出了許多批評,有因此而被同才好友謾罵嗎?

♦️ 為何國民黨的中常委,幾乎都是在中國大陸做生意的台商?

♦️ 究竟是「國民黨背離了我」還是「我背離了國民黨」?

♦️ 為何感覺海外有非常多支持韓國瑜的人士?

♦️ 蔡英文重用「新潮流」的人馬,有什麼特別原因嗎?對蘇貞昌有什麼評價?怎麼看民進黨內的各個派系?

♦️ 對於選後羅智強所提出的「三支箭」有何看法?

♦️ 國民黨中那位「失聯了二十幾年的黨員」是誰?國民黨體制下的悲哀又是什麼?

♦️明明對各種時事觀察入微,為什麼最終還是離開了政壇?


黃澎孝個人簡介:紐約長島大學碩士、政戰22期、心廬6期、革實院國家統一幹部研究班一期。國防部心戰參謀官。「劉少康」寫作組主筆、大陸工作會機要秘書、國民黨中央政策會總幹事、親民黨組織部副主任兼高雄市主委、國民大會代表。


------

*訪談完整時長將近兩小時左右,本集為第三段,也是最後一段。近期內將會把三段合併,上傳完整版。

**由於錄製時,環境音的影響,本集音質可能較差,希望各位見諒!


------


主持人: 伊某 & 辛卡

【FB: http://tiny.cc/TLB_Podcas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lb_podcast/】

【Apple Podcast & Spotify: https://linktr.ee/tlb_podcast】

Apr 21, 202026:36
SP01—黃澎孝專訪(中)

SP01—黃澎孝專訪(中)

本集為特別篇(中篇),錄製於2020年1月初,採訪了黃澎孝先生。

本集探討內容: 

♦️當時美國時代雜誌採訪蔣經國時,為何會引用您的文章,甚至後來特別接見?突然其來的爆紅,對自身心態上有什麼影響嗎? 

♦️所謂的「葉九條」是什麼,它又是什麼的前身?

♦️早期台灣是如何對抗大陸的大字報的? 

♦️為何最終決定離開軍方?

♦️那個年代的台灣高中生,加入黨派的概率特別高嗎?

♦️什麼契機之下,被調到國民黨中央的大陸工作會去的?「大陸政策指導小組」又是什麼?

♦️所謂的「主流非主流之爭」指的是什麼? 

♦️黨國政權的瓦解是必然發生的嗎?當時是否有預料到,黨外運動會膨脹到如此巨大,為何阻擋不了?

♦️本省人與外省人,對於「戒嚴」的接受度有差異嗎? 

♦️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為何在陳水扁時期,全面執政的民進黨政府無法更進一步推動台獨? 

♦️為何陳水扁的海外帳戶會曝光,且關押多年都未被釋放? 

♦️蔡英文當選、民進黨全面執政,對「正統台獨人士」象徵什麼?他們又怎麼看待蔡政府的所作所為? 

♦️「法理台獨」跟「事實台獨」差別在哪?「台獨意識」跟「台灣意識」兩者呢? 

♦️為何會說「台獨是Made in Beijing」?


黃澎孝個人簡介:紐約長島大學碩士、政戰22期、心廬6期、革實院國家統一幹部研究班一期。國防部心戰參謀官。「劉少康」寫作組主筆、大陸工作會機要秘書、國民黨中央政策會總幹事、親民黨組織部副主任兼高雄市主委、國民大會代表。


主持人: 伊某 & 辛卡


【FB: http://tiny.cc/TLB_Podcast】

【IG: @tlb_podcast】

【Apple Podcast & Spotify: https://linktr.ee/tlb_podcast】

Apr 14, 202031:56
SP01—黃澎孝專訪(上)

SP01—黃澎孝專訪(上)

本集為特別篇(上篇),錄製於2020年1月初,採訪了黃澎孝先生。   

本集探討內容:  

♦️當時為何會往政戰學校發展,從軍念頭從何而來?  

♦️心盧研究所是什麼,又有什麼特別之處?  

♦️當時為何強調背誦古典文獻、熟讀中國哲學?  

♦️現代人文言文讀的越來越少,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古人一定比較聰明嗎?  

♦️從左宗棠來看,亞洲應試制度容易產生什麼樣子的官員?  

♦️台灣曾有過「中華文化比其他文化更高人一等」這種價值觀嗎?  

♦️習近平提出的「六穩」指的是什麼?  

♦️為何與共產黨的鬥爭,不只是兩個制度的鬥爭而已?  

♦️「中央對台工作小組」跟「劉少康辦公室」又是什麼?   

黃澎孝個人簡介:紐約長島大學碩士、政戰22期、心廬6期、革實院國家統一幹部研究班一期。國防部心戰參謀官。「劉少康」寫作組主筆、大陸工作會機要秘書、國民黨中央政策會總幹事、親民黨組織部副主任兼高雄市主委、國民大會代表。   

主持人: 伊某 & 辛卡   

【FB: http://tiny.cc/TLB_Podcast】 

【IG: @tlb_podcast】 

【Apple Podcast & Spotify: https://linktr.ee/tlb_podcast】  

Apr 06, 202036:53
EP07— 網路詐騙與「學者治國」的缺陷

EP07— 網路詐騙與「學者治國」的缺陷

本集探討內容:   

♦️在歐美有哪些常見的網路詐騙手段,主要針對哪類人群?  

♦️該如何辨別及預防,且為何詐騙犯有較高概率為印度人? 

♦️若刻意跟詐騙犯提及自身困境,對方會有同情心嗎? 

♦️對於川普對應美國疫情的情況,有什麼看法?   

♦️作為總統,轉推疫情相關的解藥是允許的嗎?   

♦️「學者治國」會比「傳統政治家」的治理更好嗎?   

♦️各國是否該仿效台灣,以「醫學系」為政界菁英標竿?    

---   

若對網路詐騙(Internet Scammer),有興趣了解更多,推薦兩位節目中提到的YouTuber:   

1. Jim Browning:這位很努力的在打擊網路詐騙犯,而且會努力找證據來通報警察且幫助他能觀察到的人,他在今年成功讓一個年收三百萬美金的詐騙集團被抓獲,他的真誠讓我被感動到不少。    

2. Kitboga: 他因爲以前自己的奶奶被騙過,所以就覺得開始做這種YouTube節目,他擅長模仿不同年紀的人來跟這些騙子對話,努力來浪費這些騙子的時間,越多越好,這位的頻道娛樂性質高一點。   

---    

主持人: #伊某 & #西卡    

【FB: http://tiny.cc/TLB_Podcast】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lb_podcast/】  

【Apple Podcast & Spotify: https://linktr.ee/tlb_podcast】

Mar 31, 202029:28
EP06—疫情不是一輩子的事

EP06—疫情不是一輩子的事

本集探討內容:  

♦️該如何選擇關注哪家媒體,有什麼評斷標準嗎?  

♦️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之間,看待「政治傳聲桶」時有何區別?  

♦️為何中國政府愛找美國的「民間團體」麻煩?  

♦️華爾街日報是為了達到什麼效果,而下了「中國是真的亞洲病夫」這樣的標題?  

♦️由貿易戰延伸至肺炎疫情的「排華情緒」、「反中意識」,是由於懼怕病毒的人類本性,還是這類情感長久以來就一直存在? 

♦️二戰納粹排擠猶太人的方針,是希特勒剛好符合了德國民眾,本來就反感猶太人的意識形態嗎?  

♦️在外交上,該如何區分官方與民間態度立場上的差異? 為何台灣對大陸的捐款日趨減少?   

主持人: 伊某 & 西卡 FB: http://tiny.cc/TLB_Podcas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lb_podcast/ 

Apple Podcast & Spotify: https://linktr.ee/tlb_podcast

Mar 11, 202019:09
EP05—轉型正義擦的是哪一面鏡子?

EP05—轉型正義擦的是哪一面鏡子?

本集探討內容: 

♦️轉型正義是建立在以現代價值觀去重新審視過去的歷史事件嗎? 

♦️文化上與政治上的轉型正義,兩者差異在哪? 

♦️德國、西班牙、日本與韓國所實施的轉型正義,跟台灣相比有何不同? 

♦️為何轉型正義在台灣實施困難重重? 

♦️如何看待「蔣中正是為了在台灣建立蔣氏王朝」此說法? 

♦️年輕人跟老一輩的,對於蔣家的理解差異在哪? 

♦️228事件 時,蔣中正所下的命令,為何陳儀沒有完全遵照上頭指令? 

♦️蔣中正的私人日記,是一個能了解288事件真面目的另類途徑? 

♦️「三民主義青年團」是什麼,它們在228事件起了什麼作用? 

♦️蔣中正為何在日記裡寫道,台灣是「領先全國的模範省」? 

♦️對於悲劇,賠償多少才足夠,是否能有某種「盡頭」?還是永遠都賠償不完,不能賠償完? 

♦️對於台灣的「轉型正義委員會」有什麼看法? 

♦️通取資訊的來源過多時,會不會導致人更容易相信陰謀論? 

***若對於228事件想了解的更詳細,推薦閱讀〖二二八的十個迷思〗:https://newrocreport.org/archives/2884 

主持人: 伊某 & 西卡   

FB: http://tiny.cc/TLB_Podcas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lb_podcast/

Feb 29, 202043:40
EP04—言論自由這把尺

EP04—言論自由這把尺

本集探討內容: 

♦️台灣社會是否過度自由? 

♦️有些事情是否不該拿來開玩笑,言論自由該有限制嗎? 

♦️「冒犯」與「玩笑話」兩者之間的界線為何? 

♦️台灣的族群對立是否比美國更嚴重? 

♦️人為什麼會覺得一個事情好笑,好笑的定義是什麼? 

♦️冒犯他人時,大部分人其實心知肚明嗎? 

♦️為何有些種族歧視相關的用語,唯讀自己也身為該族群的一員時,才能不冒犯他人且合理化的使用? 

主持人: 伊某 & 西卡 

FB: http://tiny.cc/TLB_Podcas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lb_podcast/

Feb 18, 202017:29
EP03—從英國脫歐來看和平協議與獨立

EP03—從英國脫歐來看和平協議與獨立

本集探討內容: 

♦️當前的國民黨早已失去了核心? 

♦️所謂的「知識藍」究竟是什麼? 

♦️即將到來的選舉會投給誰? 

♦️政府在外交上的一廂情願? 

♦️英國脫歐是無法避免的嗎?脫歐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如何從脫歐的角度來理解台獨?對於一個試圖獨立的國家,其正面遺產與負面遺產,能否選擇性繼承? 

♦️對於台灣來說,獨立的大前提是什麼等。 

主持人: 伊某 & 西卡 

FB: http://tiny.cc/TLB_Podcas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lb_podcast/

Dec 20, 201941:58
EP02—以二分法看待世界的陷阱

EP02—以二分法看待世界的陷阱

本集探討內容: 

♦️除統獨議題外,兩大黨之間有什麼顯著的差異? 

♦️兩黨自創立以來,核心價值有改變嗎? 

♦️台灣重新加入聯合國需要什麼條件及能獲得什麼優勢? 

♦️「第四次民主大退潮」是什麼?美國其實在間接促成「兩個中國」的現象? 

♦️民主所有議題,包含人權,都能拿來公投嗎等。 

主持人: 伊某 & 西卡 

FB: http://tiny.cc/TLB_Podcas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lb_podcast/

Dec 03, 201940:48
EP01—怎樣才是形成國家認同的合理方式?

EP01—怎樣才是形成國家認同的合理方式?

本集探討的相關內容: 

♦️對於台灣人來說,國家及身份認同為何會轉變? 

♦️對於原住民來說,它們一直以來的身份認同又是什麼? 

♦️有可能存在非人為因素而形成的身份認同嗎? 

♦️怎麼又才是行程國家認同的正確方式? 

♦️為何年輕人普遍對特定身份認同的人群有負面觀感等。 

主持人: 伊某 & 西卡 

FB: http://tiny.cc/TLB_Podcas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lb_podcast/

Nov 21, 201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