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劇場新手村 A Little Peek in Theatre

劇場新手村 A Little Peek in Theatre

By Yichin Chen

小劇場的脈絡相對於影視較難記錄與傳承,唯有透過人不斷講述,我們才有辦法了解模糊與想像的大概。如今靠著科技進步,我們可以將一些被說出的知識與想法記錄下來,由經歷過的資深劇場人跟我們說說以前他們經歷的小劇場年代。
但是在進入資深劇場人的思想、反思與回憶之前,我們也好奇,當初我們是怎麼進到劇場裡來的?是什麼吸引我們進入這個領域,而在我們還處於「無知」的階段時,是怎麼看待小劇場這樣的環境的?如果我們能從「無知」的這個階段與資深劇場人的「深根脈絡」階段做到一個連結,似乎會讓我們更明白可以如何去看待我們現在所身處的小劇場時代。
Available on
Apple Podcasts Logo
Overcast Logo
Pocket Casts Logo
RadioPublic Logo
Spotify Logo
Currently playing episode

Ep.19|從台上到台下,一個人的旅行—聊聊獨角戲

劇場新手村 A Little Peek in TheatreMar 27, 2022

00:00
47:07
Ep.19|從台上到台下,一個人的旅行—聊聊獨角戲

Ep.19|從台上到台下,一個人的旅行—聊聊獨角戲

本集聊聊的起心動念來自某位劇場觀眾的場邊小觀察:2020年疫情開始之後,好像漸漸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獨角戲耶?獨角戲對於一位表演者來說,具有怎樣的重要性?有人為了梳理自己而創作,也有人考量成本後選擇做獨角戲。那麼,觀眾對於這種演出形式的期待與獲得又是什麼?如果你也正在solo的路上,或是看過solo的觀眾,歡迎和我們分享你的觀察和感想!

主持|孟涵

討論成員|宜萱、腸腸、彥婷、Could U、香夷

聲音後援|孟涵

文字後援|宜萱

00:00 成員&來賓介紹、想討論solo這個主題的原因

01:30 分享各自看過的solo作品

03:00 「獨角戲」是怎麼一回事?台上只有一個人嗎?

13:20 大家會想做獨角戲嗎?

23:40 腸腸的獨角戲經驗:《筆記》&《在月之下》

30:25 展覽式的多空間中的單人表演

40:25 近期熱議的獨角戲《愛在年老色衰前》,大家怎麼想?

*本集提到的作品*

四把椅子劇團《好事清單》

四把椅子劇團《愛在年老色衰前》

三缺一劇團《耳背上的印記》

存在於身體裡的 表演創作工作室《紅—致那些存在於身體裡的…》

黃煒翔《聖巴斯蒂安》

心酸酸工作室《酥雞筆記》

陳儀瑾《筆記》呈現

陳儀瑾x林靖雁《在月之下》

Be劇團房間小戲《童話七宗罪》

山東野表演坊《漂流日記:台灣印尼當代多媒材書寫計畫》

小劇場學校「物以類劇—十週年聯演」《破繭時刻》

Re:Play《操/演現場》推衍現場x 蘇品文《作品名稱未定》

杜文賦策展《2017的我》《2018的我》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劇場新手村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劇場新手村-107073788177583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Mar 27, 202247:07
Ep.18|關於我們想要討論但是覺得不太敢說出來

Ep.18|關於我們想要討論但是覺得不太敢說出來

吉米布蘭卡來了!(撒花 🎉)

在資訊業打工,以六日看戲為正職,「把人們推入劇場」作為終身職志;

這集我們邀請布蘭卡登入新手村,和村民們分享彼此的看戲經驗和心法。

「看戲之前沒做功課會看不懂嗎?」「劇評說的那個主義和方法是什麼意思啊??」「其他觀眾看戲好像都有同一種感覺,為什麼我卻看得好生氣?」「我是先粉上這個演員才入坑的XD」聊著聊著有點像心理諮商,觀眾內心戲百百款,你都怎麼面對各種不確定感?而這些不確定感,反過來帶給創作者哪些提醒?觀演的來往,或許將滋養我們更明白各自的責任,看向與顯化這個複雜又迷人的世界。

所以,劇場的觀眾們,Don’t think, to feel! 一起享受看戲的美好吧!

主持|孟涵

特邀來賓|吉米布蘭卡

討論成員|腸腸、彥婷

聲音後援|孟涵

文字後援|宜萱

00:00 自我介紹!現場的各位都是怎麼入劇場坑的呢?

14:32 我只是看個戲,還要做一堆功課嗎?

17:08 如果認識演員,會不會很出戲啊?

24:36 我跟其他觀眾的感受也差太多了吧?

30:48 真的看不懂台上在幹嘛耶?

37:24 專家說的話真的比較了不起嗎?

42:31 那位演員平常很渣耶,還要去看嗎?

47:15 要承認自己是迷妹也太羞恥了吧~

60:46 為什麼會想去看那齣戲呢?

65:42 到底要不要拉朋友一起去看呢?

69:01 有沒有什麼看戲的眉角呀?

▲同場加推:吉米布蘭卡的podcast《劇場狂粉的日常》

——「投資看戲有賺有賠,購票前請詳閱節目說明書」

Apple / Google / Soundon / Spotify / Listen Notes / KKBOX皆可收聽!

詳細連結請見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heatremania.Life/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劇場新手村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劇場新手村-107073788177583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Sep 10, 202101:11:42
Ep.17|新手實驗室-呼吸與冥想

Ep.17|新手實驗室-呼吸與冥想

新手實驗室開張,這系列會玩一些讓另一端的聽眾朋友們也能一起互動參與的內容,跟新手們的突發奇想一起嘗試吧!

第一集我們來實驗「隔空呼吸練習」

呼吸彷彿是劇場中各種身體訓練、運動等入門就得先學習的。防疫下暫時無法進劇場上課、排練的我們,因為年初一場觀展中的葡萄乾冥想體驗靈感,本次將透過一個小小食材搭配10分鐘正念冥想過程,來感受自己的呼吸與身心變化

而,大家拿出了五花八門的小食材,跟著線上到線下練習,有著不同的呼吸意念轉變,真是一邊錄,一邊又能聽到與共感彼此大量的內心小劇場,看來日常的一吸一吐,與自己的內外在真的有許多關聯呀~~

主持|彥婷

討論成員|孟涵、宜萱、彥婷、Could you、腸腸、琳琳

聲音後援|琳琳

文字後援|彥婷

00:00 新手實驗室第一集

02:58 新手實驗室是怎麼來的呢?

05:41 本集主題「隔空呼吸練習」,用葡萄乾來實驗?!

06:55 聊聊彼此的日常呼吸

16:00 從「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阿尼瑪」發現的正念冥想

29:45 沒葡萄乾,那現場用什麼取代呢?青豆、芭樂乾?!

36:40 十分鐘實驗Start

50:32 說說實驗中的發現

▲更多關於「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ANIMA 阿尼瑪」

2019║露絲.沃特斯Ruth WATERS (英國)║葡萄乾有感 Emotion Over Raisin

https://www.facebook.com/163417270927719/posts/704589633477144/?d=n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劇場新手村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劇場新手村-107073788177583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Aug 15, 202101:18:11
Ep.16|觀眾的內心戲-《母親.李爾王》

Ep.16|觀眾的內心戲-《母親.李爾王》

觀眾看戲時心裡都在想什麼呢?看戲的當下你是思考派,還是感受派?導演設計的符號和演員表演的動作是什麼意思?它們又如何被觀眾解碼?這一集的內容,新手村的組員和特別來賓來來,以今年四月在牯嶺街小劇場上演的《母親.李爾王》為核心,討論我們看戲的所見所思所感。

錄製時,恰好碰上臺灣進入三級警戒,成員們各自在家遠距視訊,摸索著合適的錄音方法;遠在美國的腸腸也克服時差以文字加入,最終在後製孟涵的修飾下完成剪輯。對新技術的陌生和鬆鬆散散的時間感,呼應了隔離期間在家的自己。期待疫情和緩之後,重新儲備能量的人們,很快回到劇場相見。

主持|孟涵

討論成員|來來、宜萱、彥婷、Could U、腸腸(依發言順序)

聲音後援|孟涵

文字後援|宜萱

00:00 開場、《母親.李爾王》內容提要

10:31 各自的看戲的方法、劇中細節討論

22:18 各自最印象深刻的橋段

46:07 延伸討論:演員的現實生活會影響你對作品的看法嗎?

51:47 會在意「政治不正確」嗎?

55:34 觀眾怎麼看「導演的工作」?

65:06 觀眾的憤怒和疑惑?!導演導演您為何要這樣做呢~

75:00 會怎麼推薦朋友進劇場看戲

▲更多關於《母親.李爾王》,可在窮劇場粉絲專頁看到評論與迴響。也恭喜本作獲得2021台新藝術獎第二季提名!https://www.facebook.com/approachingtheatre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劇場新手村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劇場新手村-107073788177583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Jul 30, 202101:23:15
Ep.15|二訪旅美演員 Rosa :文化熔爐?文化菜籃?
Jun 15, 202121:26
Ep.14|邀訪旅美演員 Rosa :在紐約電影學院的日子
May 30, 202127:25
Ep.13|二訪蘇俊穎木偶劇團團長蘇俊穎:歷史中的布袋戲理/蘇大俠台語解誤

Ep.13|二訪蘇俊穎木偶劇團團長蘇俊穎:歷史中的布袋戲理/蘇大俠台語解誤

講著講著我們就開始聊起台語的不同了。原來許多台語跟布袋戲有關,原來不是髒話,只是誤傳了。
許多傳統沒有的角色如果放在生旦淨末丑雜之中該歸再哪一個呢?

還有許多從演出布袋戲的故事中理解到的人生哲理。覺得這次訪談根本不只劇場而是人生哲理談話。

主持人:腸腸
與談人:蘇俊穎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我們的節目會在以下平台播出:(搜尋「劇場新手村」)

apple podcast
google play music
anchor
Breaker
Pocket Casts
RadioPublic
Oct 15, 202039:43
Ep.12|邀訪蘇俊穎木偶劇團團長蘇俊穎:用一手一口操作的藝術-布袋戲

Ep.12|邀訪蘇俊穎木偶劇團團長蘇俊穎:用一手一口操作的藝術-布袋戲

從小就接觸了布袋戲的蘇大俠玩出了興趣玩出了心得。從他講出的故事很多都變得如此生動。我覺得在他的身上看得到一種從容,從他說出的經歷可以聽到許多歷練過後的淡然。

布袋戲從以前到現在有了甚麼不一樣呢?來聽聽看吧!


主持人:腸腸
與談人:蘇俊穎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我們的節目會在以下平台播出:(搜尋「劇場新手村」)


apple podcast

google play music

anchor

Breaker

Pocket Casts

RadioPublic
Oct 01, 202028:02
Ep.11|二訪跨領域表演者隋志鴻:東西方的命名方式/傳統戲曲的變與不變

Ep.11|二訪跨領域表演者隋志鴻:東西方的命名方式/傳統戲曲的變與不變

有一個觀念自從從志鴻老師口中說出之後一直讓腸腸我印象深刻:「東方的劇種命名方式比較多是覺得創作者受到了當地的氣氛影響,因此以地名來紀念或是命名這個劇種,就如京劇發生在北京,崑劇發源於崑山;西方的傳承技巧多以大師的名字命名,如史式表演技巧。」但是現在有越來越東方也學起了西方用大師的名字來取名,如梅派、麒派。這些轉變會造成技巧的傳承有甚麼不一樣呢?

對於腸腸問到一個傳統戲曲的變與不變的問題,我覺得志鴻老師依舊給了我很棒的思維方式,要聽完廣播你才會知道哈哈哈。

覺得有興趣的話就把它聽完吧。

訪談人:腸腸
受訪者:隋志鴻
共同製作:腸腸、琳琳、晴媁、士元、阿腿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我們的節目會在以下平台播出:(搜尋「劇場新手村」)

apple podcast
google play music
anchor
Breaker
Pocket Casts
RadioPublic
Sep 20, 202030:59
Ep.10|劇場新手村組員雜聊:最近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Ep.10|劇場新手村組員雜聊:最近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這集沒有特別的題目,只是我們的節目做到現在也差不多九個月了,剛好晴媁從森林小屋待了一個月回來,於是我們就想說好好的聊聊天,看看大家最近都在做什麼。

這集是完全一刀未剪也沒有修,背景音是咖啡廳,非常適合工作加班或是做家事的時候放著當ASMR的一集。
Sep 13, 202001:07:38
Ep.9|邀訪跨領域表演者隋志鴻:一次搞懂京劇跟崑劇的差異

Ep.9|邀訪跨領域表演者隋志鴻:一次搞懂京劇跟崑劇的差異

已經有了許多自己對於創作的想法的志鴻老師,訪談之前做功課的時候意外發現我開始會欣賞京劇跟崑曲了。想想之前因緣際會下也訪談了幾次志鴻老師,每次在訪談中隨意的唱一兩句都很有味道,彷彿一整齣戲就要呈現在眼前了,那種厲害程度真的會讓人情不自禁想要多聽幾句。

你是不是也會有些搞不懂京劇跟崑曲的分別呢?可以來聽聽看,聽完之後應該會覺得真的是簡單明瞭又有趣呢!

*志鴻老師是第一位使用了劇場新手村新買的收音麥克風,不僅剪輯者感覺到了天堂,聽眾應該也會有同感吧!

訪談人:腸腸
受訪者:隋志鴻
共同製作:腸腸、琳琳、晴媁、士元、阿腿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我們的節目會在以下平台播出:(搜尋「劇場新手村」)

apple podcast
google play music
anchor
Breaker
Pocket Casts
RadioPublic
Aug 31, 202038:13
Ep.8|邀訪劇場鬼點子王張吉米:談參與式劇場/共同創作,劇場與_____的一線之隔

Ep.8|邀訪劇場鬼點子王張吉米:談參與式劇場/共同創作,劇場與_____的一線之隔

本次再度邀請不是那個畫畫的幾米,而是小劇場的張吉米,來談他參與過的演出,包含2015年由原型樂園發起的《跟著垃圾車遊台北》、2016年由再拒劇團發起的「公寓聯展」中的作品《從心設定》、以及2017年在「台北藝穗節」首演的《致深邃美麗的》。從《從心設定》來談創作參與式劇場,從排練、內部封測、至實際的演出,劇場與其中的「參與遊戲」元素,引發了什麼樣的現場狀態?而《跟著垃圾車遊台北》,從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從上(政府)而下(清潔隊員)的接觸過程,與由下而上的發展過程,可能會有什麼樣的什麼不同?由《致深邃美麗的》來看,對張吉米來說,共同創作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訪談人:琳琳
受訪者:張吉米
共同製作:腸腸、琳琳、晴媁、士元、阿腿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我們的節目會在以下平台播出:(搜尋「劇場新手村」)
apple podcast google play music anchor Breaker Pocket Casts RadioPublic
Aug 15, 202038:60
Ep.7|二訪劇場工作者林靖雁:透過劇場訴說的議題/劇場做為職業這件事

Ep.7|二訪劇場工作者林靖雁:透過劇場訴說的議題/劇場做為職業這件事

這次我們再次的邀請到了林靖雁繼續跟我說說一些對他來說的劇場事。
一樣讓訪談人腸腸覺得很奇妙的靖雁想法,有一次他說:「非常態的東西才有被討論的可能。」很簡單的一句話,他也說得非常輕鬆,卻讓當下的腸腸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那麼就來讓我們繼續聽聽看靖雁對於劇場的一些小小想法吧!

*這幾次的音檔收音部分較糟,但是!我們已經添購新設備!!期待之後我們的節目聲音品質可以提高許多,讓大家可以更舒適的聽我們的節目:)

訪談人:腸腸
受訪者:林靖雁
共同製作:腸腸、琳琳、晴媁、士元、阿腿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我們的節目會在以下平台播出:(搜尋「劇場新手村」)
apple podcast
google play music
anchor
Breaker
Pocket Casts
RadioPublic
Jul 31, 202018:54
Ep.6|邀訪劇場工作者林靖雁:小劇場的實驗性/美學這件事

Ep.6|邀訪劇場工作者林靖雁:小劇場的實驗性/美學這件事

常常聽到我們所說的「實驗」劇場,你覺得他為甚麼叫實驗劇場呢?你自己有一個定義在嗎?我相信每個人的定義都會是不一樣的,那我們今天就來聽聽看林靖雁他的想法是什麼吧!
另外,訪談人腸腸很喜歡靖雁提到的一個想法:「覺得所有建立在關係之間的訴說,會需要美學的觀點才會讓關係以外的人有介入的可能。」似乎在劇場生涯中一直在找尋自己美學的林靖雁,對於美學這件事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你們有自己的美學態度嗎?會把他表現在哪裡呢?:D

訪談人:腸腸
受訪者:林靖雁
共同製作:腸腸、琳琳、晴媁、士元、阿腿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我們的節目會在以下平台播出: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8A%87%E5%A0%B4%E6%96%B0%E6%89%8B%E6%9D%91-a-little-peek-in-theatre/id1496653638

google play music:https://www.google.com/podcasts?feed=aHR0cHM6Ly9hbmNob3IuZm0vcy8xMzJjY2QyMC9wb2RjYXN0L3Jzcw==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318D9hWvMhOIEislKMlJvw?si=tAZho0XZQmidSWh5uZI47Q

anchor:https://anchor.fm/chen-yichin/episodes/--eafc6l

Breaker:https://www.breaker.audio/ju-chang-xin-shou-cun-a-little-peek-in-theatre

Pocket Casts:https://pca.st/9jhuulp7

RadioPublic:https://radiopublic.com/a-little-peek-in-theatre-WlKelJ



Jul 13, 202018:13
Ep.5|邀訪劇場鬼點子王張吉米:觀演關係/小劇場與行為藝術

Ep.5|邀訪劇場鬼點子王張吉米:觀演關係/小劇場與行為藝術

觀眾與演員一直是劇場很重要的要素,但是這兩者的關係在近期越來越不像傳統劇場那麼分明。生活中處處即劇場,張吉米在這裡面看到了什麼呢?
另外,本著實驗性質的小劇場演出與行為藝術家眼中的小劇場似乎也有些不同。到底小劇場跟行為藝術有什麼樣的差異又有什麼相似處呢?
簡單的兩個問題,也許我們會更了解了一些事情。

訪談人:腸腸
受訪者:張吉米
共同製作:腸腸、琳琳、晴媁、士元、阿腿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我們的節目會在以下平台播出: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8A%87%E5%A0%B4%E6%96%B0%E6%89%8B%E6%9D%91-a-little-peek-in-theatre/id1496653638
google play music:https://www.google.com/podcasts?feed=aHR0cHM6Ly9hbmNob3IuZm0vcy8xMzJjY2QyMC9wb2RjYXN0L3Jzcw==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318D9hWvMhOIEislKMlJvw?si=tAZho0XZQmidSWh5uZI47Q
anchor:https://anchor.fm/chen-yichin/episodes/--eafc6l
Breaker:https://www.breaker.audio/ju-chang-xin-shou-cun-a-little-peek-in-theatre
Pocket Casts:https://pca.st/9jhuulp7
RadioPublic:https://radiopublic.com/a-little-peek-in-theatre-WlKelJ

Jun 21, 202023:55
Ep.4|紀錄片背後的紀錄者。

Ep.4|紀錄片背後的紀錄者。

製作紀錄片背後對於紀錄者是不是都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在記錄的過程中他們從裡面看到了什麼事情?這次我們訪問了團隊中實際製作過紀錄片的晴媁,讓他跟我們說說他拍攝紀錄片時不為人知的心裡話吧!

共同製作:腸腸、琳琳、晴媁、士元、阿腿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劇場新手村信箱:alpintheatre@gmail.com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我們的節目會在以下平台播出: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8A%87%E5%A0%B4%E6%96%B0%E6%89%8B%E6%9D%91-a-little-peek-in-theatre/id1496653638
google play music:https://www.google.com/podcasts?feed=aHR0cHM6Ly9hbmNob3IuZm0vcy8xMzJjY2QyMC9wb2RjYXN0L3Jzcw==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318D9hWvMhOIEislKMlJvw?si=tAZho0XZQmidSWh5uZI47Q
anchor:https://anchor.fm/chen-yichin/episodes/--eafc6l
Breaker:https://www.breaker.audio/ju-chang-xin-shou-cun-a-little-peek-in-theatre
Pocket Casts:https://pca.st/9jhuulp7
RadioPublic:https://radiopublic.com/a-little-peek-in-theatre-WlKelJ
Jun 01, 202023:33
Ep.3|鬧談帳篷劇下集!
May 14, 202022:40
Ep.2|一起搭建起來的場域。鬧談帳篷劇
Mar 26, 202029:09
Ep.1|如果台灣有個百老匯?亂談音樂劇

Ep.1|如果台灣有個百老匯?亂談音樂劇

隨著台灣越來越多華語音樂劇的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人投入其中。
你心裡第一個出現的音樂劇會是哪一齣呢?會是從耳熟能詳的紐約百老匯觀看的或是在台灣看的?
你知道台灣早在三十年前就有過音樂劇的製作了嗎?
這一次,讓我們劇場新手村的勇者們踏上尋找音樂劇脈絡的資料路上,大聊亂聊自己的想法。

最後還有一個假想題:「如果台灣會有一個百老匯,會在哪裡呢?」

聽完之後,你心裡是否也會有一些想法覺得可以跟我們說呢?歡迎點這裡進入回饋單跟我們交流喔!

----// 小劇場學校共學講堂:
「小劇場學校共學講堂」是一項長期發展的計畫,誠然規模不大,也尚未發展出討論台灣劇場環境的特定框架。
歸納而言, 「小劇場學校共學講堂」有幾個基本的出發點:
1、共學-離開宣傳作品的目的,回歸「學習」與「認識」的初衷,開放共享。
2、傳承-資深劇場工作者的態度與經驗。
3、紀錄-進行座談紀錄並且公開,補充劇場歷史。
今年度以podcast數碼媒體為媒介,製作一系列廣播節目,使Podcast持續累積的發生過程即為共學的流動。
節目內容將由一開始的「無知」作為出發,討論在外觀看小劇場的人對於小劇場的想像與提問,而後慢慢深入到較為「根部、深入」的探討。

-----//劇場新手村 製作小組:
陳琳琳、陳儀瑾、楊晴媁、劉怡蓁、駱士元
Feb 21, 202001:05:58
Ep.0|共學講堂-劇場新手村之這是開場白

Ep.0|共學講堂-劇場新手村之這是開場白

小劇場的脈絡相對於影視較難記錄與傳承,唯有透過人不斷講述,我們才有辦法了解模糊與想像的大概。如今靠著科技進步,我們可以將一些被說出的知識與想法記錄下來,由經歷過的資深劇場人跟我們說說以前他們經歷的小劇場年代。
但是在進入資深劇場人的思想、反思與回憶之前,我們也好奇,當初我們是怎麼進到劇場裡來的?是什麼吸引我們進入這個領域,而在我們還處於「無知」的階段時,是怎麼看待小劇場這樣的環境的?如果我們能從「無知」的這個階段與資深劇場人的「深根脈絡」階段做到一個連結,似乎會讓我們更明白可以如何去看待我們現在所身處的小劇場時代。

而這一集做為我們的開場,為大家做一個自我介紹,希望大家在接下來收聽之後有任何想法都歡迎跟我們說~

廣播主持人:小楊
共同參與者:腸腸、琳琳、士元、阿腿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說的歡迎使用下列方式回饋給我們:
劇場新手村信箱:alpintheatre@gmail.com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VkqVafKdC6qM7rMW7

--///我們的節目會在以下平台播出: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8A%87%E5%A0%B4%E6%96%B0%E6%89%8B%E6%9D%91-a-little-peek-in-theatre/id1496653638
google play music:https://www.google.com/podcasts?feed=aHR0cHM6Ly9hbmNob3IuZm0vcy8xMzJjY2QyMC9wb2RjYXN0L3Jzcw==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318D9hWvMhOIEislKMlJvw?si=tAZho0XZQmidSWh5uZI47Q
anchor:https://anchor.fm/chen-yichin/episodes/--eafc6l
Breaker:https://www.breaker.audio/ju-chang-xin-shou-cun-a-little-peek-in-theatre
Pocket Casts:https://pca.st/9jhuulp7
RadioPublic:https://radiopublic.com/a-little-peek-in-theatre-WlKelJ
Jan 27, 2020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