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想科研 ☄ Kuusou Science
By 黃翎(小雀 🕊 )
這是一個由「現役植物博士生」和「使用者介面設計師」搭檔組成的科學/科幻頻道。
只有一個位面的現實太單調,我們決定來場以「科學知識為基礎」的漫遊,大膽的暢想&求是的探究。跟著我們到未來世界/異世界走一趟,跳脫平淡的日常,聽聽科學小知識,成為社交圈裡的未來人!
FB 搜尋 ❮ 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 ,秘密結社群組,等你一起加入唷!
--
現實和想像會有多大的區別?
我們習慣的日常,隨時可能迎來轉折。科技的奇異點、文明的崩塌、物理規則反轉、生物基因突變,這些,都可能發生在明天,甚至是下一個眨眼。
為此,我們成立了 ❮ 空想科研 ❯,在這裡,我們一起沙盤推演,窺探明天的一角。我們假設(Assumptions)、我們驗證(verification),我們是 -- 空想科研。
--
soundtrack by Rabbii poop 🐰
只有一個位面的現實太單調,我們決定來場以「科學知識為基礎」的漫遊,大膽的暢想&求是的探究。跟著我們到未來世界/異世界走一趟,跳脫平淡的日常,聽聽科學小知識,成為社交圈裡的未來人!
FB 搜尋 ❮ 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 ,秘密結社群組,等你一起加入唷!
--
現實和想像會有多大的區別?
我們習慣的日常,隨時可能迎來轉折。科技的奇異點、文明的崩塌、物理規則反轉、生物基因突變,這些,都可能發生在明天,甚至是下一個眨眼。
為此,我們成立了 ❮ 空想科研 ❯,在這裡,我們一起沙盤推演,窺探明天的一角。我們假設(Assumptions)、我們驗證(verification),我們是 -- 空想科研。
--
soundtrack by Rabbii poop 🐰

空想科研 ☄ Kuusou ScienceSep 22, 2020
00:00
32:30

空想科研 ☄ EP9. 鍵盤救世界!防疫期間別出門,貢獻腦力來遊戲中開發真實的疫苗吧!
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FB 秘密結社,等你加入!
--
☄ 最近 BTC 大暴跌,顯卡要拿去回收了嗎?別急,你的顯卡還可以協助新冠疫苗的開發,從虛擬影響現實!
--
> 第一段|暖場閒聊
• (01:09) 圓周率 𝝿 的直男笑話 🥶
• (01:30) 台灣早期流行的潛能開發班/超級記憶/左右腦開發
• (01:45) 荒謬的英文單字右腦記憶法 XDD
--
> 第二段|協助 COVID-19 的疫苗 -- 蛋白質折疊遊戲《Foldit》
• (02:40) 《Foldit》這款遊戲為什麼特別?
• (03:10) 現實中的新疾病 = 新的遊戲關卡(3D 拼圖解謎)
• (03:53) 零科學背景的小白可以玩嗎?小雀親自下場示範 :D
--
> 第三段|必須來一段的科普:什麼是「蛋白質折疊」
• (04:28) 蛋白質為什麼要折疊?還折得百轉千迴?
• (06:46) 折成什麼形狀好?在千萬種可能中尋找「穩定結構」
• (07:57) 🥩 生肉烤成熟肉,就是一種蛋白質折疊改變的結果
• (08:41) 🐮 狂牛症的發病,也是健康蛋白質折疊錯誤的結果
--
> 第四段|COVID-19 的疫苗,如何阻止病毒感染人體?
• (09:30) 傳統研究蛋白質結構的方式 -- 人工「養晶」
• (10:38) COVID-19 的病毒如何感染人體?透過棘蛋白與細胞受器結合
• (12:25) 所謂的「治療」其實不會殺死病毒,最後還是要靠免疫系統?
--
> 第五段|利用《Foldit》研發陷阱鎖,讓 COVID-19 無法再闖空門!
• (13:25) COVID-19 就像有萬能鑰匙的小偷,我們要無效化他的鑰匙!
• (13:44) 研究人員已將「解決新冠肺炎的關卡」更新到遊戲中
• (13:55) 電腦程式這麼發達,為何還需要「真人玩家」來解計算題?
• (14:20) 程式運算的限制 1-1:參數提供太少,機器硬湊關聯性
• (15:35) 程式運算的限制 1-2:參數提供太多,容易偏離題目
• (16:42) 計算時間太長,成本太高?「分散式運算」誕生!
• (16:50) 天文領域:外星人協尋計畫「SETI@home」
• (17:19) 生物領域:同樣探討蛋白質折疊的「Rosetta@home」
• (17:30) 虛擬貨幣領域:比特幣是分散式運算的產物嗎?
--
> 第六段|人類難以被機器取代之處,就在平凡的細節中
• (19:38) 訓練 AI 判讀肺部 X 光片,卻產生了意料之外的結果?
• (20:35) 有「相關性」和有「因果關係」是完全不一樣的!
• (21:30) 有時人類比機器更有效率!(跳躍思考 vs. 線性思考 )
• (23:59) 凡是「空間」和「情境」等主題,就是人類的主場!
--
> 第七段|《Foldit》的試玩心得!親身體會無私分享
• (23:59) 遊戲的開發製作,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
• (25:37) 近五萬 Foldit 玩家一同在 Nature 上發表論文
--
感謝你的收聽 (ノ◕ヮ◕)ノ*:・゚✧ 下期再會!
May 23, 202138:13

空想科研 ☄ EP8. 不會開車的人的反應,納入自動車的 AI 學習數據庫沒問題嗎?
如何找到我們?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FB 秘密結社,等你加入!
--
☄ 起不知不覺參與 AI 數據收集的小雀,身為不會開車的人卻做了單盲測試,真的沒問題嗎?
--
> 第一段|神秘的問卷 📄
• (01:09) 意外打開的網頁遊戲,竟是 AI 資料庫的「隨機問卷」調查?
• (04:16) 被網友調教壞了的 19 歲少女AI 機器人「微軟 TAY」
• (05:26) 慎防惡意思想入侵 AI 的自動學習數據庫
• (05:54) 取樣偏差 - 「中年白人男性樣本」成為人類的均值?
• (06:07) 性別偏誤 Gender bias - 現代手機和鋼琴的尺寸更符合男性手掌 ?
• (06:46) 未來醫療的數據庫,可能因為數據不足而犧牲少數族群的權益
--
> 第二段|機械倫理 - 從以撒·艾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說起
• (07:18) 介紹機器人三定律以及隱藏版的零號原則
• (08:41) 可預測人類社群模式的虛構科學 -「心理史學」
• (09:50) 原著中的實驗:強迫機器人打破三定律,會發生什麼事?
• (13:22) 電影《機械公敵》(I, Robot)當中對三定律的詮釋
• (14:10) 把人當貓養?太空探索遊戲《群星》(Stellaris)的「機僕」種族
• (16:15)《機械公敵》當中的機械倫理 - 要不要救存活率不高的小女孩
--
> 第二段|如何量化「人性」?
• (17:55) 當機械做出絕對理智,但缺乏人性的抉擇時,要怎麼接受?
• (17:59) 理解人性的第一步 - 調查收集真實人類反應的數據
• (19:10) 當人與機器人的差距越來越小,將新成為一個人類的亞種?
• (19:44) 照護機器人與老人的情感矛盾 - 遊戲《少女前線》的故事
--
感謝你的收聽 (ノ◕ヮ◕)ノ*:・゚✧ 下期再會!
Apr 12, 202141:06

空想科研 ☄ EP7. 新年特輯!2020回顧-購物血淚史和科技要聞
如何找到我們?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FB 秘密結社,等你加入!
--
☄ 回顧 2020 年,小雀和 JamesR 都做了哪些(蠢)事 : D
--
> 第一段|新年快樂的乾杯!🍻
• (00:50) 小雀在 2020 養成的新習慣 - Vtuber 入坑!
• (01:27) 來互相傷害!公開 Youtube 播放清單
• (03:35) 一起來入坑吧 peko!為您介紹「虛擬偶像 Vtuber」
• (03:49) Live2D 技術簡介,會動的二次元立繪是怎麼來的?
• (05:03) -- 🐱 澎澎亂入,睡醒的貓咪需要關注 🛎 --
• (05:53) 比起外表,「中之人」才是 Vtuber 最有魅力的地方
• (06:39) Hololive 科技娛樂公司介紹 - 立足日本,感染全球
• (07:13) 橫空出世的 Hololive EN 組!小雀的大愛 ❤️ Gura, Ina, Calliope ❤️
• (10:25) 私心特別介紹:傲嬌 Mori Calliope (森カリオペ) ❤️ 饒舌死神
• (13:41) 不只玩遊戲!Calliope 還上過 Podcast 節目 Trash Taste (附中文字幕)
• (17:26) 一天當中收聽 Vtuber 和 Podcast 的時間點,因人而異?
--
> 第二段|空想科研新的 BGM!聰明的你發現了嗎?
• (19:19) 音樂來自神秘的電音作者 -- Rabbii poop
• (22:37) 為冠狀病毒寫的歌 What Does Conoravirus Sound Like (編曲縮時攝影)
• (24:52) 小雀在 podcast 後製時,編輯音樂的小技巧
--
> 第三段|幫大家踩雷!2020 年度購物血淚史 QuQ
• (25:58) 小雀最冤枉的購物 -- 電繪版
• (26:25) 早知道就直接升級買 Apple iPad Pro 💵
• (29:17) 不甘示弱的 Windows 派,請求一戰!
• (30:51) JamesR 最冤枉的購物 -- 無線藍牙耳機
• (35:42) 小雀最值得的投資 -- 電腦包
• (36:34) 女孩子的痛點 -- 找不到好看又實用的電腦包
• (36:57) -- 小雀中離,自信滿滿地拿電腦包回來秀 :D --
• (38:22) 「等一下,所以我說,那個緩衝保護呢?」
• (42:59) JamesR 最值得的投資 -- Switch 健身環
• (48:05) 好想吐槽!健身環謎之尷尬的中文語音
--
> 第四段|聊聊 2020 最有印象的科技新聞
• (50:15) JamesR:Starlink 與獵鷹九號火箭
• (51:00) Starlink 的目標 -- 不受地域限制的網際網路
• (52:25) 目前的光纖海底電纜的限制
• (52:55) 其他 Starlink 的適用情境:偏鄉、災難中
• (54:27) 獵鷹九號火箭,已回收到第五次
• (57:05) 小雀:人造全磁懸浮心臟
• (57:34) 截至目前為止,全中國已有 11 位安裝者
• (58:00) 不需長期臥床,拯救等不到器官捐贈的患者
• (59:51) 相關 Podcast 推薦 - 「無聊齋」的 227 集
• (1:00:49) 人工心臟、電子義肢的電源問題與旅行限制
• (1:05:43) 裝有人工心臟、康復的人,卻被剝奪開車的權利?
• (1:08:29) 我們如何定義「病情受到控制」?服藥或者裝義肢?
--
> 第五段|2021 新年新願望!互相打氣和關心 🎉
• (1:11:11) JamesR:「我想跑 TRPG 桌遊團!!」
• (1:12:27) 小雀:「希望空想科研可以穩定更新(心虛 XDD)」
• (1:17:20) 期待看到聽眾們在 Apple Podcast 留下更多好評 ⭐️
--
感謝你的收聽 (ノ◕ヮ◕)ノ*:・゚✧ 下期再會!
Mar 14, 202101:18:36

空想科研 Podcast ☄ EP6. 科學的末日 - 如果大雨下了一萬年(下篇)
如何找到我們?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FB 秘密結社,等你加入!
--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顆籠罩在雨幕中的地球,會有什麼樣奇妙的變化呢?
--
> 前言|打個招呼 ( • ̀ω•́ )
• 歡迎繼續收聽下半集 🎉
• 抵達末日的三階段:乾旱 → 降雨 → 滅絕與演化
• 以「卡尼期洪積」為例,六百萬間的生態變化?
--
> 第五章|階段一:全球乾旱
• 現在的地球正在發生乾旱
• 糧食減產、國家戰爭,都是現在進行式
• 全球總雨量未降,只是區域和時間過度集中
• 水資源缺乏 → 過濾水、淡化海水的技術 UP!
• 現實案例:以色列的高科技農業
• 不可避免的人口銳減
--
> 第六章|階段二:豪雨氾濫
• 臨海地區遭到淹沒
• 鹽鹼化的荒漠地區,出現土石流失
• 城市毀壞(沒有城市是為了大雨而建築的)
• 「卡尼期洪積」時期的強季風氣候
• 颶風與其他天氣異常接踵而至
• 最終導致人類移居至地底或高山
• 豪雨下的糧食替代方案(蕈類、海帶)
• 愛斯基摩人的能量飲 -「醃海雀」
• 秘魯的兩棲類特調 -「青蛙汁」
[ ※以上食譜請勿在家模仿 ]
--
> 第七章|豪雨末世中的避難所
• 基本要求:穩固的掩體,以避免淋雨
• 基本要求:充足的排水系統,避免海水倒灌
• 高科技圓頂城市 vs. 廢土遺跡部落
• 居住區的不同,導致階級差異
• 新生的一代沒見過太陽、月亮和星空
• 新興宗教與新世界觀的形成
• 好適合當TRPG 的劇本!(欸
--
> 第八章|階段三:物種的滅絕與演化
• 人類的外型大致不會改變
• 南北兩極,將擁有最穩定的氣候狀況
• 挪威小鎮斯瓦爾巴的「末日種子庫」
• 濕熱氣候下,爬蟲類或成最大贏家?
• 大型食肉動物恐將消失
• 垂直移動力將成為生物演化的標配
--
感謝你的收聽 (ノ◕ヮ◕)ノ*:・゚✧
Feb 07, 202155:15

空想科研 Podcast ☄ EP5. 科學的末日 - 如果大雨下了一萬年(上篇)
如何找到我們?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FB 秘密結社,等你加入!
--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顆籠罩在雨幕中的地球,會有什麼樣奇妙的變化呢?
--
> 前言|閒聊暖場 : D
• 解鎖第三個主題特輯 --「洪水」
• 有人倒數學測指考,也有人倒數 2020 ⏱
• [ASMR] 雨聲綿綿正好眠 🌧🌧🌧
• 日常用「雨聲」當 BGM 是什麼樣的體驗
• 日常用「鍵盤聲」當 BGM 是什麼樣的體驗
• 標題為什麼選用了「一萬年」?
--
> 第一章|地球曾經下過百萬年的雨
• 首回降雨:冷卻剛誕生的地球並形成海洋
• 次回降雨:三疊紀末期的「卡尼期洪積」
• 大雨的先兆前奏,居然是乾旱?
• 席慕蓉的詩《一棵開花的樹》
• 文組的浪漫:凝聚情感,化作一地的花雨
• 理組的浪漫:廢土科幻,荒煙蔓草的城市
• 在廢墟中掙扎生存、緬懷過去的人類末裔
• 上世紀的核戰題材,藉科幻來寄託不安
--
> 第二章|大降雨/洪水的成因
• 遠離海洋,位於盤古大陸中央的沙漠
• 板塊運動造成洋流偏移,形成季風氣候
• 火山群爆發,噴出大量溫室效應氣體
• 海水酸化 - 第一波物種滅絕(菊石GG)
• 早在第一滴雨落下之前,滅絕就已然降臨
• 代表物種:二叉羊齒、喙頭龍、擬鱷類
• 林相改變 🔜 生態區位改變,恐龍出道!
• 恐龍在洪水中異軍突起,只因為運氣好?
• 「卡尼期洪積」的地質學證據
--
> 第三章|當前地球的情況健檢
• 人類文明共通的「大洪水」傳說與想像
• 肥沃月灣、閃米系統,從大河流域興起的文明
• 在此不做神話方面的展開,聽聽科學怎麼說?
• 海水酸化 Checked!!☑️
• 溫室效應 Checked!!☑️
• 極端氣候 Checked!!☑️
• 單一大陸 Not Checked ✖️
--
> 第四章|相關作品 / 假說的延伸
• 以海平面上升為題的科幻作品「水世界」
• 「水猿理論」人類來自海洋,因而全身光滑?
• 「演化」並非「進化」,差別在於方向性的有無
--
下集預告:萬年降雨中,可培育的食用物種有哪些?(參考愛斯基摩人的飲食)
此外,人類活動產生巨變,掌握資源的菁英階級與廢土求生平民,會有怎樣的衝突和浪漫的邂逅?
Jan 23, 202136:19

空想科研 Podcast ☄ EP4. 全腦潛入!沈浸式 VR 的未來暢想(下篇)
如何找到我們?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FB 秘密結社,等你加入!
--
☄ 極致的 VR 體驗究竟是?科學知識滿滿的下篇現在開始!
--
> 前言|新年快樂! 哈批 New Year!
• FB 社團破一千四成員 🎉 科學宅持續激增 !?
• 誠徵小幫手和寫手 (*´ω`)人(´ω`*) 提供無料教學
--
> 第三章|未來的互動、介面操作模式
• 操作的好朋友 -- 搖桿與鍵盤
• Pro gamer’s move!! 一進遊戲先開設定頁
• 沈浸式的遊戲體驗 -- 最大的差別就在操控感!
• 一昧地追求直覺操作的是好的嗎?
• 人類學習操作的歷程:從紙筆到鍵盤滑鼠
• 手勢(Gesture)將是下一個操作的浪潮?
• 彈指的手勢指令,有哪些應用場景?(使半個世界消失lol)
• 如何開發更好用的介面操作?解鎖大腦對訊號的反應將是關鍵
• 為了意念操作,練習如何:「不要想到大象」
• 仰賴演算法來過濾雜訊般的意識流
--
> 第四章|人類工具使用的簡化進程
• UIUX 產業感受鮮明 XD
• 不只工具,媒體呈現的方式也越發向直覺靠齊
• 為什麼現代人比起看書,更喜歡看影片?
• 越貼近人類原始吸收資訊的模式,越不需要訓練
• 使用的難易度:文字 > 影片 > 口頭發問
--
> 第五章|我們距離「沈浸式 VR」有多遠?
• 最大的障礙在於如何輸出與輸入電子訊號
• 動作行為模式的輸出,是長期研究且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的課題
• 醫療的應用:現在已經有用「意念控制義肢」的技術
• 延遲行動的肢體,就像射擊遊戲當中的延遲一樣,讓人難以忍受
--
> 第六章|人類經驗感官的範圍之外
• 如果多了一隻手,操作感受會如何?
• 若在沈浸式VR 裡面當一隻沒手沒腳的蚯蚓?
• 外骨骼的機械結構 -- 控制不存在的肢體
--
> 第七章|「伊隆 · 馬斯克」具有爭議的新作發表會
• 在大腦中植入電極偵測小豬嗅聞的動作
• 預告將用這項發明治癒腦內不正常放電相關的疾病(憂鬱症與癲癇)
• 來自學界的異音?本次發表會的內容,並不算創新
• 1970, 80年就已經知道感官對應的腦部區域位置
• 馬斯克的實驗有價值的地方,或在於推動商用儀器的小型化
--
> 第八章|「史蒂芬 · 霍金」在漸凍症晚期,如何與外界溝通?
• 侵入式的裝置的必要性?
• 霍金晚年與外界溝通的方式與介面技術
• Intel 合作開發腦部感應 + 眼球偵測裝置+打字校正軟體
• 想體驗看看不一樣的操作?打開你的電腦的輔助使用就行(無障礙操作)
• MAC 電腦支援可用頭部動作來操作滑鼠
• 腦波偵測可以輔助溝通,但需要高度客製化與其他科技的搭配
• 簡單的說:成本相當高,耗費資源多
• 應用:AR 投影鍵盤搭配眼球偵測=不用手就可以打字
• 眼球偵測與腦部偵測可以同時互相輔助,增加意念判讀的精準度
• 從預測語言,到預測意念
• 目前腦神經科學的基礎研究尚無成果 = 距離商業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 第九章|生理上的網路成癮
• 快感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
• 當整握了對人體的訊號輸入,是否可能誕生科技毒品?
Jan 06, 202141:44

空想科研 Podcast ☄ EP3. 全腦潛入!沈浸式 VR 的未來暢想(上篇)
如何找到我們?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FB 秘密結社,等你加入!
--
☄ 極致的 VR 體驗究竟是?總之,先從輕鬆的話題來認識他吧!
--
> 前言|閒聊暖場 : D
• 用「偶像」的話題來開嗓(?)
• 上篇回顧 - Tinder 也搭上末日熱潮?
• 左滑右滑,找好末日隊友www
• JamesR 的大學社團 - 「生存遊戲社」
• 不只學用槍,也包含山林行徑和急救等現代軍事相關知識
--
> 第一章|聊聊今天的主題
• 全腦潛入 - 什麼是沈浸式 VR?
• 如何體驗 VR?除了大廠,也有手機配件的支援(Google cardboard)
• 某 “知名成人網站” 亦提供 VR 版本的影片
• 手動遮蔽現實的感官 - 大家會有勇氣這樣做嗎?
• 作為「一隻蚯蚓」的沈浸式體驗,應該是如何?
• 相關作品:《一級玩家》、《攻殼機動隊》
--
> 第二章|輕鬆的 VR 應用推想
• 如果虛擬實境普及在每個人家中,生活會變得如何?
• 娛樂 - 躺著玩
• 工作 - 在 VR 當中的遠距工作
• VR 遠距工作與一般遠距工作的差異是?
• UIUX設計,對於臨場觀察使用者的需求
• 外觀 - 用自己喜歡的外型接觸外界
• 甚至不一定要是人形 - 我可以變成一台計算機!
• Google 鼓勵員工換造型的小政策
• VR chat - 一項 FB 也在發展中的技術
• 上司的訓話,變成了聲優「釘宮理惠」的聲音?!
• 真人聲音的版權問題:個人使用與商業使用
• 環境 - 海邊、雲端、女友家?想在哪工作,就在哪工作
• 達成虛擬版的「數位遊牧」
• 在虛擬空間做實物大小的建築模型
• 穿梭在博物館與金字塔寫生
• 數位資產的保存 - 遊戲公司 Ubisoft 在《刺客教條:大革命》中建有巴黎聖母院 3D 模型
• 此模型意外的在火災後,成為重要的歷史遺跡數位存檔(數位掃描)
• 除了現世,也想去有完整建模的異世界旅行!
• 想穿越的作品:《魔界》、《哈利波特》、《刀劍神域》
• 環球影城的娛樂體驗活米村 QRcode互動
• 「疾疾 · 護法現身」,關於小雀的護法是個啥 (?)
• 也想在沈浸式 VR 中重現奇幻食物的味道!
--
下集預告:從「伊隆 · 馬斯克」 到 「史蒂芬 · 霍金」,他們如何直接/間接的促進人類在沈浸式 VR 上的突破?
Dec 23, 202030:21

空想科研 Podcast ☄ EP2. 科學的末日生存 - 喪屍疫情(下篇)
如何找到我們?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FB 秘密結社,等你加入!
--
☄ 在2020年,人心惶惶,是否有種空前的末世感。這一集我們帶大家想像一下,假如喪屍末日近在眼前,該如何好好確保自己,與所愛之人的生存?
--
> 第二章|喪屍疫情爆發,在危地中尋找避難所
• 集合點 / 藏身處,應該和你約定在哪裡才好?
• 你在北車迷路過嗎?錯綜的通道說不定可以建基地!
• 選擇自宅守備的優點與缺點
• 抱緊你的三類組同學,在大專院校製作硝化甘油!
• 倖存者守則!隊伍輪班警戒的時間公式!(Tag 出你的末日小隊隊員!)
• 如果有人在避難所外敲門,你要不要讓他進來?
--
> 第三章|棄守據點,向外遷移的推力與拉力
• 當有不良於行的夥伴,團隊可以這樣撤退?
• 通訊手段之方法與必要性
• 睡吧孩子,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 備戰時期的台灣,隱藏於各處的避難所?
• 畫風突變的台灣本土載具!?(無駕照可)
• 最後,世界剩下了會吃人的喪屍,和會吃人的人
--
片尾:角色扮演桌遊 TRPG, COC 小介紹 : D
Oct 06, 202042:32

空想科研 Podcast ☄ EP1. 科學的末日生存 - 喪屍疫情(上篇)
☄ 如何找到我們?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FB 秘密結社,等你加入!
--
☄ 在2020年,人心惶惶,是否有種空前的末世感。這一集我們帶大家想像一下,假如喪屍末日近在眼前,該如何好好確保自己,與所愛之人的生存?
--
> 序章
• 現實中,喪屍是否有可能存在? • 人類的神智,除了病毒還能被其他東西奪走? • 現實生物界的控制、染感與寄生 • 病毒的感染速度,真的需要斷手才能保命嗎? • 巨型變種殭屍,會不會先被自己的重量壓垮? • 喪屍的速度與力氣,來自於人人都有的火場怪力? • 此刻感受到悲傷與痛苦嗎?恭喜你!你還是個人類。
--
> 第一章|末日開始前十二個小時/ 台灣生化危機實驗室?
• 來自國家 P4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求救訊號? • Covid-19 最初的發現地點旁邊,也有一個 P4 實驗室? • 台灣在面對今年的疫情,也啟動了緊急生化危機應變? • 利用本台作為「緊急情況」通報塔台的可能性? • 災難前12個小時,你會思考些什麼呢? • 當前所在的城市封城,應變黃金時間有多少? • 如果只能帶三件物品逃離,關鍵物資如何取捨? • 避難中,確保乾淨水源的四種方式。(備註:明礬是重金屬,請勿在家嘗試) • 原來國中就有教!利用可燃金屬快速升起營火 • 喝加鹽白開水,比純白開水更好恢復體能?(備註:單一元素勿攝取過量)
--
全球 P4 實驗室的位置在網路上公開真的沒問題嗎?這種危險的東西好像應該保密?快去問問你生科系的朋友,是不是都知道P4實驗室,再來社團留言告訴我們吧!
Sep 22, 202032:30

空想科研|預告
這是一個由「現役植物博士生」和「使用者介面設計師」搭檔組成的科學/科幻頻道。
只有一個位面的現實太單調,我們決定來場以「科學知識為基礎」的漫遊,大膽的暢想&求是的探究。跟著我們到未來世界/異世界走一趟,跳脫平淡的日常,聽聽科學小知識,成為社交圈裡的未來人!
FB 搜尋 ❮ 空想科研 ❘ 科技,科幻與硬奇幻 ❯ ,秘密結社群組,等你一起加入唷!
--
現實和想像會有多大的區別?我們習慣的日常,隨時可能迎來轉折。科技的奇異點、文明的崩塌、物理規則反轉、生物基因突變,這些,都可能發生在明天,甚至是下一個眨眼。為此,我們成立了 ❮ 空想科研 ❯,在這裡,我們一起沙盤推演,窺探明天的一角。我們假設(Assumptions)、我們驗證(verification),我們是 -- 空想科研。
Sep 19, 202001:01